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6984096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83.84KB
最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
《最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版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字词复习:
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薄烟(báo)薄荷(bò)看护(kān)济南(jǐ)咄咄逼人(duō)静谧(mì)莅临(lì)整宿(xiǔ)憔悴(qiáocuì)拆散(chāisàn)水波粼粼(lín)菡萏(hàndàn)敧斜(qī)阳夏(jiǎ)在不(fǒu)确凿(záo)攒(cuán)拗(ǎo)繁衍(yǎn)小憩(qì)踉踉跄跄(liàng)(qiàng)汗涔涔(cén)论语(lún)笃志(dǔ)狭隘(ài)拈轻怕重(niān)干涸(hé)山毛榉(jǔ)啜泣(chuò)哄堂大笑(hōng)恍惚(huǎng)(hū)淡泊(bó)怅然(chàng)蜷伏(quán)怂恿(sǒngyǒng)栅栏(zhà)呱呱坠地(gū)蹒跚(pánshān)嗔(chēn)怪神采奕奕(yì)苫蔽成丘(shànbì)狼亦黠矣(xiá)称职(chèn)滑稽(jī)骇人听闻(hài)缥缈(piāomiǎo)溅起(jiàn)澄澈(chénɡ chè)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躇(chú)步跐(cǐ)蹈溉汲(gàijí)舍然(shì)
杞人忧天:
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各得其所:
每一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人声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
鼎沸,水开了,发出响声。
高枕而卧:
比喻无所顾忌。
今多比喻不加警惕。
油然而生: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煞有介事:
好象真有那么回事似的,煞:
很、极
漠不关心: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
冷淡。
刨根问底:
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
大相径庭:
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yì):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二、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
代表作有《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著名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作家、诗人。
主题:
歌颂母爱、童真、自然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安徒生,丹麦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著名的童话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
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名著导读:
1、《朝花夕拾》收录了作者
1926年所作的十篇
性散文。
2、《西游记》的作者是
,这部小说是以唐代名僧
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原始素材的。
我们来做一个连线题,看看你对名著的内容到底了解多少?
四、古诗名句:
课内古诗:
(4首)
《观沧海》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题演练:
1、《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诗句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真题演练: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真题演练:
1、《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切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真题演练: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古诗:
(8首)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真题演练:
1、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
2、,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真题演练:
《江南逢李龟年》中,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的诗句是: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真题演练:
1、强欲登高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真题演练: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真题演练: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真题演练:
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真题演练: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真题演练:
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五、文言文:
(略)
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待君久不至,已去意与日去(《诫子书》)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C.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狼》)
D.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2.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少哪两种品格?
他缺少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题目。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来①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①未:
古代的一种农具。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宋国人为什么嘲笑这位耕田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撒盐空中差可拟终日在天中行止(《杞人忧天》)
C.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2.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⑦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
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日:
“求尔金耶?
”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锭为谢,却不受。
【注】①以:
因为。
②公:
指王华。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遗所提囊()
(2)公迎谓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3.结合全文,请你说说王华具有怎样的品质。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
“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⑥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币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
()
A.学而不思则罔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不亦君子乎夫君子之行(《诚子书》)
C.学而不思则罔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缀行甚远(《狼》)
2.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
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德修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杞人忧天》)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C.乐亦在其中矣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
D.匹夫不可夺志也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
2.请你结合学习实际,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②,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③,充狙之欲。
俄而④匮⑤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⑥于己也。
先诳⑦之日:
“与若⑧芋⑨,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狃皆起而怒。
俄而日:
“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注】①狙(jū)公:
养猴子的老人:
②狙:
猴子。
③口:
口粮。
④俄而:
一套儿,不欠。
⑤匮:
缺乏。
⑥驯(xùn):
驯服,随从,听从。
引申为服服帖帖。
⑦诳(kuáng):
欺骗,瞒哄。
⑧若: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
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⑨芊(xù):
栎树的果实,俗称“橡实”,一种粮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狙“朝三暮四”而怒,“朝四暮三”而喜中得到什么启示?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荆人欲袭宋①,使人先表②漳(yōng)水。
滚水暴益③,荆人弗知。
循表而夜涉④,溺死者千有余人。
军惊而坏都舍⑤。
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⑦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荆:
楚国的别名。
袭:
偷袭。
②表:
这里作动词用,设立标记。
③益:
同“溢”,涨水。
④涉:
徒步渡水。
⑤而:
这里作“如”讲。
坏都舍:
房屋塌。
⑥向:
从前。
⑦尚犹:
还,仍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荆人欲袭宋()
(2)使人先表流水()
(3)循表而夜涉()(4)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2)此其所以败也。
3.请你说说荆人为什么会失败,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训子①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之。
先学“一”字是一画,次“二”字二画,次“三”字三画。
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
“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
”父喜之,乃谢去。
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
父往询之,子恚②曰:
“姓亦多矣,如何偏姓万。
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着哩!
”
【注】①训子:
教导儿子。
②恚:
怨恨。
此处指抱怨。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
(2)父喜之,乃谢去。
2.本文是一则笑话,请结合实际,谈谈此文给你的启示。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爱重。
鹦鹉自念③虽乐,不可久也,遂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曰:
“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对曰:
“虽知不能救,然尝侨④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⑤其义,即为之灭火。
(选自《宣验记》)
【注】①集:
群鸟停在树上,这里指停留。
②辄(zhé):
总是。
③念:
想。
④侨:
侨居,一国公民在国外长期定居。
这里指鹦鹉在这座山上居住了一段时间。
⑤嘉:
赞美,嘉奖。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请你换个角度说说它的寓意。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日月之行(《观沧海》)
B.去后乃至胜败乃兵家常事
C.相委而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D.待君久不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有人认为他做得对,有人认为他没有礼貌,你怎么看待?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徙木债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
“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民相谓曰:
“此必不信。
”有一人曰: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
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1.下面哪_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恐民不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B.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夜置表于南门之外其一犬坐于前(《狼》)
D.不得赏而已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2.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
()
A.叶公子高好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章》)
B.于是天龙闻而下之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C.于是天龙闻而下之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施尾于堂其一犬坐于前(《狼》)
2.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昔有长者子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③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④。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便生念言:
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⑤。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伽斯那《百喻经》)
【注】①长者子:
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②沉水:
指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③诣:
前往,到……去。
④售:
卖出去。
⑤直:
同“值”,价值。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2)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鲁宗道为人刚直①,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⑦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③来。
使者先入,约曰:
“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宗道日:
“第以实言对。
”使者日:
“然则公当得罪。
”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帝诘之。
谢曰:
“有故人自乡里④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①刚直:
刚正、企直。
②谕德:
教育太子的官。
③酒肆:
小酒馆。
④乡里:
此处指故乡。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2)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2.从鲁宗道与使者的对话中,你可以看出鲁宗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
“善哉!
”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水蛇装神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
“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入以我为神君也。
”乃相衔负以越公道。
人皆避之,曰:
“神君也。
”
(选自《韩非予·说林上》)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以为蛇之行者耳。
(2)不如相衔负我以行。
2.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
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
固请,约明日还书。
生旦往索。
清曰:
“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生忿,讼于祭酒④。
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
“此清灯窗所业书。
”即诵辄卷。
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
祭酒叱生退。
清出,即以书还生,曰: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
【注】①倜傥:
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
考中了举人。
③秘书:
少见的珍贵书。
④祭酒:
国子监的主管官贵。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2)特以此相熙耳。
2.景清的行为意在告诉同舍生一个怎样的道理?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
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
卫君曰:
“大国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
”南文子曰:
“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
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
”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
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
(2)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
2.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掩耳盗铃
范氏①之亡也,百姓有得钟⑦者。
欲负而走,则③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④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⑤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⑥矣!
【注】①范氏:
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部编版人教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