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届高三语文最新模考试题周周练新高考专用九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6993592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59.99KB
精品届高三语文最新模考试题周周练新高考专用九解析版.docx
《精品届高三语文最新模考试题周周练新高考专用九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届高三语文最新模考试题周周练新高考专用九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届高三语文最新模考试题周周练新高考专用九解析版
2021届高三语文最新模考试题周周练(九)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态美学兴起于20世纪初,中国生态美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西方环境美学为其开端。
但从21世纪初起,中国学者就开始关注中国本土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并开始与西方对话,即进入跨文化研究。
生态美学以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为其重要理论支撑,反对人类中心论,力主生态整体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
由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为自然立法发展到生态文明时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共生。
中西之所以在生态美学领域能够形成跨文化研究,是因为两者具有共同性。
共同性之一是生态问题是中西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资源紧缺型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淡水与森林等资源偏少,保护自然环境成为紧迫的社会问题。
另一个共同性就是中西生态美学都具有某种反思性与融合性,即对传统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与超越,并且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性,中国21世纪初已经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是相异性。
相异性使得跨文化对话具有足够的空间,也使得中国生态美学得以发展。
总之,中西生态美学在相同性前提下具有明显的相异性。
其一,中西方存在“生态”与“环境”之辩。
西方学者特别是英美学者力倡环境美学,并且对于“生态”一词多有异议。
美国著名环境批评家劳伦斯·布依尔认为,生态批评是一种知识浅薄的自然崇拜者的俱乐部,而环境更能概括研究对象,体现文学与环境研究的跨学科性。
中国学者则认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争涉及人类中心与生态整体两种不同的哲学理念。
中国学者从三个方面论证“生态”-词优于“环境”。
字义上,“环境”具有“包围、围绕、围绕物”之意,是外在于人的二元对立,“生态”则具有“生态的、家庭的、经济的”之意,是对于主客二分的解构;内涵上,“环境”一词具有人类中心论的内涵,而“生态”则是一种生态整体论;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生态”一词更切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而环境美学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接轨。
其二,从生态文化的发生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种原生性文化或叫做“族群原初性文化”,是在原始形态农耕文化中形成的亲和自然的文化形态。
而在西方文化中生态文化是一种反思的后生性文化。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强调“天人合一”,因而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原生性文化。
中国哲学以“天人相和”为其文化模式,中国古代艺术基本上就是一种自然生态的艺术,山水画自魏晋以后成为画之正宗,山水诗文甚为发达。
而西方古代是一种科技文化,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它的生态文化是20世纪产生的反思的后生性文化,是对工业革命破坏自然进行反思的产物。
它也借鉴了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传统文化。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引用《论语》中的“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作为其亲和自然之依据。
其三,中西方生态美学的话语也有差异。
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
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美学话语。
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主要使用“阐释学”的方法与话语,英美分析美学之环境美学主要使用科学的“分析”的方法与话语,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智慧则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话语。
(摘自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中西差异》,有删改)
材料二:
生态美学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艺术曾经长期占据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黑格尔甚至将美学视为艺术哲学,同时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现代美学从其主体性思路出发,通常高扬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用表现论来解释艺术现象,将艺术视为艺术家表达情感世界的自由创造。
根据这种艺术哲学,自然仅仅是艺术家用来创造艺术品的原材料,其逻辑与现代工业生产完全一致:
自然事物可以由人类随意加工和改造。
与此相反,生态艺术美学则认为,自然自身有着远为人类所不及的巨大活力与创造力,天才的艺术家无非是自然之子,其艺术创造活动无非是一个“代自然立言”的过程,无言的自然通过艺术家的“代言”活动而表达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与内在目的。
国内外生态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
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为理论范式,将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审美互动作为理论基点,将人类的审美偏好及其生态后果作为重要的理论命题,站在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之稳定与平衡的高度,探讨审美价值、审美满足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其核心主张是承认自然的优先性,努力将审美愉悦与生态关怀统一起来。
这种形态的美学理论不但有助于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摘自程相占《生态美学:
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学转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学者都关心自己所处环境的生态问题,因此,他们在生态美学领域能够进行跨文化研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
B.对“生态”与“环境”的理解不同,引发了中西学者的论争前者认为“生态”比“环境”好,后者则倡导环境美学。
C.无论是使用“阐释学”“分析”的方法与话语.还是使用“生生”的古典形态的特殊话语,都取决于各民族的审美方式。
D.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为理论范式,重视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探讨审美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以发现化解之道。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最后进行辨析。
A项以偏概全,“中西学者都关心自己所处环境的生态问题”只是“因此”的原因之一,原文为“是因为两者具有共同性。
共同性之一……另一个共同性就……”.C项说法绝对,“取决于各民族的审美方式”错,使用什么审美方法和话语不仅仅取决于审美方式,还有思维方式等。
D项混淆关系,“以发现化解之道”错,原文说“探讨审美价值、审美满足与生态健康之间的矛盾及其化解之道”,可知“探讨”的既有“矛盾”,也有“化解之道”;“探讨”“矛盾”并不直接是为了寻找“化解之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生态美学的差异性可以给跨文化对话提供空间,要想发展生态美学,就应该研究中西生态美学的差别。
B.通过对比中西学者关于“生态”与“环境”的阐释,可以看出中国学者比较理性,分析有理有据。
C.西方生态文化是一种反思的后生性文化,是对工业革命破坏自然进行反思的产物,也借鉴了东方传统文化。
D.从生态艺术美学角度来说,自然具有人类难以企及的巨大活力与创造力,艺术家也只是“代自然立言”。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题干及选项,回归原文;最后分析选项中各句.子间的关系,并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分析。
B项说“中国学者比较理性”,原文无据。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生态美学原则的一项是(3分)
A.“天地与我为一”思想 B.王羲之等人流觞曲水
C.园林设计注重“写意” D.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所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区域,最后将各个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分析。
D项答非所问,相关信息在材料一,根据原文内容,“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属于古代西方所追求的“科技文化”;A项.B项和C项都涉及“人与自然和谐”,都符合生态美学原则。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生态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在原文中寻找相关区域,将有效信息加以整合,最后根据“下定义”的要求,找到种差和属概念,明确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按照下定义的句式组织答案。
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
“生态美学兴起于20世纪初”“生态美学以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为其重要理论支撑,反对人类中心论,力主生态整体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
然后找到主谓宾,即生态美学是美学形态。
再用“……是……”的句式将有效信息整合即可。
【参考答案】生态美学是兴起于20世纪初(1分),以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为其重要理论支撑(1分),反对人类中心论,力主生态整体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家园的(1分)-种现代美学理论(1分)。
5.生态美学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
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概括。
(6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把握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关键词,寻找所涉及内容的相关区域,并对相关内容加以分类,最后归纳整合,组织答案。
作答区域主要集中在材料二,概括难度不大;材料一没有直接相关的内容,容易被忽视,第二段在介绍中西生态美学的共性时就暗示了其影响。
【参考答案】①引发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并寻找解决之道;②引发了艺术观念的生态转型;③促使人们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根本缺陷;④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天早晨,伊里亚·伊里奇·奥勃洛摩夫躺在寓所的床上,他的寓所是在一座人口多得像整整一座县城一样的大房子里。
躺卧这一件事,对于伊里亚·伊里奇来说,既不像对于害病或者渴睡的人那样,是一种必要;也不像对于疲乏的人那样,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也不像对于懒汉那样,是一种享乐,而是一种常态。
待在家里的时候——他差不多老待在家里——他总是躺着,而且经常躺在我们此刻看到他的这间屋子里,这间屋子,他既当作卧室,又当作书斋和客厅。
此外他还有三间屋子,可是,除了早晨佣人打扫书斋的时候——也并不是天天打扫——他轻易不向那里看一眼。
伊里亚·伊里奇今天一反常例,醒得很早,八点钟光景就醒了。
他在担心一件事情。
脸色一会儿现出恐怖,一会儿又是忧愁和懊恼,他分明受着内心斗争的折磨,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事情是这样,奧勃洛摩夫在前一天收到了他的村长由乡下寄来的一封令人不愉快的信。
谁都知道,村长会报告些什么不愉快的消息:
收成不好、欠款、收入减少,等等。
虽然村长去年和前年也来过同样的信,但是最近的这一封对他产生的影响,还是像出人意外的坏消息那样强烈。
这可不是开玩笑!
得赶快采取什么措施才好。
应该说一句公道话,伊里亚·伊里奇对自己的事务的确也很操心。
几年以前,他收到了村长第一封令人不愉快的信,便开始在心里拟订整顿领地的种种改革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准备采取各种新的、经济的、送交法办的和其他的措施。
可是计划还远远不曾想安,村长却每年写不愉快的信来催促他付诸实行,这就破坏了他的平静。
奥勃洛摩夫也明白,必须采取断然的措施,才能完成那项计划。
他刚睡醒就打算起床,洗脸,喝了早茶,好好地想一想,把全部事情考虑一番,记下来,随后一并处理。
他足足躺了有半个钟头,为这个打算而苦恼,后来觉得喝了茶再干也还不迟,可以照常在床上喝茶,况且躺着思索也并不碍事。
他就这么办了。
他坐起身子,差一点就要下床;他向拖鞋望了几眼,甚至从床上伸下一只脚去,可是立刻又把脚缩了回来。
钟敲着九点半。
伊里亚·伊里奇猛吃一惊。
“我究竟是怎么了?
”他烦恼地大声说,“真不害臊,是办事情的时候了!
假使再把自己放任下去,那我就……”
“查哈尔!
”他大声叫。
从那间与伊里亚·伊里奇的书斋只隔一条狭窄的过道的屋子里,先传来像一条锁住的狗的咆哮声,紧接着是双脚跳下地来的响声。
这是查哈尔在跳下炉炕,他通常是坐在上面打瞌睡来打发日子的。
专心一意在沉思的伊里亚·伊里奇,半天没有注意到查哈尔。
查哈尔不声不响地一直站在他的面前。
他终于咳嗽了一声。
“什么事?
”伊里亚·伊里奇问。
“不是您叫我来的吗?
”
“我叫你的?
为了什么事情叫你的?
——我记不起来了!
”他一边回答,一边伸着懒腰,“先回去吧,让我想想看。
”
查哈尔走了出去,奥勃洛摩夫又陷入沉思中。
之后,钟敲了一下。
“什么?
”伊里亚·伊里奇差不多吃惊地说,“快十一点了,我还没有起床洗脸!
查哈尔,查哈尔!
”
“唉,我的老天爷!
哼!
”从前室里传过来这样的话,随后又是那个双脚跳下地的熟悉的声音。
“给我预备洗脸水了吗?
”奥勃洛摩夫问。
“早预备好了,”查哈尔回答,“干吗您不起床呢?
“干吗不告诉我预备好了呢?
要不,我早起来了。
去吧,我马上就来。
我得办事情,我要写信。
查哈尔走出去了,可是一会儿又带着本涂满字迹的、油腻的簿子和一些纸条进来了。
“您要写信,请您顺便把这些账对一对,必须把钱付给人家了。
”
查哈尔走了出去,奧勃洛摩夫开始思索起来。
可是他拿不定主意应该思索什么:
村长的信呢,还是查对账目?
他对一大堆日常操心的事情感到慌张不安,尽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时发出一些断断续续的感叹:
“唉,老天爷!
生活不让人安静,总是折磨人!
”
他始终没有想出原因来,他的舌头和嘴唇没有把话说清楚,忽然不动了,但是嘴巴依旧半张着。
听到的不是说话声,而是又一声叹息,随后传来了一个安眠的人的平匀的鼾声。
伊里亚·伊里奇清楚地梦见自己家里的生活。
他在家里刚一睡醒,侍仆查哈尔早已站在他的床边。
查哈尔给他穿袜子,穿鞋子,已经十四岁的他还只知道在那里躺着,一会儿把这条腿伸给他,一会儿把那条腿伸给他,稍微觉得不称心,他就一脚踢到查哈尔的鼻子上。
假使查哈尔不服气,打算去禀告,那他就得再挨老人们几拳。
随后查哈尔给他梳头,穿外衣,小心地使他的手臂伸进衣袖里去,免得过分惊动他,还提醒他起床之后应当办的这件那件事情——洗脸,等等。
伊里亚·伊里奇想要任何东西,只消眨一眨眼睛,三四个佣人就赶去实现他的愿望:
他掉下了一件东西,想要一件需用的东西而得不到,或者要去拿什么,为了什么事情要跑一趟……他这样一个好动的孩子,有时候倒很想亲自去做这些事情,但是这时候父亲和母亲以及三位叔伯母就用五种声调喊道:
“做什么?
到哪里去?
嗨,瓦斯卡!
万尼卡!
查哈尔!
你们在看什么,蠢材?
我要给你们颜色看了……”
因此伊里亚·伊里奇从没有亲自干过任何事情,后来,他觉得这样倒舒服得多,于是也学会了叫喊:
“嗨,瓦斯卡!
万尼卡!
给我拿这个来,那个交给你!
我不要那个,要这个!
跑去给我拿来!
”
一过下午四点钟,查哈尔就小心地、不声不响地走进书斋去。
“伊里亚·伊里奇!
喂,伊里亚·伊里奇!
”他站在奥勃洛摩夫的枕头边轻轻地说。
还在打鼾。
“咦,还睡着呢!
”查哈尔说,“像个石匠似的!
伊里亚·伊里奇!
”
查哈尔轻轻地碰了碰奥勃洛摩夫的袖子。
“起来吧,四点半了。
”
伊里亚·伊里奇仅仅轻轻哼了几声,可没有醒。
(节选自俄国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奥勃洛摩夫怠惰成性,没法集中思想考虑任何实际问题,终日躺在床上,用了一天的工夫都没有想好如何给村长回信。
B.查哈尔是勤劳能干的农奴,他唯主人奥勃洛摩夫之命是从,在各方面把主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与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在主人公
梦里,小时候的奥勃洛摩夫也曾经喜欢亲自动手干活,但在农奴三番五次的阻止下逐渐习惯懒惰。
D.文中的“拖鞋”是重要意象,微妙地展现了奥勃洛摩夫对起床既想又不想的复杂心理,象征了主人公的懒惰、拖延。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用了一天的工夫都没有想好如何给村长回信”错误,应是“用了几年的工夫都没有想好如何给村长回信”;B.“勤劳能干”错误,从“也并不是天天打扫”“他通常是坐在上面打瞌睡来打发日子的”等语句可以看出;C.“在农奴三番五次的阻止下”错误,应是在父母、三位叔伯母的阻止下。
故选D。
7.下列与文本、鲁迅《阿Q正传》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勃洛摩夫出身于沙皇俄国农奴主,阿Q出身于封建中国破产农民,两个人的性格形成与各自的出身息息相关。
B.奥勃洛摩夫卧床沉睡,甘心无为,阿Q面对挫折以精神胜利法求得心理平衡,两人都具有惰性麻木等性格特点。
C.奥勃洛摩夫和阿Q都是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各自国家的国民劣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弱点。
D.本文和《阿Q正传》都出现了“做梦”这一情节,两篇文章都试图用这样的情节使读者明白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和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D.本文中的“做梦”这一情节试图让读者明白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原因,《阿Q正传》中的“做梦”情节是阿Q想革命而未觉悟的反映。
故选D。
8.文章叙述奥勃洛摩夫上午起床的打算时主要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
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1)顺叙。
(2)好处:
①按时间顺序写了奥勃洛摩夫一上午的生活;②充分体现了奥勃洛摩夫的拖延性格,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的批判;③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手法和作用的能力。
奥勃洛摩夫上午起床的打算集中在第3段到“他始终没有想出原因来,他的舌头和嘴唇没有把话说清楚,忽然不动了,但是嘴巴依旧半张着”,文章先写早晨8点钟奥勃洛摩夫就睡醒了,接着写他因为村长的一封信打算起床、洗脸、喝茶,想想那件事,处理一下,然后到了九点半,后来他又睡着了。
可见,这部分是顺叙的叙述方式。
先睡醒,再准备起床、洗脸、喝茶、处理事情,接着躺了半个小时,到九点半还在思考,快到十一点时还没有行动,后来又睡着了。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主人公一上午躺在床上,只是打算,自始至终没有行动的故事,既让读者对主人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很好地塑造了“擅长拖延”的主人公形象,表明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批判观点。
9.奥勃洛摩夫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人”形象。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作者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①夸张式的漫画勾勒;②对比;③延宕效果(反复的手法);④冷静客观的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夸张式的漫画勾勒:
“待在家里的时候——他差不多老待在家里——他总是躺着,而且经常躺在我们此刻看到他的这间屋子里”夸张地描写他躺着的时间之长;“伊里亚·伊里奇今天一反常例,醒得很早,八点钟光景就醒了。
他在担心一件事情。
脸色一会儿现出恐怖,一会儿又是忧愁和懊恼”描写他醒的时间之早,神态变换之丰富,都是漫画式塑造人物的夸张勾勒。
文章在写主人公生活时,写他一整天不起床,几年不回信,这也是夸张式的漫画勾勒
对比:
主人公想起床处理事情,但是现实是他一再拖延,最终睡了过去;过去,“查哈尔给他穿袜子,穿鞋子,已经十四岁的他还只知道在那里躺着,一会儿把这条腿伸给他,一会儿把那条腿伸给他,稍微觉得不称心,他就一脚踢到查哈尔的鼻子上”“他这样一个好动的孩子,有时候倒很想亲自去做这些事情”,现在他只会躺着,任何事都吩咐别人,形成对比;主人的懒惰与仆人的勤快也形成了对比。
本文在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
延宕效果:
“后来觉得喝了茶再干也还不迟,可以照常在床上喝茶,况且躺着思索也并不碍事”“他坐起身子,差一点就要下床;他向拖鞋望了几眼,甚至从床上伸下一只脚去,可是立刻又把脚缩了回来”“‘我究竟是怎么了?
’他烦恼地大声说,‘不害臊,是办事情
时候了!
假使再把自己放任下去,那我就真……’”“‘什么?
’伊里亚·伊里奇差不多吃惊地说,‘快十一点了,我还没有起床洗脸!
查哈尔,查哈尔!
’”等句子反复叙述奥勃洛摩夫一会想要处理事情,一会又拖延懈怠躺会床上的情景,更好地凸显了人物拖延的性格特征。
冷静客观的描写:
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视角叙述故事,冷静客观地描摹人物形象,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
布鲁海牙,畏吾人也。
布鲁海牙幼孤,年十八,随其主内附,充宿卫。
太祖西征,布鲁海牙扈从,不避劳苦,帝嘉其勤,赐以羊马毡帐。
太祖崩,诸王来会,选使燕京总理财币。
使还,庄圣太后闻其廉谨,以名求之于太宗,凡中宫军民匠户之在燕京、中山者,悉命统之。
辛卯,拜燕南诸路廉访使。
未几,授断事官。
有民误殴人死,吏论以重法,其子号泣请代死。
布鲁海牙戒吏,使擒于市,惧则杀之。
既而不惧,乃曰:
“误殴人死,情有可宥,子而能孝,义无可诛。
”遂并释之,使出银以资葬埋,且呼死者家谕之,其人悦从。
征讨之际,隶军籍者,惮于行役,往往募人代之,又军中多逃归者,朝廷下制:
募代者杖百,逃归者死。
然募者闻命将下,已潜遣家人易代募者。
布鲁海牙闻之,叹曰:
“募者已惧罪往易,逃者因单弱思归,情皆可矜,吾可不伸理耶?
”
遂奏其状,皆得经减。
有丁多产富而家人不往,及未至役所而即逃者,则曰:
“此而不杀,何以戒后!
”有窃妓逃者,吏论当死,布鲁海牙曰:
“败乱纲常,罪固宜死;此妓也,岂可例论!
”命杖之。
世祖即位,命布鲁海牙使真定。
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时庄圣太后已命取真定金银,由是真定无本,钞不可得。
布鲁海牙遣幕僚邢泽往谓平章王文统曰:
“昔奉太后旨,金银悉送至上京。
真定南北要冲之地,居民商贾甚多,今旧钞既罢,新钞不降,何以为政?
且以金银为本,岂若以民为本!
又太后之取金帛,以赏推戴之功也,其为本不亦大乎!
”文统不能夺,立降钞五千锭,民赖以便。
俄迁顺德等路宣慰使,佩金虎符。
至元二年秋卒,年六十九。
初,布鲁海牙拜廉使,命下之日,子希宪适生,喜曰:
“吾闻古以官为姓,天其以廉为吾宗之姓乎!
”故子孙皆姓廉氏。
后或奏廉氏仕进者多,宜稍汰去,世祖曰:
“布鲁海牙功多,子孙亦朕所知,非汝当预。
”大德初,赠仪同三司、大司徒,追封魏国公,谥孝懿。
(节选自《元史·布鲁海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B.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C.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D.真定富民出钱贷人者/不逾时倍取其息/布鲁海牙正其罪/使偿者息如本而止/后定为令/中统钞法/行以金银为本/本至/乃降新钞/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后”作后一句的时间状语,位于句首,之前应断开;“使偿者息如本而止”使动结构,表意完整,其后断开;排除AC;“中统钞法”是名词性短语,不能独自成句,它作动词“行”的主语,“中统钞法”其后不能断开,排除D。
画线句的意思是:
真定的富豪人家放高利贷给人,(债务人)虽不过期偿还(富豪们)也要加倍取息。
布鲁海牙将他们治罪,使债务人付息不超过本钱,此后定为制度。
中统钞法推行,规定以金银为本,有本的地方才发给新钞。
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卯,是干支纪年中的一年,古人用六十对天干地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届高三 语文 最新 考试题 周周 新高 专用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