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docx
- 文档编号:26982984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93.39KB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docx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大气
污染物
地面停车场
汽车尾气
CO
NOX
HC
0.20t/a
0.03t/a
0.01t/a
0.20t/a
0.03t/a
0.01t/a
恶臭气体
(有组织)
NH3
H2S
0.11mg/m3、0.798kg/a
0.0043mg/m3、0.031kg/a
0.0022mg/m3、0.016kg/a
8.8×10-5mg/m3、0.00063kg/a
恶臭气体
(无组织)
NH3
H2S
0.042kg/a
0.00165kg/a
0.042kg/a
0.00165kg/a
水污
染物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氨氮
130.9mg/L,0.722t/a
55.3mg/L,0.305t/a
114.8mg/L,0.633t/a
8.7mg/L,0.048t/a
23.30mg/L,0.128t/a
5.92mg/L,0.033t/a
7.35mg/L,0.040t/a
2.07mg/L,0.011t/a
固体
废物
生产车间
废活性炭
废滤料
废包装物
0.4t/a
0.3t/a
3.5t/a
0.4t/a
0.3t/a
3.5t/a
污水处理站
污泥
1.48t/a
1.48t/a
化验室
化验室废物
0.2t/a
0.2t/a
废培养基
0.05t/a
0.05t
生活
生活垃圾
14.3t/a
14.3t/a
噪声
施工期主要有推土机、搅拌机等,其声压级在85-110dB(A)之间,但只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空压机、鼓引风机及各种泵类等,其声压级在75-92dB(A)。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使可附另页)
通常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地形、土壤特征、植被等;人为因素主要有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水土保护法制观念淡薄、治理措施不配套、人为生活活动等。
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管道及厂房施工过程各种由于表层土壤被破坏,土地翻动,所采用的水土报酬绿化设施将在大约一年左右时间逐渐发挥作用。
同时因工程结束,工程区永久占地被固化,绿化区种植植被、一些水土保持设施相继建成,因此,将会使因施工期引起的水土流失现状有所改善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一、输水管线
1、扬尘
管线施工在施工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扬尘和粉尘。
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管沟开挖、土石方堆放、土方回填、废土装卸及运输过程。
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产生尘土。
为减少施工挖填土方的扬尘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管道施工应采取分段挖掘、下管、试压、分段回填等措施,尽快恢复原有地貌,缩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降低影响程度。
工程中应采取洒水措施,合理确定施工时间,禁止大风天施工,合理确定施工场所等措施,尽量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废水
本项目清管、试压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水,这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本项目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排入自建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项目在施工范围内不设修配厂维修,凡需维修的大中型机械设备与车辆均到柳河县内修配厂维修,避免维修废水随意排放污染地表水,进而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减少施工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3、噪声
根据对管道施工过程噪声分析,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三个施工阶段,管沟挖掘阶段、管道铺设阶段、地表整理阶段。
由于管线施工机械大部分为高噪声机械,管线挖掘应尽量采用小型机械挖掘;地表整理阶段有夯土机、运输车辆等发出的噪声,以上施工过程的噪声级在75-95dB(A)范围内,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减噪防护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弃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针对固体废物的性质,建议将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应及时清运,施工现场不设集中弃土场,管沟回填完毕后考虑将弃土用于矿泉水厂区平整;废弃带菌培养基将培养基放到灭菌锅121℃灭菌30min后再当作一般固体废弃物来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由化验室收集后交公司指定的地点存放,由公司统一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生活垃圾箱,定期清运至指定垃圾堆放点,避免随意抛弃。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间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
二、矿泉水厂区
1、地表水
由于施工废水中污染物较简单,主要是COD和SS,且污染物浓度较低,一般COD约300mg/L,SS约为200-300mg/L。
本项目施工废水建议进行适当的沉淀处理后回用。
沉淀下的泥浆或固体废物,应与建筑垃圾一起处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
不会对周围土壤造成危害性影响。
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
(1)扬尘
施工过程中,土石方阶段最易产生扬尘。
扬尘产生几率与土方的含水率、土壤粒度、风向、风速、湿度及土方回填时间等密切相关,根据当地条件分析,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土方的挖掘和回填不会形成大的扬尘。
但风力相对较大的天气情况下,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形成扬尘,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施工扬尘是施工期间影响施工场地和附近区域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施工场地每天定时洒水,防止浮尘;在大风天气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运、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产生的扬尘污染;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工程施工要实施绿色施工,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各种堆料应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
渣土运输车辆要全部采取密封措施,严查渣土车沿途洒落,在建筑工地集中区域设置运输指定通道,规定时间、路线进行运输作业。
施工料场中,严禁起尘原料露天堆放;所有来往施工现场的起尘物料均应用苫布覆盖。
经此处理,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焊接烟尘
本项目钢结构焊接均在室外,空气扩散条件较好,因此对局部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3)汽车尾气
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于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
施工场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
车辆在施工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
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
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建议采取的措施:
尽量选取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选用质量高、对大气环境影响小的优质柴油,加强管理和维修,尽量减少因机械、车辆状况不佳造成空气污染,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过程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经此处理,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产自挖掘机、装载机及各类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产生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并且各具有其独立的噪声特性。
各施工阶段主要施工设备见表34。
表34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状况
施工阶段
所使用的主要施工设备
挖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各种运输车辆等
切割锯、打磨机、电锯及各种运输车辆等
参考由张永军、杨学兵所著论文《建筑施工噪声影响分析和对策措施探讨》,各种主要施工设备的声级范围见表35。
表35各种主要施工设备的升级范围
主要工程设备
声级范围dB(A)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及各种运输车辆
85-100
混凝土搅拌机
75-85
切割机、切割锯、打磨机
85-95
吊车、升降机、振捣棒
65-70
建筑施工主要是露天进行,且每项工作都是处于连续变化状态,使用的又都是高噪声设备,虽然就性质上讲是短暂的,但脉冲噪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大。
从施工阶段上看,其主体工程的建设阶段噪声级最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环评要求:
(1)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
(2)合理进行施工布置。
综上,在建设阶段,高噪设备和机械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构成一定影响,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制定好作息时间。
经此处理,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本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阶段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针对各固体废物的性质,建议将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能综合利用的尽量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及时清运,运至指定填埋场安全填埋;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生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避免随意抛弃。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间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影响
工程建成后,厂区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建设单位应在厂区及厂界进行绿化,且在树木选择上,选择种植生命力较强,有较好的净化空气能力,适应性强的树种,采用耐寒耐旱,能适应贫瘠土壤的植物物种,使绿化率大大提高,采用上述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施工期虽然可能带来某些环境影响因素,但这些都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竣工,绝大部分因素将消失或缓解。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有过滤器排污水(包括石英砂过滤、精密过滤)、洗瓶废水、设备清洗污水和生活污水等。
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工艺为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COD去除效率82.2%,BOD5去除效率89.3%,SS去除效率93.6%,氨氮去除效率76.2%。
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排入一统河。
2、废气
本项目瓶与盖均为外购,不在厂区内进行生产,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机械旋盖,无有机废气产生。
主要废气为地面停车场废气和污水站恶臭气体。
(1)地面停车场废气
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产生量为CO:
0.20t/a、NOx:
0.03t/a、HC:
0.01t/a,小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小,在地面扩散快,与地下停车场相比,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稀释。
地面停车场属无组织排放,地上停车场空气流通迅速,污染物扩散条件好,且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单车尾气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因此地上停车场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很小。
(2)恶臭气体
本项目运营期污水站将产生恶臭气体,主要污染因子为NH3和H2S。
项目产生的NH3和H2S总量分别为0.84kg/a,0.033kg/a。
经类比分析可知,各污染物有组织浓度分别为H2S:
0.0022mg/m3,NH3:
0.000088mg/m3。
本项目为减少无组织排放,污水处理站拟对污水站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密闭收集,并经活性炭吸附后,处理后的恶臭污染物应通过15m高排气筒外排,净化后气体中各污染物排放量及浓度均能够满足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对周围居民及医院内部人员影响较小。
针对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为有效减轻该部分废气无组织排放对外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次环评对无组织排放控制设置大气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
大气防护距离:
根据Screen3System大气估算模式,本项目有机废物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4-1996)的周围外界浓度最高点的排放浓度要求,厂界无组织排放无超标点,因此,不许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7.2章节可知,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带大气层时,其浓度如超过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允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NH3、H2S排放浓度低于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标准,可不设置卫生环境防护距离。
3、噪声
①预测源强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灌装机、空压机、输送设备及各种泵等设备,噪声源排放情况详见表36。
表36主要设备噪声排放情况
序号
噪声源
声级值[dB(A)]
声级特征
1
空压机
90
连续、稳定
2
灌装机
85
连续、稳定
3
泵
85-90
连续、稳定
4
输送设备
80-85
连续、稳定
5
包装机
80-85
连续、稳定
②预测模式
预测选用噪声叠加模式和点声源随距离衰减模式,首先采用噪声叠加模式计算多个噪声源在某一点的合成噪声值,然后利用点声源随距离衰减模式计算距离r米处的噪声值,再与背景合成生成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值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多声源理论叠加公式:
LP=10lg(
)
式中:
LP—n个声源叠加后的总声源级,dB(A);
Li—第个声源对某点的声压级,dB(A);
n—声源个数。
距离衰减公式:
LPA=LPB-20lg
式中:
LPA—预测点距声源A处的声压级,dB(A);
LPB—声源B处的声压级,dB(A);
ra—预测点距声源A处的距离,m;
rb—测点距声源B处的距离,m;
Ae—环境衰减值,dB(A)。
Ae取值受地面吸收、空气温度、物体阻挡的屏蔽等环境因素影响。
本噪声预测时Ae取0。
③预测结果
厂房等建筑物的隔声量按照北方一般建筑材料对待,对于20-160Hz的声音,范围为18-27dB(A),在本次预测中,只考虑厂房等建筑物的隔声和声级距离衰减,故取ΔL为20dB(A),预测结果见表37和表38。
表37声环境质量预测结果(单位:
dB(A))
项目
叠加后噪声值dB(A)
削减后噪声值dB(A)
东厂界贡献值
南厂界贡献值
西厂界贡献值
北厂界贡献值
灌装车间
94.7
74.7
32.0
40.2
33.6
36.7
表38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预测结果(单位:
dB(A))
监测点位
背景值
贡献值
叠加值
达标情况
N5
49.8
35.4
49.95
达标
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投产后,通过减震隔声和距离衰减,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及居民环境敏感点处预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化验室废物、废活性炭、废滤料、废包装物、污泥及生活垃圾等。
本项目固体废物应及时清运并妥善处置,尽可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化验室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活性炭及废滤料由厂家回收;废包装物集中堆放后卖废品回收站;污泥送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本项目将培养基放到灭菌锅121℃灭菌30min后再当作一般固体废弃物来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由化验室收集后交公司指定的地点存放,由公司统一处理。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在加强环境管理,并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复核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的前提下,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各类固废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产生二次污染。
5、绿化措施
绿色植物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
绿色植物不仅能美化城市、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而且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附尘粒、杀菌、改善小气候、避震、防噪音和净化空气污染等许多方面的长期和综合效果,这是任何其他措施所不能代替的。
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主要靠页面进行,1万m2高大森林,其业面积可达75万m2草坪,1万m2草坪,其叶面积为22-28万m2,庞大的叶面积在净化大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建议在车间周围及场内道路两侧种植对有害气体吸收能力较强的树木,如:
杨树等乔木树种。
以吸收有害气体,杀灭细菌,降低其在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也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树木的枝冠能降低风速,使灰尘下降,叶子表面不平,还分泌粘性的油汁和汁浆,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一般情况下,绿色树木能使降尘量减少23-25%;而飘尘量减少37-60%,落叶阔叶树比常绿阔叶树滞尘能力要强。
另外,树木的减噪作用也非常明显。
据国外测定:
40m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dB(A),30m的林带可减低噪声6-8dB(A)。
为了减噪和净化空气,减少异味,保护环境,应在厂区根据不同地段的要求,合理搭配各种植物。
在绿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植物净化、防尘、隔噪等效应。
例如车间四周和道路两侧应设置高大阔叶乔木林带,并选择降尘、吸收效果好的树种;而在发生噪声的车间周围则应选择降噪效果明显的树种,设置较宽的防护林带,达到较宽的防护林带,达到既发展生产,又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厂内其他空地应采用灌木、草坪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5、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项目周围无重污染企业,厂区内部建有企业酒厂两座生产车间,本项目灌装车间的北侧和东侧分别建有企业酒厂的两个生产车间(位置关系详见附图4)。
目前已经建设完成,即将投入生产,从环保角度,相互影响较小。
北侧为废弃养鸡场,2010年停产,目前仅剩厂房,无遗留的污染源存在,对本项目影响估计较小。
项目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较小。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地面
停车场
NOx
CO
HC
空气流通
影响不大
污水站
恶臭气体
NH3
H2S
活性炭,15m高排气筒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水污
染物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COD
BOD5
SS
氨氮
自建污水处理站
满足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固体
废物
生产过程
废活性炭
废滤料
废气包装物
厂家回收
厂家回收
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不产生二次污染
化验室
化验室废物
有资质单位处理
废培养基
高温灭菌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污水处理站
污泥
送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施工部门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工程竣工后噪声源也将消失。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较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采取遮蔽隔音措施,对以克服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此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厂区内部及其周围的空地进行植树绿化,补偿一定生态损失,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又可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能屏蔽噪声。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水
①施工场地设置沉淀池。
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于抑尘。
②管道试压所排废水中采用简单沉淀处理后回用。
③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作为农肥。
污水处理工艺:
(1)污水处理规模
本项目水处理规模设计为30m3/d,每天24h运行。
(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a.工艺原理
本项目污水站污水处理拟采用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工艺流程详见图3。
图4拟建污水站工艺流程图
该工艺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先利用厌氧微生物水解和酸化作用,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分解的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创造条件;然后利用微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状态下能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净化水质。
生物处理单元前设置化粪池、格栅池,可实现去除较大浮杂物、净化水质、避免沉淀等多种预处理工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
b.设计特点
设置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两级生物处理单元,其中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可将污水中的复杂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有机物,而且驯化后的厌氧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毒性耐受力。
这一特征使系统对废水中有机负荷变化、各种难降解药剂残留物有较强适应性,可实现稳定的处理效果。
工艺流程成熟、系统操作管理方便。
在调节池内调节污水水质、水量后,通过液位控制器控制水泵自动提升,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接触池、溢流式结构,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接触池可短时间中断进水而不影响生物的净化能力,易于控制。
药剂投加设备,风机、搅拌设备启闭均通过电脑自动化系统自动控制,同时能够对水质、水量进行在线监测。
充分利用场地,优化处理站平面布置,所有构筑物呈组合式。
所有设备(控制系统除外)、池体均设置在地下,减少处理站占地面积。
各构筑物共用池壁,优先采用设置预留孔方式连接各构筑物,简化工艺管线及投资成本。
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双套并联,两套相同的系统同时运行,当其中一套系统出现故障,另一套处理系统仍会继续运行,减小了污水处理站因事故完全停止运行的概率。
c.工艺流程
化粪池
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
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
格栅池
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格栅的作用就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质,防止堵塞后续设备及管道,对水泵及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
采用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调节池
经过格栅拦截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均化水质、水量,再由提升泵提升进入水解池处理。
水解池
调节池出水通过潜污泵提升至水解池进行一级生化处理,水解池把难降解的高分子物质通过水解酸化中产酸细菌,分解成低分子、溶解性、可生化性强的物质,好氧菌作进一步分解创造有利条件。
接触氧化池
水解池出水溢流至接触氧化池进行二级生化处理。
接触氧化池填料选用悬浮式填料,此种填料挂膜、脱膜容易,且不会堵塞和结球。
竖沉池
污水经接触氧化池生化处理后,溢流入竖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清水进入中间水池,污泥经排泥泵排入污泥池,污泥经脱水机脱水后形成干泥外运。
由于本项目的污泥产生量为1.48t/a,因此本项目无需设置单独的污泥浓缩间,只在污水处理站内设置1个容积为1.5m3的污泥浓缩灌,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污泥浓缩灌为全封闭是的罐体,处理到含水率低于60%,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3)污水站处理效率
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效率详见表39。
表39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
污染物
污染物浓度(mg/L)
去除效率(%)
产生浓度
排放浓度
COD
130.9
23.30
82.2
BOD5
55.3
5.92
89.3
SS
114.8
7.35
93.6
NH3-N
8.7
2.07
76.2
(2)废气
①施工现场四周设置临时彩钢板。
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沙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在晴天或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应适当向厂区内地面撒水;
施工开挖过程采用洒水车定期对作业面和土堆洒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挖掘出的土渣临时堆放时应该将表面压实,降低施工期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③在运输时车上盖防风雨的苫布,避免大风季节产生二次扬尘。
④工程车辆尽可能采用高标号燃油,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并对进出施工场地车辆用水冲洗轮胎。
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场地内的行车速度不易超过15km/h;运输石灰、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要求保持完好,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土过程不散落;同时应覆盖蓬布,以减少撒落和飞灰。
经常清洗运载汽车的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减少汽车在运输过程携带泥土、杂物散落地面和路面。
(3)噪声
①施工部门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以便有效缩小施工期的噪声影响范围;
施工期内,禁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主要 污染物 产生 预计 排放 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