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道床及铺轨施工技术交底.docx
- 文档编号:27059175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14.87KB
轨道工程道床及铺轨施工技术交底.docx
《轨道工程道床及铺轨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工程道床及铺轨施工技术交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轨道工程道床及铺轨施工技术交底
轨道工程道床及铺轨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单位:
中铁七局集团许禹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名称:
许禹铁路5标
交底编号:
交底内容:
交底项目:
道床及铺轨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许昌至禹州地方铁路改建工程V标段工程,起止里程为DK5+650~DK18+900,全长13.23km,地处河南许昌县河街乡和灵井镇。
二、轨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人工铺轨的方法进行轨道施工,轨道施工队分散驻扎在本标工程三个施工段合理位置,道碴采用汽车运输到设计位置,人工配合推土机压实。
道岔提前运至站场进行定铺,利用汽车倒运轨枕,钢轨采用汽车平板车运输分散在路基边,人工配合机械拖拉到位。
提前将轨料运到设计位置,采用人工铺设轨道。
轨道铺设完成后由轨道车进行二次补碴、捣固。
站线铺轨:
通过进站公路,把钢轨、轨枕及配件卸至施工路段附近,先采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将钢轨配对拖拉散开后拨到两侧路肩上,再用汽车将轨枕及配件分段卸散,然后分段铺设。
道岔铺设方案:
利用汽车将道岔轨料及配件运输至现场,原位法铺设;
1轨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轨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不合格
1.1.1施工准备
1.1.1.1路基检查:
铺道碴前,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检查路基面
标高、宽度、路拱、路基边坡坡度等几何尺寸,路基排水、防护、加
固工程的设置情况,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方可铺设。
1.1.1.2道碴碴场的选定,道碴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1.1.3中桩测量:
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钉设要求如下:
(1)、桩距:
直线≯25m,圆曲线为20m,缓和曲线为10m。
(2)、曲线的五大要素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及岔头、岔尾
点,均应钉设带钉的中桩。
1.1.1.4水平桩测量:
水平桩在铺轨后铺碴整道前钉设,钉设要求如
下:
(1)、桩距:
直线≯50m,圆曲线≯20m。
变坡点和竖曲线起讫点,
应增设水平桩。
(2)、水平桩设在道床外的路肩上(曲线地段钉设在内侧路肩上)。
1.1.2铺底碴
路基、桥涵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铺道碴施工,道碴采用汽车运输,卸车方量为设计方量的88%,在现场通过线路基桩控制,做到均匀卸车,人工配合铲车摊铺道床底碴,厚度宜为35cm,宽度为385cm,采用压路机碾压四边。
整平压实过程中应避免破坏路基面。
道碴摊铺压实后表面平整度:
用3m直尺检查,各方向误差不应大于20mm,轨枕中部的道床不得凸出。
道碴摊铺压实后,密度不宜小于1.6g/cm3。
运碴车辆不宜长距离频繁行驶在基床表面上,不得破坏路基基床表层。
道碴车辆在基床表面行驶时,应做到缓行缓停,禁止突然加速、急刹车和急速转弯,载重运行速度宜控制在15km/h左右。
雨、雪天禁止车辆在路基上行驶。
1.1.3散布轨枕、钢轨
1.1.3.1轨枕及钢轨通汽车运输至施工地点后卸车,按照预先计算好的数量分别存放在道床以外的路基两侧。
1.1.3.2道碴预铺、碾压完成后,根据线路基桩控制采用人工散铺轨枕。
人工散铺轨枕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轨枕宜用平板车或低边车运往工地。
⑵人工搬运轨枕的距离不宜大于50m。
⑶轨枕严禁抛摔。
⑷轨枕应按规定数量散布均匀。
⑸混凝土枕上应标示中心位置,布枕时对准线路中线。
1.1.3.3轨枕间距应根据设计规定的每千米枕轨数量进行铺设。
铺设非标准长度钢轨,轨枕布置时中间轨枕间距偏差值不大于20mm。
1.1.3.4组装轨节时,应在一股钢轨轨腰的内侧(曲线在外轨轨腰的内侧)用白油漆标示轨枕位置。
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线垂直。
5、同一种类的轨枕应集中连续铺设(不同类型钢轨接头处除外)。
1.1.4预应力混凝土新Ⅱ型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见“螺旋道钉硫磺锚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1.5钢轨联接
本工程钢轨联接采用“相对试”联接,上轨前应检查钢轨质量、型号、长度等是否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J284-2004)及设计要求,符合要求后,将路基两侧的钢轨抬到轨枕槽上,按照当时的轨温正确预留轨缝,联接接头板、螺栓涂油。
轨道中心线与设计中线误差不大于30mm。
调整轨枕间距,并在钢轨内侧用白油漆画点,细方,再按扣配件的型号安装扣件,并用加力扳手紧固扣件,使扭矩达到100至120N.m。
1.1.6人工铺砟整道
人工铺砟整道施工工艺见《人工铺砟整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人工铺砟整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铺轨过后人工进行拨荒道、找小坑作业,以保证机械及工程车运行安全。
然后人工进行第一、二遍上砟整道,使线路基本达标,再补足道砟,然后进行整道,作业后达到设计开通速度,再由人工对道床边坡、砟肩等进行整理,使线路外观达到6条线2个面,平直美观。
⑴第一遍上砟整道
上砟:
将道砟均匀地散布到轨道内。
起道:
将每节轨道在几个点抬高并用道砟垫实。
抬高后的轨面应大致平顺,没有显著的凹凸和反超高。
抬高后应同时方正轨枕位置。
串砟:
全轨节抬起后立即向轨枕下面串砟,要求串满串实,没有空吊板。
拨道:
在上述工作完成一定长度后进行一次拨道,即将线路拨到中心线位置,达到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拨道前应检查要拨的线路地段的轨缝是否合适,必要时应进行调整,以防发生胀轨。
填盒:
补填轨枕盒内道砟。
⑵第二遍上砟整道
上砟:
与第一遍上砟整道相同。
匀轨缝:
在进行该项作业时须同时拧松螺旋道钉的螺帽,以便抬道后细方轨枕。
起道:
将轨道抬高至比设计标高低50mm,线路中线基本吻合,留待大型机械整道。
曲线外股钢轨按规定超高抬够。
起道后的轨道前后高低、左右水平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细方轨枕:
按轨腰上的标记整正轨枕。
串砟:
钢轨两侧40~50cm范围内串满道砟。
填盒:
向轨枕盒内填补一部分道砟,供捣固用。
捣固:
将钢轨外侧40cm、内侧45cm范围内的道砟捣实,使能随列车通过时的荷载,但轨枕中部60cm范围严禁捣实。
拨道:
按照线路中线细拨轨道。
拨道前可将轨枕端部的道砟扒开一部分,以减小拨道时的阻力。
整道:
包括小量的拨道、校正线路平面位置、整修道床、补足轨枕盒内道砟,拍实道床边坡及顶面并使之保持稳定。
1.1.7检查铺轨质量,详细整修线路
上碴整道后,应对线路的方向、标高、水平、轨距、轨缝、接头错牙、曲线正矢及超高、轨枕方正等进行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直到达到设计标准并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2人工铺设道岔
新铺道岔施工工艺见下页《新铺道岔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新铺道岔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1钉岔位桩(原位铺设时)根据车站平面图和测量桩号,定出两股道中线的交点,钉道岔中心桩。
根据道岔布置图,从中心桩量出基本轨起点的位置,钉岔头桩;从中心桩量出辙叉根的位置,钉岔尾桩。
道岔测设见《道岔测设示意图》。
道岔测设示意图
2.2铺设岔枕
铺岔枕时需预先按照道岔标准图上的岔枕间隔,做一根间隔绳,标出岔枕位置,将绳固定在设计直股基本轨枕头部外侧,比照此绳散布岔枕。
岔枕的长度不一,铺设时要按照标准图上的规定,从头到尾逐根铺设,并大致方正。
道岔前端的岔枕与直股垂直,辙叉及辙叉后的岔枕应斜置,与辙叉角中心线垂直。
岔枕方向在辙叉前2~6根岔枕内,逐渐变化。
施工前先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线路工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其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后,上岗作业。
施工时,严格按规定要求和操作规程作业,每副岔枕要安设完毕后,由质检工程师检查签证,确保混凝土岔枕的安设,定位准确无误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3铺设钢轨
铺设道岔钢轨按先直后曲,先外后里,由前向后,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道岔铺设顺序见《道岔铺设顺序图》。
道岔铺设顺序图
⑴铺设直线基本轨及护轮轨
抬枕:
按图中1-1至1-4顺序,将基本轨,直股连接轨、护轮轨抬摆到岔枕上。
联结钢轨接头(如原位铺设,将基本轨前端对齐岔头中心桩),依次联结各钢轨接头鱼尾板。
整正轨枕间隔:
按照岔枕间隔绳,在轨腰内侧划出岔枕位置。
钉道:
安放垫板,钻眼钉道(如为砼枕上紧扣件)。
⑵铺设直线下股基本轨及辙叉
抬轨:
按图中2-1至2-5顺序。
将基本轨、直股尖轨、直股连接轨、辙叉抬摆到岔枕上。
联结鱼尾板。
钉道:
以基准股为准,按直股轨距,先钉(或扣)大小腰,然后补钉(扣)其他部分。
拨正方向,使轨道中线与线路中心桩一致。
⑶铺设导曲线外股钢轨
抬摆图中3-1至3-3的曲股尖股和导曲线钢轨,联结接头,放置垫板。
以支距法测定导曲线:
以直股基本轨正对着尖轨根端的地方作为0点,顺着直股钢轨从0点起,向后每隔2米量一点称为支距点。
在各支距点处,从直股钢轨中心到导曲线中心的垂直距离就是距点的支距。
钉道:
先钉(扣)支距点位置上的轨枕,一人用尺量支距,一人用撬棍拨移钢轨,先钉(扣)外侧,后钉内侧。
辅导曲线里股钢轨及护轮轨:
抬摆图中4-1及4-2钢轨,以外轨为基准,按照轨距钉(扣)里股。
安装连接杆:
在尖轨部分安装连接杆,左右摆动时必须灵活,并要求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摆度符合规定。
安装转辙机械:
先将拉杆接在一号连接杆上,使拉杆与轨道的中心线垂直。
然后将拉杆闸座拐杆连接杆,将两尖轨放置在中间位置(摆度的一半),并在尖轨与基本轨间塞上楔子,移动闸座向前或向后,找出闸座拐杆的垂直位置,使拐杆旋轴的中心线和它连结的拉杆,能显示在一条垂直线上为止。
确认尖轨与基本轨贴靠紧密后即钻孔钉牢。
3平交道口施工
(1)、平过道应在上碴整道完毕,线路基本稳定后,方才进行铺设。
(2)、道口铺面板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应平整稳固。
护轨轮缘槽宽度应为80~100mm(曲线里股为90~100mm),深度为45~60mm,护轨宜为连续的整体,并应保持轮缘槽平顺;两端各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150mm。
(3)、道口地段的防护设备的式样均应符合标准图规定,要求其
位置正确,状态完好,油漆鲜明。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现场电源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尤其是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必须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一机一箱一漏一闸”的要求使用临时用电,严格按规范要求用电。
2加强夜间施工照明管理,确保施工区施工部位的规定照度。
3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施工现场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4充分发挥安全卡控作用,进入施工现场的任何人员一律戴安全帽,强制执行安全违章罚款制度。
各种警示标志摆放位置明显。
5施工场地的各个主要作业部位布置安全标志。
在作业集中区域设置安全宣传标语、宣传画等警示、教育设施。
6每天施工前检查施工机械,保证施工机械运转正常,对操作人员进行班前教育,没有操作证的人员杜绝操作施工机械;
7施工现场必须有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统一指挥施工,管理施工现场安全;
8加强现场保卫工作,严格施行通行(胸卡)证制度。
交底人:
复核:
接收人:
日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道 工程 道床 铺轨 施工 技术 交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