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课的专业化技术.ppt
- 文档编号:2701890
- 上传时间:2022-11-08
- 格式:PPT
- 页数:40
- 大小:1.04MB
心理辅导课的专业化技术.ppt
《心理辅导课的专业化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辅导课的专业化技术.ppt(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辅导课的专业化技术钟志农一、把握好辅导进程的四个阶段1、团体暖身阶段
(1)通过热身游戏或其他媒体手段,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
(2)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
(3)必要时,明确告知团体基本规范及辅导活动的注意事项。
2、团体转换阶段
(1)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
(2)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积极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
3、团体工作阶段
(1)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
(2)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
(3)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
(4)注重团体的组织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共同研讨有效策略。
4、团体结束阶段
(1)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澄清团体经验的意义。
(2)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使自己的收获向课外延伸。
(3)设置富有新意、余音袅袅的团体结束活动,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之,从团体动力运作的规律来说,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
“起”开启和激活团体动力;“承”催化团体动力,使团体围绕主题互动激荡(一般以小组互动为标志);“转”运用团体动力指向问题解决,团体动力呈现高潮;“合”团体动力凝聚,张力逐渐消退,冲突化解,团体共识基本达成。
二、精心营造和维护团体辅导氛围1、
(1)良好的辅导氛围的要求信任、安全、真诚、坦率合作、互动、活跃、有序
(2)不良辅导氛围的表现无序、调侃、应付、迎合涣散、紧张、呆板、防卫2、氛围营造的技巧
(1)做好热身活动,开好头
(2)设计好开场白(3)设计好第一个活动情境(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与可探讨性)(4)配好开场音乐(5)不一定有致敬的礼节(6)注意座位的排列(最忌直、平、疏、密)(7)不要因多余的环节(如不恰当的插问或使用多媒体等)中断已经形成的氛围。
三、认真控制活动过程1、设计好活动板块2、控制讨论的时间3、注意分合的节奏4、及时制止调侃或伤害5、讲清游戏规则6、想清楚活动细节7、指令明确8、问题具体9、注意照顾全体10、精心提炼引导性语言四、注意塑造辅导者形象1、令人信赖的个人特质
(1)真诚开放的自我
(2)尊重绝对不伤害学生(3)同理心总是设身处地表达理解(4)热情学生不能不被你的努力所感动(5)人性化适度表达常人的喜怒哀乐2、开放的体态语言
(1)良好的体态语言表情亲和、面部自信、目光真诚、举止得体、沉稳灵活
(2)不良的体态语言身姿僵硬、表情权威、目光冷漠、笑容夸张、动作幅度过大、不雅动作、不停挪动位置3、亲和的口头语言
(1)良好的语言亲切、鼓励、诚恳、简洁、明确、连贯、响亮
(2)不良的语言音量过大过小、过于柔弱、过于夸张、过于生硬、批评指责、枯燥说教、语言重复、节奏过快或拖沓、喋喋不休、不留听觉空间4、较强的组织能力
(1)关注表情,善解人意
(2)周密思考,随机应变(3)眼观六路,掌控全局(4)当机立断,制止调侃(5)敏锐觉察,及时调解(6)环环相扣,组织严密五、把握八条操作要领1、重感受,不重认知(是“不重”,不是“不要”)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
班级团体辅导的根本取向是促进自我成长(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没有情意活动介入的过程不是成长的过程。
2、重引导,不重教导班级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需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
人生是个心理过程,而非逻辑过程。
心理辅导重在“导”,难在“导”。
怎么“导”倾听同感判断提问商量。
3、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这是辅导过程有没有动态气氛的关键。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是通过团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
团体交流的效果与团体规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注意将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结合。
允许适当的书面活动,但时间不能过长,更不能搞“静思默想”,书面要与口头相结合。
4、重目标,不重手段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多媒体或投影主要应该用于呈现情境及提出思考性问题;辅导氛围一旦形成,就不要人为加以冲淡甚至是干扰;5、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说真话难免会有错话,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话持一种宽容而积极的态度,可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
形成团体规范,培植讲真话、讲实话的风气。
辅导教师要放下严肃的德育标准,给学生以真心诚意的宽容,以致每个学生可以不必防卫和隐藏自己,而是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
教师要做楷模,不说假话、套话。
6、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班级辅导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成员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
因此,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理性的结论远远比不上学生积极参与、十分投入地沟通交流、甚至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时所产生的那种心灵震撼力和对人的启迪来得深刻。
7、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教师必须灵活把握辅导活动的发展势头,不可刻板依照原定设计行事。
在班级辅导的动态环境下,学生的潜在能力会随时随地被激发出来,各种奇思妙想、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会在瞬间奔涌而出,整个现场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挑战、充满童稚与青春的生命活力。
这时,辅导者将被辅导,教育者将受教育。
8、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领悟是学生克服心理不适应、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它往往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
即使学生的自我升华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可越俎代庖。
小结部分应该借助学生的反思、内省和回馈。
教师可以对难度较大的主题作出概括。
六、运用十五项辅导技巧1、专注(接纳)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平行面对学生;保持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势;微微倾向学生;面带微笑,保持轻松;注意声调语气。
2、倾听倾听是辅导的根本,渴望别人的关注与理解是人之天性。
班级辅导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且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理解学生各种行为表现的动机。
(1)全神贯注于学生表达的信息,而不轻易加以评判;
(2)不但听学生的诉说,而且重在听他的感受;(3)注意听话中之话、弦外之音和和非语言信息。
3、重述(摘要)教师以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澄清或确认学生传达的信息,以避免对学生的误解,并表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态度。
(1)重述语气不宜过于肯定,要保留适度的弹性;
(2)重述力求精炼,不宜过长;(3)重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中断表述。
4、澄清当学生的表达显得含糊不清时,教师要协助他们理清让人感到困惑的言辞或混乱的思路。
(1)既要澄清学生所说的话,也要注意澄清学生的感受;
(2)澄清的方式可以是提问、要求举例、将澄清的意图融入共情反应的句式中等;(3)要注意使用真诚的语气和表达方式。
5、具体化避免学生笼统抽象或漫无目标的陈述。
(1)具体化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说情“具体经历”、“具体表现”、“具体感受”;
(2)具体化应采取开放式问句,不要用“对不对”、“是不是”、“该不该”等封闭式问句;(3)避免连续发问,以免造成压力感;(4)避免严肃的态度或焦急的表情。
6、普遍化借助成员将个人的经验与团体共同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其不再感到孤独与特殊。
(1)寻找个人与他人问题的相似性;
(2)从周围环境的角度来审视成员个人行为和问题的普遍性。
7、引导这是理清学生思路、避免学生偏离主题或续说错误见解的重要技术。
(1)对学生的观念偏差或负向认知,不宜训斥、批评,不必强求学生改正或服从,而只需激发学生群体的求异思维,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便可基本澄清是非得失。
(2)对偏离主题的发言可采用轻松态度做提醒;(3)涉及深层次情感的引导,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和时机的适宜性。
8、聚焦将团体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辅导主题和中心问题。
(1)建立团体焦点;
(2)深化团体焦点;(3)适时转移团体焦点。
9、共情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同理、共感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传递自己充分理解学生的信息。
(1)共情的前提是专注于倾听,力求自己的语言与体态语言保持协调一致;
(2)共情的关键是教师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生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3)共情的反应要把握“简述语言”的原则,力求简洁、富有弹性或试探性,并让学生有修正、否定、解释、澄清及确认的机会。
10、支持(回馈)给学生以充分的关怀、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强化,以增强学生在团体中的自信。
(1)支持必须建立在具体的事实、情感、行为的基础上,不能言不由衷;
(2)口头鼓励、赞美、提供参考意见或引导学生自我肯定;(3)体态语言的支持,如点头、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等。
11、面质针对学生语言与非语言信息的矛盾,或前后看法的矛盾,与学生深入探讨,协助学生面对本想逃避的思想、行为、感受,促使学生更坦然地面对自我的挑战。
(1)面质应该是建设性的,不应带有敌意、歧视、嘲笑等态度,防止引发学生的激动情绪;
(2)面质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基础;(3)态度必须和蔼,语气必须明确,面质后,要更加专注于倾听学生的说明;12、阻止有效遏制团体中一些有负面效果甚至伤害行为的出现。
例如:
(1)探讨的问题离题万里;
(2)私下谈论其它话题;(3)对别人评头论足;(4)长篇大论,抓不住重点;(5)否定团体规范,打击他人信心;(6)侵犯他人隐私;(7)集中攻击某个“替罪羊”。
13、保护让学生在团体中免受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1)巡视各组互动情况,若发现小组内集中议论某人缺点、嘲笑羞辱某人等现象,应及时引导来加以制止;
(2)制定明确的团体活动规范;(3)注意不过分保护,以免学生丧失自己解决问题和自我成长的机会;(4)若出现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必要时可使用“暂时中止”策略,在重述团体规则后再进行讨论。
14、认知重建改变团体成员原有的阻碍他们有效行为的认知信念。
(1)提供新的认知角度;
(2)提供新的资讯;(3)提供可供选择的若干认知方式;(4)提供必要的建议和经验。
15、自我开放教师适时表达此时此地的自我感受或人生体验,以引导学生自我开放,促进团体更深层的互动。
(1)自我开放应立足于团体氛围;
(2)注意适时性,一般适合在团体工作阶段或结束阶段;过早或过多的自我开放会使学生觉得不自在;(3)开放的内容必须切合讨论主题;(4)自我开放必须自然,内容宜简洁。
小结1、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有客观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但是,认识规律还不等于掌握和运用规律,而掌握和运用规律则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只要有心,没有改不好的心理辅导课,也没有上不好心理辅导课的教师。
2、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过程中出现起伏曲折、时胜时败,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每一次上课时,你所处的环境、情境、对象、心态、条件等等都不相同。
所以,心理辅导教师自己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更不要以一时的成败而自我陶醉或者灰心丧气。
3、辅导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技巧,也是一种教育境界。
辅导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平庸的教育生涯,使教育过程变成教师的一种精神享受,并使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TransitionalPag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辅导课 专业化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