财政局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7065897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7.25KB
财政局工作总结.docx
《财政局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局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局工作总结
WTDstandardizationoffice【WTD5AB-WTDK08-WTD2C】
财政局工作总结
xx年财政局工作总结
一、过去五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xx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和“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突出“三提升一实现”工作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深化和推进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支持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年均递增%。
2007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5亿,达到162588万元,增长%,创历史新高;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103元,比2002年增加1592元,翻了一番多;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比上年提高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442165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度增加162976万元,增长%,比2002年翻了两番多,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8百分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县(市)排名中,跃居第9位。
连续6年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单位”称号。
五年来,镇(区)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年均递增%;2007年,全市10个镇(区)中,溧城镇、埭头镇、天目湖镇、上兴镇、社渚镇财政总收入超亿元,其中溧城镇达到亿元。
在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财力相应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五年来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575366万元,年均递增%,其中,镇(区)财政总支出129889万元,年均递增%。
2007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5098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镇(区)财政支出43630万元,比上年增长%。
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力的增强,较好地保证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意识增强,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
五年来,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富民强市”的思路,创新财政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方式、思路和手段,建立健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我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合理安排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支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排企业挖革改、科技三项费用及工业扶持资金等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累计亿元;争取到部、省、常州市各种财政扶持资金亿元,支持高新技术发展,支持重点和规模企业发展,增强骨干财源对财政的支撑作用;安排旅游发展基金900多万元,支持旅游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亿元,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积极会同税务部门落实好中央、省、市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执行好三废企业和福利企业退税、出口退税和财政政策性退税,五年来,累计减免和退税亿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三是认真落实好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办法,为外贸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
累计向上争取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扶持资金近千万元,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
五是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资金扶持我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壮大担保中心的经济实力和扩大担保能力,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六是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其他各类资金累计达亿元,促进了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各镇(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在支持企业创新,促进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财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认真落实“三农”政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这五年,是我市财政对“三农”投入规模最大、惠农政策含金量最高、落实措施最实、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也是广大农民真正享受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一个时期。
一是按照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市场。
五年来,财政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投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
重点支持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农桥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和农业三项工程等,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并调度部份资金,注入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推动农业投入。
二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改革成果。
全面实行农业税免征政策,累计免征农业税亿元,安排亿元,落实对农民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筹措农村转移支付资金亿元,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完成了农林场圃税费改革工作。
2007年,筹集资金385万元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筹集资金亿元,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100%。
累计筹集资金9384万元,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推进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建设,提高了五保户供养标准(散居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由原来的1400元/人和1500元/人,分别提高到2000元/人和3000元/人)。
投入资金万元,进一步推进农村改水工作,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万人。
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完成了农村草危房改造工作,改造草危房2300余户。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
多方筹措资金亿元(其中利用政府土地抵押融资亿元),基本完成了农村道路建设。
累计筹集资金631万元,开展了农村“三清”工作。
从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按照公共财政的财政支出安排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在保“吃饭”、保运转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政府的重点公共支出需求。
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一是注重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安排,五年来累计安排支出8444万元,促进科技进步。
二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五年来,教育经费累计支出超过15亿元。
2007年,教育支出达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
建立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国家课程课本费。
五年来,消化义务教育负债11823万元,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教育布局调整,对省溧中、职教中心基建贴息,对光华初中部新教育大楼予于补助。
三是认真开展文化“三送”工程、百村健身工程,相关文化政策按规定得到基本落实。
四是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社保基金的征缴机制,加大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促进社会稳定。
五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累计达亿元,支出累计亿。
至2007年底,基金累计结余亿元,进一步提高了抗风险能力,确保了全市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提高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2007年,退休职工养老金为1058元/月,比2002年提高了430元/月;累计安排5934万元,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大了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五年累计投入再就业资金2007万元。
累计安排卫生事业费亿元,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基金;支持农村卫生院建设,改善了镇(区)卫生医疗条件。
五是加大了对计划生育投入力度,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资金逐年增加,全市已有2183人享受了政府奖励扶助。
六是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进3910民生实事工程建设。
累计安排经费700多万元,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创建平安xx。
七是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加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2007年筹措近3700万元资金用于水源地保护、太湖流域污染防治、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节能减排、农村垃圾处理等,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生态和谐发展,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五)坚持开拓创新,财政改革取得明显成果。
五年来,根据逐步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市财政工作实际,深化了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改革和完善镇(区)财政体制。
从xx年起对镇(区)实行了“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支挂钩”的新体制到期后,xx年又适时进行了完善,适当提高了收入基数,进一步放宽了收支基数的递增比例(收入基数递增比例为11%,支出递增比例为%等),2007年又根据实际情况,对镇(区)财政体制进行了调整,在不影响镇(区)财力增长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了财力集中度,增强了市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镇(区)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镇(区)当家理财、增收节支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镇(区)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亿元,年均递增%;超收财力由2002年的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亿元,年均递增%。
镇区财政财力的壮大,促进了镇(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2003年,实行了部门预算试点,2004年全面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工作,至2007年,除农村中小学外,部门、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已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部门预算编制框架体系初步形成,细化了预算编制,规范了收支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力。
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从2005年7月1日起,在市级机关选择5个部门9个单位进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管理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配套办法,严格支付方式,规范支付流程,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有36个部门98个单位实行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并开展了镇级财政集中收付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建立了镇(区)财政结算中心,增强了镇级财政的调控力度,提高了镇级财政的管理水平。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完善政府采购目录,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做到采购信息公开,采购过程公开、采购结果公开和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2007年我市的政府采购目录增加到39个,并将工程采购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使采购规模逐年扩大。
五年来,累计完成采购金额亿元,节约资金亿元,节约率为%。
积极参与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规范操作,不留尾巴。
五年来,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全市企业单位改制工作,通过改制,激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了xx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改革工作。
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摸清家底,探索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预算编制、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同时,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处置、配置行为,促进资产优化配置,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做好xx年度预算收支按新科目转换的基础上,xx年度全面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新科目、新要求,科学反映政府收支全貌,并平稳衔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预算执行、工资统发等业务工作。
同时,改进账户设置、加强支出管理、理顺财务关系,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做好工资改革和津补贴改革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工资改革和津补贴改革的经费测算及财力测算工作。
目前我市津补贴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
认真做好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工作。
根据《xx省财政厅关于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有关实施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认真收集基础数据资料,严格审核,并及时与常州核对确认,按时上报了方案。
xx年财政省管县(市)体制实施后,为我市提供了较为宽松的体制环境。
构建预算外资金管理新体系初步建立了新的非税收入征管制度,启用新的非税收入征管网络信息化系统,完善以“收支脱钩”和“票款分离”为核心的管理办法。
同时,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从规范、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入手,通过建立全过程监控非税收入的收缴和使用机制,加强了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
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出租、出让和经营等收入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规范政府性建设项目投融资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性建设项目负债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管理,促进各投融资平台规范运作、平衡发展。
Xx年全市3个投融资平台已累计取得省开行贷款3亿多元,开发性金融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加强财政监督与规范财政业务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相结合,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深入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xx省财政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严格以《条例》、《办法》来规范财政管理。
同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政协意见,形成包括财政、审计、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在内的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财政监督体系。
二是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出的有效监控机制,继续对财政支出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部门预算的监督检查,确保部门预算不突破。
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基础上,重点抓了部门预算的日常监控和专项检查,硬化预算约束机制。
四是继续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分配秩序,严格执行工改纪律,严格禁止机关事业单位超标准、超范围支出,杜绝各类滥发补贴、奖金、实物以及公费旅游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
五是继续实行镇(区)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推行镇(区)财政政务公开,规范镇(区)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六是切实贯彻《会计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强化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管,大力推进会计诚信建设,构建行之有效的会计诚信监督和会计诚信服务体系。
(七)全面推进思想作风建设,财政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五年来,在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围绕“争先进位”目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立足本职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财政干部队伍新形象。
局机关先后被省人事厅和财政厅、xx市人事局和财政局表彰为全省(全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被xx市委表彰为“学习型机关”;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好班子”、“优秀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市级机关评议连续多年均名列前茅,并两次获得“突出贡献”奖。
xx镇财政所先后被省财政厅和xx市财政局命名为“文明财政所”;xx、xx、xx、xx等一批先进个人被省人事厅和财政厅、xx市人事局和财政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局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