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貌.docx
- 文档编号:26985518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50.90KB
构造地貌.docx
《构造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地貌.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造地貌
《地貌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地貌学的性质
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本章内容: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以及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等的研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
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
是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
(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
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内力指由地球内能所发生的作用。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地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等外力所起的作用。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运动等。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合同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外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是不断地把高地上的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地,逐渐夷平高地和填平洼地,使地表的起伏平坦化。
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地表。
它能破坏高地形成侵蚀地貌,也可在洼地堆积形成堆积地貌。
3.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内力和外力在地貌发育过程中始终是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作用效果相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
有关地貌学知识反映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文献中,如《禹贡》、《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主记》等。
(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
地貌学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
此期在地貌学理论上贡献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人物是美国学者W.M.戴维斯和德国学者W.彭克,他们是当代地貌学的奠基人。
1.侵蚀循环学说
侵蚀循环学说是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的关于地形发育的主要理论。
他认为地貌的发育要素有三个——构造、时间和营力,地貌的演化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一提法抓住了地貌演化过程的实质。
他通过对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貌的研究,把地理循环分为“风蚀循环”、“冰蚀循环”、“水蚀循环”、“海蚀循环”等。
而在每种循环中,又把地貌的发育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一个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的青年期,一个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的壮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长的老年期。
指出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地貌发育的因素,是地貌学中第一个系统阐述地貌发展的古典理论,对地貌学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其不足之处是,在思想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地貌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变化。
实际地貌的发育是非循环模式,而是旋迴性的;同时,他把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人为地分开,也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其次,他只注意到河流的下切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形式的流水作用。
2.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
该学说与戴维斯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地貌是内外力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研究地貌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地貌形态去了解内外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地壳运动的性质。
地貌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
他把内外力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界常见的山坡形态联系起来,但没有考虑气候、岩性等对山坡形态的影响。
(三)地貌学的现状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分支地貌学科发展较快。
3.与相邻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4.研究手段和方法提高很快。
四、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生产方面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三)矿产普查方面
第二章构造地貌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板块构造学说对全球构造地貌成因之分析
2.海底构造地貌类型
3.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4.不同构造型式的地貌特征
本章内容: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
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为一接近扁率1:
298的旋转椭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二、大陆与洋底
洋底——水深一般超过3000m的大洋底部。
占地球总面积的55%。
洋底地壳厚度薄,是玄武岩质,上覆薄层深海沉积物或缺乏。
大陆——大陆地壳密度小、厚度大、二氧化硅含量大。
表层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其下为花岗岩质的基础,再下面为玄武岩质层。
大陆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
大陆边缘——洋底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
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占地球总面积的16%。
大陆边缘的地壳具过渡性质,大部分地方接近陆壳。
三、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特点
根据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1.构造活动带
全球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
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③洋脊裂谷带
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2.相对稳定区
在构造活动带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区域。
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不强,很少有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弱。
这种稳定区内最稳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区和大陆上由古老地盾构成的高原和平原区。
(二)成因
勒比雄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除太平样板块完全属洋壳构成外,其它五个板块范围兼包陆壳和洋壳部分。
板块之间的边界活动带是由上述三大构造活动带组成。
这些边界地貌反映了两侧板块性质与活动的特点。
洋脊裂谷带的生成反映了两侧洋壳板块的分离,环太平洋大陆边缘主要反映了洋壳板块与陆壳板块的汇聚,喜马拉雅山突出反映了两侧陆壳板块的碰撞过程。
板块的分离与汇聚运动是以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为基础的。
整个地壳和上地慢组成的岩石圈板块是随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而运动。
由于对流运动在大洋中脊轴部上涌,使二侧板块发生平移分离运动,而在对流下沉区则发生板块汇聚和碰撞,以致形成三种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不同的构造和地貌特征。
第二节海底构造地貌
一、洋底构造地貌
(一)大洋中脊(洋脊)
大洋中脊是洋底的重要地形,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全长约80000公里。
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并相互连通。
其上水深约3000~4000米。
洋脊的地形较为复杂,由两列平行脊峰和中间的洋脊裂谷构成,并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不连续的段落。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质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喷发溢流活动带,是新洋壳形成地带,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
当地幔物质上涌时,洋脊顶部受拉张而形成纵向的洋脊裂谷。
同时,岩浆溢出,新洋壳不断地在中脊顶部形成,并不断向两侧扩展,因而离洋脊越远,洋底年龄越老。
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积物,保存了熔岩溢流、火山喷发及转换断层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二)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
它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
这里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岩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
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
l.海岭
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
其成因类型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
2.深海平原
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隔开的低地,又称海盆。
平均水深5000~6000米,其原始状态为大约300米起伏的丘陵地形,主要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速率较慢,约0.2厘米/千年。
3.海沟
海沟在构造上是岩石圈板块相撞的产物。
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位置上形成了海沟。
与岛弧伴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
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
水深在0~3KM。
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两部分。
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二大类。
(一)稳定大陆边缘
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边缘较为典型,故又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在其复杂的断块构造的基底上通常有几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陆源碎屑沉积物,形成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的外侧至大洋盆地为大陆坡。
此类大陆边缘基本上无火山活动,也极少有地震活动,反映了新生代构造运动相当平静的特点。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这种稳定大陆边缘过去是大陆裂谷两侧的陆壳。
早期它作为板块边界具有强烈构造活动特征。
后期则随洋底扩张逐渐远离,中部形成大洋盆地,其两例接受来自陆地的大量沉积,成为稳定的大陆边缘。
(二)活动大陆边缘
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故又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整个大陆边缘由海沟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世界上60~70%的活火山以及绝大部分深源地震都分布在这个地带,同时还有频繁的中、浅源地震。
靠大洋一侧震源深度较浅,靠大陆一侧较深。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这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冲撞挤压的地带,当大洋板块自洋脊向两侧移动时,由于洋壳板块的岩石密度大,位置较低,遇到大陆板块时,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上形成深海沟以及与其平行的山脉成岛链。
根据活动大陆边缘的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二类:
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以太平洋的东岸最为典型。
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非常狭窄。
2.东亚型大陆边缘
以东亚的大陆边缘最为典型。
自海向陆依次出现海沟、岛弧和弧后盆地,构造复杂多样。
第三节陆地构造地貌
一、陆地构造地貌分区
(一)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
1.新生代褶皱山带
新生代板块的碰撞俯冲作用形成的。
这里构造活动强烈,有频繁的地震,某些地段还有近期的火山活动。
2.大陆裂谷带
陆壳受拉张作用正发展为新的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
地震显著,裂谷低地有火山喷发与熔岩溢流活动,它与洋脊裂谷相同,都处在地球内部物质对流上涌的张裂地带上。
大陆裂谷的存在预示着新洋壳和新大洋盆地的生长。
(二)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
1.褶皱块断山脉
2.断块山与断陷谷
(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构造地貌。
该区长期以来构造宁静,新生代构造运动大多表现为大面积的拱起和拗陷。
如果大面积的拱起区内缺少构造差异活动,经长期侵蚀形成高原或低山丘陵,形态单一,起伏不大;如果在大面积的拱起区内有一定的构造差异活动。
则地形起伏较为复杂。
大面积的拗陷区经长期堆积则形成广阔的堆积平原。
二、陆地构造地貌类型
(一)山地
山地是一统称,是由山岭及其间的谷地或山间洼地组合而成。
“山脉”仅限于带状延伸的山地。
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较大,山地的顶部常有古老的夷平面存在,而阶段性抬升,又致使山地出现多层地貌的特征。
山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形成。
由于内外力作用强度的不同和变化,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有很大的差异。
据此将山地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
据相对高度大小可分为深切割、中切割和浅切割或高起伏、中起伏和低起伏的高山、中山或低山。
丘陵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较上述小,我国一般是指海拔高度500m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的高低起伏的低矮山丘。
据作用营力的不同,可将上述山地分为火山形成的、流水作用的、喀斯特作用的、冰川作用的等类型。
同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山地上,叠复着有关外力作用形成的次一级地貌类型。
(二)平原与高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的平缓的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一般20Om以下。
多是在内力产生的沉降和外力发生加积条件下形成的。
据作用营力的不同,可分为熔岩平原、溶蚀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按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剥蚀-堆积平原、堆积平原等。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比附近低地高出500m以上的广大平坦的地面。
规模较大的高原是新构造运动大面积抬升的结果。
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平缓的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盆地是一种复合地貌类型,由周围的山地或高原和中部的平原(或低矮的丘陵)所组成。
它是构造差异运动的产物,周围的抬升和盆地内部的相对沉降形成明显的对照。
三、地质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地貌是指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别抗蚀力而形成的地貌。
(一)水平岩层构造地貌
当地面未受切割时,地貌上表现为同一岩性构成的平原或高原;在受切割的情况下,顶部岩层较硬时,常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和方山。
软硬岩层互层时,在差异风化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常形成层级状山地。
在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和安徽等地,在老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组成的水平岩层地区,经流水沿垂直节理的侵蚀、重力作用、溶蚀作用等,常形成陡崖、深谷、平顶山地组合的丹霞地貌。
(二)单斜地貌
发育在构造盆地的边缘、穹窿高地的边缘、褶曲两翼等的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统称为单斜地貌。
地貌形态上表现为单斜山(或猪背山)与单斜谷。
单面山的形态特征:
顺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
单斜构造区的水系特征:
顺向河、次成河、逆向河和再顺向河。
(三)褶曲地貌
背斜山和向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吻合的称为顺地形;向斜山与背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反的称为逆地形(或倒置地形)。
由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组成的倾伏褶曲,经外力侵蚀破坏后,地表出现之字形转折的单面山和单斜谷。
(四)穹窿构造地貌
成因上有二种类型:
1.侵入岩体上升或拱曲运动
2.由塑性盐体、粘土组成核心的穹窿构造
(五)断裂地貌(断层地貌)
1.断层崖
是指断层活动所形成的陡崖。
①断层崖壁表面的岩石风化侵蚀,使崖壁后退、坡度变缓,最终可使断层崖消失。
②在断层崖破坏的早期阶段,由于受横切断层崖的沟谷和河流的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分割出许多三角形的断层崖,称断层三角面。
与此同时,这些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在下降盘堆积,形成沿断层线分布的一系列洪积扇。
这种由一系列断层三角面和洪积扇交错分布的地貌特征,往往是断层存在的地貌特征之一。
2.断层线崖
除活动断层直接形成的断层崖以外,还有一种是沿夷平的古老断层线位置发育的断层崖称为断层线崖。
这种断层崖不是断层活动造成的,它们的形成是断层崖夷平之后,由于两盘岩石的抗蚀力不同,一侧被蚀为谷,另一侧残留成山,古老断层被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成断层崖。
3.断层谷
断层带是岩层的破碎地带,河流等外力常利用这种软弱地带发育成谷地,称为断层谷。
断层谷两侧地层不对应,地形也不对称,谷地在平面上较顺直。
4.断块山与断陷盆地:
是在地垒和地堑的构造基础上形成的。
(六)火山与熔岩地貌
1.火山地貌:
火山口、火口湖、火山锥。
2.熔岩地貌:
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台地和熔岩高原、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等。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
1.风化及风化壳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崩塌的发生条件
3.滑坡的地貌特征及发生条件
第一节风化作用与风化壳
一、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风化作用。
它是一切外营力作用的先导。
通常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
而生物风化作用就其本质而言,可纳入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之中。
(一)物理风化作用
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份的改变。
产生物理分化作用的原因有:
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的剥离作用
②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③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
④生物活动对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影响
(二)化学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的各种化学组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这种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水、大气和温度。
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
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碳酸盐化作甩、氧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等。
以上各种风化作用在自然界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加大孔隙度,岩石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水、空气、微生物的侵入。
因此,物理风化作用促进了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化学风化作用不仅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成分,而且破坏了其结构,减弱了矿物之间的凝聚力,又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它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继续和深入。
二、风化壳
(一)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特征
残留在原地基岩之上的风化物称为残积物。
被风化了的岩石图的疏松表层称为风化壳。
风化壳按其平面形态特征可分为面状、线状、囊状和复合型风化壳等几种类型。
风化壳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土壤层、风化土层(全风化带)、风化碎石带(强风化带)、风化块石带(弱风化带)、风化裂隙带(微风化带)以及原岩。
各带之间都是逐渐过渡的。
(二)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1.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
岩(碎)屑型风化壳
2.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
①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
硫酸盐常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富集,形成硅铝一硫酸盐型风化壳;碳酸盐常在原地富集形成硅铝一碳酸盐型风化壳,故又称富钙阶段。
②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
硅铝酸盐分解为各种粘土矿物。
在这些风化物中,硅铝相对富集,故又称富硅铝阶段。
组成的风化壳称为硅铝粘土型风化壳或高岭土型风化壳
③化学风化的晚期阶段:
Al2O3.2SiO2.2H2O+nH2O→Al2O3.nH2O+2SiO2.H2O
最后残留的多为铁、铝、锰的氧化物及耐风化的石英,在这些风化物中,铝铁相对富集,故又称为富铝铁阶段。
所形成的风化壳称为铁铝型风化壳或砖红壤风化壳。
(三)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
1.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热条件,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和风化壳的类型均不一样,使得风化壳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
①极地和高山寒冷气候区:
岩屑型风化壳
②温带半干旱和沙漠地带:
硅铝-氯化物-硫酸盐型风化壳
③温带草原气候:
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
④温带森林气候,硅铝-粘土型风化壳
⑤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
砖红壤风化壳
2.地貌条件
不同的地貌条件,影响到风化作用及残积物的分布。
在地面起伏较大、新构造运动较强烈的山区及地势低洼的地方均不利于风化壳的发育,只有在准平原上、分水岭的鞍部以及较平坦的地区,才有可能发育成巨厚的残积型风化壳;高大山区会形成风化壳类型的垂直分带性。
3.岩性和时间:
母岩的成分影响风化壳的发育。
风化作用时间直接影响到风化壳的发育阶段。
第二节坡地重力地貌
坡面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并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即坡地重力地貌。
一、崩塌
(一)崩塌及其特征
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石块和碎屑层等,主要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地向坡下崩落,在坡麓形成倒石堆,这一过程称为崩塌。
发生突然;速度块;破坏性大;形成倒石堆。
(二)崩塌的类型
1.山崩:
山坡上规模巨大的崩塌。
2.坍岸:
发生在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
3.散落:
岩屑沿斜坡向下做滚动或跳跃式的连续运动。
(三)崩塌的形成条件
1.地貌条件
崩塌只能发生于陡峻的斜坡地段。
崩塌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强烈切割、地势高差较大、地形破碎、坡度陡峻的高山峡谷区,特别是河流的上游、河流强烈侧蚀的凹岸,以及海蚀崖、湖蚀崖和水库的库岸等处。
2.地质条件
主要是受岩性、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3.气候条件
崩塌是和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因而,在一些日温差、年温差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形成崩塌。
4.触发因素
暴雨、强烈的融冰化雪、爆破、地震及人工开挖坡脚等是引起崩塌的触发因素。
(四)崩塌地貌
坡上部为切入山坡呈围椅状的陡坎地形,一称为崩塌壁。
其下为崩塌体位移时刨出浅的沟槽。
坡下平缓地带为锥形的倒石堆或岩屑堆。
倒石堆由巨大的岩块、碎石和岩粉等崩积物组成,大小混杂,无层理,岩性成分与组成陡坡的岩性一致,碎屑呈角砾状,分选性极差。
二、滑坡
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堆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一)滑坡的地貌特征
①滑坡体
②滑动面与滑动带
③滑坡壁与滑坡台阶
④滑坡舌与滑坡鼓丘
⑤滑坡湖与滑坡洼地
⑥滑坡裂缝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
1.斜坡的地貌特征:
斜坡的高度、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2.斜坡的组成物质与地质结构:
滑坡主要发生在由松散堆积层构成的较陡斜坡上。
松散地层中的滑坡,多与粘土夹层有关;基岩滑坡较少见。
基岩中的滑坡,多发生在页岩、泥质灰岩以及千枚岩、片岩等岩层分布区。
斜坡内的各种地质软弱面常构成滑动带的软弱面。
3.地下水的作用:
地下水丰富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4促使滑坡滑动的因素:
①斜坡形态的改变
②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变化
③震动影响
(三)滑坡的类型及其发育阶段
l.滑坡的类型
按物质组成可分为:
①土质滑坡;②岩质滑坡
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可分为:
①同类土滑坡;②顺层滑坡;③切层滑坡
按滑体厚度可划分为:
①浅层滑坡。
②中层滑坡;③深层滑坡
按滑动年代分为:
①古滑坡;②老滑坡;③新滑坡;④发展中的滑坡
按运动形式可分为:
①牵引式滑坡;②推动式滑坡
2.滑坡的发育阶段
①蠕动变形阶段
斜坡后壁开始形成拉张裂缝,地表水下渗加强,二侧出现剪切裂缝,滑动面逐渐形成。
这一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天,长的几年。
②剧烈滑动阶段
滑动面已形成,滑坡体与滑床完全分离;各种裂缝相继出现,裂缝错距加大;滑坡后壁出露面积越来越大;滑坡体前缘形成滑坡舌与滑坡鼓丘;坡脚渗出大股浑浊泉水。
此时预示滑坡即将滑动。
在其他触发因素的诱发下,将产生剧烈滑动。
③渐趋稳定阶段
土体压实,裂缝逐渐闭合,滑坡壁变缓,形成马刀树。
但滑坡体的稳定可以是暂时的,也可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造 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