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篇.docx
- 文档编号:26998321
- 上传时间:2023-06-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61KB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篇.docx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篇
一、基本情况
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于8月28号落下帷幕。
法学院今年共有269名本科毕业生,101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
截止到8月28号,本科已就业人数达到266人,就业率达到xx.88%,签约人数达到254人,签约率为xx.32%。
研究生就业人数xx人,就业率达到xx.04%,签约人数91人,签约率达到xx.1%。
总就业率为xx.11%,签约率为xx.24%。
根据统计,今年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大学生村官共64人,考取比例为23.79%;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研究生39人,考取国外高校研究生的3人,研究生考取比例15.61%。
研究生考取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选调生共41人。
同时一大批毕业生被大型国企、省内外律师事务所等各类知名企业录用。
二、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制度建设
制度是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高效完成XX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在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的带领下,整合各种资源,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生工作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毕业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机制,完善了一系列毕业生工作制度。
1、制定并实施了《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就业工作班主任制度》、《待就业学生登记及跟踪制度》、《灵活就业学生跟踪制度》、《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三考”中心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大大促进了就业工作的规范化,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目前,在副书记的指导下,学工办老师正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建设,将各种可行的制度收编成《法学院学生工作制度》中,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校就业指导中心编制的《毕业生就业指南》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对其中的就业政策做解析,让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使就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政策性和实用性。
2、这些规章制度的建设使我们学院的就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规范,保证了我院就业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规章制度,是实现我院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捷径,为我们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在今后的就业管理工作中,我们要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就业工作水平。
(二)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今年我院顺利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们一方面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就业体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在“以过程质量提升产品质量”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人文关怀,认真把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位、落到实处,争取保持我院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率。
1、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学院工作的一个严峻挑战,鉴于此,学院在年初就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今年的就业形势和对策,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学院党委副书记邵一骏为组长、学工办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为组员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将毕业生工作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和落实到位。
2、领导小组成立后,组长多次检查、指导毕业生工作,并且在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通报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号召全体教职工关心、支持毕业生工作。
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给毕业生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学院的各个部门如教务办、院办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都很支持,包括学院院长、院党委书记在内的许多老师都积极提供多种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找工作。
(三)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毕业生工作的始终。
学院在抓好就业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学院内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院在XX年11月份、XX年3月先后多次召开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比如“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灌输,在比如提倡和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服务。
我院今年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4人以村官、选调生等不同渠道选择去基层服务。
2、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处处为毕业生着想,用真情对毕业生进行教育,让每一名毕业生对学校充满感情。
比如,负责就业的辅导员经常都会通过学院短信平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校内网等方式与毕业生进行交流,通过与学生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就业困惑和想法,有针对性地指导。
3、认真落实与毕业生“一对一”谈话制度。
针对毕业生多种多样的就业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
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多门不及格,不善交流等),鼓励他们大胆去单位应聘,去掉自卑心理,并替他们在用人单位面前推荐;对于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看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与就业期望值相匹配;对于那些找工作默然处置、毫不关心,既不找工作也不准备各类考试的学生,我们更是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对于那些只准备考研或公务员考试,不找工作的学生,鼓励他们两手准备。
总之,通过多次谈话和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就业心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我们从各个角度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动员和就业指导、服务,动员广大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合理的择业标准去应聘,早日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
(四)日常管理
1、就业工作有计划性和总结性,每个学期阶段都会制订出详细的就业工作要点并根据要点实施下去。
2、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建立用人单位档案。
对于毕业生就业信息实行充分搜集、广泛发布、有效管理。
对于XX届毕业生的工作,我们于XX年9月份起便启动信息联系工作,早抓实抓。
一是对于有意招聘我们学院毕业生的单位和企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并且为单位和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去年进行了专场招聘20余场,为今后进一步合作打好基础;二是利用各专业实习点、校友关系等便利条件,主动收集用人需求信息。
对于就业信息的管理,一是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专栏、短信平台、校内网等渠道,同时通过各班干部及时发布到班级或个人;二是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对于一些重要单位定期走访,加强沟通,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3、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得好。
能及时准确报送毕业生生源信息,多方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登记在册,采取固定和有效的方式,及时、有序地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掌握离校后的就业去向。
4、就业服务工作到位。
在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会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毕业服务,极大方便了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为提升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目前少数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导致毕业时未能及时找到工作,影响学院的就业率。
2、很多学生一心想考研究生、公务员,并把此作为就业的最佳选择,今年没有考上的就放弃各类就业机会,一心备战来年的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院就业工作带来困难;
3、毕业学年基本上处于实习、找工作阶段,有些单位对实习人员要求严格,请假限制较多,这给学院召集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带来了一定困难;
4、很多单位设立了较长时间的实习期,在此期间不与学生签定协议,或者制定不利于学生的补充协议(如提高违约金额),影响学院就业率的统计。
5、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找工作的主动性及途径还有待拓宽加强。
6、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后期就业管理还应进一步加强。
(二)努力方向
1、在总结过去几年的基础上,鼓励和加强同学们的注重专业学习,增强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
为用人单位和学院的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专业推荐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校内就知道更多社会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及早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大二、大三时期就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对应实践课程的学习,如为考公务员的同学提供公务员考试技巧培训;为有创业意向同学提供创业指导。
在毕业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提高择业竞争力。
4、指导毕业生写好简历及提高应聘技巧。
5、继续发挥学院领导、教师的作用,与企业及校外校友的联系,尽可能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和创造条件。
6、加强就业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就业工作繁杂切重要,对负责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就业指导的老师来说,必须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院就业工作。
法学院
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
我校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
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
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
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
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
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如:
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
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
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
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XX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
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
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
在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
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
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
统计自XX年9月至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
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
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
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
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
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
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
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
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
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
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
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
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3)|返回目录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XX年的工作。
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
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
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
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
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
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2016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2016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2015年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09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生 就业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