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6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史.docx
- 文档编号:26959931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75.17KB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6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史.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6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6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6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城
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
C
4.3099答案:
A
5.3100答案:
D
6.3101答案:
C
7.3102答案:
C
8.3103答案:
C
9.3104答案:
A
10.3105答案:
B
11.3106答案:
C
12.3107答案:
C
13.3108答案:
B
14.3109答案:
C
15.3110答案:
B
16.3111答案:
A
17.3112答案:
D
18.3113答案:
D
19.3114答案:
D
20.3115答案:
D
21.3116答案:
B
22.6494答案:
B
23.6495答案:
B
24.6498答案:
C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16:
新文化运动
城
【考纲要求】
大纲条目
细化要求
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新文化运动
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背景、兴起及概况、主要内容(前后期)、性质、意义
【自主复习】(熟记此部分内容)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背景
1、前期:
①政治方面: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②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军阀统治。
③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2、后期:
1五四运动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逐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②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它领导中国革命时代已经到来。
(二)阵营
1、形成(兴起)
①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新青年》一文。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3《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至北京。
④陈独秀、李大钊等号召人们思想解放,这样以《新青年》为中心,形成阵营。
★蔡元培:
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开创人,北京大学校长,他把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提出“独立人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他的兼容并包的实质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打破中国千年“八股”教育传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拘一格,广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北大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提出“科学”和“民主”理念,文理并重,允许转系,重视品格和个性发展,提倡独立思考,这些教育理念也为当时的中国其他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极为动荡的战争年代,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杰出的人才!
其中包括“两弹一星”科学家(邓稼先,王淦昌和钱学森等)以及其他杰出的科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寅初、陈省身、华罗庚、杨振宁、吴健雄等)
2、变化:
五四运动后,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站到反马克思主义一边。
(问题与主义之争)
(三)代表
1、前期:
激进民主主义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
★比较资产阶级激进派与革命派的民主思想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都主张实行民主政治,但二者的民主思想有一定差异。
孙中山的着眼点在于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他把民主译作“民权主义”,目标在于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建立民主政治的表层结构。
陈独秀等人则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的是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其出发点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人权”,即个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由权利。
2、后期: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四)指导思想
1、前期;民主和科学。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2、后期;马克思主义。
(五)内容
1、前期:
①十月革命前,猛烈抨击封建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如何看待新文化倡导者们提出的“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孔家店指的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提出这一口号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另一方面,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存在着对西方文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化的绝对否定.
②十月革命后,有了新发展:
李大钊等人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
2、后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介绍、传播、转变、论战)
(六)形式
1、前期:
印行书刊、发表文章等。
2、后期:
①宣传马克思主义刊物如雨后春笋地创办起来。
②许多研究新思想新学说的团体纷纷出现。
③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
(七)性质
1、前期: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2、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即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斗争。
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八)评价
1、进步性: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
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
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不同之处。
(1)内容: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后后期。
前期主要内容是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
(2)性质:
前期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文化,带有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后期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文化。
【重点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2.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巩固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
(22分)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狂人日记》
材料三: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
材料五:
“他们抛弃了自家的文化传统……要与中国传统彻底绝裂,不仅要‘打倒孔家店’,而且连孔家店的文化地基都要挖掉。
……无疑是‘邯郸学步’,人家的步法没有学到,自家的步法也给忘掉了,最后连路也不会走,只好在地上爬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指的什么?
材料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和教材的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二、三、四的信息指出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4)根据材料五,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中有何局限性?
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2、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
属于哪一派别?
该派别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3)简要介绍一下图四所示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举两件事例)
(4)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内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各是什么?
答案提示:
1、答案:
(1)民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科学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进步性:
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
局限性:
对西方的文化绝对的肯定,
对中国的文化绝对的否定
(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积极性: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③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同时,它也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4)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看法。
正确做法: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28答案:
(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2)康有为;维新派;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
(3)创办《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4)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重点问题
2、
(1)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③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1、1、
(1)维新派:
①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
②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
(2)革命派:
①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把学习西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
③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用于指导革命。
(3)激进派:
①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②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
③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城
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
C
4.3099答案:
A
5.3100答案:
D
6.3101答案:
C
7.3102答案:
C
8.3103答案:
C
9.3104答案:
A
10.3105答案:
B
11.3106答案:
C
12.3107答案:
C
13.3108答案:
B
14.3109答案:
C
15.3110答案:
B
16.3111答案:
A
17.3112答案:
D
18.3113答案:
D
19.3114答案:
D
20.3115答案:
D
21.3116答案:
B
22.6494答案:
B
23.6495答案:
B
24.6498答案:
C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16:
新文化运动(同步)
城
【真题演练】
1.(01上海15)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01江浙16)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3.(01江浙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
4.(03广东文综11)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A.信仰马克思主义B.宣传社会主义
C.认同无政府主义D.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5.(04广东10)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6.(04全国一2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B.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
C.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D.《中俄声明》签订
7.(2005全国三19)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的思想家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吴虞
8.(05全国二22)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9.(05上海14)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andScience”辩护。
这里的“DemocracyandScience指:
A.科学与技术B.民主与共和C.自由与平等D.民主与科学
10.(2006上海)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1.(2006年江苏卷)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ABCD
12.(2006年天津卷)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
“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3.(2007上海历史)25.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
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
14.(07广东)64.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15.(07江苏)8.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16.(07海南历)16.《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
”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B.L917年C.1920年D.1924年
17.(08广东)2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18.(08海南)18.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19.(08海南)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
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D.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
20.(08四川)17.1923年,胡适撰文说: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 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
21.(05广东历史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申报》载:
“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
”“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
1916年《新青年》载: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
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
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
材料三: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世界大人物:
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分)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分)
22、(07山东)(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
一要天足,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明文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女观的哪些内容?
(4分)
(2)这种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
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
(6分)
23.(07四川综)37.(32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17一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秦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童的派泉。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启萦思想家)霍尔巴赫说: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杜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
(2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
(3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
(4分)
(5)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短。
(要求:
内容具体,有新意。
)(2分)
考点16:
新文化运动
【重点问题】
1、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不同点,发生变化的社会根源
2、
相同点:
前后开展的范围都主要局限于知识界和思想领域;开展的目的都是为了探索改造中国之路;都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不同点:
①内容不同,前者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后者以各种新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②斗争目标:
前者以反封建斗争为主,后者虽仍具有反封建性,但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后,内部斗争很激烈,变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
③运动的强度不同,前者主要是反封建礼教,后者则着重探索新的救国方案,并开始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共成立作了准备。
④所属性质、作用不同: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运动,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原因:
①五四运动前,我国思想领域封建复古逆流泛滥,维护民主共和是历史潮流。
五四后受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并被许多人所接受。
随着形势变化和新文化运动阵营成份的复杂化,代表了不同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发生分歧。
2、
(1)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③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2、三股思想解放潮流的局限性和作用
①维新思想未把封建制度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变革结合起来。
②民主革命思想缺乏对封建思想彻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历史 一轮 复习 考点 16 新文化运动 中国 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