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已审定.docx
- 文档编号:26991384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157
- 大小:117.65KB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已审定.docx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已审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已审定.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已审定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
节数
实授
节数
出入
原因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进度表
1
一单元
《养花》《古诗二首》
3
2
《古诗二首》《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
5
3
一、二单元
《美猴王》语文天地1单元检测《长城赞》《索桥的故事》
5
4
《索桥的故事》《我站在铁索桥上》《白鹤梁的沉浮》
5
5
二、三单元
《秦始皇兵马俑》语文天地2单元检测《你浪花的一滴水》
5
6
《金色的鱼钩》《白衣天使》《苏武牧羊》
5
7
三、四单元
《南沙卫士》语文天地3单元检测《野草》《琥珀》
5
8
《琥珀》《蝶恋花答李淑一》《生命奏鸣曲》《伟大的日子》语文天地4单元检测
5
9
复习
5
10
期中检测
11
五、六单元
《寓言二则》《小抄写员》《大自然的秘密》
5
12
《大自然的秘密》《我看见了大海》《甘罗十二为使臣》语文天地5单元检测《当代神农氏》
5
13
六、七单元
《当代神农氏》《一个这样的老师》《詹天佑》
5
14
《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语文天地6单元检测《可爱的中国》
5
15
七、八单元
《可爱的中国》《古诗二首》《城市的标识》
5
16
《吾腰千钱》《爷爷的毡靴》语文天地7单元检测《学步》《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5
17
八单元
《我们上路了》《万岁,母校》《童年的朋友》
语文天地8单元检测
5
18
复习
5
19
期末测试
5
20
教材分析
一、总体把握
六年级下期,是学生的第三学段最后的一个时期,所以对照课程标准,确立本期的教学重难点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我们研读课标对这个学段学生作出的阶段目标,从一大堆“理解、推想、体会、领悟、把握、探究”的用词造语中,看到“学习型社会”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标除了对读书能力作要求外,还特别强调诸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养成观察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
”等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我们再来看看学生的需要,他们已对生活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具有初步的社会意识,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认知社会和回报社会。
他们一直参与北师大版教材的课改试验,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是要面对即将开始的第四学段的学习,面对升学的筛选与竞争,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试卷中直接的呈现是他们中很多人对于把握文章中心,准确理解重点词句显得力不从心。
有的在表达时条理不够清晰,有的在个性化阅读中品读收获甚少,有的对学过的知识缺乏横向联系,纵向梳理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锻炼提高是我们共同的职责。
这也是第十二册教材编写者的初衷。
如果我们把本期的文本教学和毕业前的复习应考割裂开来,必将事倍而功半,甚至耽误我们的学生。
所以,深入地解读教材,制定可行的执教方案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共4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16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如课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当代神农氏》。
体现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如课文:
《大自然的秘密》,理解和尊重多样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整册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风格丰富多样,如遗迹单元,这五篇课文分别通过对联、故事、诗歌、记叙、说明等形式展开对遗迹的描述,风格多样,能容丰富多彩,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内容安排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本册教材突出的特点是:
加强整合性,兼顾小学和中学课本的衔接。
不再着眼于个别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推进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其实,在上一册教材中对此我们已经有了了解。
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以供师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安排,特别是“我的视角”“小资料”“日积月累”等提示性、引导性教学资料对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教学时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尽力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
鉴于本期是第三学段与第四学段的过渡期,而且学生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以勤练笔必不可少。
习作练笔与阅读、综合性学习一定要紧密配合。
练笔的提法注重的是习作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经常化,片断化,内容的真实性、充实性、实用性。
比如三单元学生学习课文《可爱的中国》时,想象方志敏写作时的心理活动,体会革命志士珍爱祖国的情感;学完《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后,与同学交流自己跟好朋友分别的经历,学会珍惜友情;读了《城市的标识》后,写自己家乡的标识,启发学生用心去爱那城市中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的馈赠。
学习拓展阅读古文《吾腰千钱》时,想象落水者在河中的情景以及他的想法,引导学生自悟生命的宝贵。
综合活动中,让学生们设计公益广告,以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练笔交叉并行,相互渗透。
二、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共设计了以下8个专题:
1.乐趣2.遗迹3.英雄4.生命
5.冲突6.科学的精神7.珍惜8.告别童年
单元构成:
1.主题课文2.扩展阅读3.语文天地4.单元小结
主题课文:
1.小资料
2.我的视角
3.日积月累
“小资料”中的内容主要有作者的概况、课文的背景资料、以及课文重点知识的解读,这些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文学常识,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检索资料的意识。
“我的视角”栏目,安排的是丁丁和东东两个人物的话,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学时来总结自己发现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以及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等。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思考他们两个人的体会,一方面可以利用下面的留白框,启发学生大胆的提出或写出自己的见解。
如果老师把“我的视角”这一栏目,能够引导到位,教学得法的话,我想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创造力。
“日积月累”栏目,贯穿教材始终,因为语言的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一贯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栏目中老师不应再硬性指定学生学习的范围,应当有学生自由的去摘录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让学生独立的来完成。
这三个提示性、引导性的教学资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尽力的去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应。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1、依据“三个维度”把握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一个依据。
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灵活机动的把握教材,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
2、注意落实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和阶段性目标,教材首先对课文进行了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3、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本册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乐趣”专题、中华文化“遗迹”专题,以及热爱科学“科学的精神”专题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告别童年”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1.专题设置方面的继续与发展
如在“乐趣”这一单元。
我们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我们面对的孩子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要进入七年级的学习了,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感悟人生”的单元,虽然与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这一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
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乐趣”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在兴趣、目标方面有了一定基础,到初中学习相关单元就不会有太大落差。
2.“阅读链接”呈现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
如第二组遗迹这个单元,在课文《索桥的故事》后面,链接了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结合课文想一想,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通过对比阅读理念的渗透,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的十分紧密。
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度,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备好课,不能再出现现拿书本进课堂这样的习惯,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要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要胸有成竹,在课堂上要做到有的说,有的讲,讲的顺,学的乐。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专门安排识字这一环节,要求会写80个字,这80个字应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堂上要留一定的写字时间,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好字的同时要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对于扩展阅读或课外阅读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利于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能力。
3.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高年级的一个重点,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并具备了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和方法,自己学习和探究,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
如:
第二组课文《索桥的故事》
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如,“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在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出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又如,第六组课文“金色的鱼钩”课后问题
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说一说你认为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些句子中会有体现?
从找句子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理解和把握,课后往往仅是举个例子,主动权应更多地把握在老师和学生手中。
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要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中关于题目和作文贴近生活的观点、关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观点、关于让课外活动融入学生生活和作文要多样化的理解,似乎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1)、让题目和作文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惟一源泉。
很早以前,毛泽东在谈到文学创作的时候就谆谆告诫我们,文学家、艺术家,应该“深入生活”,到生活的第一线去,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观察、分析、研究一切人。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才能进行最基本的创作活动。
那么学生的作文,也就是广义的创作活动。
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摄取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
“作文教学目的何在?
我看在于:
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巧妙地与学生需要结合,多与学生的快乐生活经验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彼”,写出真情实感。
只要学生爱上了作文,我们语文教学便意味着成功。
比如“乐趣”单元,在让学生作文时,应该从帮助学生摄取生活素材上面做做文章,在诱导学生关心和热爱生活上下下工夫,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千万不能从概念、从政治说教、从想当然来。
我们要设法了解学生的生活,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这样出的命题才能够切近他们的生活,才不会把他们吓倒。
(2)、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激情,就是驱使学生进行写作的酵母。
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除了帮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教授他们一定的写作规范和技巧,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必须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
因为感情、热情、激情,都是激发写作欲望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
此外,我们出的作文题目也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情趣,如果他们拿到作文题目时,不是“情动于中”,而是“无动于衷”的话,则作文写不出来,将是意料之中的事。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都以文章为对象,忽略了文章生成前的感情激荡过程。
事实上,写作是一种认知活动,文章的写作过程,并非完全是文章的生成过程。
文章的生成过程常常先于文章的写作过程而发生。
文章生成前的情感激发,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向。
譬如说,在作文课上,教师看着某一个写得比较快的学生的作文本自言自语:
“啊!
真了不起,怎么写得这么快啊!
”单这一句话,就可能使在座的其他学生的写作速度和激情都提高一个层次!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思维训练,情感诱导和语言文字创作三个组成部分,把思、听、说、读、写、动六个方面糅合在一起,组织起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融入生活。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每天基本是重复着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式的路线。
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开凿作文的源泉。
走向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
比如“遗迹”单元作文素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考察家乡附近有哪些名胜古迹,看看家乡的石桥、寺庙等,背后有什么故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
这些会为作文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
(4)、作文形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写作。
”因此,我们应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使作文训练收到实效。
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种形式:
A、演、讲、写相结合。
作文教学的课堂形式是每个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比较尴尬的问题。
想打开思路,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情发挥,又怕课堂教学太乱,生怕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的形式组织教学,显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能让学生提起兴趣。
其实,只要学生尽情投入,再复杂的环境、再杂乱的场面,学生照样能够感受到。
所以,我认为作文课应让学生“动起来”,可以采用“演、讲、写”相结合的形式,在活动中求写。
比如在“科学的精神”一单元作文前,可先让学生,把自己从杂志上看到的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一边演示,一边向同学们讲解,讲好了再要求学生写,可以写观看完科学实验后的感受,也可以写实验的过程等,学生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下,这种将演、讲、写的结合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有情有意,受到非常好的效果。
我总觉得这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完全体现了“人人能体验,个个有的说”的原则,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感受,容易认识事物的底蕴,激发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动动、玩玩、看看,既避开了抽象的作文理论,又摆脱了“规矩方圆”的束缚,字里行间容易流露出真情实感。
B、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文为评价,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切实有效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加强作文积极有效的训练。
比如:
学习珍惜单元中《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时,让学生懂得世间可珍惜的东西很多,而友情更是永远值得珍惜的。
面对与朋友的分别让学生更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六年级的学生对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及将升入初中的他们可能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趣、有意的往事,写一写和朋友之间都建立里了那些友情,面对离别时,又该如何去珍惜。
进而本单元作文教学就可以以“珍惜过去”为题,让学生在习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更好的体会生活的意义。
C、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
叶圣陶曾说:
“口头为语,书面为言。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笔头作文,那是收不到训练效果的,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作文情绪,所以,说、写不应分家,口头作文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D、自改自评与互改互评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确实,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估的活动中。
尤其是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修改与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
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
总之,在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中,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无形中增强了他们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在实践和体验中,也学会了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本学期教学的自主与创新
总的宗旨是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践能力的角度着眼,整合教材内容,拓宽训练的形式和范围,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浏览整册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数量增多了,文体形式丰富了,篇幅加长了内容也加深了。
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要特别重视师生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
来册教学的关键是阅读,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的想象。
课堂上教师不可讲得太多,挤占学生吟咏揣摩的时间,具体教学中的自主与创新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自读为主
课堂上自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没有阅读,教师就不能进入教学指导。
学生的自读应当以摘录笔记,心得体会,预习作业等形式显示出来。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培养边阅读边品味的习惯,为老师在课堂点拨,师生互动做好铺垫。
2、质疑交流
课堂交流要建立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较少,还是一味的教与学的情境较多,其至有些学生有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及时给老师交流,所以老师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班级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个体主动性地阅读,缩小这种交流少的差距,充份利用教材中“小资料”的信息,“我的视角”的意见激发学生主动独立阅读的信心,为他们搭建展示意见激发学生主动独立阅读的信心,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有质疑的交流,在他们自主阅读后有发现与欣赏的交流。
3、活跃课堂
活跃课堂就是把课上活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的动起来,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一盘散沙。
叶圣陶先生曾说:
“不见到处给他们点拨,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导出,需要参政处给他们指示。
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
所以教师应选择点拨的时机和方法,在课堂上发挥引领作用。
灵活机动把握教材,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跃起来,生动起来。
教学总目标及任务
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思维及语文学习能力。
这个学期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我打算这学期着重进行积累和写作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轻松的面对语文课堂。
1、情感与品德教育。
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景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2、音、字、词训练。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从认读章节、辨析易混韵母、读准声调、轻声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复习。
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方法和从字典中准确理解字义,并逐步提高查字典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3、语句学习。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能按要求把词语归类和进行正确的搭配。
注意积累词语。
巩固对助词、副词的认识。
从感上认识歇后语。
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
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
从感性上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
复习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关系的简单复句。
从感性上认识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
4、段落、阅读、短文深入学习。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在继续训练从内容到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阅犊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听过的故事。
在口语交际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别人讨论、商量。
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特别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
“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象。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观察、发现到作文的提高。
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抓住要点缩写课文。
学写读书笔记。
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学情分析
培优辅差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姓名
基础状况及奋斗目标
帮扶生姓名
帮扶措施
帮扶结果及进度统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期中
期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教案 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