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方案设计说明.docx
- 文档编号:26981215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9.02KB
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方案设计说明.docx
《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方案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方案设计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方案设计说明
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方案设计说明
一、工程规模及概况
合肥位于华东,毗邻长三角地区,目前区域重要发展方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为目标,建设成为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中心。
C3地块位于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南侧位置,用地性质为R2,可用地面积为41003.67平方米,拟建居住建筑、配套商业,总建筑面积14596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6532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不小于112132平方米;沿街商业建筑面积不小于4400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29434平方米。
·基地概况
森林公园项目位于合肥中心区西北地块,紧邻二环和城市干道四里河路,靠近西侧蜀山湖区和南侧合肥城市森林公园,基地区位良好,交通便利。
C3地块位于森林公园项目的南侧位置,北侧为含笑路,南侧为森景湖大道,西侧为紫衫路,东侧为紫荆路。
·自然与工程概况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合肥的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合肥地处江淮腹地丘陵地区,由西向东的江淮分水岭贯穿市境,形成低缓鱼背形地势。
全市地形分为丘陵、岗地、平原圩区三大类。
基地原始地形为北高南低,基地内地表多为工程堆土。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GB50220-95)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设计任务书
工程设计合同
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业主提供的其它有关使用要求和相关资料
规划范围内电子地图
三、规划原则与总体构思
⏹规划原则
以用地规划条件为依据,使地块规划设计既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又符合更高层次的规划要求,成为城市形象的新的地标,塑造富有活力的形象特色,以规划设计的创新方法与思路指导设计,形成融合于城市,但超越于城市的公共服务中心典范。
强调人性化设计,发挥景观资源优势,构筑舒适宜人的公共环境。
力求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强调环境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并提升整体区域的景观价值。
⏹总体构思
从城市格局出发,建立院落空间模式
基于森林公园项目的整体开发趋势,C3地块对城市公共形象、小区景观资源对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是一个城市尺度的视角,注重整体社区生活模式的塑造和整合。
以“公园生活、绿意共享”为理念,以景观的渗透性和共享性为规划设计主导,塑造开放性、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中心环境。
基于基地的自然与区位特征,规划设计在审慎分析各项有利和制约条件下,基地北侧设置高层居住建筑,南侧洋房建筑,商业设置在地块西侧,沿紫荆路展开。
主要理念有:
1、绿界延伸——通过建筑体量和天际线的变化,将森林公园的感知边界延伸至地块内部
2、绿轴渗透——通过小区出入口的空间设计将森林公园,的生态感受渗透至生活社区
3、绿核激活——小区内部留出景观绿核,进一步激活地块,多维度体现本项目的绿色特点
同时,从城市角度及公园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沿四里河路、森景湖大道的城市天际线、城市景观要求。
四、空间组织和绿化景观组织
⏹规划原则
洋房区的景观以线性为主,规划设置了入口轴线,并向高层区渗透
高层区的景观以面状为主,是未来居民休憩交流的理想场所
五、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交通组织
该小区的车行出入口分别在北侧含笑路和南侧森景湖大道上设置。
洋房的主要入口位于森景湖大道,组团内人车分流;高层的主要入口位于含笑路。
本地块共三个地库出入口,两个在高层区,一个在洋房区。
六、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理论
森林公园,作为本项目最重要的景观资源,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利用;现代城市中的心灵诉求,是享受生态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
设计中始终以“以人为本”为基准点,追求建筑功能与建筑文化的统一协调,同时建立该区的独特性,将“绿界延伸、绿轴渗透、绿核激活”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
⏹立面设计
高层立面造型以洁纯粹的体量,强调建筑的雕塑感。
在建筑上强调建筑的线条与体块的对比和变化,完善体量的同时,又强调出建筑的现代海派文化形态,使整个建筑高贵、自然又极富装饰感,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形象;同时重点强调了出入口等人行尺度部分;入口下车区,开敞的景观步廊,层次丰富的院落空间,大气方正的内院与广场,使整体空间景观流动畅通;形成文化气氛浓郁又具有活力的城市居住区的建筑形象。
洋房立面造型以赖特的草原风格作为灵感来源,兼具适合当地文化和习惯的元素,适当出挑屋檐,营造闲适舒展的氛围;立面材质主要选用红砖和米色真石漆,深浅呼应,在绿意盎然的森林公园映衬下尤为生动。
七、消防设计说明
⏹编制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B16-87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本工程为商业多2层;居住建筑为27-34层;按不低于一级耐火等级设计。
⏹总平面布局
该区通过外围设置消防环路,内侧设置消防道路和回车场地,保证每个单体均有消防车通过.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之间消防间距均符合规范要求。
⏹单体建筑消防
1)安全疏散:
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两个安全出入口,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要求。
八、环境保护设计说明
1.室内排水为污、废水分流,雨水管单独排出。
2.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空调设备采用低噪声型,并设置隔震器或减振吊架,防止固体传声。
风机、空调设备的进、出风管道上按有关规定设置消声器。
3.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房采用隔音门,墙面贴吸音材料。
九、无障碍设计说明
本工程的总体及各类建筑的以下范围按照无障碍原则进行设计:
各个单体的首层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公共厕所、营业或服务区域。
一十、节能设计说明
本工程以《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1)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J08-205-2000为基本原则,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周围环境、气候条件来进行节能方面的设计。
1)总体:
本工程住宅建筑的朝向控制在南偏东35°~南偏西35°以内,绿化设计的具体措施帮助建筑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
2)屋顶:
屋面采用保温隔热处理,厚度满足建筑热工要求,顶上采用浅色涂料保护层。
3)外墙:
外墙采用200厚煤矸石空心砌块,外侧采用20厚水泥砂浆,外加保温层。
4)门窗:
住宅1~6层的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Ⅲ级;7层及其以上的,不低于该标准的Ⅱ级。
外窗塑钢中空玻璃窗,减少外窗传热系数。
5)外墙开窗面积通过合适的窗地比与窗墙比计算来衡量,考虑外窗的开启数量,春秋季节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节约能源。
6)给排水:
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设备采用节能型,多层住宅采用市政水直供系统。
7)暖通:
选用节能型通风设备,排风系统的排出口设置避免在人员逗留区。
8)电气: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同时在灯具选用上采用节能光源及高效灯具,在楼梯间等公共场所优先采用声光控节能型灯具。
十一、“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
积极应用“四新”技术成果,增加住宅设计的科技含量:
小区采用中央纯净水系统、中央热水系统、中央吸尘系统、智能化(包括三表远程抄送)、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户外太阳能庭院灯、新型单元楼防盗门、中空玻璃门、分时用电等多项“四新”技术成果提升小区的环境品质,为居民提供时尚生活。
1.智能化系统
智能化设施强调着眼未来,但不盲目超前,应用成熟技术,并留有发展用地。
访客对讲系统、居家防盗报警系统、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等;推广计费智能表具,分时计价电表设置信息通讯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满足“合肥智能住宅功能配置大纲”的基本配置要求。
2.保温隔热措施
在节能方面,注意高效节能产品(如:
节能灯,热工性能好的墙体、门窗)的采用,有效降低能耗;外墙全部采用外保温系统,外门窗采用铝型材加中空玻璃,保证冬冷夏热地区室内适宜的温度,降低住户用于取暖和制冷的支出。
倒置式保温屋面系统,保证室内微气候的舒适性,同时达到保温隔热和防噪效果。
3.太阳能的运用
采用先进的收集装置,推广太阳能应用项目和绿色环保节能产品,为小区提供局部的公共设施的电力供应,如廊道灯、庭院灯、草地灯等。
4.垃圾生化处理
为了达到环保的功效,各组团拥有完善的垃圾收集管理系统,并集中设有垃圾生化处理站。
小区里采用生化垃圾处理机处理有机垃圾,利用菌种在一定湿度和温度下自然升温和发酵,来处理有机垃圾,可以使小区内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既可避免垃圾清运车每天出入小区,又可减少苍蝇、蚊子的滋生。
即可节省开支又能优化环境卫生。
5.小区安保系统
具体设计设施详见电气设计说明
6.小区采用箱式变压器供配电
7.每个住宅单元采用电子防盗门
8.LED信息公告牌
为了小区业主,物业居民委员会之间的信息传播便利,拟在小区主如入口处设显示通知、告示等便民信息,方便业主随时了解社区动向。
9.建筑结构体系简洁经济灵活,小高层采用短肢剪力墙、多层采用砖混结构,安全耐久。
十二、绿色建筑专篇
1.建设目标
本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整体构思建筑方案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融合,充分运用适宜、高效的绿色示范技术,严格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中关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创造一个绿色特征明确、全生命周期环保节能和舒适高效的居住社区,将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的建设目标。
2.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3.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本项目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质量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实施,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理念的目标定位,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为原则对绿色建筑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确定本项目适宜实施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本项目拟实施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如表31所示。
表31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技术分类
技术措施
节地与室外环境
1.地下空间利用
2.场地灾害防治
3.周边配置(公共服务、交通等)
4.场地声、光、热环境优化
5.场地生态环境营造(本土植物、复层绿化、透水地面)
节能与能源利用
6.墙体、外墙、屋面及门窗保温隔热
7.公共场所和部位的节能照明系统
8.声控、红外线感应、自然采光照度感应等智能控制调节
9.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节水器具的利用、按用途设置水表
11.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12.雨水径流控制、采取雨水入渗措施
13.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本地材料利用
15.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
16.高强度钢筋的合理应用
室内环境质量
17.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与优化设计
18.室内自然采光模拟与设计
19.室内背景噪声控制(墙体、门窗隔声、楼板隔声)
运行
管理
20.建筑智能化系统
21.绿色施工
22.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技术
23.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物业管理模式
4.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4.1.建筑专业
(1)合肥所在地域主导风向:
夏季为南风,平均风速为2.3m/s;冬季为北风,平均风速为3.4m/s。
规划设计中将通过自然通风模拟分析,使得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针对涡流区域,通过设计低矮灌木,以及在背风侧设计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植物,改善涡流区域的风环境;
(2)本项目周边以交通噪声为主要噪声源,周边道路有固镇路、紫杉路、含笑路及四里河路。
其中项目东侧四里河路属于城市主干道,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本项目沿四里河路一侧应执行上述标准中声环境4a类标准要求,即昼间噪声不大于70dB(A)、夜间不大于55dB(A)。
住区内部应满足上述标准中声环境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噪声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dB(A)。
针对噪声超标区域,应采取多种降噪措施,如沿道路设置复层绿化、建筑外窗采用中空玻璃等;
(3)日照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朝向、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楼内平面的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场地的内外建筑日照。
建筑日照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4)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1003.67m2,设计总户数为904户,按每户3.2人来算,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14.2m2。
满足国家绿色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控制项要求;
(5)建筑场地在施工前将进行土壤氡浓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相应的防治措施;
(6)住区的绿地率大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公共绿地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
(7)根据合肥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小区绿化物种采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木、灌木的复层绿化,并保证每100m2绿地上乔木量不少于3株,木本植物的种类不少于45种。
绿化物种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构成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
(8)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
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小于500m;
(9)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10)建筑本体设计优先控制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及建筑朝向等因素,同时借助节能模拟软件优化外墙、屋顶、外窗等外围护构造方案,使得本项目各栋住宅采暖和(或)空调能耗能够满足《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1的要求;
(11)建筑造型要素简约,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不超过2%,女儿墙高度不超过规范要求的2倍;
(1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
(13)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
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
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14)居住空间可以实现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
(15)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两栋住宅楼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不小于18m,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不会产生干扰。
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16)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4.2.结构专业
(1)采用预拌混凝土能够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并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材料损耗。
预拌混凝土性能稳定性比现场搅拌好得多,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十分重要。
本项目要求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2)本项目6层以上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优先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
(3)在方案设计阶段,对项目采用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本项目的建筑材料消耗量、经济性、施工可实施性达到整体最优;
4.3.给排水专业
(1)卫生器具及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优先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年第5号公告《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节水率不低于8%。
(2)采用减压限流措施,入户管表前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用水点处水压不影响卫生器具的使用舒适性,也不会因水压过大导致用水浪费;
(3)合理设置检修阀门的位置,选用密封性能较高的阀门,避免检修时水资源的漏损;采用新型管材、阀件,保证安全供水;
(4)采取合理的管网设计,使供水的流量、压力在合理经济的范围内,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
(5)结合合肥地区降雨量较为丰富的特点,采取雨水径流的控制利用途径,利用浅草沟、透水铺装材质、渗透或穿孔雨水排放管等有效措施降低场地雨水径流系数,涵养地下水;设置雨水回用系统,收集屋面雨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室外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雨水处理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同时设有备用水源、溢流装置及相关切换设施等,以保障水量安全;
(6)场地绿化灌溉选用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4.4.电气专业
(1)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要求,严格控制各房间、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各房间场所的照度值、统一眩光值、显色指数等均满足标准要求;
(2)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他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
(3)本项目按《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174中所列举的基本配置,进行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
(4)居住建筑内水、电、燃气表具设置齐全,且实行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4.5.暖通专业
(1)本项目所选用分散式空调采暖设备,分户空调应选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的节能型产品(即第2级)。
(2)分体空调的室外机的安装位置考虑建筑构造、外观遮挡、摆放朝向等因素,避免室外机排风(热)不顺畅出现制冷效率下降,高压保护停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现象。
十三、总体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41003.67
总建筑面积
145966
其中
分项
建筑面积
合计
地上建筑面积
住宅
高层
87553
116532
洋房
24579
商业
商业及配套
4400
容积率
2.84
停车数
994
地上
140
地下
854
建筑密度
23.1%
绿地率
35%
总户数
904
结构设计说明
⏹编制依据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合肥万科瑞祥地产有限公司万科森林公园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堪)
⏹结构形式、基础类型、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
本地块住宅建筑为27~34层,拟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
地库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其余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34层剪力墙住宅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余均为三级。
给排水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C3地块,项目位于合肥中心区西北地块,紧邻二环和城市干道四里河路,靠近西侧蜀山湖区和南侧合肥城市森林公园,项目包含住宅楼及小商业。
2.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方案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设计资料
二、给水系统:
1.水源:
城市自来水。
本工程由三条市政给水干管上各引入一根进水管,管径均为DN200,并在建筑物四周构成DN200的环状供水管网。
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暂按0.28MPa计。
2.用水量表:
序号
项目
用水量标准
数量
最高日用水量
(m3/d)
用水小时数
(h)
平均时用水量
(m3/h)
时变化系数
(k)
最大时用水量
(m3/h)
1
住宅
200L/人.d
2893人
578.6
24
24.1
2.5
60.25
2
小商业
5L/m2.d
4400m2
22
10
2.2
1.5
3.3
3
1~2合计
600.6
26.3
63.55
4
不可预见水量1~2项总合的10%
60.1
6.4
5
总计
660.7
69.9
5.4.生活给水采用分区供水,共分五个区:
一区:
负1层~5层为一个区,利用自来水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给。
二区:
6~13层为一个区,由地下室2区变频生活加压水泵机组直接供给。
三区:
14~20层为一个区,由地下室3区变频生活加压水泵机组直接供给。
四区:
21~27层为一个区,由地下室4区变频生活加压水泵机组直接供给。
五区:
28~34层为一个区,由地下室5区变频生活加压水泵机组直接供给。
6.地下室水泵房内设置4套变频生活加压水泵机组,每套机组设有4台水泵,3用1备,变频控制,另配有隔膜式气压罐。
设两个生活水泵房,每泵房内设置2套不锈钢生活水箱,总有效容积为200m3,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之和的15~20%。
供水机组由远传压力表(设在泵房内)将管网压力信号反馈至变频柜控制水泵的运行。
高峰用水时,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交替进入变频或工频工作,泵组自动控制由厂家负责编程调试。
三、消防系统:
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1)布置成环状管网,三路进水,并设置若干DN100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和室外生活给水供用一个供水管网系统。
2)室外消防用水量:
2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
2.室内消火栓系统:
1)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2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布置成环状管网,并在室外设置两只DN100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
3)在最高楼屋顶设置一只有效容积为18m3消防水箱,供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初期消防用水。
4)在地下室设置有效容积为300m3的钢筋混凝土消防蓄水池,供消防泵取水。
5)室内消火栓箱为铝合金暗装,内配有消防泵启动按钮,25m长的DN65的消防水龙带,消火栓栓口的直径为DN65,水枪喷嘴的口径为DN19。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建筑物火灾危险等级:
地下汽车库按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肥 森林公园 项目 C3 地块 方案设计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