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docx
- 文档编号:27001167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02KB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docx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21文言实词与虚词
课后强化训练21 文言实词与虚词
一、(2015·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知之难乎哉!
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
然而天下皆曰:
“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
”此知之难也。
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
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选文有改动)
【注释】 本文节选自章学诫的《知难》。
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课时讲解题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知其姓与名也:
知道
(2)千不得百焉:
一千(人)
(3)夫不具司马迁之志:
具有,具备
(4)则几乎罔矣:
迷惑无所得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难度不大,答题时要学会课内外迁移。
课时讲解题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
A.知之难乎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 其如土石何?
C.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而欲知屈原之志 温故而知新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
A项,前者为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啊”或“呀”,后者为介词,相当于“于”;B项前者为代词,指“他的”,后者在“如……何”前面表示加强反问语气;C项均表判断,相当于“是”;D项前者表转折,“却”,后者表顺承。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读他的书,(能)理解他的言论(或学说),而且能懂得他有这样言论(或学说)的原因罢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要重点把握“知”“言”“所以”“而已”等词的意思。
翻译时要求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
司马迁“知悲其志”。
或:
司马迁具有与屈原同样的心志。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答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选文,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深层次的理解,从原文中“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可以看出,“悲其志”是司马迁与屈原的共同点。
二、(2015·乐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
“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
二国皆怒而去。
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皆曰:
“仁君。
”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
“仁君也。
”文侯曰:
“何以知之?
”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课时讲解题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命驾将适野(前往)
B.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知道,明白)
C.乃往,身自罢之(罢免)
D.文侯怒,任座趋出(快走)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题,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不能见字取义。
C项“乃往,身自罢之”的意思是“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取消打猎的事”,所以,该项中的“罢”应理解为“取消”。
课时讲解题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
B.克之,以封其子击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文侯应之亦然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A项中,前一个“于”是“向”的意思,后一个“于”表比较;B项中,前一个“其”指代魏王,后一个“其”表推测、估计;D项中,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而”是转折连词。
只有C项的两个“之”都指代人。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通读全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如文中讲到魏文侯封地于子的做法,他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自私的做法的错误性,对任座的直言是“怒”,后来得到翟璜的提醒才恍然大悟,于是“悦”,为此,任座得以重任。
所以,D项“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的说法不正确。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上文《魏文侯轶事》)
刚才(先前)任座的言辞正直(直率),我因此才知道这一点(我因此才知道)。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皇宫中和朝廷里,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扬善惩恶),标准不应该不同。
解析 本题是对文言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
翻译时,先要弄清句子中关键字词的意思,如第
(1)句中的“向”“直”“是以”和第
(2)句中的“俱”“臧否”“宜”等词。
翻译时,这些词语要解释清楚。
三、(2015·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承拙斋家传
(清)张惠言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
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先生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
补学生员。
九试于乡,不得举。
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
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
“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以娱目。
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
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
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
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
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圃。
保吾天,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曰:
“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
读圣贤书,如此尔耶?
”子志,试礼部。
濒行,命之曰:
“行己有耻,立身之大端也。
得失之际,慎之!
”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教之也。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
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释】 ①侷武:
空间逼仄、狭小。
②点笔:
图画改订诗文。
课时讲解题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九试于乡,不得举:
任用,选拔
(2)客有至者,则延入:
领,邀请
(3)常语学者曰:
告诉,对……说
(4)于身心何所益:
好处
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的理解。
选文虽然是课外文言文,但所考查的均为课内需要重点掌握的实词。
准确作答的关键在于既要考虑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又要联系课内所学的这些词语的含义。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
(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时宜采用直译法,做到字字落实。
要特别注意“处”“使”“安”“入”“自得”等词语要翻译准确。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①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②安贫乐道,不慕荣华;③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④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⑤勤奋著书;⑥热情好客。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要联系承拙斋先生的志趣、经历和言行来分析、概括。
四、(2015·徐州)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课时讲解题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凄神寒骨:
使……凄凉
(2)而适类于余:
像(好像)
(3)而善鉴万类:
善于,擅长
(4)乐而不能去也:
离开(离去)
解析 本题是对文言文实词解释的考查。
第
(1)题“凄”是使动用法。
第
(2)题“类”的解释可联系“佛印绝类弥勒”中“类”的解释来思考。
第(3)题“善”可联系“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的解释来思考。
第(4)题“去”的解释可联系“去后乃至”中“去”的解释来思考。
课时讲解题型
2.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不知何许人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C.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
A项“许”,前者解释为“左右”,后者解释为“处所、地方”;B项“居”,前者解释为“停留”,后者解释为“居住”;C项“作”都解释为“创作、写作”;D项“知”,前者解释为“知道”,后者通“智”,聪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儿)呆呆的一动不动。
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愚溪的河道)幽暗狭窄,蛟龙对它不屑一顾,不能在此兴风弄雨,愚溪(它)没有利于世人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第
(1)句注意“佁然不动”“俶尔”“翕忽”的翻译。
第
(2)句注意“犬牙”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像狗牙一样”。
第(3)句注意“幽邃浅狭”的翻译。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侧面衬托潭水清澈。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见底,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
“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解析 本题是对文言文内容把握能力的考查。
D选项“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一句并不是表达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五、(2015·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注释】 ①原:
原国。
②卫:
卫国。
课时讲解题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遂与大夫期十日 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 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 男有分,女有归
解析 B项“下”,前者解释为“攻克”,后者解释为“下达”;C项前者解释为“完”,后者解释为“使……完尽”;D项前者解释为“投降,投靠”,后者解释为“好出嫁”。
A项都是“约定”的意思。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语句朗读停顿的能力。
文言语句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特别要注意一些文言词,如“也”“乎”“哉”等,这些词一般放在句子的末尾。
所以本句中,第一个“也”后要停顿;“不去”与“是亡吾信也”是假设关系,中间也应停顿。
3.你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
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示例二:
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示例三: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或:
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探究能力。
答题时,应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自己持这种观点的理由。
如赞同,可从人物的思想品格上进行分析;如反对,可从他的处事方法及结果上进行分析;也可辩证地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2014·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
“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
“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
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
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返葬应山,遂家焉。
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①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
“此吾资也。
”岁饥,出谷万斛以粜②,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
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以牛自归。
处士为之愧谢曰:
“烦尔送牛。
”厚遗以遣之。
处士有弟居云梦。
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
“当为连公行丧。
”
(节选自欧阳修的《连外士墓表》,有改动)
【注释】 ①赒(zhōu):
救济,接济。
②粜(tiào):
卖出粮食。
课时讲解题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必以处士为法(榜样)
B.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遗憾)
C.以牛自归(返回)
D.厚遗以遣之(送走)
解析 C项“归”在此处意为“归还”。
课时讲解题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B、D)
A.以一布衣终于家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当为连公行丧 为人谋而不忠乎
解析 A项“于”,前者为“在”,后者为“向”;B项“而”都表转折,“但是”;C项“以”,前者为“因为”,后者为“凭借”;D项“为”都是“为、替”的意思。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2)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运回应山。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
(2)句注意要补出省略的成分,根据上下文可知,是“连处士”去世,“弟弟”将其灵柩送回。
注意重点词语“躬”“信”“往”“省”“卒”“以”的翻译。
4.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在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解析 这篇文言文难度不大,但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概括人物的主要言行,从中归纳出人物的性格。
七、(2014·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使者先入,约曰:
“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宗道曰:
“第⑦以实言对之。
”使者曰:
“然则公当得罪。
”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帝诘⑧之。
宗道谢⑨曰:
“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 ①德:
负责教育太子的官。
②酒肆:
酒馆。
③微行就饮肆中:
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
④亟:
急迫地。
⑤即:
如果。
⑥上:
皇上,这里指宋真宗。
⑦第:
只。
⑧诘:
责问。
⑨谢:
道歉。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解析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弄清句子的基本意思:
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却是做大臣的犯的大罪。
再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谓宾及其附属成分之间的关系(“饮酒”是“人之常情”的主语,“欺君”是“臣子之大罪”的主语,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划分句子的断句之处,同时注意一些句首、句尾(“也”)的虚词。
课时讲解题型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对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解析 A项都是助词,“的”;B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它,指这件事”;C项都是代词;D项都是代词。
课时讲解题型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2)尝微行就饮肆中:
曾经
(3)使者及门:
到(至)
解析 课内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课外词语要结合语境和学过的课文,看看课文中是否出现过该词语。
如“尝”与《伤仲永》中“未尝识书具”中的“尝”是相同的,都是“曾经”的意思;“及”与《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中的“及”是相同的,都是“到、至”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拿什么来回答?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句子翻译的方法有:
①“留”(保留法,人名、地名、官职等,以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要保留);②“组”(组词法,如“上”组词为“皇上”,“怪”组词为“责怪”);③“换”(根据语境替换法,如用“如果”替换“即”,用“您”替换“公”,用“晚”替换“迟”,用“什么”替换“何”,用“拿”替换“以”)。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译、漏译(如“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情况,注意省略成分和特殊句式(如“何以为对”是倒装句,翻译时按照“以何为对”句序)。
5.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忠实。
(意思对即可)
解析 人物分析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同时注意文中概括性的词语,如“帝以为忠实可大用”中的“忠实”。
八、(2014·潍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孝子传
袁 枚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
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
泣曰:
“养亲,儿取也。
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
”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
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
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
“哀而子之孝也。
”觉,一汗而愈。
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
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
及其葬也,时届严寒,体故羸,手炭土,僵大雪中。
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
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
小孝子,小孝子。
盖其天性然也。
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
《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
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
中庸曰:
“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
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注释】 ①旨畜:
贮藏的美好食品。
②喀喀(kā):
呕吐声。
③大父:
祖父。
④率性:
遵循本性。
课时讲解题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母病喉,勺饮:
用勺子
(2)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服侍
(3)盖其天性然也:
这样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其词义,如“勺”作名词解释不通,此处名词作状语,“用勺子”。
课时讲解题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B.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C.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D.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公孙丑下》)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项前者为助词,“的”,后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前者为转折连词,“却”,后者表承接;D项前者为介词,“把”,后者为介词,“凭借”;C项都是副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养亲,儿取也。
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
奉养自己的母亲,是儿子的职责。
儿子不能奉养自己的母亲,却让自己的母亲来抚养儿子,儿子哪能心安呀!
(2)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
古代的人能够遵循自己的本性,无异于也是在自我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关键词“取”“教”。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
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领会通篇文章的意思。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然后集中精力分析,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断句时要注意,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复习 训练 检测 强化 21 文言 实词 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