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B卷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4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6961033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45MB
期末复习B卷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4解析版.docx
《期末复习B卷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4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B卷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4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复习B卷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选修4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同步课堂系列之单元测试AB卷
期末模拟卷(B卷)
(测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景德镇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生物质能③潮汐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煤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⑦⑧C.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B
考点:
考查新能源的判断。
2.【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l)===2H2(g)+O2(g);ΔH=+571.6kJ·mol-1
B.2H2(g)+O2(g)===2H2O(g);ΔH=-571.6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D.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中要主要物质的状态和系数与反应热的对应关系。
A、当方程式相反时,反应热的符号也相反,所以该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4克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42.9×4=571.6kJ,所以正确,选A;B、水的状态不对,所以不选B;C、氢气燃烧时放热的,反应热的符号不对,所以不选C;D、4克氢气反应应该放出142.9×4=571.6kJ的热量,所以不选D。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景德镇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C.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而水的稳定状态是液体,A项错误;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而醋酸是弱酸,电离时吸热,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B项错误;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碳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则a
考点: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4.【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一定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答案】B
考点:
影响速率的因素。
5.【湖北省咸宁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a2S的水解:
S2-+2H2O
H2S+2OH-
B.NaHCO3的电离:
NaHCO3
Na++H++CO32-
C.HSO3-的电离:
HSO3-
H++SO32-
D.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
Fe-3e-Fe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S2-的水解要分两步进行,A错;HCO3-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NaHC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B错;HSO3-在溶液中主要以电离为主,C正确;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应该是:
Fe-2e-Fe2+,D错。
考点:
电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金属腐蚀的电极反应。
6.【邯郸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答案】B
考点:
考查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
7.【娄底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下列实验,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时,测得乙酸钠溶液的pH﹥7
B.常温时,测得0.1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C.相同温度下,测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D.乙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产生气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常温时,测得乙酸钠溶液的pH﹥7,说明醋酸根离子发生了水解反应,可以证明乙酸为弱酸,错误;B、常温时,测得0.1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大于1,说明乙酸为弱酸,错误;C、相同温度下,测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说明乙酸中的离子浓度小于盐酸,所以乙酸为弱酸,错误;D、乙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气泡,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弱酸的判断
8.【惠州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2+3H2
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A.平衡不发生移动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2+3H2
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选B。
考点:
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9.【淮南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下列情况下,一定能在溶液中同时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2的溶液中:
SO42-、K+、NO3-、Mg2+
B.使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中:
Fe2+、K+、NO3-、Na+
C.由水电离出的c(H+)=10ˉ12mol/L的溶液中:
Na+、HCO3-、Cl-、SO42-
D.中性溶液中:
Fe3+、Al3+、NO3-、I-、Cl-
【答案】A
考点:
考查规定条件下离子共存的问题。
10.【攀枝花市01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密封有NO2的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气体颜色会变浅
B.向K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
C.向盛有0.1mol/LMg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1mol/LFeCl3溶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D.向盛有Na2CO3溶液中的试管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呈红色
【答案】C
考点:
平衡移动。
11.【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ΔG=ΔH-TΔS,当ΔG<0时反应自发进行,此反应ΔS>0,常温不能自发进行,说明ΔH>0,选A;B、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需要考虑焓变和熵变,不选B;C、反应是否自发进行不仅需要看焓变,还需要看熵变,不选C;D、此反应是熵减,所以需要焓变小于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不选D。
考点: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判定。
12.【广雅、执信、二中、六中四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强酸溶液A与强碱溶液B,在常温下其pH之和为15,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恰好为7,则A与B的体积比为()
A.1∶1B.2∶1C.1∶10D.10∶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假设酸的pH为a,则则碱的pH为15-a,酸中氢离子浓度为10-a,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4/10-(15-a)=101-a所以酸碱的体积为10-a/101-a=10:
1,选D。
考点:
酸碱混合。
13.【湖南省浏阳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用质量均为100g的铜作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8g,此时两电极的质量分别为
A.阳极100g,阴极128gB.阳极91.0g,阴极119.0g
C.阳极93.6g,阴极121.6gD.阳极86.0g,阴极114.0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Ag++2e-=2Ag,设反应中电子转移了xmol,则有(100+108x)—(100—64×0.5x)=28,x=0.2mol,阳极质量为100—64×0.5×0.2=93.6g,阴极质量为100+108x×0.2=121.6g,选C。
考点:
电解池有关计算
14.【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化学式
HF
HCl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6.8×10-4
4.7×10-8
K1=4.3×10-7
K2=5.6×10-1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同物质的量浓度NaClO与NaHCO3溶液,前者的pH较小
B.若某溶液中c(F—)=c(ClO—),往该溶液中滴入HCl,F-比ClO-更易结合H+
C.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所得溶液中c(HCO3—)先增大后减小
D.同温下,等体积、等pH的HF和HClO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等量的NaOH
【答案】C
考点:
弱电解质强弱的比较,盐类水解、离子浓度的比较。
15.【玉溪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在(t1+1)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不再增减物质,只改变压强或温度时,A的体积分数V(A)%变化范围为25%<V(A)%<40%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考点:
考查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6.【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下列实验装置选择正确,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C
考点:
化学实验装置。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17.(12分)【湖南省浏阳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Na+)____c(CH3COO-)(“>”、“=”或“<”)。
(2)将NaHCO3溶液跟Al2(SO4)3溶液混合,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
4C(g)
H>0达到平衡时,c(A)=2mol/L,c(B)=7mol/L,,c(C)=4mol/L。
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是,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其采取的措施是。
(4)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一极通入O2和CO2,另一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5)拆开lmolH—H键、lmol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答案】
(1)<(2分)
(2)Al3++3HCO3-=Al(OH)3↓+3CO2↑(2分)(3)3mol/L≤c(B)≤9mol/L(2分);升温(1分)
(4)C3H8+10CO32--20e-===4H2O+13CO2(2分)负(1分)(5)-30.6kJ/mol(2分)
考点: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中的完全转化的思想运用和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的计算。
18.(10分)【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某小组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1)X极与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
氢气从________(填“A”、“B”、“C”或“D”)口导出。
(2)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则M为________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下同)
(3)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石墨为电极),则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标准状况下制得11.2L氢气,则生成硫酸的质量是____,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
(1)正 C
(2)阴离子 阳离子 (3)H2-2e-+2OH-===2H2O (4)49g 6.02×1023
(3)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氢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电极反应为:
H2-2e-+2OH-===2H2O。
(4)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摩尔,根据反应可知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即6.02×1023个。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根据氢原子守恒得生成0.5摩尔硫酸,则硫酸的质量为98×0.5=49g。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
19.(10分)【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醋酸的溶液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的冰醋酸配制250mL0.5000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用上述0.5000mol·L-1的醋酸溶液再进行稀释,为测定稀释后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对25.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5.05
25.00
23.80
24.95
则该醋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
(2)中,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室温条件下)。
①滴定过程中,当滴加12.50mLNaOH时,所得混合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②当滴加25.00mLNaOH时,反应后测得混合溶液的
pH=9。
则混合溶液中:
水的电离度是纯水的倍;c(OH-)-c(CH3COOH)= mol·L-1。
【答案】
(1)250mL容量瓶(2分,写容量瓶不给分)胶头滴管(2分)
(2)0.2000mol·L-1(2分)
(3)①c(CH3COO-)>c(Na+)>c(H+)>c(OH-)(2分)②100(2分)10-9(2分)
考点:
溶液的配制、离子浓度的浓度大小比较和离子浓度的计算。
20.(12分)【湖南省怀化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I、
(1)已知1g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硫气体,放出17.24kJ热量,请写出H2S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II、已知常温下在NaHSO3溶液中c(H2SO3)<c(SO32-)且H2SO3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1=1.5×10-2 K2=1.1×10-7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8×10-2 ;
(1)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
①NH3·H2O②KHSO3 ③KH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2)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C(OH-)(“>”、“<”或“=”):
Ⅲ、已知25℃时Ksp[Mg(OH)2]=5.6×10-12,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
(1)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Al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
(2)溶液中某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0×10-5mol/L时,可认为已沉淀完全。
现向一定浓度的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当Fe3+完全沉淀时,测定c(Al3+)=0.2 mol/L。
此时所得沉淀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Al(OH)3。
【答案】I
(1)H2S(g)+3/2O2(g)=SO2(g)+H2O(l)ΔH=-586.16kJ·mol-1
(2)N2H4(l)+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II
(1)③>②>①
(2)>
Ⅲ
(1)Al(OH)3
(2)不含有
考点: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
21.(8分)【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10分)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H2O(g)
CO2(g)+3H2(g) ΔH>0。
(1)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
(2)判断
(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
①v正(CH3OH)=v正(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下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和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
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
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的转化率为________,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为B________A(填“>”“<”或“=”)。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_______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答案】
(1)0.01mol·L-1·s-1
(2)③④(3)75% < 1.75a
(3)反应达平衡时,B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1.5aL=5.4mo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比反应前增加5.4mol-1.2mol-2.4mol=1.8mol。
CH3OH(g)+H2O(g)
CO2(g)+3H2(g) △n
1mol 1mol 1mol 3mol 2mol
0.9mol1.8mol
故B中CH3OH的转化率为:
×100%=75%。
若A、B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两容器中的气体达平衡时,为等温等压下的等效平衡,两容器中H2O(g)的百分含量相等。
现在A容器的体积不变,而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加,即压强增大,平衡应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H2O(g)的百分含量增加,故B中H2O(g)的百分含量小于A中H2O(g)的百分含量。
(2)若打开K,则A中气体的压强与B中相同,两容器中的气体达平衡时,为等温等压下的等效平衡,这时原A中气体的体积将变为:
×1.5aL=1.25aL,气体体积增加0.25aL,故这时容器B的体积变为:
1.5aL+0.25aL=1.75aL。
考点:
化学平衡计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 复习 学年 化学 同步 单元 双基双测 AB 选修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