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6992832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08.45KB
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猜花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赵芸
使用人
袁书
课题
猜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认、读、拍、唱这一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使学生认识并能掌握这一节奏。
2.通过学唱《猜花》,感受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海南歌曲)
3.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用各种花来作问答歌唱。
教学
重点
新节奏的读,拍、唱。
教学
难点
后十六分节奏
教学
方法
听唱法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一.猜一猜
1.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猜,
什么花儿空中开,花儿红的像火焰?
生:
(XX同学先举手,答木棉花,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得多)
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夹在雪花中?
生:
(XX同学很聪明,说我拿着梅花。
)
什么花早上,很象一个小喇叭?
生:
(基本上全班同学都知道喇叭花,这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比较多喔)
教师:
这么多漂亮的花已经被作曲家做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了,好的,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一听:
说说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有什么特点?
都有哪些演唱形式?
(解释什么是演唱形式)师:
问答式的演唱。
3.找一找,学我做:
(后十六节奏)
师:
在歌曲里有一个节奏很特别,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并且学我做。
听辩并模仿老师拍出来的节奏。
24 ××× ×| ××× ×| 举双手
4.再播放一次歌曲,找一找,这样的节奏在哪里出现了,出现的地方我们用一个小动作来表示.让我知道你们找到了。
播放歌曲
5.学一学: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模唱法。
A.读读歌词,着重读(嘁不隆咚镪隆咚镪)
B.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配合形式。
C.学唱歌词:
可教师先问,学生来答的形式学习
6.唱一唱:
现在轮到你们来表现了,大家想想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呢?
领唱,合唱。
(师领唱)、分两组对答演唱、分男女生等多种形式,并互相进行评价。
7.看一看:
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关于海南的一些小知识。
总结:
我们学习了歌曲《猜花》,这是一首来自哪里的民歌?
我们今天见到了一个新的节奏是什么?
如有时间拍一拍
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花可以来歌颂,自己试着编一编,下节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教学
反思
在教这首新歌曲之前,作了认真研究教材,,让学生用这种问答式的演唱方式来歌唱花的种类,歌唱花的崇高,花有什么崇高的品位呢!
后来学生们各抒己见地演唱了各种花,如:
菊花、水仙花、牵牛花、甚至有些学生想象到了升空的烟花喔!
另外学生就是要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教学,学生们能够用另外其它花来歌唱,充分显示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也说明了学生发挥音乐课的双边效应,既学唱好了歌曲,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时量正常完成,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
2、巩固“我的小音库”中存入的“do”、“re”、“mi”、“sol”、“la”五个音,将唱名当歌词演唱,逐步建立唱名和简谱的关联感。
3、通过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学习,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音乐,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4、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能自编律动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点:
结合歌曲,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
教学难点:
用律动表现歌曲乐句变化和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听音乐骑着马儿进课室。
用《勇敢的鄂伦春》作为背景音乐,展示森林的画面。
初步感受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节奏和旋律。
2、发声练习。
用“动物”发声练习练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为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做铺垫。
并在练声时加入强弱变化,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力度变化。
强调练声的姿势,并用钢琴带动学生练声,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钢琴的声音,唱准每一个音。
二、学习新课
1、欣赏《勇敢的鄂伦春》视频
2、简介鄂伦春族的服装和生活习俗。
鄂伦春人住在兴安岭,他们身穿皮袍,脚穿皮靴,头上还戴着狍头皮帽。
狍头皮帽是鄂伦春族特有的帽子。
从前,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通过捕捉猎物来养活自己。
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的。
而现在鄂伦春人成了护林使者,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
3、用手号视唱歌谱。
学生边打手号边唱歌曲,老师用钢琴伴奏引导音准。
4、欣赏《勇敢的鄂伦春》,轻声跟唱。
5、读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6、学唱歌曲。
7、找力度记号。
老师范唱,学生思考老师演唱时音乐出现了什么变化?
引出渐强、渐弱以及强弱记号。
并用拍手体会渐强、渐弱的变化。
8、演唱歌曲,注意强弱变化及情感的处理,同时注意不能出现突强突弱。
9、律动。
请学生发挥想象,根据歌词创编律动并分组表演。
三、拓展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出示三种节奏(X - 、X、X X)三种乐器(双响筒、沙锤、三角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节奏特点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
并用三种乐器分别为歌曲伴奏。
最后,分工合作。
由双响筒模仿开始时马蹄声,沙锤为前面两句歌词伴奏,三角铁为后面两句歌词伴奏,最后结束的马蹄声还是由双响筒来演奏,第四排做律动。
四排合作表演歌曲。
四、小结
了解了鄂伦春族,学会演唱《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还学会了给歌曲伴奏、伴舞。
音阶歌》教学设计
长沙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胡蓉
教学目标:
1、能熟悉七个音符和唱名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地参与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就是
你》,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学重点:
能熟悉七个音符与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具准备:
钢琴,音符与唱名卡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师演唱歌曲《找朋友》
师:
同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游戏中的歌曲吗?
生:
……
师:
这个游戏大家都玩过,叫做《找朋友》,接下来我们就做这个小游戏,帮助音
符找朋友,好不好?
生:
……
二、认音符
师:
我们在做游戏之前先认识下我们要帮助的对象——音符。
1、拿出音符与唱名的卡片,让学生认识音符1、2、3、4、5、6、7和唱名do、r
e、mi、fa、sol、la、si的对应关系。
2、打乱7个音符和唱名的顺序,让学生来辨认。
三、音乐游戏
请出7名同学上台,拿着打乱了顺序的唱名卡片隔空站好,播放音乐
《我的朋友就是你》,然后请拿着音符卡片的同学,在找到自己相对
应的朋友后,同时举起手中的卡片,台下的学生拍手直到音乐结束。
四、学习歌曲《音阶歌》
师:
大家玩得真开心呀!
音符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也特别的高兴!
这不,它们唱着
《音阶歌》感谢我们来啦!
1、初听歌曲
师:
同学们有没有找出歌曲当中哪句最能体现音符小精灵爬上坡又滑下坡?
师:
找到了吗?
谁来说说?
(如没有找到,老师可以范唱歌曲,并用手势提示)
生:
……
师:
你能唱一唱吗?
生:
……
师:
仔细听听老师唱的和刚刚这位同学唱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范唱最后一句)
师总结:
音符小精灵2非常着急,一下就爬上去了,因此我们在唱2的时候速度稍
快点,音符小精灵7、6很粗心,不留神就滑下来了,我们再来唱唱。
(学生跟琴
反复唱最后一句,唱准附点以及十六分音符)
2、再次聆听歌曲
师:
音符小精灵非常的调皮,特别喜欢滑滑梯,这首歌曲中除了最后一句,它们
还出现了几次?
生:
……
师:
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教师弹琴教唱,学生反复跟唱,边唱边做手势)
3、师生接龙
老师唱歌词,学生唱唱名处;老师唱唱名处,学生唱歌词(学生用手的动作配合
表示所唱音阶的旋律线)
4、随琴轻声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为音符找到了朋友,而且还学会了《音阶歌》,大家真棒!
下课!
(随
着《音阶歌》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课 题】《有个洋娃娃》
【教学要求】
学生能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
【重 点】学打新的手号
【难 点】模仿木偶戏的表演
【教 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歌。
教师播放上节课教过的歌曲《小燕子》,请学生边唱边跳。
二、演木偶戏。
教师随录音带伴奏范唱歌曲《有个洋娃娃》并且做木偶戏的表演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多做几次表演,表演时要诙谐、幽默有趣,将洋娃娃可爱的形象展示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唱新歌。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有个洋娃娃》,可以让学生听唱歌曲,也可以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歌曲。
四、巩固知识:
段落反复记号。
表示唱完第一段后,从头反复跳过第一直接唱第二结束。
五、学新知识。
在歌曲中找到这两个新音:
si、do`,请学生跟随教师做新手号的练习。
六、唱唱演演。
教师启发学生比较《小燕子》与《有个洋娃娃》这两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
一首是中国儿歌,一首是印度尼西亚儿歌。
(运用旋律、节奏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后记】
能够简单区别《小燕子》与《有个洋娃娃》这两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
由
于歌曲简单好听,学生很容易上口,所以学生的兴趣较高,学习较认真。
《野兔饿了》教案
一、教学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
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从歌曲的旋律走向,感受音的上行与下行走动、同音重复。
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2、通过歌曲的学习,教导学生不做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事情。
3、让学生按音乐的故事进行即兴表演,并通过改编歌词进行创
造,让学生在唱与表演中感受音乐,并大胆、积极、自主地进行表演及歌唱。
三、教学分析:
《野兔饿了》取自小学二年级,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
曲,旋律活泼而风趣,配有两段歌词,歌词内容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一只野兔饿了,到处找吃的,原想偷吃农场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后想这样做不应当,跑出农场继续找,找到路边把天然的青草尝,吃来觉的青草还比稻谷香。
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利益的事。
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四、教学重点:
1、完整的教唱歌曲,并让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跟着歌曲做即兴表演。
3、指导不做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事情。
五、教学难点:
1、4∕4歌曲强弱规律的特点。
2、音乐中四分音符的休止。
六、教学技能:
教唱技能、示范技能、弹唱技能
七、教学课时:
四十分钟
八、教学准备:
1、《野兔饿了》音频
2、做好完整的教学PPT,弹练歌曲 3、一个有关于兔子的的头饰。
九、教学过程:
1、导入:
问题导入法 问题:
同学们都喜欢不喜欢动物?
同学
们都喜欢什么动物?
借此引出野兔这个主人公。
2、进行语言与音乐中停顿的探索:
野兔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
事情,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同学们要跟老师一起来完成下面一条节奏才有可能知道。
44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X︱ X X X 0︱ 一二三 ,开步走, 抬起头, 挺起胸, 就像小兵 雄赳赳 3、学生看着谱子带问题初听歌曲:
①、野兔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这是一只乖巧的小兔,他
知道农民种田很辛苦,自己没尽力不应该尝,也告诉同学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
)
②、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
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这首歌
曲是44拍的,44拍是一种常见的拍号。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44的强弱规律是:
强 弱 次强 弱 )
4、边打节奏边朗读歌词:
①、4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0︱ 野 兔 饿 了 头 晕 脑 涨 咕 噜 咕 噜 肚 子 响
②、44 X X X X︱ X X X 0︱X X X X︱X X X 0︱
正 要 开 箱 偷 谷 吃 忽 然 想 起 不 应 当
5、学生跟着钢琴学唱歌曲。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歌曲的节
奏也对着节奏朗读了歌词,在这种情况下来学唱歌曲是一件比
较容易的事情。
但二年级的学生学唱能力还是一般,所以在教唱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并反复练习。
6、跟着音频演唱歌曲,并请同学们想想可以在歌词中加入什么
动作,唱完请同学表演。
(老师事先也要想好动作)
7、全班再次演唱歌曲,请一两位同学上前做即兴表演。
十、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野兔饿了》这首歌曲,同学们也
表现的很出色,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通过这首歌曲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再一次强调称赞野兔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
《多年以前》教学设计
简析教材:
《多年以前》这首歌曲是由美国一首同名民歌填词而成,作者借用原民歌对“多年以前”的美好回忆,来烘托亲近自然的情绪。
所填的歌词首先讲述多年以前地球拥有“蓝天、森林、小鸟”,后来“森林消失,小鸟一去不返,”再描写现在孩子们对小鸟“轻轻呼唤”,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
2、认识四分休止符,并在歌曲学唱中体会。
3、通过歌曲《多年以前》的学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加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以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
(出示课件)
师朗读: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欢乐的歌唱
森林是它们可爱的家园
蓝天任它们自由飞翔
它们的歌声让人们久久留恋
二、参与活动
1、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
留恋的歌声定是一种美丽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鸟动听的歌声。
(1)初听(听录音范唱)
(2)复听(让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
(出示课件——“0”的自我介绍)
(3)齐唱歌曲第一段
师: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可别忘了我们的新朋友——“0”(四分休止符),一定要把“0”表现出来。
2、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
小鸟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因为人们肆意地砍伐树木,大片森林遭到了破坏,小鸟的家园也渐渐消失了。
(出示课件)
“鸟”:
谁来救救我们?
谁来救救我们的家园?
思考1: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鸟儿呢?
思考2:
到春天又将来临的时候,一定会是绿树成荫、花开满园的美好景象,到那个时候,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
师:
老师也有话对鸟儿,大家听!
(1)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思考3: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达期盼鸟儿早日回家的心声?
(2)用亲切的声音齐唱歌曲第二段。
三、主题升华
1、小组活动:
师:
同学们,鸟儿听到了我们呼唤,它有话对我们说。
(出示课件)
“鸟”:
谢谢大家!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家园。
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2、出示课题——多年以前
师:
刚才我们所学唱的歌曲,你能猜出它的歌名吗?
小结: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正如歌名一样,“小鸟无家可归”永远成为多年以前的事,让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
第七课
《欢乐颂》
教学目标:
1、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与体验人世间的美好,激发学生歌颂爱心、培育爱心、关注人类团结的情怀。
2、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划分歌曲段落,并通过歌声表现乐段之间的情绪对比。
3、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4、背唱《欢乐颂》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音乐作品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音高准确、声部谐和。
教学准备:
课件、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
2.谈话导入
师:
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生:
《爱的奉献》
师:
知道这首歌的首唱是谁吗?
生:
韦唯
师:
对,这首歌曲是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的。
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在她家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
[设计意图: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
因此,本环节设计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师生之间的自然对话,巧妙地让学生进入教学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
二、聆听欣赏,感受体验
欣赏《欢乐颂》
1.初听歌曲。
师:
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属于什么样情感的歌曲?
表现了什么样的爱?
生:
雄壮的,表现全人类的爱。
2.复听歌曲。
师:
认真聆听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
采用的是合唱,给人以震撼力。
师:
对,这首歌曲采用的是合唱。
那么合唱的效果除了给人以震撼力和有气势外,表现的情感是不是更加丰富呢?
3.再次复听歌曲。
师:
同学们,合唱的音色很丰富,有男声和女声,在男声和女声中又分成高音和低音。
因此,音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表现的情感也更加细腻,在欣赏合唱作品时应注意倾听和声的效果,增加对音乐的感受。
接下来咱们一起进一步来体验这首雄壮热情奔放的合唱歌曲。
4.学唱歌曲
(1)分析旋律
师:
音乐大师贝多芬以及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真是了不起。
我们一起来视唱这段内容丰富而深刻的旋律。
(2)视唱
(3)二声部合唱
生:
用竖笛分声部视奏旋律,再次基础上演唱二声部。
[设计意图: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以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充分体验蕴涵在音乐中的美感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情感共鸣。
此环节设计能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旋律分析,设计多种活动形式采用聆听、识谱、演唱、演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从音乐本身情绪的“通感”产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突出音乐性。
同时教师点拨启发学生交流情感体验,将音乐知识巧妙渗透于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
三、积极探讨,深化理解
师:
刚才咱们欣赏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欢乐颂》,《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消除隔骇、消除战争,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的。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让我们带着敬仰和表现全人类爱的情感再来演唱这首歌。
(播放外国合唱团在维也纳大厅演唱的《欢乐颂》录像)
生:
边看录像边跟随演唱歌曲。
师: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
是的,歌曲使人们的心都沸腾了。
是那样的令人震撼,歌声唤起了全世界人类的爱。
那么谁来说一说人世间都有那些爱?
这些爱都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
思考并回答…
师:
是啊,生活中提起爱,可说是无处不在,有表现朋友之间的爱、父母之间的爱、邻里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等。
不管什么样的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欣赏到这里,想不想目睹一下音乐大师的风采?
[设计意图:
音乐更深层次的美,就在于能体现人们寄托在其中的各种情思。
因此,此环节设计借用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歌曲产生的社会背景、体裁形式等表现特征。
体会经典的歌曲在现实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也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绪的感悟,拓宽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
]
四、深入感悟,拓展延伸
1、简介“乐圣”贝多芬
师:
(屏幕展示)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图片和和朗读说明文字介绍。
2、欣赏管弦乐演奏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师:
优美的音乐或歌曲总能让人回忆起精彩的画面。
下面的歌曲能让你想起什么?
(听赏歌声与微笑)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音乐片段欣赏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充分聆听音乐作品,在对比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掌握。
进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
五、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和演唱了几首具有爱心题材的歌曲,从中理解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道理,懂得了爱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
最后,祝福大家在充满爱的和谐社会里幸福快乐成长。
大海》教案
设计理念:
《大海》是一首以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的内涵及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掌握力度记号“f”。
2、通过学习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
2、力度记号“f”在歌曲中的表现。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脑、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海
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他仔细听。
(播放海浪声,学生聆听。
) 二、看海
1、欣赏大海的美景并启发学生说说大海的景色?
2、欣赏赞美大海的诗。
三、学唱歌曲《大海》 1、出示课题《大海》 2、初听歌曲。
3、朗读歌词。
4、学习节奏“34拍 ×× × ×× ︱×× × ×︱ 太阳 月 亮也 睡在 里 边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7、师教唱歌曲。
8、为歌曲加上力度记号。
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师生用身体的律动感受歌曲。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充分感受到大海的美,希望同学们要珍惜、保护我们的大海,爱护大自然。
学我做教案
教学目标
一:
锻炼学生对动作的反应和协调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二:
《学我做》通过跟唱的方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音准能力、以及节奏的准确性。
让学生在《玩具进行曲》唱游活动中,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城 小学 年级 音乐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