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7055306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17KB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历史试题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描述某位航海家:
“这要感谢他,因为他至死都坚持自己的错觉,认为到达了马六甲附近,找到日本和中国是指日可待。
错觉造成的重大效益是鼓舞人们继续勘探,寻找向往中的黄金、香料和财富。
”这位航海家最可能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2.《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
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3.“17世纪的这场与英国的战争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
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
”这场战争
A.使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B.推动了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
C.源于英法两国在美洲的争夺D.是英荷抢夺海外市场的产物
4.下表是某一时期英国棉纱售价简表。
其中数据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年份
1786年
1790年
1800年
1807年
1830年
售价(先令/镑)
38
30
9.5
6.75
3
A.经济危机的发生B.国内市场的饱和
C.工业革命的开展D.政府的宏观调控
5.据《中国文明史》记载:
“当私人资本不足供应公司的财政所需时,李鸿章就用公共资金来填补短缺的那部分。
同时他还为公司争取到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并保护其免受国内批评和竞争对手的危害。
”据此判断,该“公司”最可能是
A.发昌机器厂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
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奖励商勋章程》,第二年,又先后颁行了《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和《奖励华商公司章程》。
这些章程
A.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B.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旨在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D.反映清政府抵抗侵略的决心
7.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
后来,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
到了“五四”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
这主要反映了
A.废止缠足成为近代民众共识B.天足运动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政治变革推动近代习俗变迁D.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8.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
”这表明
A.人们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B.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
C.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
9.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786种,其中小报就有1266种。
《福尔摩斯》报是当时小报界“四大金刚”之一,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特别注重新闻报道,常抛出惊人消息,销路很广。
这表明,近代报刊
A.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B.是列强文化侵略的产物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D.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多元
10.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这一分配方式说明我国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左”倾错误滋生
C.重点推行公私合营D.优先发展重工业
11.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每年都发出一个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一步步地把文件中的“不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语言,变成“可以”在贫困地区,后来又“可以”在其他地区包产到户。
到了第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就把包产到户性质明确为社会主义经济了。
这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反映了
A.政府引导农民合作生产B.农村土地私有化进程
C.城市国有企业活力增强D.包产到户的逐步推广
12.下图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的某份文件的内容片段。
据此判断,该文件反映的是
A.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B.首批经济特区的创建
C.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D.对外开放体系的完善
13.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明确指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说明,我国
A.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B.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正式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D.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14.下表是1928年4至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比例表(单位:
%),该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将直接导致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A.工人极端贫困 B.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汽车价格暴涨D.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
15.有学者统计,1933年1月的美国,橡胶价格仅为1929年1月的13%,羊毛为22%,丝为28%,棉花为34%,大米和咖啡为41%,小麦为42%,食糖为50%。
这主要说明
A.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肆虐横行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C.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尖锐D.凯恩斯主义失灵,出现“滞涨”
16.1932年12月4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
“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
”这反映了当时
A.胡佛政府开始干预农业经济B.罗斯福政府推行减耕减产政策
C.出现农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D.煤炭资源不足的危机暴露出来
17.1934年1月15日,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推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重建金融体制,控制人民
C.增加黄金储备,美元升值D.防止盲目竞争,规范经营
18.1935年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
以下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银行暂时休业整顿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19.《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
“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
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
”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B.推行社会福利C.规范生产经营D.调整农业政策
20.罗斯福在一次演说中说:
“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
”“这种工作”是指
A.整顿财政金融B.发紧急救济金C.推行以工代赈D.调整劳资关系
21.《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是美国总统里根执政理念的诠释。
下表为该法中部分政府预算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
十亿美元)。
据此分析,当时里根政府
削减内容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
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
其他项目
21.8
29.7
35.3
A.遵循自由放任B.推广“新经济”C.加强宏观调控D.减少政府干预
22.20世纪的大萧条促使许多国家选择了福利国家的道路,为穷人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这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中间路线。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A.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B.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C.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D.只是应对大危机的举措
23.1921年3月,列宁说:
“实物税法在1918年10月30日就通过了。
但是,这个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虽然通过了,却并没有执行……征收农户的余粮是战争环境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办法,这种办法对于农民经济所处的稍为和平的生存条件就不再合适了。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实物税法于1918年通过并实施B.战争环境推动余粮收集制的实施
C.实物税法在苏俄根本无法实施D.余粮收集制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24.《列宁选集》:
“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
”反映列宁这一经济思想的政策是
A.取消自由贸易B.农业集体化C.恢复商品交换D.余粮收集制
25.叶书宗说:
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苏俄建立后,列宁曾经试图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其结果是几乎让苏俄陷于灭顶之灾。
……在漫长而又漫长的过渡时期里,……有的不仅不能“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甚至还要加以利用,乃至必须发展。
列宁“要加以利用”最典型的是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
26.斯大林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
斯大林执政时期,为“转入进攻”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B.废除实物分配制C.农业集体化D.取消义务交售制
27.下表为1927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拥有的部分生产资料数据对比(每100俄亩),该数据直接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播种机
收割机
牲畜
集体农庄
2.2台
2.07台
13.8头
个体小农
0.3台
0.6台
17头
A.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B.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D.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8.在1932年,有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
斯大林曾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技术建成的。
上述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向往计划经济B.苏联和罗斯福政府关系友好
C.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先导D.苏联适时把握历史发展机遇
29.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通过了《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
“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园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
”该决议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B.放弃了集体农庄的经营模式
C.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D.恢复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0.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
“(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直接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赫鲁晓夫改革
C.新经济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3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32.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外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3.19世纪8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设立电话公司,主要用于军事。
34.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35.1985年,戈尔巴乔夫推行经济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做法。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要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
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1950年至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11.8%。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
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二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
如:
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三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
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条件。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3分)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7.近代以来,不同国家发展过程中农业政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1)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英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对英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2分)
(2)面对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了哪些农业政策?
(2分)
(3)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开始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列宁时期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斯大林在农业方面推行了什么运动?
请从工业和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这一运动。
(6分)
(4)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他的改革重点在哪一方面?
在这一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3分)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不同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借鉴价值。
(2分)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B
B
C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B
A
C
A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C
B
C
A
D
A
D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A
B
B
A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要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15分)
(1)做法:
通过紧急救济法;政府拨款,发放救济金;通过社会保障法。
(3分)
(2)特点:
政府立法;不断调整与完善;保障对象覆盖面广;保障内容涉及多个领域;起源早。
(3分,任答3点得3分)
(3)措施:
制定实施住房保障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设立专门机构;优惠贷款;利息补贴;提供公共住房;提供租金补贴。
(4分,任答4点得4分)
条件:
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福利国家”的发展;普遍奉行国家干预。
(2分,任答2点得2分)
(4)影响:
一方面使穷人(低收入家庭)受惠不少;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统治;(2分)另一方面也使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1分)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7.(15分)
(1)作用:
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或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原料和市场等条件)。
(2分)
(2)政策:
成立农业调整署,行政手段调整农业;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2分,任答两点得2分)
(3)变化:
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粮食税。
(2分)
运动:
农业集体化。
(2分)
评价:
积极:
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
消极:
因此长远来看,对工业发展不利;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2分,任答两点得2分)
(4)重点:
农业(1分)
措施:
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
(2分,任答2点得2分)
(5)价值:
因时而变;制定符合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农业政策;注重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府发挥调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如皋市 学年度 一下 学期 教学质量 调研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