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6981637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23.28KB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节课设计以世界眼中的中国形象变迁作为主线,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关注。
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新中国的形象——站起来”、“‘文革’时期的中国形象—乱像中”、“新时期的中国形象——好起来”、“21世纪的中国形象——飞起来”。
以这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层层递进地深入剖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注重用多种史观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分析历史事件,高中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概括、对比、分析等能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课改理念,本节课做了这样一种基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教学设计,尝试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从世界的角度去看中国当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探索、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史实,分析其给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用民主法制被践踏的史实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从中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分析理解历史、概括史实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材料与问题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分析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促进学生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增强民主法律的意识和现代的公民意识。
3.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在本单元内容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经过本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学习后,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有初步了解。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我国建国后民主法制的发展历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
本节课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的挫折与破坏,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文革”之后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
贯穿本课的基本线索是民主和法制。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中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及“文革”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建完善历程。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4.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对中国当代史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不满足老师对课本的简单重复。
他们理性思维有所发展,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但在课堂上又往往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
因此,本节教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取向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
本课内容涉及“文革”的历史以及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史料和时事材料较为丰富,历史和现实联系密切,学生兴趣较为浓厚,可以通过课前课上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例如在课前组织学生在本地走访、调查“文革”时期的人和事;让学生利用网络、报刊等手段了解当前我国民主法制的发展状况。
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实现历史课的社会功能。
课堂上教师可精选部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材料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以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共鸣。
5.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
新课导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教师:
现在,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研究中国。
那么,我们国家现在展现给世界的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一则短片来了解。
(播放视频)
这是2011年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这个短片中展现的中国形象如何?
(提问2、3个学生)
学生:
中国各领域人才济济,社会民主和谐。
教师:
而我们国家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民主和谐社会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透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去探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
我认为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开始上课之后,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由课间休息的松懈状态迅速地进入到上课的状态?
这就需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
因此,在导入本课的时候,我选取了中国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1分钟形象宣传片为导入,从中国现在展现给世界的形象出发,拉近学生与课本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热情。
步骤二:
新课学习
一、新中国的形象——站起来
(幻灯片展示1949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及标题:
民主统一)
教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当时的《时代周刊》为什么以毛泽东作为我们国家的形象代言人呢?
学生:
教师:
若学生答不出来,提示学生注意背景标题“民主统一”。
毛泽东也曾经说过: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了。
”中国的独立,我们已经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
学生:
民主革命的方式。
教师:
获得了独立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民主权利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那么,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的制度和法律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呢?
学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
特别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那么,作为新中国公民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呢?
大家一起来自豪地朗读一下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85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8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第9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生:
集体朗读。
教师:
所以,通过这些民主法治建设,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设计意图】“新中国的形象——站起来”这一环节是承上启下的内容:
一是承接了“新课导入”,二是承接了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对第20课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融会贯通;三是启发了学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文革”时期的中国形象——在乱中
教师:
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到了60年代末,同样是《时代周刊》,同样是毛泽东,不同的是,中国的形象变了。
变成怎样了?
(幻灯片展示1967年《时代周刊》封面的毛泽东形象及标题:
CHINAINCHAOS)
中国在乱中。
因为什么事件而乱?
学生:
文化大革命。
教师:
幻灯片展示:
1987年《时代周刊》封面及标题:
WhenChinaWentMad——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教师:
文革中的中国乱了,疯了!
中国为什么会发疯?
请同学们从这段材料并结合课文找出原因。
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
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
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学生:
根据材料和课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由20世纪60年代末时代周刊上的中国形象引入,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对“文革”发生的原因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材料的能力和概括材料的能力。
教师:
就这样,文革开始了。
就像外国人说的,中国疯了,疯在哪?
首先看一段我们广西南宁的史料。
根据1954年宪法,这段材料反映“文革”破坏了宪法的哪些规定?
据1983年处理‘文革’遗留问题时调查,……解放路这一带,共烧毁33条街巷,其中烧毁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和民房共2880多座(间),……
……据不完全统计,仅围攻解放路和展览馆打死1470人,抓获俘虏9845人……分别关押在区文化大院、区电业局、南宁二中、九中、天桃小学、区、市看守所等10多个单位。
……有的被当作‘杀人放火’、‘四类分子’、‘坏头头’、‘国民党残渣余孽’、‘反共救国团’等罪名的‘要犯’、‘首犯’处理。
被‘俘虏’人员交各县民兵拉回去处理共7012人,其中在拉回途中打死和拉回后打死的有2324人,当作‘要犯’长期关押的46人。
——《广西文革大事年表》
学生:
3位学生回答。
教师:
3位同学们都从材料中找到了“文革”对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严重地践踏破坏了法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乡土史料进行解析,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本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情感上加深学生对“文革”危害的认知,促进学生在课后自发地去通过身边人和物来探究历史。
教师:
文革除了践踏破坏了法律,以下这则材料还反映出它践踏破坏了什么?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9)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8)
学生:
民主制度。
教师:
通过材料我们了解“文革”在我们南宁的情况,那么,在全国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播放本人以历史照片自制的视频短片。
学生:
(观看视频)
教师:
刚才同学们在看视频的时候表情都很凝重,我们的心情也都很沉重。
那么,下面请各学习小组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文进行讨论,概括指出“文革”对民主法治的践踏主要表现,以及“文革”在政治、文化、经济、人才等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
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
各学习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
结合各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学生归纳“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破坏及造成的损失表现为:
(1)大批党政领导、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迫害。
(2)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3)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夺权,陷于瘫痪。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被中断。
【设计意图】经过了前面结合课本和相关文字材料让学生对“文革”践踏民主法制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认识文革,我从网络上大量、庞杂的历史照片中选取了一部分配上沉重的音乐制成了一个小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培养学生从视频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归纳的能力,也利于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在此基础上创设综合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讨论,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理解概括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革”践踏民主法治的理性认识,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文革”的反思
教师:
假设我们刚刚经历了“文革”,现在时间到了1978年,国家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讨论:
应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再重演?
假设我们在座的同学就是来自各个省的会议代表,你们会提出哪些建议呢?
(教师作为会议主持人,指导全班分为四个小组:
例如第一组代表广西、第二组代表广东、第三组代表湖南、第四组代表湖北。
各省代表先民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再进行为时四分钟的小组讨论,最后由组长总结发言。
)
学生:
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
结合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文革”的教训:
(1)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3)要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要重视教育,尊重人才。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乡土史料、文字材料、视频材料的学习,学生对“文革”会有比较深刻、全面的理解,也会有很多的感悟启发,所以设置“群策群力”对“文革”反思的小组讨论环节,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推选小组长的形式去体验民主选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把他们的感悟反思表达出来,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反思能力;而最后的组长总结发言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这个环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新时期的中国形象——好起来
教师:
文革结束之后,我们逐渐进入了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时期。
幻灯片展示1979年《时代周刊》封面的年度人物邓小平及其标题:
TengHsiaoPing—VisionsofaNewChina
1979年的年度人物为什么是邓小平?
学生:
教师: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为了重塑中国的形象在民主制度上做了哪些努力?
大家先根据课本内容用2分钟准备,待会儿我们需要请一位同学作为国务院发言人来阐述民主制度重建的举措。
学生:
教师:
点评。
只是重建了民主制度行不行呢?
学生:
不行。
教师:
制度需要什么作保障?
学生:
法律。
教师: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邓小平提出:
必须加强法制。
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法制建设方针?
(幻灯片展示材料)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
学生: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教师: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
教师:
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总结,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2)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4)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国务院发言人”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从国家领导人的角度体验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逻辑表达能力。
四、21世纪的中国形象——飞起来
教师:
进入新千年以后,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重新腾飞。
时代周刊上,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是?
幻灯片展示新千年以后《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领导人形象
生:
胡锦涛、
教师:
为了保证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民主法治做了什么要求?
这些要求说明了什么?
幻灯片展示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的内容节选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高度,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彰显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学生:
党和国家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视,民主法制在不断完善当中。
教师:
我们历次党代会都吸取了历史的教训,着重强调民主法治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当今社会上仍有不少违法乱纪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文革悲剧就不会再重演!
【设计意图】通过《时代周刊》的封面和中共十六大~十八大的民主法制建设内容的引用,使历史课堂与社会现实紧密联合,增强对现在民主法制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凸显历史课堂的社会功用。
步骤三:
课堂小结和拓展
教师:
(将以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放在一起进行小结,以人物带入历史,小切口,大历史。
)
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顾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从中得到的历史智慧是:
6.教学设计特色
(1)本节课程设计以新课改、新史观作为指导理念,利用教材但又打破教材的常规设置,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以2011年中国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1分钟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导入,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作为主线,设计了“新中国的形象——站起来”、“‘文革’时期的中国形象——在乱中”、“新时期的中国形象——好起来”、“21世纪的中国形象——飞起来”这四个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的环节,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当代政治文明的曲折历程,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本节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为目标,合理利用了视频材料、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直观地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当代公民意识;并通过“自主探究”、“史料解析”、“群策群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史料解读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3)本节课注意利用乡土史料,拉近学生与课本、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兴趣。
(4)本节课涉及到“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破坏,图片史料较多,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去感悟、反思这段历史,本人选出了部分图片史料配上适当的音乐做成了一个小视频插入到课件中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后普遍反映感触良深。
(5)本节课还引用了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报告里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部分内容,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凸显历史课堂的社会功用。
7.教学反思
(1)用图片史料配文字配乐制作视频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技术并不熟练,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调整,但是制作出来的视频效果仍不够好。
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多媒体制作、操作技能,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课改之后新教材的课时容量比旧教材的课时容量大了很多,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深入地去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到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主政治 建设 曲折 发展 教学 设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