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料的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7013320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32KB
浅谈资料的整理.docx
《浅谈资料的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资料的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资料的整理
浅谈资料的整理
资料整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
为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把对资料的研究引向深入,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我所用,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认识。
一、资料整理工作中重要一环 实践表明,编写资料长编作为资料整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编纂书籍及保证类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地说,资料长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熟悉、检查和考证资料。
首先,通过我们的思维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归类、分档、排比、取舍、消化,使其系统化,对其产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不仅可以让我们熟悉资料,还可以更全面、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资料。
其次,有利于对所搜集的各类资料作一次全面的查漏补缺。
通过整理,可以发现按类书的篇目要求是否缺项、断线。
第三是有利于对资料作进一步考证。
整理资料长编,在消化、排比、印证资料时,就容易发现问题,进而对有疑问的资料进行考证、核实,以保证资料的质量。
二是有利于篇目修订。
资料长编是修订和完善篇目的参照坐标。
它可以为修订书类书篇目直接提供参照,通过对照可以看出哪些内容可以记,哪些内容不能记,哪些资料翔实,哪些资料单薄,不能支持相应的记述单元,以此来修订和完善篇目。
此时修订出来的篇目,应该说是比较合理、比较实际、比较科学的。
三是有利于书稿的编写。
一方面通过整理资料长编,可使编者进一步清晰所记事物的发展脉络,明确主导思想。
同时通过对所有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可挤出大量水分,筛选出大量有价值的及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层资料。
另一方面,在编类书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人员变动,频繁的人员变动会直接影响编修的进度和质量。
有了资料长编,如发生人员变动,新接手者就不必再从搜集、整理资料等最原始工作开始,而是直接熟悉资料长编就可以了。
四是为审改书稿提供依据。
书稿是需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最后完成的。
这些修改,有的是文体文风上的,而更多的则是对记述史实的核对和校正。
如我们在由长编向书稿的过渡中,难免人为的出现一些笔误及资料删削造成断章取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扭曲了事物发展的原有轨迹。
书稿完成后,主编或审稿人员一但发现这些问题就必然要重新去查阅资料进行核对。
如果资料长编也不完整,没关系,因为它后面标明资料出处,可以再去查,这样既准确又快捷。
五是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
资料长编是为编纂类书服务的。
那么类书完成后,资料长编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
一般来说,类书的规模、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长编容量可以比类书多出几倍,许多类书未能录入的资料,长编都可以录入。
读者在翻阅长编时可看到比类书更多的资料。
所以编写长编有利于存史,有利于为以后的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二、怎样进行资料长编的编写 1?
确定资料长编的提纲。
确定长编提纲,可以按事物的类别立题,也可按事物发展的时期立题。
如果资料较杂,放在同一题下会使层次不清,可再设若干个子目加以区分,以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2?
选取资料。
概括起来主要应选取以下6个方面的资料。
一是能反映记述主体的发展轨迹、兴衰起伏的全过程的资料。
二是能反映记述主体的时代特点、地方特色的资料。
三是能反映记述主体本质的典型资料、对比资料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四是能反映宏观面貌以及记述主体各类项之间内在联系的资料。
五是各类人物活动方面的资料。
六是有价值的图、照、表资料。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还将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需注意:
一是,内容基本重复的同类资料,只选精炼集中的,但未入选资料也应置题于后(注资料出处),不可轻易丢掉。
二是,同记一事的几个资料,如各有特点,可一起收入,各注出处。
三是,在摘录同一篇资料时,如要跳过无用的句子、段落进行连写,中间一定要加某某略,不可直接连在一起摘录。
四是,为了突出主次,选背景资料只摘简练部分、“画龙点睛”的段落,放在主体资料之前。
佐证资料一般只录题目,放主体资料之后。
五是,整理资料长编时最好采用复印方法,如果是手抄的文字稿必须按照原文抄录。
六是,原始资料中如有错字、漏字、繁体字等,编者则需作进一步整理,如有看不清的字,自己又无法准确判定,可用方框表示,有几个字就用几个方框。
有漏字、错字的,可用括号填上漏掉的或改正的字。
有繁体字的一般可改写简化字,但有少数繁体字改成简化字后影响原文的含义,造成误解,仍需用繁体字。
3?
编排资料。
选取资料工作完成后,要根据提纲的要求对其进行编排,分别将资料按时间顺序编排到相应的记述单元,并进行必要的连接处理。
有因果关系的段落可以直接连接,没有因果关系的段落要加联缀语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浅谈在“百年油田”建设进程中基层团组织如何培养青年学习成才 “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已经成为油田公司各项工作的主旋律。
但创建百年油田,不仅仅是油田开发要有百年生命的问题,要实现企业的百年成长,必须以优势技术、一流人才、先进文化为支撑,使其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成长力和生命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才、技术在“百年油田”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油田基层团组织,围绕创建“百年油田”这一主旋律,在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到百年油田的创建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思考、解决如何培养造就一批批青年人才队伍,如何引导培育青年学习成才的问题。
在创建“百年油田”的进程中,引导青年学习成才是基层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培养“四有”新人,是共青团的基本任务。
培养“四有”新人,也就包涵着要帮助青年成才。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指政治思想方面,而“有文化”,则不仅指的是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指的是要具有相当熟练的业务技术知识和才能。
尤其对石油企业来说,青年员工的技能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管理、生存与发展。
自2002年油田公司从组改制在国外上市后,所面对的内外环境有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掌握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
可以说,改革的成败,关键是人才问题。
没有成千上万的各类人才,我们企业的管理运行机制就难以健全完善,体制的改革就难以深化,“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就难以实现。
油田青年正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这支生力军的政治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术技能如何,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油田青年必须逐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因此帮助青年学习成才也是推进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需要。
此外,帮助青年学习成才也是实现青年理想和切身利益的需要。
青年都希望自己能自立于社会,希望超过自己的父辈,渴望成才。
从大庆油田的发展历史来看,几代石油人验证了科技振兴、发展企业的道理,青年只有掌握精湛的技能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满足个人、企业的双向需求。
人才成长重在培养。
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的成长,青年人才的成长更是如此。
油田基层团组织要想在创建“百年油田”的进程中造就青年人才大军,就必须强化培养意识,在人才的培养上下真功夫。
一、要在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
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培养人才有着不同的方式,共青团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其基本环节是实践,强调在实践中培育青年、锻炼青年。
六十年代创造的青年突击队、八十年代以后广泛开展的青工技术比武,以及近十年来创造的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星火带头人等活动都是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在实施青年技能振兴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就要从创建百年油田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实际要求出发,对青年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尤其要在青年中强化岗位技能,提高青年的技术水平,要立足有的各类培训基地,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帮助青年掌握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诸如岗岗有练兵台、队队有练兵室、特色培训基地的建立等症逐步体现出在实践中培养青年掌握岗位技能,在岗位上实现成才的愿望,从而为创建“百年油田”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近两年所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青年们围绕本岗位的生产实际,在实践中开动脑筋,积极创新,提出了大量创新创效点子、五小成果、技术革新、科研论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说明,实践培养青年成才的有效性。
二、要为青年成才提供具体、有形的帮助。
比如在打造学习型团组织活动中,多数青年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不能很好的落实坚持,因此作为基层团组织必须主动帮助青年逐步形成热爱学习、主动自学的良好习惯,帮助青年安排利用好业余学习时间。
各团支部可以根据青年的工作性质、班次,帮助他们科学地安排时间,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他们有规律地工作、学习、生活。
同时要尽量为自学青年的学习开绿灯。
条件允许的,团支部可与班组取得联系,尽量不安排自学青年上夜班,保证他们精力充沛地搞好学习。
有时班组工作加班加点,或节假日搞突击活动,如果任务不十分紧迫,团支部就要出面与班组联系,争取免除自学青年任务,以挤出时间让他们学习。
团支部还要主动与班组织联系,为自学青年参加考试,调整班次,安排好调班对象。
此外,还要教育青年摆正自学与本职工作的关系。
对于在职的自学青年来讲,工作是第一位,学习是第二位的,要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搞好学习,绝不能因为自学影响工作,更不能本末倒置。
三、要努力形成团组织特有的人才培养机制。
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个人的努力,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进程中,建立青年人才培养良好运作机制对组织与个人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立共同愿景,让管理层与青年实现充分沟通。
基层团组织要结合实际建立领导与青年交流沟通的联系制度,并做到”三定”,即:
“定人”,规定管理层或组织人事部门专职干部采取结对、与团组织召开联系会议、与各类青年代表进行座谈等方式与青年人交流;“定时”,每个季度或每个月相互沟通交流一次;“定内容”,即针对青年一段时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及本单位、本岗位及青年个人发展规划进行交流沟通,与青年人交换思想,获取信息。
还可以积极拓展沟通的有效手段,畅通交流渠道,创新交流方法。
充分运用因特网、团报、宣传栏等适合于青年特点的传媒手段,在团组织网站上建立书记信箱、领导热线,开发青年人才大家谈bbs交流园地,尝试让不同系统的青年一起谈,或让青年在网上与领导谈。
既可增进各系统青年之间的了解,让基层青年有机会与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交流。
二是完善现有的培训机制。
要进一步开发现有的教育基地和多种类型的实践基地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根据青年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种类的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形成青年人才培训网络。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通过多种手段并举,使荣誉、待遇、职务晋升、培训机会等向有能力、靠得住的青年配置,到达激励青年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精神激励手段。
建立青年人才库、建立举荐优秀青年上岗制度,使青年人才得到及时的发现和使用。
在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经常性的支持,建立共青团扶持青年人才的制度。
要通过定期评选杰出青年,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宣传和表彰,为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倡对青年采取微笑鼓励,对青年取得的成绩进行当面肯定与口头激励,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使青年感受到精神激励。
另一方面,要多方位、多层次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训。
鼓励青年参加在职学历培训,并要在制度上为青年在学习时间、学习费用等方面创造一定条件。
组织青年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使青年的专业知识得到有效更新。
为专业技术岗位青年提供硬件与软件的投入与支持,充分发挥“导师带徒”的作用,实现”教、传、帮、带”的倍增效应。
总之,基层团组织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担负起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采取有效形式和手段,切实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从而不断为油田建设发展输送高技能青年人才,为实现“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解放思想 立足实践积极引导青工创新创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也是我们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把握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前提。
“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坚定不移地忠实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担创新发展的伟大历史任务。
尤其作为石油企业的基层团组织,在油田公司确立了“解放思想、创新创效”活动主题后,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始终,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研究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引导青年创新创效的优势,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基层团组织开展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已经充分显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力,对于丰富团的活动内容、拓宽团的工作领域、提高团的工作实效、塑造团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团委先后以“技术革新”、“五小成果”、“点子工程”等活动为载体,调动广大青工开动脑筋、积极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献计献策,近几年共撰写各类技术论文100余篇、成果180余项,创造价值近千万元。
但是,实践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到,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部分青工对创新创效活动存在模糊的思想认识。
一种思想是一味地求新求大将创新与发明混为一谈。
2002年,厂团委启动“创新创效点子”工程,我矿最初动员采取了栽干瓯ǖ脑?
颍?
斐伞俺龅阕印蹦训木置妫?
?
鞯ノ煌鸥刹糠从臣吧钊牖?
憧疾欤?
笔比?
?
/span>80%以上的青工混淆了创新与发明的含义,以为只有发明了什么可以增油的装置才是创新。
另一种思想是认为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我”的业务工作压力很大,没有时间搞创新;我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搞不搞创新无所谓。
二是青工在创新创效的能力上明显不足。
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工由于岗位技术的专业性,限制了他们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开动脑筋搞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他们在本岗的劳作中,仅仅按部就班执行好各项操作规程,这种狭窄的工作、生活空间,使得他们很少去思考新问题,知识掌握欠缺了,面对创新自然是有心无力。
三是矿、队两级团组织在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不够活跃多样。
2002年以前,青工的创新创效活动主要局限于“技术革新”、“五小成果”、“qc”活动等载体上,虽然这些活动是我们企业的主要创新渠道,但这些单一的形式使创新创效活动缺乏群众性,局限在了少数技术人员中,工人很少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占有更多的优势。
“点子工程”启动后,适当地改变了这种情况,但团组织依然需要不断完善这项工程。
四是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在机制上有待健全。
对于我们基层团委,青工创新创效活动自开展以来,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造成我们至今还未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机制,制约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感到必须紧紧抓住公司、厂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创效”主题活动的契机,从而不断地为我们基层团组织健全青工创新创效活动机制、增强青年创新能力、活跃共青团工作、提高团的自身建设。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自然就是创新的主力军,那么基层团组织在企业创新工作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从何处切入,落脚点在哪儿,这都是需要我们基层团组织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青年的创新创效活动应该从树立青年的创新意识入手,立足于青年岗位工作实际,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不断提高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为团的工作重点,逐步建立健全创新创效活动机制,以形式多样、切合实际的有形载体广泛联系发动组织青年积极投入创新创效活动,从而不断出新招、创新效。
一是强化青年创新意识。
当前我们企业及企业青年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我们基层团组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服务大局观念,克服因循守旧、封闭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在青年的创新意识强化上下功夫,把创新创效活动与青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用先进的文化武装青年,使我们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尤其前面提到的青年对“创新”存在的两种错误认识,我们必须要给于高度重视。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大家明白发明是创新,但创新绝不等同于发明。
发明的结果是“由无到有”,而创新则重点强调“由有到优”。
一年多来,矿团委采取多种宣传手段,终于使“点子工程”活动深入人心,绝大多数青工理解了“点子”的真正含义,从而改变了最初的“出点子”难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团组织要把强化青年职工创新意识、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前提,使广大青年认识到,创新并不神秘,而是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创新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通过汲取兄弟单位青工的创新经验,来引导青工树立了正确的创新观念,培养大胆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大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是提高青年创新能力。
我们首先客观分析本矿青工的创新能力,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具备创新的文化水平,但是缺乏创新的思路,过去在我矿的青工创新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怪现象,就是常在技术大赛上获奖的人往往并不是本单位创新的主角,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把自己所学有效地转化成实践的产物。
而另一种是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的文化水平,但是头脑比较灵活。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团组织必须要加强青工的学习,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入手,在青工具备创新意识的前提下,不仅要培养创新的理论水平,同时要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
作为基层团组织,我们培养和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抓好各种学此活动的有效载体,如青年读书节、岗位百问不倒练兵、技术大赛、岗位模拟训练、油水井分析大赛、计算机大赛等,通过这些有效的载体,使青年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增强青年创新素质。
我们只有真正树立竭诚为青年职工服务、满足青年的学习成才需求的服务思想,才能使我们的青工的创新创效活动符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三是搭建青年创新舞台。
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必须关注青年成长成才,努力为青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作为共青团组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育人”。
那么在推进“创新创效”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应该把服务企业发展与服务青年成长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是在打造学习型团队的今天,我们基层团组织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库,通过各种兴趣小组协会培养各类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类技术阵地的建设,并进一步深化“导师带徒”活动。
更关键的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组织自身贴近青年、了解青年的优势,通过有效的载体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舞台,以拉开“创新”这一关系企业发展命运的序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许多青工对“五小”、“技术革新”、“qc”等活动很少有参与的积极性,2002年“创新创效”点子工程启动后,许多人开始对“创新”产生了兴趣,尤不参与到感兴趣,尤不思考到积极出点子,这种转变说明我们团组织必须使各类载体具体有形、操作性强,这样才易于工作落实和青年参与,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确实可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企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各类各级人才,我们要时刻有人才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青年的特点,抓住载体的有效作用,为青年多创造条件、多提供舞台,让他们去磨炼、去施展,全力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四是营造青年成才环境。
根据以往的经验,基层团组织通过树立青年成才典型,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意义,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虽然比较老套,但是却很有效。
前一阶段,油田公司为表示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对某科研单位先进实行了奖励一台宝莱轿车,这在全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不说远的,就本矿近年也涌现出很多创新创效先进典型。
如严国顺,矿工艺队计算机组组长。
做为一名自学成才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多年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2001年他设计的软件《采油队油田开发地质生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获油田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并在油田公司全面推广使用,他所设计的软件先后有7项获得油田公司、厂一等奖,6项获得厂二等奖,2000年他曾被评为“采油一厂青工创新创效英才”,并连续6年被评为厂科技先进工作者。
张立辉,矿聚中十四联合站站长,做为一名管理人员,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2001年担任506队队长期间,他所撰写的《506队专业化管理模式》获采油一厂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
为了适应油田发展,实现管理上的创新,他立足聚中十四联合站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率先在全厂实现文本、量化、知识管理,不断追求管理上的创新与飞跃。
这两个典型都曾经是很普通的员工,他们靠自己的自学和极强的创新意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通过对他们事迹的宣传,使广大青工认识到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珍惜现有的成才条件,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五是健全创新活动机制。
成功的事业呼唤健全的机制,我们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一直以来,还没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机制,因此,我们要想使此项活动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必须把健全完善机制作为全面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机制与活动实践的辩证关系上。
一方面,活动实践是培育产生工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任何工作机制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是活动实践规律性的反映。
另一方面,工作机制是活动实践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缺少工作机制,活动实践就会停滞不前,难以向前发展。
因此做为一种群众性的创新实践,有必要对活动规律进行总结,升华为工作机制,指导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深化发展。
我们基层团组织首先应努力构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制度化工作机制。
有了制度,就形成了规范,就能够克服因人更事的现象,实现活动的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
比如,我矿在开展创新创效点子活动中,把点子的提收、采纳、落实、验收作为一个整体来规范整个运行制度。
力争做到每月个基层团支部提交点子数量有规定、采纳率有标准,落实情况有检查、验收结果有考核,这样使得“点子”工程按部就班、基础牢固。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规范创新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标准和制度,建立与主题活动相关制度,完善活动运行机制,确保活动规范开展。
同时,通过有效的量化管理进一步调动青年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要努力构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科学化工作机制。
如,我们实行的“创新创效点子”活动的“三制”工作模式,即把创新创效活动形成经常制、会员制、积分制的管理模式。
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创新创效点子的评选活动,建立创新创效分会,实现创新创效点子活动的动态评比,使此项活动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直接服务于企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体现科学管理,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结合青年的岗位实际,切忌好高骛远。
在活动思路和工作措施上要讲求科学,思路确定及重大措施出台前,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切实体现企业和青年的要求。
在活动评价上要讲求科学,坚持权威评说,如成立专门的点子认证小组,由矿科技主管领导把关,对一些效益方面的量化指标进行认定。
从而使创新创效活动科学而有序地开展。
六是与团建创新互动。
团建创新是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保证。
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过程中,团建创新与其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片面强调和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取。
可以说团建创新主要应是团的运行机制、工作模式的创新。
作为基层团组织,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使团的组织能很好地覆盖团员青年,能很好地履行团的职能,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必须要创新团的工作方式。
而且团建创新要以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纽带,以“号”、“手”活动为基础,全方位地动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青年职工,提高青年参与度,扩大团的影响。
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资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