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重点.docx
- 文档编号:27063890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0.73KB
温病学重点.docx
《温病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重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他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温病”一名最早见于《皇帝内经》
【刘完素】倡导火热论,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理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王履】,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吴又可——《瘟疫论》
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四大家:
叶、薛、吴、王
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的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③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
④临床上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温病的命名】
以发病季节为依据:
春季的春温、冬季的冬温
以时令主气为依据:
春季的风温,夏季的暑温,长夏季节的湿温
以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
秋燥
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
大头瘟、烂喉痧、疟疾、霍乱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
瘟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
【温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性质分:
湿热、温热
根据发病初起的特点分:
新感温病、伏邪温病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和区别】
伤寒、温病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当隶属于广义伤寒范围。
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而有别于狭义伤寒。
【温疫】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往往来势迅猛,病情较重,危害性较大。
【温病与温疫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
温病是一切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热病,也包括了传染性、流行性小及少数不传染的温病。
温疫则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
从性质上说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区别在于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大小强弱。
【温毒】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温毒的含义大致有两种:
一是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指温病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前者是疾病名称,后者则是指病因。
【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多先犯上焦肺卫②易伤肺胃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①发病可径犯阳明②易于伤津耗气③易致闭窍动风④易夹湿邪为患
【湿热病邪】
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②病位以脾胃为主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燥热病邪】
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温热病邪】
①病初即导致里热证②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疫疠病邪】
①致病力强②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
④为病严重,病情凶险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温毒病邪】
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
卫气营血辩证表
证型
病理
证候
辩证要点
备注
卫
邪郁卫表肺卫失和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咳嗽,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气分证的病变范围较大,此以热盛阳明为代表
气
邪正剧争热炽津伤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凉,尿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力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舌苔黄
营
热灼营阴扰神窜络
身热夜盛,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身热夜甚,心烦谵语,或斑点隐隐,舌红绛
血
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斑疹密布,舌深绛
三焦辩证表
证型
病理
证候
辩证要点
备注
上焦
温邪犯肺
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身热,汗出,咳嗽气促,口渴,舌苔黄,脉数
身热,咳喘,舌苔黄
湿热阻肺肺失清肃
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舌苔白腻
邪犯心包
邪热内陷机窍阻闭
身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
神昏,肢厥,舌绛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身热,神识似清似昧,或有谵语,舌苔腻
神识昏蒙,舌苔腻
中焦
阳明热炽
胃经热炽津伤
壮热,大汗,心烦,面赤,口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壮热,汗多,渴饮,舌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邪结
肠道热结传导失司
日晡潮热,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而燥
潮热,便秘,舌苔黄黑燥,脉沉实有力
湿热积滞搏结肠腑
身热,烦躁,胸闷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舌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
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舌苔黄腻或黄浊
湿热中阻
湿热困阻脾胃,升降失司
身热不扬,或高热持续不为汗衰,或烦躁,胸脘痞满,泛恶欲呕,舌苔白腻,或黄腻
身热,脘痞,呕恶,舌苔腻
有湿热轻重区别
下焦
肾精耗损
邪热久羁耗损肾阴
低热,神惫委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枯痿,脉虚
虚风内动
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神倦肢厥,耳聋,五心烦热,心中儋儋大动,手指蠕动或瘛瘲,舌干绛而痿,脉虚弱
手指蠕动或瘛瘲,舌干绛而痿,脉虚
舌诊的意义:
舌苔——卫气
舌质——营血
【白苔】
①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
舌苔薄而色白,近似常人之苔,惟欠滋润,且舌边尖色红,为温病初起邪袭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初起。
风寒表证也可见薄白苔,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
②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
舌苔薄白而干燥乏津,舌边尖红。
为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
③舌苔白厚而黏腻:
白苔满布,质地较厚,垢腻润泽,紧贴舌面。
为湿热相搏于气分之象,多见于湿温病湿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
④舌苔白厚而干燥:
舌面白苔较厚而干燥,舌质多偏红。
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
也可见于胃燥气伤,气不化液之证。
⑤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
舌苔白垢腻而舌质红绛。
为湿遏热伏之征象,即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郁不能外达。
此外,营分邪热为气分湿邪所阻也可见到此种舌象。
⑥舌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
舌苔如白粉堆积,润泽滑腻,刮之不尽,舌质紫绛。
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多见于湿热性质温疫。
⑨白霉苔:
满舌生白衣,或蔓延或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
为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
【黄苔】
①薄黄苔:
舌苔黄而色淡,苔质较薄。
润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热不盛而津伤不甚;燥者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③苔黄干燥:
舌苔不甚厚,色黄干燥,舌质红赤。
为气分邪热炽盛,津液受伤的征象。
④老黄苔:
舌苔色深黄,或如沉香色,或如金黄色,焦躁甚则起芒刺,苔有裂纹。
为热结肠腑之征象。
⑤黄腻苔或黄浊苔:
舌面黄苔满布板贴,细腻润泽,或黄而垢浊。
为气分湿热内蕴之征象,见于湿热并重、热重于湿及湿热蕴毒之证。
【灰苔】
①灰燥苔:
舌苔灰厚而干燥,甚则焦躁起刺。
为热结肠腑而阴液大伤之征象。
②灰腻苔:
舌苔灰而腻,润泽或黏液。
为温病兼夹痰湿内阻之征象。
【黑苔】
①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
舌苔黑而干,中心较厚,焦躁起刺,扪之糙涩无津。
多为热结肠腑,肾阴耗竭之征象。
②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
舌苔黑而干薄无津,燥而无刺,或舌体枯痿,绛而不鲜。
为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而肾阴耗损的征象。
如舌质红,兼有心中烦不得卧者,为真阴欲竭而壮火复炽所致,即所谓“津枯火炽”。
【红舌】
①舌尖红赤起刺:
舌红而尖部尤甚,且有红刺。
多为红绛舌的早期,为心火上炎之征象。
②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
舌红出现裂纹,或现红点。
为心营热毒炽盛之征象。
③舌质光红柔嫩:
舌质红嫩,望之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
多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
❤❤【绛舌】
①纯绛鲜泽:
舌绛而鲜明润泽,不罩苔垢。
为热入心包之征象。
②绛而干燥:
舌绛无苔,干燥无津。
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
⑥绛舌光亮如镜(镜面舌):
舌绛无苔,干燥无津,光亮如镜。
为胃阴衰亡之征象。
⑦舌绛不鲜,干枯而痿:
舌色绛而晦暗,舌体干枯而痿软。
为肾阴耗竭之征象,预后不良。
❤❤【紫舌】
①杨梅舌:
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
为血分热毒极盛之征象。
②猪肝舌:
舌色紫而晦暗,干而枯痿,如猪肝色。
为肝肾阴竭之征象。
预后多不良。
【牙齿润燥】
①光燥如石:
齿面干燥,但仍有光泽。
多为胃热津伤,肾阴未竭,病情尚不甚重之征象。
亦有见于温病初起者,此时多伴有恶寒无汗等卫表症状,属于卫阳郁闭,表气不通,津液一时不能上布所致。
②燥如枯骨:
齿而枯燥晦暗而无光泽,状如枯骨。
为肾阴枯竭,不能上承于齿的征象,多属预后不良。
③齿燥色黑:
齿面干燥无津,其色焦黑。
为邪热深入下焦,肝肾阴伤,虚风渐动之征象。
【齿缝流血】
①齿缝流血兼齿龈肿痛:
多有胃火冲激而致,其证属实。
②齿缝流血而齿龈不肿痛:
多由肾火上炎所致,其证属虚,预后较差。
❤【斑与疹的形态区别】
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消退后不脱屑;疹,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上,扶之碍手、压之而色退,消退后多脱屑。
❤【斑疹的成因】
斑疹皆为邪热波及营血之征象。
“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斑为阳明热毒——内迫血分——血出肌肉之间——清热凉血化斑
疹为太阴风热——波及营分——外发于皮肤——凉营透疹、疏散风热
❤❤【斑疹观察色泽】
斑疹色泽红活荣润者为顺,标志者邪热滞不甚,血行较畅,正气尚盛,邪热有外透之机;
色艳红如胭脂,提示血热炽盛。
斑疹色紫赤如鸡冠花,为营血热毒深重的表现。
斑疹色黑,属火毒极盛的重险之象。
色黑而光亮者,提示热毒虽亢盛,但气血尚充,治疗得法,尚可救治;色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但气血尚活,用大剂清凉透发,也有转位红色而成可救者;色黑而晦暗,属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之象,救治较难,预后甚差。
总之,斑疹色泽愈深,其病情越重,如雷丰说“红轻,紫重,黑危”。
【审视形态】
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泄之象,预后大多良好,属顺证。
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面钻出,如履透针,如矢贯的者,为热毒深伏,锢结难出之象,预后大多不良,属逆证。
斑点中心低凹坑烂,为瘀热锢结,血脉瘀阻,不能外达,预后极差。
【注意疏密】
“宜见不宜见多”。
“宜见”是指斑疹的透发提示邪热得以外透;“不宜见多”指斑疹过于稠密,热毒深重,提示病情危重。
【白】
白是在湿热性温病发展过程中,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在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内含少量浆液。
【白的成因】
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
即叶天士所说的“湿热伤肺”和“湿阻卫分,汗出不彻之故”
【白的诊断意义】
①辨病证性质在温病过程中如见到白透发,即是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的重要依据。
多见于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性温病,尤其在对这些病证误用滋腻之品,或失于轻清开泄时更为多见。
②辨津气盛衰
→白晶莹饱绽,颗粒清楚明亮,称为“水晶”,在白透发后,每见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却外达之佳象。
→白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称为“枯”,每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或神倦气怯,黏汗自出,脉微弱或细数等症,属津气衰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
温病过程中的发热,一般是由于人体感受温邪后,正气抗邪、邪正相争而引起阳热偏盛的结果,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
是人体阳气亢奋的表现,对祛除病邪有一定的作用。
是各种温病必有的主要症状。
【温病的发热类型】
①发热恶寒②寒热往来③壮热④日晡潮热⑤身热不扬⑥发热夜甚⑦夜热早凉⑧低热
【战汗】
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降。
本症为邪气久在气分流连,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
“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
温病过程中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战汗后的转归:
①战汗后,热退身凉,脉象平和,神清气爽,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象。
②战汗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为病邪未衰,也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生战汗。
③战汗后,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不止,肢体厥冷,躁扰不卧或神情委顿,脉急疾或微弱,此为正不盛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之象。
【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类型】
②❤❤神昏谵语:
神昏指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谵语指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
二者每同时出现,称为昏谵,为热扰心神或邪热闭于心包之征象,可见于气、营、血各阶段。
多出现在:
一是热结肠腑,二是营热炽盛,三是血热扰心,四是热闭心包
③神志昏蒙:
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时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
多为气分湿热蒸酿痰浊而蒙蔽心包,扰及心神所致。
④昏愦不语:
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
多为热闭心包,或邪热夹痰闭阻心包,或为瘀热闭阻心包之象。
⑤神志如狂:
神志昏乱,躁扰不安,妄为如狂。
见于:
一是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
二是热入血室。
三是郁热扰心。
【痉大体上分为实风与虚风两类】
①实风内动:
发作急骤,手足抽搐频繁有力。
可发生于温病气、营、血分邪热炽盛阶段。
②虚风内动:
抽搐无力,或为手指徐徐蠕动。
多见于温病后期。
(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肝肾)
【温病的治则】
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
吴鞠通在三焦辩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
【泄卫透表法】
【清解气热法】
①轻清宣气:
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之证。
可见于温病热邪初传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未清阶段。
②辛寒清气:
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之证(阳明轻证)。
代表方剂如白虎汤。
③清热泻火:
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之证。
方剂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和解祛邪法】
①清泄少阳:
主治邪热夹痰湿阻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之证。
方剂如蒿芩清胆汤。
②分消走泄:
主治温病邪热于痰湿阻遏于三焦,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致三焦气化失司之证。
方剂如温胆汤加减。
③开达膜原:
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之证。
方剂如雷氏宣透膜原法。
【祛湿清热法】
【通下逐瘀法】
①通腑泄热:
即“苦寒攻下法”主治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阳明腑实证。
方剂:
调味承气汤、大承气汤。
②导滞通便:
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腑之证。
方剂如枳实导滞汤。
③增液通下:
主治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证,即所谓“热结液亏”之证。
方剂如增液承气汤。
【开窍醒神法】
①清心开窍:
主治温病热邪内闭心包而致神志异常者。
方剂如至宝丹。
【息风止痉法】
①凉肝息风:
主治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风水相煽之热盛动风证。
方剂如羚羊钩藤汤。
②滋阴息风:
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滋养,虚风内动之证。
方剂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滋阴生津法】
①滋养肺胃:
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肺胃津液耗伤之证。
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
②增液润肠:
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基本消除,阴伤未复,津枯肠燥而便秘者,即所谓“无水舟停”。
方剂如增液汤。
③填补真阴:
主治温病后期,温邪久羁而劫灼肝肾真阴,邪少虚多之证。
方剂如加减复脉汤。
❤风温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表证为特征,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候,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逆传两种传变趋势,后期多表现为肺胃阴伤之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冬两季,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
❤❤【邪袭肺卫】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
本证见于风温初起,为风热病邪侵袭肺卫所致。
治法:
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
银翘散、桑菊饮
(肺热炽盛)
1、❤❤【邪热壅肺】
证候:
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咳痰黄稠,或带血,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
本证为风热之邪入里,邪热壅阻肺经气分所致。
治法:
清热宣肺。
方药:
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
2、❤❤【肺热腑实】
证候:
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病机:
本证为既有肺经痰热壅阻,又兼肠腑热结不通的肺肠同病证。
治法:
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
❤❤宣白承气汤
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瓜蒌皮一钱五分
本方取麻杏甘石汤与承气汤二方之意变化而成,方中以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杏仁、瓜蒌皮宣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下腑实
3、【肺热移肠】
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
4、【肺热发疹】
方药: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
本证邪不在表,故去温散透表之豆豉,以防助长热势;又因肺热波及营分,营热较甚,窜入血络而发疹,所以加入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以凉营泄热解毒。
(邪入阳明)
1、❤❤【热炽阳明】
证候:
壮热,恶热,汗大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苔黄而躁,脉浮洪或滑数。
病机:
本证为阳明无形邪热内盛所致。
治法:
清热保津
方药:
白虎汤
2、热结肠腑
方药:
调味承气汤治法:
软坚攻下泄热(通腑泄热)
3、胃热阴伤
方药:
竹叶石膏汤治法:
清泄胃热,生津益气
(热入心包)
1、❤❤【热陷心包】
证候:
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
病机:
多因肺卫之邪不顺传气分,而直接传入心包而成,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
治法:
清心开窍
方药: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2、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
方剂:
【牛黄承气汤】治法:
清心开窍,攻下腑实。
【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
】
【余邪未净,肺胃阴伤】
证候:
低热或不发热,干咳或痰少而黏,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
病机:
本证多见于风温病恢复期。
治法:
滋养肺胃,清涤余邪
方药:
沙参麦冬汤。
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
❤春温
春温是温热病邪内伏而致,初起以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或斑点隐隐等里热证候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春季。
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的里热证候,病情较重,变化较多,严重者可以出现神昏,痉厥,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后期往往伤及肝肾阴液。
传统认为本病是一种由于感受寒邪,郁伏化热而发生于春季的伏气温病。
【治则治法】
治则:
清泄里热,并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液。
(清热、养阴、透邪)
(初发证治)
1、❤❤【气分郁热】
证候:
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
见于春温初起,为温热病邪邪郁发于少阳胆腑气分所致。
治法:
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方药:
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黄芩芍药甘草(炙)大枣淡豆豉玄参
黄芩苦寒泻火,直清少阳胆热;玄参养阴清热托邪;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淡豆豉宣发郁热,透邪外达,兼以除烦。
2、【卫气同病】
病机:
为新感时令之邪引动内伏气之郁热所致,证属卫气同病。
治法:
解表清里。
3、❤❤【热灼营分】
证候: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咽燥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
本证见于发病之初,多为营阴素虚而温热病邪直犯营分所致;若见于春温病变过程中,则因气分邪热不解深入营分而成。
治法:
清营泄热。
方药:
清营汤。
(邪盛气分)
1、【热灼胸膈】
病机:
本证为热郁化火,燔灼胸膈所致。
治法:
清泄膈热
方药:
【凉膈散】
2、【阳明热炽】
方药:
白虎汤
3、【热结肠腑】
证候:
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躁,脉沉细;或伴见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或伴见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脉数。
病机:
阳明热盛,燥屎内结则身热,便秘,脉沉实有力;阳明燥结,腹气壅滞则腹部硬满胀痛;热结津伤,甚则阴液亏损,故见口干唇燥,舌苔焦躁、脉细;若热结腑实,应下失下,致使气液两虚,可见口干咽燥,唇裂舌焦,倦怠少气,撮空摸床,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若腑实内结,兼见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则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
治法:
通腑泄热。
方药:
阳明腑实,阴液亏虚者,方用增液承气汤;阳明腑实,气液两虚者,方用新加黄龙汤;阳明热结,小肠热盛者,方用导赤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
本方取增液汤以养阴生津润肠,增水行舟;加大黄、芒硝以泄热软坚,攻下腑实。
【新加黄龙汤】(攻下腑实,养阴益气)
细生地麦冬玄参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海参姜汁
黄龙汤的基础上,去枳实、厚朴,加麦冬、生地、玄参、海参而成。
大黄、芒硝泄热软坚,攻下燥屎,导阳明实热下行而解;人参、甘草大补元气;麦冬、当归、玄参滋阴润燥;海参滋补阴液,咸寒软坚;加姜汁宣通气机。
【导赤黄龙汤】(通大肠之秘,泻小肠之热)
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本方由导赤散合调味承气汤加减而成。
大黄、芒硝攻下腑实,赤芍、生地养阴清热,黄连、黄柏清泄小肠之热。
(热炽营血)
1、【气营(血)两燔】
方药: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或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
生石膏知母玄参细生地麦冬
石膏、知母清气分邪热,玄参、生地、麦冬清营滋阴,共奏【清气凉营】之效,实寓白虎汤合增液汤之意。
【化斑汤】
白虎汤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而成。
白虎汤清气解肌,泄热救阴;犀角、玄参清营凉血,解毒化斑。
共奏【清气凉血,解毒化斑】之效。
【清瘟败毒饮】
由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及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而成。
大清气营血分热毒。
2、❤❤【热盛动血】
证候:
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数。
病机:
本证为热毒炽盛于血分,破血妄行,热瘀交结之候。
治法:
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方药:
犀角地黄汤
干地黄生白芍丹皮犀角
治疗血分热毒炽盛,破血妄行的代表方。
犀角、地黄凉血止血,滋阴养血;白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3、热与血结
病机:
热毒内陷血分,热与血结,蓄于下焦所致。
治法:
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方药:
桃仁承气汤(大黄、芒硝、桃仁、当归、芍药、丹皮)
❤❤【热盛动风】
证候:
身热壮盛,头晕胀痛,烦闷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干红绛,脉弦数。
病机:
本证为邪热内陷厥阴,热盛引动肝风所致。
治法:
清热凉肝息风。
方药:
羚羊钩藤汤
【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证候:
身热不甚,久留不退,午后面部潮红,或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或神倦,耳聋,舌质干绛,甚或紫黯痿软,脉虚软或结代。
病机:
本证系春温后期,热毒余邪久羁,损伤肝肾阴液,以致精血耗伤,邪少虚多所致。
治法:
滋补肝肾真阴。
方药:
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
由《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去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病学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