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建筑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7061856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100
- 大小:89.11KB
工程建设建筑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工程建设建筑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建筑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建设建筑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编制依据
1、建质【2009】87号文、粤建质【2011】13号文、粤建质函【2011】796号等文件。
2、****施工图纸
3、工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4、我公司施工类似建筑施工经验等
5、中铁建工集团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
所用施工规范(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1、《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3、《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等图集
1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7、正版计算软件
二、工程概况
****项目为深圳市****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工程地点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深惠路木棉湾地铁站东侧。
本项目规划用地193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8741.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6999.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1472平方米。
设计塔式住宅楼6栋,1#楼共2栋,设计层数为地下3层地上41层,高度控制在120米以内;2#楼共4栋,设计层数为地下3层地上30成,高度控制在100米以内;商业裙楼1栋,3层,高度控制在23米以内,建筑面积约18180平米(含1070平米配套);幼儿园1栋,4层,建筑面积约4030平米。
根据图纸设计,地下一层、一层、二层和三层(转换层)支模高度分别为6.75米、6.8米、5米和9.15米,梁最大跨度为9.6米。
此四层全部为高支模。
根据建质【2009】87号文、粤建质【2011】13号文的相关规定,本工程模板支撑架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会。
因此,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转换层各个分项工程施工。
建设单位:
**********************
监理单位:
**********************
设计单位:
**********************
施工单位:
**********************
三、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转换层施工期间我方将根据项目部人员,组织精干、经验丰富人员进行现场施工。
形成以施工组长为首多名组员组成的管理小组,对施工期间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确保施工期间的质量与安全等。
组织机构图如下:
高大模板施工管理小组如下:
高大模板施工管理小组
组长
***
全面负责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
副组长
***
负责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组员
***
2#楼AB单元
负责2#楼AB单元全部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
***
2#楼CD单元
负责2#楼AB单元全部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
***
全面负责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
***
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
***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物资工作
***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及送检
***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工作
***
负责施工过程的资料整理工作
四、材料、劳动力、设备准备、施工进度及管理
(一)、材料管理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均为钢管扣件支架。
钢管采用φ48.3×3.6mm(验算按φ48.0×3.0壁厚)扣件式钢管及标准扣件、18厚胶合板、50×100mm截面木枋(验算按45×90mm)次楞、双钢管主楞与可调支托节点(除梁两侧立杆于梁下为单钢管主楞三扣件节点外)、M14普通螺杆。
1、钢材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要求。
2、胶合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88)要求。
3、木方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5、钢管表面应保持干燥、无明显锈蚀、无裂纹等表观现象。
6、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规范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7、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范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JGJ130-2011)规定。
(3)钢管上严禁打孔。
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9、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1)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
mm时,不得发生破外。
(二)、劳动力准备
本工程施工工期极其紧张,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本司拟组织4个施工班组对4个施工段进行施工。
每个施工段组织相应钢筋工、木工、以及与该两种工种配合的其他工种。
高支模搭设过程中,我方将根据现场情况安排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管理,人员名单详见:
高大模板施工管理小组。
搭设人员均由架子工操作,架子工的人员名单及特种作业证见附件。
(三)、设备准备
本工程现场配备有4台塔吊,三台布料机及木工加工设备等供高大模板施工期间使用。
施工前需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检修以备待用。
混凝土浇筑时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2到3辆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输送车不少于18辆,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四)、施工进度
地下一层、一层、二层和转换层施工周期拟定为60天,即2012年7月17日至2012年9月15日。
五、主要施工技术
(一)、测量放线
1.1、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①、整体控制局部;
②、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③、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
1.2、测量方法
直接采用激光投点的方法将首层轴线控制网投射到相应楼层。
再在楼层内做轴线放样。
1.3、仪器及测量人员的配备
①、测量仪器的选用:
对精度进行估算并结合工程的特点,选择下列仪器:
序号
主要仪器名称及型号
精度
数量
1
全站仪
测量精度
测距精度
1
2″
±2㎜
2
光学经纬仪(苏光,J2)
2″
1
3
水准仪[苏光,DSZ(32X)]
S2
2
其它工具:
钢尺(50m),塔尺、卷尺、线坠、墨盒等。
②、测量人员的配备
转换层施工期间本工程拟组建以1个测量工程师和5名测量工组成的测量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测量。
1.4、测量精度要求。
①、控制点测量,应满足一级小三角的精度要求即测角相对中主差≤5″,测距边长相对中主差应≤1/40000。
②、轴线间测量相对误差应≤1/10000,测角相对中误差应≤10″。
③、垂直度偏差层间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5mm。
④、标高测量层间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5mm。
1.5、测量注意事项
因转换层高度较高,达到了9.15米,给各个工序的施工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模板工程。
测量人员的定位线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旦测量人员出现错误所产生的后果均是附带的,未避免因测量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结果,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测量放线做出了三道检查的方案。
首先是由测量人员放完线后的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技术人员验收。
其次是由项目部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对现场放线的过程控制及复核,不合格的整改,全部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
通过几道的检查将错误消灭于起始阶段。
(二)、模板工程
2.1、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转换层截面尺寸大,结合本工程特点,本工程模板施工流程如下:
放线→支设满堂架→梁底模→梁钢筋绑扎并验收完毕→板模板施工→柱模→模板办理验收。
2.1.1、梁模: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撑支架→安装梁底楞→调整标高及起拱→铺设底模及安装一侧模→绑扎钢筋→安装梁另一侧模→安装梁上下锁口楞、斜撑及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加固后办理验收。
2.1.2、板模:
搭设支架→铺木楞及钢管→调整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口标高及平整度→办理验收。
2.1.3、柱、墙模:
弹柱位置线→焊下口定位筋→安装柱模板→安拉杆及加固→办理验收。
2.2、主要施工技术参数: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45×90mm,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3.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0.85。
钢管强度为205.0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
振捣棒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0;
2.3、支模体系设计
根据转换层和其他楼层,本方案将梁共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非转换层梁,二是转换层梁。
非转换层梁根据梁截面尺寸等的不同又分为四类,第一类梁:
300mm×1000mm、300mm×1400mm,梁下每排设3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为45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50mm,以300mm×1400mm梁为验算依据;第二类梁包括300mm×1800mm、300mm×2500mm、300mm×2600mm、300mm×3000mm、400mm×1150mm、400mm×1200mm、400mm×1300mm、400mm×2100mm、500mm×1200mm、500mm×1300mm,梁下每排设置4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间距450mm,以300mm×3000mm梁为验算对象;第三类梁包括700×1500mm,梁下每排设置5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为45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以700mm×1500mm梁为验算对象。
第四类梁包括500mm×2500mm,每排设置5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30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以500mm×2500mm梁为验算对象。
转换层梁根据截面等不同又五类。
第一类梁包括300mm×1000mm、350mm×1000mm、350mm×1200mm、400mm×100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每排设置3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为450mm,以350mm×1200mm梁为验算对象;第二类梁包括300mm×1800mm、400mm×1300mm、450mm×1100mm、500mm×1200mm、600mm×1000mm、600mm×130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每排设置4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450mm,以600mm×1300mm梁为验算对象;第三类梁包括800mm×1100mm、800mm×1500mm,每排设置6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45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以800mm×1500mm梁为验算对象;第四类梁包括1000mm×1200mm、1000mm×1600mm、1000mm×1800mm、1200mm×1500mm,每排设置7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450mm,梁底方木间距间距不大于200mm,以1200mm×1500mm梁为验算对象;第五类梁包括1200mm×1600mm、1200mm×1800mm、1400mm×1700mm,每排设置8根承重立杆,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450mm,梁底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以1400mm×1700mm梁为验算对象。
厚度≤180mm的楼板,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0mm,板底次楞50×100方木,间距不大于250mm。
柱、墙及梁高≥700mm的梁侧模竖向次楞方木50mm×100mm,间距≤200,双钢管主楞(含柱箍)水平布置,竖向间距≤450;14普通对拉螺栓,第一道螺栓距底部150mm-200mm,竖向间距≤450mm,水平间距≤450mm。
2.4、支模体系搭设方法
本工程裙房以下除核心筒部位存有墙体之外,其余承重结构构件均为框架柱。
柱的最大截面尺寸为1400mm×2100mm。
本工程墙柱采用模板、钢管、扣件及木方进行加固。
墙模板加固示意图如下:
墙加固所用穿墙螺杆水平间距为500mm;次楞(木方)间距≤200mm;主楞间距小雨≤450mm;穿墙螺栓竖向间距≤450mm,水平间距≤450mm;对拉螺栓直径(mm):
M14;第一道螺栓距底部距离为150mm-200mm,墙底用砂浆进行封堵以防混凝土漏浆。
因层高较高,模板安装完成后需在两侧各加斜撑,斜撑间距≤2000mm。
柱模板竖向剖面图见上墙图。
柱模板立面图及水平剖面示意图见下图
现场柱截面主要尺寸有1400mm×1400mm、1400mm×2100mm和800mm×800mm等。
根据截面尺寸的不同,现场加固方法有所不同;1400mm×1400mm截面柱对拉螺栓均为4道;1400mm×2100mm截面柱对拉螺栓为4和6道;800mm×800mm截面柱对拉螺栓均为2道。
除1400mm×2100mm柱的长边采用双斜撑外,其余所有柱四周均设置一道斜撑,柱底用砂浆进行封堵,以防漏浆。
搭设梁底模支架,在垫层上弹出轴、梁位置线,在柱上弹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水平标高,然后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按照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2‰跨长。
梁模板采用九夹板,加固肋采用45×90mm木方脚手架及φ48.0×3.0钢管配合,梁底纵向立杆间距450mm,横向立杆间距=(梁宽+600mm)/(梁下每排立杆数n-1),等距布置(根据截面不同梁底立杆分为3、4、5、6、7不等,见支模体系),大横杆步距均为1.5m,粱底木方间距为200mm-250mm不等。
用可调节顶托调节时,顶托伸出的距离不能大于200mm。
梁加固采用M14对拉穿梁螺栓,螺栓通过"3"型卡、螺帽与加固肋等连接,螺杆沿梁高度及长度方向间距为≤450mm,第一道螺杆起步距离梁底150mm-200mm。
粱底主楞采用双钢管,梁跨度大于4米时,梁底模按千分之二起拱。
具体梁图如下:
非转换层第一类梁剖面图:
非转换层第二类梁剖面图如下:
非转换层第三类梁剖面图如下图:
非转换层第四类梁剖面图如下:
转换层第一类梁剖面图如下:
转换层第二类梁剖面图如下:
转换层第三类梁剖面图如下:
转换层第四类梁剖面图如下:
转换层第五类梁剖面如下:
主要梁底立面图如下:
在梁模板支撑系统搭设中需注意梁侧模倾覆的现象发生,图纸梁高超过1.5米的,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梁倾覆的现象发生,加固措施如下图所示:
图中所示斜撑采用φ48.3×3.6mm,沿梁长方向每2米布置一根。
板模板:
板模板采用九夹板做面板,木枋钢管做背肋,满堂钢管脚手架做支撑及加固,夹板接缝处用木方连接并用双面胶粘结塞缝,铺设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
板模检查合格后再铺设钢筋,考虑到楼层施工荷载,为保证施工质量,梁、板模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并填写拆模申请,经相关部门通过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
后浇带处高支模单独作为支撑体系,支设过程注意支撑体系整体性、稳定性要牢固可靠。
剪刀撑纵、横方向每隔5m连续布置,即每跨主梁底加强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沿梁两侧均设置),临边周围每6米设置一道剪刀撑。
板底模板支撑图
板底支撑体系平面图如下:
2.4.5、墙柱、梁板模板支架搭设通用构造措施:
水平杆双向拉通且遇已浇筑的墙柱等竖向构件(每步)、周边楼层边梁板(每层)采用钢管抱箍,拉结顶牢等措施形成水平固结点(且间距竖向≤3m、水平≤6m),扫地杆距地≤200m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长度≤300mm,螺杆伸出立杆长度≤200mm;支架外围周全、内部双方向每4跨设置竖向连续加强型剪刀撑(底端应与地面顶紧,水平夹角45°至60°之间);顶层、底层竖向剪刀撑顶部各交点平面设置坚强型水平剪刀撑。
立杆均对接接长并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高支模部位的墙柱模板支撑互成整体,混凝土浇筑设备与管道均另搭设支撑架,高支模施工区段设上下通道、安全平网防护及操作层、防跌层。
高支模区域楼板结构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应至少保留原有三层结构的支撑不拆除。
对于结构大梁应同时采取逐根回顶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非转换层高支模第二类梁第三类梁、转换层第二类梁到第五类梁下支撑立杆结构板应采取回顶加过措施。
梁底逐根回顶如下图所示:
2.5支模体系的验收
模板支设完毕后,由施工员、质检人员会同班组长联合检查所有模板的清洁、加固、接缝、支撑加固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对模板的支撑体系进行专项验收,检查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木方等是是否按照方案间距布置,扣件、对拉螺杆是否拧紧。
并对支模位置、平整度、垂直度进行复核,确认合格后填写自检记录,并报送技术部进行复检,质检员应填写分项工程评定表。
经交检合格后由工地技术负责人通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6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钢筋头。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名称
数量
精度
电子经纬仪
1
精密水准仪
1
±2”
全站仪一台
1
±2”,最大允许误差±20”
自动安平水准仪
2
千米往返±3mm
红外线水准仪
1
激光垂直仪
2
h/40000
对讲机
3
检测板手
1
(1)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2)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连墙件是否松动;
3)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1)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
(2)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2.7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架体的搭设同步进行。
固杆应设在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立杆外侧并连
2.7.7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布料机支座下方半径1.5m范围内的架体需做加强,此范围内的立杆纵横间距≤500mm。
、搭设时遇与墙柱等竖向构件及中间楼层相邻梁板采用钢管抱箍、拉结等措施形成水平固结点,其间距竖向≤3.0m,水平≤9.0m;扫地杆距地≤200m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长度≤300mm,螺杆伸出立杆长度≤200mm;
且现场采用连墙杆或钢管抱箍的形式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墙柱等竖向构件拉紧顶牢,确保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连墙件或抱箍水平间距为6米,竖向间距为3米。
2.8质量要求:
2.8.1、依照施工方案检查,保证每个流水段模板以及每块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确保模板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需求。
2.8.2、顶板模板:
接缝宽度不大于1mm,模板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接缝严密,满涂隔离剂。
2.8.3、框支柱模板:
模板安装必须垂直,角模方正,位置标高正确,两端水平标高一致。
模板之间的拼缝及模板与结构之间的接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加腋段柱模需认真检查加固情况;接缝宽度小于1mm。
脱模剂必须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柱截面尺寸较大的还需在柱四周设置斜撑,以防柱子偏位。
2.8.4、搭设排架时,每完成一步要及时校正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横杆的标高和水平度,使排架的步距、横距、纵距始终保持上下一致。
2.8.5、剪刀撑应沿立杆连续设置。
剪刀撑的斜杆应设在立杆的外侧,与地面成45°-60°o夹角,每根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宜超过5根,满堂架周边应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区应为3个扣件,且钢管端部应伸出旋转扣件不小于100mm。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纵距为450mm,板下立杆纵横间距900mm,故要求立杆纵横成行、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横杆应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的立杆连接,以保证架体的整体性。
2.9防止高支模支撑系统失稳的措施
2.9.1、浇筑梁板砼前,应组织专门小组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坚固件的固体程度。
2.9.2、浇筑梁板砼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由值班施工员组织人员,采用事前准备好的10t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以及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
2.9.3、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
2.9.4、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2.9.5、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力矩扳手实测,力矩要控制在40~60N.M,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2.9.6、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2.9.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2.9.8、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建设 建筑 高支模 专项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