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7025534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75KB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docx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汉语言文学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演说翻译研究
齐龙飞丁晓宇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演讲的目的,和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特点,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目的论为指导,旨在改善英语演讲翻译。
关键词:
英语演讲翻译目的论
一篇出色的演讲,需要从听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声情并茂,多管齐下,并利用多种演讲策略,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再通过使用丰富的修辞格加以润色、升华,从而使听众易于接受、信服演讲者的观点,最终达到说者与听者的琴瑟和鸣,水乳交融的目的。
一、演讲的目的
作为一种人类行为,演讲的目的性极强,但基本上可以分为演讲者的目的跟听演讲者的目的。
前者力求达成同后者的共鸣,因此演讲者的目的决定了演讲的目的。
具体来说,演讲者的目的可以分为:
政治上,广布言论,求同存异;文化上,百家争鸣,启迪民智;思想上,陶冶情操,升华情感等等。
然而,不同的演讲者,由于年龄、身份、地位、文化程度各异,而且演讲内容不同,侧重点不一,演讲目的就会迥然不同。
即便是具体到同一位演讲者,在不同时期,他的演讲也会有不同的目的。
听演讲者,因为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不同,再加上本来就处于被动地位,一般而言,只会对自己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兴趣,对于其他可有可无的部分,不是漠不关心,就是置若罔闻。
而且一篇演讲,既会有赞许的声音,也包含中立的声线,更重要的是反对的声浪。
由于听众这种天然的分选性,听者的根本目的自然也不尽相同。
二、英语演说辞的语言特点
毋庸置疑,英语演说辞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文体,而且演说辞不同于其他文体,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现陈述如下:
(一)语音层面
借助头韵、尾韵、拟声词等手段,演说辞往往读来琅琅上口,极具韵律感。
听众因而容易接受。
如美国前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首句那样:
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ourfathersbroughtforthuponthiscontinentanewnation…本句划线部分所押韵为/?
:
/,听起来十分庄重,容易激起听众浓厚兴趣,集中注意力。
再如“Wecannotletthismomentslipaway.Wehavecometoofarandaccomplishedtoomuch.”希拉里的演讲同样注重押韵,“not,let,moment,far,much…”
(二)词汇层面
一般来说,英语演讲辞中所使用的词汇具有精确、正式的特点。
演讲者所选用的措辞也大多庄重凝练,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演讲者通过遣词造句,刻意增加演讲者与听众的亲近感,进而维护演讲者和听演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
例如,在丘吉尔二战中议会演说中,“Ihavenothingtoofferbutblood,toil,tearsandsweat.”本句中,首相并没有用“sacrifice/diligence/sorrow/tiredness”等抽象概念的名词,而是特意选用了一些常见的液体性质的名词,阐明他吃苦耐劳,鞠躬尽瘁,甘愿捐躯赴国难的理想。
(三)句法层面
演讲者通过使用重复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句整齐匀称,显示形式的整体美。
“Withthisfaithwewillbeabletoworktogether,topraytogether,tostruggletogether,togotojailtogether,tostandupforfreedomtogether,knowingthatwewillbefreeoneday.”以上是著名黑人演说家马丁?
路德?
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这篇慷慨激昂的陈词,通过排比句加强了气势和语势,易激起黑人的共鸣,也为黑人民权运动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再比如,小布什总统的白宫告别演说,“Thisisanationthatinspiresimmigrantstoriskeverythingforthedreamoffreedom.Thisisanationwherecitizensshowcalmintimesofdanger,andcompassioninthefaceofsuffering.”句式整齐,富有韵律,十分协调。
(四)修辞层面
演讲需要对文字进行必要的润饰,使它生动活泼,具有艺术感召力。
演讲辞往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常采用比喻、拟人、重复、对仗、排比、双关等修辞格加强语气,增强说服力和号召力,引起现场听众乃全体公民的共鸣,从而激发听众的行为。
美国伟人本杰明?
富兰克林曾写过“Wemustallhangtogether,orassuredlyweshallallhangseparately.”通过双关词“hang”,既表示“团结在一起”,也表示“绞死”,显示了这位一代大家的机智和文采,言简意赅,又诙谐幽默,点明了若不联手,必遭屠戮的恶果,发人深省,启迪民智。
综上所述,以上四点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演讲辞独具一格的特点,但这也无疑给广大翻译工作者带了极大困难。
于是,怎样准确翻译英语演讲便成为译者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三、目的论与英语演讲翻译
目的论(SkoposTheory)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Skopos”一词源自希腊语,义为“目的”,该词由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赖斯(Reiss)的学生维米尔(Vermeer)引进,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Munday,2001:
78)。
目的论于20世纪70年代由维米尔提出,后经曼塔利(Manttari)和诺德(Nord)等人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日渐完善,自成一派,影响深远。
该学派认为人的每种行为必含其目的,翻译作为一项人类行为,并为人类所独有,自然而然翻译的目的性不言而喻。
目的可以指译者的目的(如赚钱);也可以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还可以指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一般说来,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
目的论翻译学者认为:
“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所有翻译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
”(Nord,2001:
27)也就是说,翻译行为要根据其具体目的来决定整个翻译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由译者来决定选用何种翻译方法与策略。
目的法则作为翻译的最高法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
(ReissVermeer,1984:
101)
另外,译者在演讲翻译过程中也会起到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作用。
译文要在满足翻译过程发起人或者委托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进行再创作。
“翻译意味着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特定的目的,为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
(Vermeer,1987:
29)
由此可以看出,在目的论指导下进行英语演讲翻译是非常必要的。
每篇英语演说都有特定的目的。
在进行演讲辞翻译之前,力求查清每篇演说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事实上,演讲的既定目的,虽然相差各异,但总体来看,无外乎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或者广泛散播其政治观点,以期求同存异,赚取选票;再者表达美好愿望,鼓励大家前行等等。
在广泛探析演讲目的的基础上,还要求译者在翻译源语前需要了解不同演说的背景知识、演讲者的动机以及译文的功能来合理选用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目标语的翻译。
总之,只有在充分掌握演讲的目的之后,才会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演讲译文。
翻译绝不仅是从一种语码到另一种语码的转换,还应是为另种语境下的受众创造出具有相似功能的目标文本的行为。
这是从源文化到目标文化的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的任何对应方式都是可能的翻译(谭载喜,2004:
256)。
目的论拓宽了翻译的范围,增加了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为译者灵活处理目标文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的至上,换句话说就是,译者或出版商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就会选择与此日的相应的翻译策略,不论归化异化,达到目的就是造化。
(王东风,2002)
传统翻译理论把原文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刻意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讲求对等,而忽视译文的功能和作用。
目的论下,任何翻译必须首先遵循目的法则,其次才是连贯和忠实原则,源语文本只是充当了一个信息源,提供给译者文字方面的具体参照。
因此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特定的环境或者目的语的文化背景,自由选择翻译策略,而不受原文影响;为了译文的准确性,甚至可以对原文进行有效增删,强化目标文本的交际效果。
这就启示译者在翻译演讲辞时,可以适度摆脱原文桎梏,根据不同文本的需要进行恰当的操作,即是首先着眼于启迪民智还是赚取选票,是同仇敌忾还是煽动民粹,在充分了解目的的基础上挑选最恰当得体的译法来表达出原文意旨。
四、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演说翻译
目的论下,译文的交际目的最为重要。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发挥目的语的优势,特别注重提高译文质量,优化译文效果,切莫死抅原文。
译者应在正确认知原作意图的前提下,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作为翻译策略的准则,采用恰当的译文语篇形式准确表达原作意义,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贾文波,2002)。
举例如下:
(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议会演讲
(1)原文:
Comethen,letusgoforwardtogetherwithourunitedstrength.
译文:
来吧,让我们群策群力,并肩前进。
(二)美国前总统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2)原文:
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romtheearth.
译文: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必将千古长存。
(三)美国前总统托玛斯?
杰斐逊演说
(3)原文:
Ilikethedreamsofthefuturebetterthanthehistoryofthepast.
译文:
我不缅怀过去的历史,而致力于未来的梦想。
(四)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
(4)原文:
…asknotwhatyourcountrycandoforyou,askwhatyoucandoforyourcountry.
译文: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们能为国家贡献些什么。
(五)罗素在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
(5)原文:
Howevermuchyoumayacquire,youwillalwayswishtoacquiremore;satietyisadreamwhichwillalwayseludeyou.
译文:
不管你拥有多少,但你永远想要得到更多。
心满意足譬如南柯一梦,终不可得。
(六)美国前总统布什白宫告别演说
(6)原文:
Thisisthebeliefthatgavebirthtoournation.
译文:
这是我们的立国信仰。
以上几个译文,无论是从形式、内容还是功能上都达到了翻译的目的,都可以称作是优秀的译文,甚至优于原文。
丘吉尔演说的翻译不管是遣词抑或造句方面都传神庄重。
林肯演说“民有、民治、民享”达到了高度概括和凝练,至今为人所称道。
杰斐逊总统的译文也是极具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肯尼迪借用对偶和排比,极力强调人的奉献精神。
译文的翻译水到渠成,前后小句构成鲜明对比。
对罗素的演说翻译也基本可以实现翻译的目的。
每篇英语公众演说的目的不尽相同,无论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观点,或是传播道德伦理情操,还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都是为了取得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听众的实际行动。
现列举如下:
(七)特雷莎修女诺贝尔获奖演说
(7)原文:
Iwouldhavetriedtodrawalittleattentiontomyself.IwouldhavesaidIamhungry,thatIamdying,Iamcold,Iaminpain,orsomething,butshegavememuchmore—shegavemehergratefullove.Andshediedwithasmileonherface.
译文:
我会尽量引起旁人对我的关注,我会说我饥饿难忍,冻得发抖,奄奄一息,痛苦不堪,诸如此类的话。
但是她给我的却更多更多——她给了我感激之情。
她死了,脸上却带着微笑。
特雷莎修女系印度著名的慈善家,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所选即她在领取该奖项时的演讲辞,该演说就是为了弘扬爱的理念,传播道德情操,特蕾莎修女语言简洁质朴而感人至深。
译文在认知原文的基础上出色地翻译出了难民的悲惨境地,引人深思。
(八)马丁?
路德?
金——我有一个梦想
(8)原文:
Withthisfaithwewillbeabletohewoutofthemountainofdespairastoneofhope.Withthisfaithwewillbeabletotransformthejanglingdiscordsofournationintoabeautifulsymphonyofbrotherhood.
译文: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把这个国家的嘈杂刺耳的争吵声,变为充满手足之情的悦耳交响曲。
我们能够想象出来,当日马丁·路德·金用雄壮的黑人嗓音,不断重复“dream,faith”,从而加强其演说的威力,使广大黑人兄弟易于产生认同感,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
“dream”不仅是他一个人或者全体黑人的梦想,也是深深植根于美国文化里的梦想即美国梦。
一个词就唤起美国人关于先辈们在新大陆开拓土地和创造财富的记忆。
(九)希拉里·克林顿退出竞选演讲
(9)原文:
Alwaysaimhigh,workhard,andcaredeeplyaboutwhatyoubelievein.Whenyoustumble,keepfaith.Whenyouacute;reknockeddown,getrightbackup.Andneverlistentoanyonewhosaysyoucanacute;torshouldnacute;tgoon.
译文:
永远要志存高远,永远要全力以赴,永远要信念不泯。
即便遭遇挫折,仍要坚持信仰;哪怕摔倒在地,也应立刻站起,永远不要听信任何人的鬼话:
你做不到或者你不应该继续下去。
该演说发表于2008年6月7日,希拉里在同奥巴马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失利后,为了维持党内团结,转而支持奥巴马,可谓百感交集。
但在这篇演说中这位女强人并没有透露出丝毫怨气,而是鼓励支持自己的民众全意支持奥氏竞选,可谓高瞻远瞩,虽败犹荣。
译文在细细解读演讲目的的基础上采用对偶排比等句式,将演讲者意气风发的姿态传神地描绘出来。
(十)罗素演讲——我为何而生
(10)原文:
Threepassions,simplebutoverwhelminglystrong,havegovernedmylife:
thelongingforlove,thesearchforknowledge,andunbearablepityforthesufferingofmankind.
译文1:
我的一生被三种简单却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所控制:
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抑制的怜悯。
译文2:
吾生三愿纯朴却激越:
一曰渴望爱情,二曰求索知识,三曰悲悯吾辈之无尽苦难。
(11)原文:
Thesepassions,likegreatwinds,haveblownmehitherandthither,inawaywardcourse,overadeepoceanofanguish,reachingtotheveryvergeofdespair.
译文1:
这些激情像狂风,把我恣情吹向四方,掠过苦痛的大海,迫使我濒临绝望的边缘。
译文2:
此三愿如疾风,迫吾无助飘零于苦水深海之上,直达绝望之彼岸。
罗素的演讲基于启迪民智方面,弘扬道德信念,传承文化知识,清楚了他演讲的目的,译文才才能实现原作期望达到的目的,以上两种版本译文,明显是针对不同需要而作,第二个译本文言文相对前者简练不少,但相对后者,第一个版本更能传情达意,引起读者共鸣。
五、结语
演说活动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英语演讲者通过宣传某种思想,让听众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进而号召听众采取一致的行动。
因此,译者要达到源语所预想的演讲效果,必须在目的论指导下,结合译入语文化背景对原文文本进行有效翻译。
通过以上对英语演讲的不同目的及演讲的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特点的分析研究,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执行翻译中“目的至上”的原则,改善英语演讲辞翻译,为以后英语演说辞的翻译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从而达到翻译的既定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
TheoriesandApplications[M].LondonNewYork:
Routledge,2001.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
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3]Reiss,K.Vermeer,H.J.GrundlegungeinerallgemeineTranslations-theorie[M].Tubingen:
Niemeyer,1984.
[4]Vemeer,H.J.Whatdoesitmeantotranslate?
[J].Indian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1987,
(2).
[5]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2,(4).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7]王东风.归化与异化:
矛与盾的交锋?
[J].中国翻译,2002,(5).
[8]俞敏洪.生而为赢——新东方英语美文30篇[M].北京:
群言出版社,2006.
[9]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齐龙飞丁晓宇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目的论 视角 英语 演说 翻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