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整理人教版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docx
- 文档编号:27013391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X
- 页数:92
- 大小:160.69KB
精选整理人教版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docx
《精选整理人教版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整理人教版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整理人教版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
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中国古代史部分)
主题1 中国古代的王朝兴衰与政权更迭
主题内容认知
如果仅从表面现象看,从奴隶社会开始,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政治局面的分分合合,构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
在王朝兴衰和政权更迭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矛盾关系,如最基本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等。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更,推动着统治阶级调整政策制度;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在矛盾、民族矛盾导致政权更迭,也推动着当权者调整政策。
古代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展开的。
本主题内容作为古代史的开篇,既是其他主题的背景,同时也是必须理清的知识内容和高考考查的重点。
国家治乱兴衰问题的命题思路十分丰富:
以治世与治世相互比较,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经验,如汉唐“治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以治世与乱世比较,总结发人深省的教训,如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不同;也可以进行动乱相互比较,找出发生动乱的基本原因。
主题内容范围:
王朝更替、治乱兴衰、治国政策及治国思想、著名统治者及王朝都城等。
主题复习目标:
把握历史分期和基本历史沿革;概括和归纳统治政策和措施;总结规律和经验教训。
主题知识概要:
奴隶社会
夏朝(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奴隶制的建立,建都阳城
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奴隶制的发展,建都亳,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奴隶制的强盛,都城镐京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
春秋(前770~前476年)奴隶制的瓦解
中国古代重要的治乱现象
考点详情例析
〔例1〕司马迁说:
“(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又说:
“(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比较秦始皇、汉武帝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解析〕本题是对秦汉治国方针、统治政策及其结果和影响的比较分析。
秦皇汉武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是显赫的。
他们的治国方针、雄才大略,他们的得与失、成与败,无疑留给了后人不尽的精神财富。
命题明显是出自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既有史实依托又有较高的思维含量。
回答本题,首先是要能够掌握秦始皇、汉武帝的统治措施及结局,同时又能够根据材料的提示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措施上的相同点和结局上的不同点,最后还要求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即结合两人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情境,分析类似措施产生的不同甚至相反结果的原因。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考查本主题内容的经典例题。
〔答案〕
(1)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用大量农民服役和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与秦始皇发兵攻打匈奴、役使百姓修筑长城和营造陵墓、“焚书坑儒”等类似。
(2)比较说明:
①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量农民修筑长城,戍守边疆。
过度役使百姓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汉武帝得以彻底击败匈奴,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
②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修筑宫室,营造陵墓,使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控制,但汉武帝通过思想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大一统,而秦始皇“焚书坑儒”更主要的是起到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
〔例2〕史称:
“得人者昌”“失贤则亡”。
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解析〕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它的兴盛、衰败都非常典型。
对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给予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唐朝历史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是古代史内容中最高的。
本题实际上还是从王朝的兴、亡原因的角度来考查的,只不过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方面——用人。
〔答案〕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出现“开元盛世”。
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经验教训:
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主题学习范例
范例一 唐朝的兴盛与衰亡
知识梳理
1.唐朝的兴盛
过程:
618年,李渊建唐。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唐玄宗前期达到“开元盛世”。
表现:
政治上全国统一;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发达,国际地位提高;科技文化繁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原因:
政策的调整及其有效的贯彻执行;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是根本保障;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前期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唐朝的衰亡
转折:
755~763年的安史之乱。
唐末政局: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考点突破
1.对“贞观之治”的理解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所谓“贞观之治”是对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等社会现象的肯定。
“贞观之治”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和完善制度;经济上,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文化上,兴科举,办学校。
另外还在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绩。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个人的作用是促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贞观之治”既体现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
唐太宗政策的出发点一是他作为统治者的阶级立场,一是他的“存百姓”的思想。
“贞观之治”在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的“治”,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统治基础之上的;但也不能忽视其在政策的调整中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和肯定。
当然,这种保障和肯定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力量认识基础之上的,直接的来自于接受了隋末农民战争的教训。
2.对武则天的评价
对武则天的评价,最根本的是“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评价武则天的主要尺度有三个:
一是当时的社会发展;二是个人才能;三是政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把持高位。
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
‘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武则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了新兴庶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从个人才能及政绩看,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
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从推动历史发展角度看,武则天时代“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奖励农桑,发展生产,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据此也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女政治家。
3.唐朝前期与后期的政治经济
唐前期由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政策调整、用人方面的措施,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安定,因此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安史之乱以后,由于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
可见,政局安定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生产迅速发展,政局混乱则破坏社会生产。
范例二 封建王朝的治国方针
知识梳理
1.主要治国方针与思想
儒家思想: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经西汉时期董仲舒发挥而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道家思想:
春秋晚期老子创立,战国时期庄子进一步发展。
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思想: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倡“一断于法”,厉行赏罚,强调中央集权。
2.典型朝代治国方略
秦:
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和治国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和统一,实行严刑峻法,强化阶级压迫和政治统治。
西汉:
汉初,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汉武帝时期,实行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朝:
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中央集权,实行法治;选贤任能,以德治国;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考点突破
1.治国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其中法家思想是最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要求的派别,法家思想和代表人物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改革运动。
(2)法家所强调的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方针,被战国时期的秦国所采纳,成为秦国的治国方略和统治工具。
秦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更进一步全面贯彻了法家路线。
然而,法家的严刑、酷法、暴政的治国理论、政策导致秦二世而亡。
(3)西汉初,统治者面对社会的凋敝,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另一方面实行郡国并行的政策。
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因循而治,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作用的治国思想。
实践证明,黄老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社会稳定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4)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在解决王国问题和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础上,大一统的局面日益形成。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家思想做了发挥和完善,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此后一直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基本是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的路线,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助,以道家的“无为”为调剂,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2.隋唐制度与政策的创新
正像隋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一样,隋唐的政策既有对前代的继承,但更能体现出统治制度的创新。
唐初继承并完善了西汉汉武帝以来的“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方针策略。
儒家的“德治”与教化,法家的集权与法治,道家的“无为”与缓和都有明显的体现。
唐朝之所以能够达到封建社会的繁荣和鼎盛,根本的还在于唐朝统治者(包括隋朝)在政策及制度方面的创新。
(1)政治上建立和完善了中央集权的三省六部制。
(2)赋税制度的变化。
唐初的租庸调制更进一步地贯彻了轻徭薄赋的思想;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
这一变化,不仅是唐朝赋税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从汉代以来课役重丁口、轻田产转变到此后轻丁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3)选官制度的变化。
隋朝建立、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反映了士族地主势力的衰落以及中下级地主势力的上升。
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改变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4)军事制度的变革。
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制度的革新,同时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另外,唐朝在对外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以及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也正是这些突破与创新,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保障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主题复习拓展
规律性总结
1.探究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与能力密切相关。
从社会矛盾角度看,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三个矛盾关系的状况: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
而究其根源,又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治阶级是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
○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是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
○是否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封建盛世的认识
中国封建社会中,号称“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多,掌握其共性,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其本质的认识。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盛世的表现一般都包括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等。
原因大致有:
农民战争打击,统治者吸取教训,部分调整生产关系;统治者较开明,善于用人纳谏;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策具有一定连续性;注意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及科技进步等。
评价一般要看两方面:
一方面是其进步性和积极性,根本点在于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是局限性,盛世时期,农民也仅能维持简单的生产和再生产,所谓的“治”与“盛世”是从地主统治方面而言的。
相关链接
1.列举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总结和概括影响封建政权治乱兴衰的主要社会矛盾有哪些
主要原因:
政治腐败;八王之乱;民族矛盾激化;流民起义。
主要社会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2.北宋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为什么却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
(1)从北宋政权的建立方式看,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借鉴唐末五代割据混战的教训,一是集中军权,实行“强干弱枝”,二是集中行政权,重文轻武。
因此在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中常常是以失败而告终。
(2)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军队和官僚队伍急剧膨胀,造成了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3)北宋政府在经济上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致使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官僚贵族的特权,又造成除弊兴利的改革阻力重重,难逃失败结局。
3.关于明清统治政策的认识和分析
如果说继承与创新造就了隋唐的繁荣的话,那么按照这个思路来看明清时期,明显是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
从继承方面看,这一时期将封建王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和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发挥到了极点。
因此,从纵向看是继续向前发展前进的。
具体的,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调整了赋税制度,民族关系方面也采取了比较得力的措施。
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相对稳定,国际地位还比较高。
但如果放眼整个世界,与西方作一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趋于落后。
因此,著名的“康乾盛世”也只能是“中华帝国”的落日余晖。
为什么?
创新不足。
对类似问题的回答,特别需要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将历史问题置于特定历史背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综合与创新
1.西汉“王国问题”与唐朝“藩镇割据”比较
(1)相同原因:
中国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王国和藩镇拥有军、财等特权,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中央政权力量削弱。
(2)结果不同:
西汉经过景帝、武帝等统治者的努力,王国问题得以解决;唐朝藩镇割据则愈演愈烈,五代十国是其的持续和发展。
(3)不同原因:
西汉王国问题是出现于统治前期,皇帝励精图治,中央政权有力,经济恢复与发展;唐朝藩镇割据出现于统治后期,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藩镇之间战争连绵,经济遭到破坏。
2.读下面的报道,回答问题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古墓。
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大意为:
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
以上禁令,到7月才得以解除。
(1)《田律》可称为世界上第一部__________法。
(2)从哲学上讲,人们在秦代时已经能够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辨证关系,懂得了发挥__________和尊重__________的重大意义。
(3)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田律》中种种规定的合理性。
〔答案〕
(1)环境保护。
(2)对立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
(3)生态系统各部分间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内在联系,不科学的打破这种内在联系,生态平衡将被破坏。
《田律》中的种种规定正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即人类本身,维护生态系统各部分间的物质和能量平衡的有效措施。
3.清立国至康熙年间(1661~1722年)开始进入封建盛世时期;而同时期的法国出现了著名的路易十四改革(1643~1715年)。
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
(1)归纳康熙帝和路易十四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同点。
(2)概括康熙帝和路易十四在经济政策、对外政策方面的差异及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17~18世纪的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有何不同?
这一趋势在中法两国各有什么表现?
〔答案〕
(1)加强君主专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思想控制。
(2)差异:
康熙帝实行重农抑商、闭关自守政策;路易十四实行重商主义、殖民扩张政策。
影响:
康熙帝的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路易十四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趋势:
东方亚洲主要封建国家正在走向衰落,并且日益闭关自守,更加落后于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西方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表现:
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法国成功进行了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4.如何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法律是道德的最基本体现,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社会人群相互关系以及行为的规范,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
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
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对于抑制人的犯罪来说,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扬善抑恶”,法律“惩恶扬善”。
“依法治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避免了随意性、任意性,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
“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主题能力演练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三个重要的王朝,其兴衰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兴起走向鼎盛的历史轨迹。
据此回答1~4题。
1.对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的标志
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C.人类社会由文明时代进入野蛮时代
D.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
2.夏商两朝的覆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A.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B.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D.加强集权,完善制度
3.周武王能够取得伐纣灭商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奴隶的反抗
B.从文王时任用姜尚等人进行的改革
C.一些小国、部落参与伐商战争
D.商军的敌前倒戈
4.“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
现已公布的《夏商周年表》确定夏朝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把中国历史纪年上推了
A.2900年
B.2000多年
C.1200多年
D.800多年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据此回答5~6题。
5.诸侯国中,秦能够实现全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B.秦始皇雄才大略
C.秦拥有关中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D.锐意改革,经济军事力量发展壮大
6.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7.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取代奴隶制
B.仁政代替了法治
C.儒法之争激烈
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8.曹操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加以控制
B.实行屯田,保证军粮供应
C.唯才是举,招纳和提拔人才
D.官渡之战,打败强敌袁绍
9.通过对西汉七国之乱和唐朝安史之乱的比较,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都是由中央“削藩”而引起叛乱③前者历时较短而后者历时较长④平叛后导致中央权力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西晋能够形成短期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各族人民大融合
B.江南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落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1.隋炀帝的暴政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最根本的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社会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困苦
D.生产严重破坏
12.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初调整政策使社会安定,为“治”的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开明政策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13.毛泽东曾评价说:
“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
”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①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②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③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限制佛教势力的发展 ⑤实行募兵制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⑤
14.“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
与贞观时期相比,开元时期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1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重用人才
B.轻徭薄赋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16.唐太宗曾说:
“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
”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唐太宗牢记隋亡教训,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
B.唐太宗时期对人民的剥削依然沉重
C.唐太宗时期政权统一,疆域广阔,交通便利
D.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产丰富
17.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唐末农民战争
19.五代十国时期,统治者获取政权的典型途径是
A.通过手中控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整理 人教版 高考 历史 主题 复习 全程 突破 指导 中国 古代史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