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docx
- 文档编号:27003644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73.05KB
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docx
《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
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
二、文献综述1
(一)从文学的角度对张潮进行研究2
(二)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张潮进行研究2
(三)从思想文化对张潮进行研究2
(四)从编辑学的角度对张潮进行研究2
三、研究方法3
(一)文献研究法4
(二)个案研究法4
(三)简单的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研究方法4
四、文章特点和创新之处4
(一)使用了新的材料4
(二)全面性和专业性4
第一章张潮编辑出版实践及其成就5
一、张潮生卒5
二、张潮编辑出版实践6
(一)1675年以前——青少年时期7
(二)1676年~1699年——中壮年时期8
(三)1699年以后——晚年时期10
三、张潮编辑出版成就11
(一)张潮所著之书12
(二)张潮编辑之书19
(三)张潮所刻之书31
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35
张潮编辑出版思想的特点36
(一)以“真实”为基础的编辑原则36
(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37
(三)反映时代风貌的编辑标准38
(四)注重创新,追求特色的编辑意旨39
(五)客观严谨的编辑出版精神40
(六)注重图书市场和广告营销的商业意识41
(七)注重图书功能的专业出版精神43
张潮编辑出版思想溯源44
(一)家学熏陶44
(二)崇“真”尚“情”的社会思潮46
(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关怀47
张潮的编辑出版思想对当代出版业的启示47
(一)出版要适应读者需要48
(二)编辑出版要有创新48
(三)编辑出版活动与创作活动可以良好互动48
(四)站在文化积累和传承的高度看待出版49
结语50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中国编辑出版史是一门以中国编辑出版事业产生、发展、演变为研究内容的学科。
编辑出版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探寻其历史轨迹,厘清其文化传承,研究其思想价值,可以对当前出版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解惑。
由于历史是由无数个案织成的网,没有足够的个案,就无法再现完整的历史。
对于中国编辑出版史的个案研究,无疑会丰富中国编辑出版史,并使之其晦暗不明的节点渐渐清晰,进而对当代有所贡献。
然而,编辑出版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低潮,更遑论对编辑出版史个案研究。
本文即是对编辑出版史个案进行研究。
之所以选取张潮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张潮作为清初出版大家,一直以来学者对其研究停留在文学、文献学方面,对其编辑出版的研究也不深入、不系统、不全面,与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不相称。
张潮对图书编刻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在长期的编辑出版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编辑出版思想,其艺术追求、出版眼光、市场意识都与前人不同,真正开时代风气,对后世有着杰出的文化贡献,可谓中国编辑出版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文通过对张潮编书、校书、刻书等一系列编辑出版实践活动进行爬梳,总结其编辑出版思想,完善学界对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究,明确张潮在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对张潮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清初的编辑出版情况,总结其编辑出版成功经验,启发当代出版思想,做到“以史为鉴”。
张潮“注重真实,追求特色的编辑意旨”、“以读者为中心的市场意识”等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和成就对我们今天的编辑工作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可以提高当前编辑出版思想水平。
二、文献综述
笔者从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维普资讯等各大论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研究张潮的论文,发现总体上篇数少、篇幅短,且大多在期刊库。
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从文学的角度对张潮进行研究
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张潮是张潮研究的主力,大多数文章集中在研究其小品文和小说上。
研究对象主要是张潮的著述活动及著述本身。
比如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的薛贞芳老师的《略论张潮和他的小品文丛书》,文章对张潮生平进行了总体性概述,并探讨了其小品文特点。
南京大学文学院彭一平的《论张潮<幽梦影>创作的内向型视角》则是从创作的视角对张潮《幽梦影》进行剖析。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侯敏的《论张潮<幽梦影>的文体特色》是从体裁的角度进行研究。
另外,舒啸还撰写了《幽人梦境:
张潮与<幽梦影>》,解正德撰写了《<幽梦影>妙语》,黄山学院的张小明撰写了《论张潮<虞初新志>对“虞初体”的贡献》,作者主要从文体入手,对《虞初新志》进行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潘承玉则探讨了作为诗人的张潮:
《张潮:
从历史尘封中披帷重出的一代诗坛怪杰》,等等文章皆是探讨作为文学家的张潮。
(二)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张潮进行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对文献的保存、传承的角度进行的。
主要有安徽师范大学刘和文的《论张潮对文献学的贡献》,文中叙述张潮对文献的补阙、积累和保存,并分析了张潮的文献观念和形成原因。
(三)从思想文化对张潮进行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幽梦影》所反映的哲学思想出发,比如张婷撰写的《浅析<幽梦影>中的禅味》。
也有从张潮看顺康文化的文章,比如《从张潮小品<幽梦影>探析顺康士人心迹》。
(四)从编辑学的角度对张潮进行研究
就笔者目前所统计:
知网等权威资料库一共有3篇专论。
1.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檀国大学中文系讲师宋景爱合写的《论张潮的编辑思想》,文章首先简略介绍张潮生平,然后高屋建瓴的提出张潮“以读者为主体的编辑原则”、注重时人的编辑工作”等编辑思想,再分别加以阐述。
文章很好的总结了张潮的编辑思想,但是缺乏出版的专业角度,而且对于因果的阐述不深入。
2.徐学林前辈在1993年《编辑学刊》上发表的《开时代风气的编辑家张潮》一文,则概述了张潮的主要生平,主要从《檀几丛书》、《昭代丛书》、《虞初新志》几部代表性书籍分析张潮的编辑思想。
这篇文章史料精确、文风老道,但是对张潮的出版思想和实践的研究不够全面。
由于年代久远,其中有许多需要增添的地方。
3.黄山学院文学院的张小明则从《虞初新志》来反映张潮的编辑思想,他的文章题名《<虞初新志>中张潮的编辑思想及文化贡献》。
作者从“情”出发分析张潮的性格,所谓“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一世界。
”作者认为,张潮的编辑活动,有功于读者,有利于作者,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虞初新志》的编辑特点:
一是表彰佚事,传布奇闻;二是文多时贤,事多近代;三是广收博集,选精拔萃。
作者认为,张潮不同于其他只是追求利润的书商,他具有系统的编辑思想。
此文主要是从《虞初新志》这本书来分析张潮的编辑特色,具有针对性,但缺乏全面性。
再者,文中的标题“表彰逸事传布奇闻——士林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双重沁润”明显具有文学的痕迹。
其它研究张潮的论著有的也略微提到张潮编辑思想,但零星,不成体系。
另外,作为毕业选题对张潮进行研究的博士、硕士论文更是凤毛麟角,据笔者目前所查,硕士论文仅有安徽师范大学的刘和文的《张潮研究》。
博士论文有宋景爱的《张潮研究》,两篇文章对张潮总体上进行了探讨。
通过文章,我们对张潮可以有整体性把握。
综上所述,对张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对其编辑思想的探讨的学者也是文学、文献学学者,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和学者对其的研究寥寥可数,更遑论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对其的研究。
故本文有填补一定空白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本选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研究张潮的文章作综述,对张潮的著述、所编辑书籍以及涉及张潮的史料进行梳理和考证,提出张潮的编辑出版思想。
(二)个案研究法
本选题本身即是个案,在文章研究中,笔者将对张潮出版的代表性出版物进行个案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反映张潮的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
(三)简单的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此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张潮编辑出版思想形成原因的探讨上。
四、文章特点和创新之处
(一)使用了新的材料
以往研究张潮的文章并未采用张潮族谱——《新安张氏续修宗谱》,故对张潮的出生时间论断莫衷一是,对其家世的说明也较概括、模糊。
本文将应用此文献在对张潮的家世、出生时间的研究上,可以明确张潮家世和出生时间。
(二)全面性和专业性
大多数对张潮的编辑出版特点进行研究的论文都是从某一本书来入手。
本文则对张潮的编辑出版进行全面研究。
不同于文献学者和文学家对张潮的研究,本文将牢牢抓住“编辑出版”这个核心,从编辑出版人的专业眼光对张潮的编辑出版思想及其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以区别于文学、文献学者的研究。
第一章张潮编辑出版实践及其成就
一、张潮生卒
张潮于清顺治七年(1650)庚寅六月十三日生于安徽歙县柔领下。
王晫《张山来五十寿序》:
“康熙乙卯(1699)六月,张子山来五十初度。
”又张潮《八股诗自序》云:
“予十有三岁始为八股,越二年甲辰”;另张潮在殷日戒《竹溪杂述》跋云:
“壬寅夏,日戒就先君子之招。
予时年甫十三,不解所谓诗古文辞也。
”据此逆推,可见其生于顺治七年(1650)。
又《新安张氏续修宗谱》谱系图上习孔第二个儿子朝麟亦生于顺治庚寅(1650)六月十三日子时。
据此我们一方面可以证实张潮即是族谱上的朝麟。
因为若不是,则1659年才刻版的《新安张氏续修族谱》中当出现张潮名字,而族谱中并无张潮名字。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朝麟即是张潮幼时名字。
再者《新安张氏续修宗谱》中习孔纪念其母亲姚氏的文章中说:
法孔早殁,娶陈氏。
孙三,长士骏,浙钱塘庠生,娶江氏。
法孔出;次士麟,徽州府庠生,娶汪氏,次朝麟,聘吴氏,俱习孔出。
这样我们又可以确证张潮即朝麟,张潮生于顺治庚寅(1650)六月十三日子时。
关于张潮的卒年,因文献无记载,难以考证。
但有几种说法,一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说:
主要代表为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高旖璐。
其在《张潮<幽梦影>研究》第二章云:
“由于张潮在1703年后,在各项文艺活动中几已销声匿迹,无怪乎难以查证,但藉由以上对照,则生卒年月当为「西元1650-1707年」。
”一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主要持论者为潘承玉。
其理由是张潮自刻《奚囊寸锦》卷首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暮春张贤序、《尺牍偶存》末卷最后编年为康熙四十六(1707)年以及《槐树诗超》卷四《杨柳歌》小序“山来张先生文采风流,名重海内,所居自植垂柳一株,濯濯可爱,及先生殁而居遂他售,树亦伐矣。
”,其认为当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
一说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李梦生在《中国禁毁小说百话·虞初新志》中说张潮,1650-1709。
他并没有说明原因。
以上诸说均无确证,尚难考订。
笔者认同刘和文的看法,张潮卒年当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至康熙五十年(1711)之间。
据文献可考的关于张潮的最后记载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
至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案”发,与戴名世有瓜葛者被株连者甚众,而张潮与戴名世在刻书上有交流,戴名世曾嘱托张潮刻“明小题”,张潮也不负其委托。
张潮通过他们共同的友人程偕柳得知程与戴有“江上今文”之选,便积极为其供稿,而且还索要戴名世很出名的《孑遗录》。
《尺牍偶存》中有他们交流见证。
《尺牍偶存》卷七有二则《寄戴田友》:
王元臣邮来手教,知先生不我鄙弃,有明小题之商,弟于此道毫无所窥,然不敢有负雅意也。
拙刻数种附呈台政。
倘省中有欲印行者,悉听来引,板头从便可耳。
小题之举告成有期,或可不负先生一番委托。
校阅之任,不无又费清心,想高贤自当不惮耳……
《尺牍偶存》卷十《复戴田友》:
向接程偕柳兄字,知先生同彼有“江上今文”之选,弟抄得一帙寄郎川学署,不识果有此举否?
……大著《孑遗录》便中仍望惠数帙。
戴名世《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
而今岁之春,友人张子山来、张子逸峰谓不可以不公之于世,于是为余次第编缵,更加择别,先出其小题文刊而布之。
由此可见张潮和戴名世的交情非浅,在刻书上互有交流,因此就算康熙五十年(1711)之前,张潮仍在世,到“南山案”发,也难以保身。
因此笔者也认为张潮的卒年当在1707年至1711年间。
二、张潮编辑出版实践
张潮的一生几乎都在从事编辑出版事业。
本文结合其人生际遇探讨其编辑出版实践,从张潮编、撰的《尺牍友声》、《尺牍偶存》、《昭代丛书》、《虞初新志》、《檀几丛书》等书以及其作的序、跋、评语、题词来梳理张潮的编辑出版活动。
张潮一生经历了两次转折,一是1675年决意仕途,从此走向编刻事业,从事著作、交游、编书、刻书,他的编辑出版实践也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后阶段更是其高峰;二是1699年无辜入狱,此时的张潮已迈入了晚年,他的编辑出版事业也开始呈现衰退之势。
(一)1675年以前——青少年时期
1650年~1675年,是张潮的青少年时期。
张潮从小家境富裕。
少年时,“田宅风水、奴婢器什、书籍文物”一一具备。
然而张潮从小体弱多病。
虽然体弱,重视家教的父亲依然对其严家管教。
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之下,张潮“幼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
”作为官宦子弟,张潮把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精力放在科举上,康熙元年(1662)张潮十三岁,开始学习八股文。
此年夏天,张潮与殷日戒初识。
日戒本是张习孔门人,当日就张潮父亲之招于张潮家中谈论诗文。
张潮窃欣慕之,始向殷日戒学诗,殷子亦出其胸中所有。
康熙癸卯年(1663)张潮十四岁,初始不第。
十五岁,受业于温陵孙清溪门下,补诸生。
康熙丙午年(1666)张潮十七岁,再试不中,张潮《八股诗自序》云:
癸卯、丙午数科,南国诸君子以国学获隽,于是学邯郸之步,舍子袗而就明经。
康熙己酉年(1669)张潮二十岁,授贡生,再试不第。
张潮《八股诗自序》云:
乃簿书期会,时日衍违,南则校无是人,北则雍无是士,而己酉一科已矣。
科场事总不如意,使张潮的心开始动摇,于康熙辛亥年(1671)侨寓扬州,《尺牍偶存》卷五张潮《与给王阮亭》:
“潮自有识以来,即知新城先生为今世泰山北斗,顾以僻居山郡未获一识荆州,逮辛亥岁侨寓广陵,每晤友人莫不交颂先生。
”侨寓扬州的张潮,开始参与诒清堂的事务,初步接触铅椠事业,吴绮于康熙壬戍年(1682)年为张潮《心斋聊复集》作序,序中有“握铅十二年”之语。
康熙十一年(1672)张潮二十三岁,再试不第。
张潮《八股诗自序》云:
又三年壬子,江左督学使者,以国子诸生业已需次天官,干格不得与南闱试,而壬子一科又已矣。
张潮从十四岁到二十三岁累试不第。
屡试屡败的打击给张潮年轻的心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用“人生几何,谁堪屡误?
”“境遇多违,壮志雄心,消磨殆尽”来形容此中情愫。
此时张潮心灰意懒,偏又在康熙十三年(1674)遇到家难。
他说“予少时获睹《书影》,甲申之变,书皆不存。
”科场困顿,事多拂意的张潮,有才不能抒,有志不能展,心高气傲的秉性与现实激烈碰撞,致使张潮断然绝意仕途,走上著书、编书、刻书的道路。
(二)1676年~1699年——中壮年时期
放弃举子业,对于封建文人来说是多么痛苦和艰难的抉择,张潮青少年的仕运不济,让他在悲痛和懑愤中作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继承父亲扬州的诒清堂,倾悲愤于笔尖,伸壮志于铅椠,变家刻为坊刻。
这是张潮人生的转折,也是诒清堂的转折。
从此张潮成为清初徽州府籍最大的坊刻家之一,张潮身后其子孙在乾隆间及以后仍以诒清堂为号,继续从事编刻出版业,诒清堂成为徽州府籍张氏著名刻坊,延绵百年。
张潮在扬州读书著述,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从事编刻事业。
初来扬州不久的张潮就与众多文人结交。
康熙十八年(1679),张潮与黄周星互借书籍,互通有无。
张潮曾借给黄周星李渔《闲情偶寄》一书,黄周星曾借给张潮李渔传奇十册并画册、韵牌。
康熙二十一年(1682),张潮请吴绮为《心斋聊复集》作序,上面已有论述。
《心斋聊复集》半皆张潮年少游戏之作。
因内有四篇表文注明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宋景爱在《张潮研究》一文中推断张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刻印此书。
康熙二十二年(1683),张潮辑成《虞初新志》八卷,并初次刊刻。
张潮在《虞初新志》自序中题“康熙癸亥新秋心斋张潮撰”《虞初新志》八卷为张潮康熙二十二年(1683)前据文稿随到随刊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广搜当代人“奇而真”的事迹,编成此书。
此书有大部分为遗民所作,透露出张潮的怀明情节。
这一方面与张潮屡试不进,心怀愤懑有关,一方面又与他所交往的朋友有关。
张潮与冒辟疆、余怀、吴肃公、魏溪、彭士望、宋曹、徐芳、卓尔堪等一大批江南著名遗民交往,他们之间书信来往甚密,所以康熙二十三年(1684)张潮已经筹划随到随印他与朋友之间的书信,他请蔡芳柄作序,于是《尺牍偶存》与《尺牍友声》便逐渐诞生。
康熙二十四年(1685),江淮发生洪涝,张潮目睹如此惨祸,作诗《苦雨行》以表哀痛。
邓汉仪选此事入《诗观》,评其诗:
“乙丑夏秋,雨淫堤溃,民之死亡者过半。
山来此歌字字描写的确,觉楮墨之间,犹有余哀。
”同年,张潮《诗幻》已成,并请好友顾彩作序,次年还请王瑞人作序,并刻印。
就在此年十一月,张潮与卓尔堪、冒襄、邓汉仪、倪匡世、黄云、方宝臣、谐石、孔东塘等在扬州孔东塘家里集宴,听雨分赋,传为一时盛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张潮三十九岁,开始学习做戏曲。
《制曲枝语跋》云:
“余戊辰岁初学填词,悟而得之。
”张潮学曲,与其与曲学大家孔尚任、顾彩交游不无关系。
自言将“慷慨不平之气,风流洒落之怀,寓意于传奇”。
此年张潮完成戏曲集《笔歌》,共二卷,并于次年发印付梓。
同年,《联骚》也一起发印。
张潮一生善诗文词曲,在“尺牍”中多与友人讨论作诗制曲之事。
他在曲学上的成绩得到了后人的肯定,被称为“沈门八家”之一。
康熙三十年(1691)张潮四十二岁,援新例捐纳京衔,以岁贡生授翰林院孔目,实并未出仕。
“翰林院孔目”为不入品级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管理员,张潮捐此官衔,可以看出张潮是非常热爱书籍的,他的一生也以书为伴。
就在此年左右,张潮的《幽梦影》也已近成书,并陆续请人评点。
同年夏月二十四日,张潮主持红桥宴集,红桥是扬州著名的文人雅集的地方。
卓尔堪回忆道:
“一夏苦旱,河水断流,红桥亦甚萧瑟。
独是二十四日雅集,风雨骤至,满座生凉,莲塘中雨打叶声,风吹花气,高歌纵饮,为何乐似?
”
康熙三十二年(1693),张潮回歙县老家,与殷日戒相逢。
第二年,张潮遇到了在他一生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王晫。
此年初夏,张潮与王晫邂逅于西子湖畔,从此订交。
张潮是这样形容这次相识的:
“甲戊夏于湖上晤王君丹麓,廿载神交,不期而会,故已大乐。
”相识后,王晫出示自己编辑的《檀几丛书》初稿,张潮极为赞赏,正是“英雄所见略同”,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
张潮立即担任了初稿校订的工作,而且还为其增补稿件。
康熙三十四年(1695),张潮序《檀几丛书》初集,并邀请吴街南作序,就在当年,张潮刻印《檀几丛书》初集五十卷。
《檀几丛书》广泛收录明末清初诸家短篇小品,其中不乏大家,如黄宗羲、王士祯,毛奇龄、金圣叹、等,内容广泛,壮谐并陈,举凡读经、论史、谈饮宴、识物产、怡情操、广见闻、供吟啸、资考订者皆有,《檀几丛书》初集问世后,受到广泛好评,从此张潮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继续筹备《檀几丛书》二集、余集,还在第二年仿其意策划《昭代丛书》。
他广搜博览,四处收罗文言小品,在“尺牍”中可见一斑。
康熙三十四年(1695),八十高龄的余怀以七十一岁综纂旧事而成的一卷《砚林》寄张潮,嘱张潮刊行,后被张潮收于《昭代丛书》甲集。
此年张潮还收到王阮亭等许多朋友寄来的文稿。
康熙三十六年(1697),张潮请尤侗为《昭代丛书》甲集作序,并付印梓行。
《昭代丛书》与《檀几丛书》有所不同的是:
专收当代人作品,《檀几丛书》间或有明代及以前人作品。
张潮同时也在编辑《檀几丛书》二集,同年张潮也欲将《幽梦影》付梓。
《尺牍偶存》卷五《寄复孔东塘主政》云:
《檀几丛书》原与武林王丹老共事,今岁有二集之役。
第自去年另有《昭代丛书》之刻。
今邮呈台政。
……拙著《幽梦影》今年亦欲付梓。
康熙三十七年(1698),孟夏张潮为陈鼎《留溪外传》作序。
秋冬之际,孔东塘把所辑《人瑞录》、《出山异数记》、《鹌鹑谱》及孔衍栻《画绝》、金德纯《旗军志》诸稿寄与张潮,以备“昭代”二集之选。
王阮亭弟王仕禄也寄《焦山古鼎考》与张潮以备其选。
当张潮的编刻事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还在为“昭代”、“檀几”二丛书四处寻觅文稿、编辑文稿的他不辛误入狱中。
张潮的人生走向了另一个转折。
(三)1699年以后——晚年时期
张潮的命运以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转折,这一年,他因政治原因被告发入狱,先人所留所剩无几。
他在给叔叔平倩的信中写到:
“侄自乙卯岁中落以来,生计萧条,豪无善状。
”这一年,他也迈入了五十岁的门槛。
世态的炎凉,生计的萧然,令他日就困疲。
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坚持不懈,先后编成了《檀几丛书》余集、《昭代丛书》乙集和丙集以及《虞初新志》二十卷等等书籍。
五月,收到张力臣寄来的《瘗鹤铭辨》,并收入《昭代丛书》。
七月,他刻出《人瑞录》、《出山异数记》印样,并寄与孔东塘。
康熙三十九年(1700)春,张潮梓行戴名世的《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当年,二十卷《虞初新志》出版。
同时张潮完成《瘗鹤铭辨》和《古鼎释文》的刻印,并装成五十帙。
不久,《昭代丛书》乙集也告竣。
第二年,张潮再遭牢狱之灾,致使青毯旧物毫无所留,生活困难,从此日渐颓唐,只能暂避乡间,号称“三在道人”,其一:
田尚在,不需买米;其二:
屋尚在,不须就住;其三:
此身尚在,未就木也。
这时的他更把世俗看透,一心寄情老庄,忘苦自乐。
康熙四十年(1701),张潮游北京。
康熙四十二年(1703),《昭代丛书》丙集刻印。
丙集是张潮在弟弟张渐极力帮助之下刻就的。
当时张潮已囊中羞涩,无力承担刻印费用,然而从康熙三十九年(1700)就在收罗丙集文稿的张潮,如不刻完,终难放下。
这时其弟张渐主动帮忙,两兄弟共同完成了《昭代丛书》丙集之刊刻。
康熙四十六年(1707),五十八的张潮编完《尺牍偶存》最后一卷“第十一卷”。
当年又刻成所编《奚囊寸锦》。
张静菴《奚囊寸锦序》:
“康熙丁亥暮春上浣女贤静氏敛衽端肃书。
”至此以后,张潮事迹不详。
张潮晚年身体也越来越差,境遇坎坷,生活艰辛,但他仍然不忘编刻事业,怀着落寞哀伤的心情,继续编书刻书。
可以说他把一身都献给了编刻事业,是名副其实的编辑出版家。
著书、编书、刻书乃张潮一生最大之成就与贡献。
三、张潮编辑出版成就
张潮在长期的编辑出版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就。
其著述等身,其编刻多样。
从小聪颖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的张潮著有《幽梦影》、《心斋聊复集》、《笔歌》、《心斋诗钞》、《诗幻》、《花影词》、《咏物诗》、《心斋杂俎》、《奚囊寸锦》、《尺牍偶存》、《清泪痕》等等著作;辑有《檀几丛书》、《昭代丛书》、《虞初新志》、《《尺牍友声》、《古文尤雅》、《唐音丹笈》、《焦山古鼎考》、《三字经闺训》、《禅世说》、《仙世说》等等;刻有《珂雪词》、《读书论世》、《三家诗评语》、《南崖集》、《手讓文》、《卧游录》等书籍。
张潮所著之书、所编之书、所刻之书,以史实向读者展示其在编辑出版上的成就。
(一)张潮所著之书
1.《心斋聊复集》
版本:
清康熙诒清堂刻本,或刻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底(上面已有论述),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
版式:
八行十八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鱼尾内上方刻篇名,下方刻页数,底部刻刻堂号“诒清堂”。
牌记:
正中为“心斋聊复集”大字,右“新安张山来著”,左上“二集诗集嗣出”下刻“诒清堂藏版”。
印记:
右下角有【本衙藏版】之印。
序跋:
卷首有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吴绮序。
内容:
此书又名《聊复集》,为张潮早期文集,大多是小品文,不分卷,分为赋、序、传、论、书、记、表、拟、谢表、辞、册、说、檄、辨、缘起、疏、文、跋、箴、颂、赞、祭文、铭、连珠诸篇,每篇作品后有诸人写的评语。
其他:
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一月初六日两江总督萨载奏准禁《心斋聊复集》。
现收于《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
2.《心斋杂俎》
版本:
清乾隆年间诒清堂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破损。
版式:
八行十八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
鱼尾内上方刻书名,下方刻篇名,再下刻页数,底部刻刻堂号“诒清堂”。
印记:
右下角有篆文印【燕京大学图书馆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张潮编辑出版思想 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 第二 章张潮 编辑出版 思想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