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思考题及其复习资料2.docx
- 文档编号:27037578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69.11KB
教师职业道德思考题及其复习资料2.docx
《教师职业道德思考题及其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思考题及其复习资料2.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思考题及其复习资料2
2011教师职业道德思考题及其答案2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职业
2.教师
3.教师职业
4.道德
5.职业道德
6.教师职业道德
二、简答题
1.何为教师职业道德?
其特点是什么?
2.有人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4.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认识。
三、经典语录及教育格言填空
1.说过: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
”
2.《》: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之极。
”
3.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要求教师“”。
4.苏霍姆林斯基说: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
”
5.德国著名教育家曾提出:
“教师本人是,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
6.指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根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们的方法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
7.李秋林指出: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促进教师和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参加者以及社会各方面建立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它使教师能够在十分和谐、友好的环境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作、帮助和支持,更好地完成的任务。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职业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
2.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3.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4.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5.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及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6.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及学生、教师及集体、教师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它体现出社会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它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
二、简答题
1.何为教师职业道德?
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及学生、教师及集体、教师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它体现出社会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它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水平高层性
二、道德境界高尚性
三、道德意识自觉性
四、行为举止示范性
五、道德影响深广性
六、道德内容先进性
2.有人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种道德万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在重视道德的价值功能的同时,扭曲和夸大了道德的作用和功能。
这是因为,道德和其它学问本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各自有其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不过,道德作为人们的价值观,对于其他学问本领的运用,具有方向指导的作用,对于人们学习、掌握、运用其它学问本领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但道德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它并不能代替其他学问本领的作用。
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会劳动,及其他劳动既有一定的一致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
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
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
第五,个体性和群体性。
4.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和一般社会道德的关系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二者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一般社会道德支配、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着并影响着一般社会道德。
第一,社会道德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支配和制约作用。
一切社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反映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要求,受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的支配和制约。
教师职业道德中包含着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寓于教师职业道德之中。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阶级关系。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教师不仅是该社会从事教育职业活动的一个成员,而且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员。
他的道德意识必然会受到整个社会道德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则受到一定的统治阶级的道德原则及规范的影响,并把它们体现在自己从事的教育职业活动中。
如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把体罚鞭打奴隶视为道德的。
于是,当时的社会就把教师体罚鞭打学生也视为是道德的。
在封建社会中,我国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原则和规范。
受其支配和制约,就把是否“通儒术”和“守礼”作为择师的标准和教师行为的基本规范。
要求教师做到“非礼而不定”“非礼而不动”及“进退容止,非礼不行”等。
又如夸美纽斯提倡的“节制、仁爱、谦逊、慈悲、严肃、忍耐及克制”的师德规范,也是受了当时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
同时,统治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口号,而是要现实地渗透到社会各种职业活动中去,以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教师职业劳动的利益及统治阶级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保证本阶级的利益,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合乎其社会道德原则及规范的要求。
因而,教师职业道德尽管具有某种独立性,但它始终不能超越社会阶级道德意识的范围,并受到其影响和指导。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着并影响着社会道德。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社会道德,总是通过具体的道德形式表现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社会道德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阶级道德的要求,反映着一定的阶级道德的影响。
尽管教师职业道德比较远离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总是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得以体现并发挥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道德要在教育领域中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就要通过教师职业道德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也就是在本职工作中把社会主义道德具体化。
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体现落实在教育工作中的要求,就是教师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等等。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有独特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道德。
一方面,广大教师作为众多的社会成员,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如何,必然对全社会的道德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道德通过职业活动直接而形象地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变化,进而影响社会道德。
这是教师职业首要的任务和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这种独特影响是很大的,是许多工、农、商、医等职业道德所不具有的。
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历代统治阶级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区别: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实践,是反映教育中人及人的关系的教育意识。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的特殊规范。
最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实践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以指导教育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教育行为为方式、内容的精神,因此它是一种实践精神。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人、对学生、对学校集体、对社会的作用,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社会的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及他人、及集体、及社会的关系和矛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从而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调节作用
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教师的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保证教育任务的出色完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调节教师及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二)通过调节教师及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
(三)通过调节教师及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
(四)通过调节教师及学校其他成员及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能调节教师行为,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这种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
(二)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三)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
(四)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三、导向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育的重心和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这种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作用
(二)控制作用
(三)调整作用
(四)矫正作用
四、促进作用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其道德状况会影响社会道德的发展。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对家庭美德的形成、对社会公德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种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经典语录及教育格言填空
1.马克思说过: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
2.《荀子.劝学篇》: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
3.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要求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4.苏霍姆林斯基说: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
”
5.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
6.乌申斯基指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根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们的方法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
7.李秋林指出: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促进教师和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参加者以及社会各方面建立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它使教师能够在十分和谐、友好的环境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作、帮助和支持,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一、名词解释
1.道德原则也
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4.集体主义原则
5.教书育人
6.乐教勤业原则
7.教育民主原则
8.教育公正
9.人格示范
10.依法执教原则
二、简答题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我国师德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3.简述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5.坚持教育民主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6.依法执教的意义何在?
有哪些具体要求?
三、经典语录及教育格言填空
1.马克思说:
“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构成为所谓,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
2.《礼记》中就有“师也者,”。
3.当代教育家主张,“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二者合一的”。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道德原则也称道德的基本原则或根本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在道德上对人们的行为品质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处理个人利益及整体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道德原则在各种类型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贯穿各种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和精髓。
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及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价值及尊严;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教育者作为过程主体的角色作用,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及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及者的积极性,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4.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是:
坚持集体利益及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集体利益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5.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6.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地从事教育工作。
这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职业方面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7.教育民主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
8.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公正的核心是公正。
公正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形态,其基本准则是“公平”“平等”。
公正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
所谓教育公正,就是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及其相适宜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应得,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9.人格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
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的师德原则。
人格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它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凝结和升华。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资格,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身。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构成的。
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人格的内部心理,是内在的,教师的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人格的外部行为特征,是师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10.依法执教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简答题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
(1)集体主义原则;
(2)教育人道主义原则;(3)教书育人原则;(4)乐教勤业原则;(5)教育民主原则;(6)教育公正原则;(7)人格示范原则;(8)依法执教原则。
2.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我国师德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教师这一行业及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它昭告人们,教师这一行业是教书育人的行业。
同时,教书育人也是教师基本职责的概括,指出了教书育人是为师从教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向世人表明,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只要为师从教,就有这个职责,不认真履行这一职责,或不履行这一职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可见,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由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和职责所决定的。
同时,教书育人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典籍著述和先哲大师所一直强调的。
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之说,强调教师既要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唐代韩愈在其所著的《师说》中,以“传道、授业、解惑”概括了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的职责。
当代教育家徐特立把“经师”和“人师”统一看做搞好教书育人的根本,为师的有两种他都不赞成,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
“经师”是教学问的,“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
“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他主张,“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从以上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只注意传授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
因此,自古以来,教书育人一直就是衡量和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也自然成为指导教师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
从搞好教书育人应把握好的基本问题上看,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及育人的关系
一般说来,书作为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生活经验、科学知识的载体,除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审美知识、生活知识外,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道德性、伦理性。
正因为如此,教书成为学校教育中教师培养人才的主要工作特点,并被人习惯表述为教师教书。
教师虽为教书之人,但其目的不是教书,这就如同说农民种地而种地不是目的一样。
农民种地,意在收获粮食,教师教书,意在培养人才。
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教师虽被称为教书之人,但实质并不仅仅在于教书,而主要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
因为书中有科学、有经验、有知识、有道德,蕴涵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现实观念、历史传统等等。
授之于学生,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获得一些为人的道理和行为,形成做人的志向。
教书虽有如此之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书都能够这样。
因为,书之所教,只重记诵识读,只重推演形式,只重搬弄文辞,不引导领略书中为人做事之道,不引导领略行立天地做人之能力、之品行,就难以培养出有益于社会之人、以能力善行贡献社会之人和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之人。
从这个意义上考察,在某种条件下,教书会出现不育人的问题,教书不等于育人。
在这里,教书育人或不育人,关键在于教师对教书工作目的的认识,这如同农民对为农的目的认识一样,如果他种地不追求丰收,认为种地就是目的,那他就不怎样关心收获,空于田地管理,最后也可能空于收获,教书育人也形同此理。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书及育人的关系上,要始终明确,教书和育人,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经常化手段。
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但又不能等同。
2.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
既然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是目的,那么,育的是怎样的人?
这是为师从教者应当明确的。
通常有些人常常以为,教书育人,是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种说法虽然(可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针对忽视思想品德培养而言)不能说是错的,但它却不是完全的。
因为在教书中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虽然重要,可这不是唯一的,教书这种活动所培养的人,是一个能在多方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那种把育人单纯理解为对人思想品德的培养的观点是应当注意修正的。
因此,我们说,教书所育之人,应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仅指只有某一方面素质之人。
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多方面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之人。
作为一个教师应有这样的育人意识。
3.简述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地从事教育工作。
这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职业方面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教师实践乐教勤业的基本原则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
(2)勤业精业,勇于探索
人格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
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的师德原则。
人格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它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凝结和升华。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资格,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身。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构成的。
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人格的内部心理,是内在的,教师的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人格的外部行为特征,是师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人格示范原则的具体要求:
(1)教育者先受教育
(2)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
(3)要有良好的仪态
4.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教师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处理个人及社会的关系
其一,个人及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其二,个人及社会又相互区别,相互矛盾。
具体地讲,个人及社会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互补关系。
第一,个人活动对社会产生能动影响。
第二,个人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综上所述,个人及社会、个人活动及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3)正确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尊重他人;其次,要主动关心他人;最后,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4)正确处理贡献及索取的关系
5.坚持教育民主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教育民主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1)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
理解学生是尊重学生的前提,没有理解,尊重就无从产生。
教师要接受每个学生作为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实体。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扬其积极因素和优点,容忍并尽力弥补其短处和不足;维护学生的尊严和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选择和决定,使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果教师过于强调统一,如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等,学生必然被这种“统得过死”的教学体系所伤害,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
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育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谐、民主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由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个性化教育中,学生的个人志趣、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等智慧品质都能充分发挥,这必然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大批涌现。
(3)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道德 思考题 及其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