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959159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4.35KB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海陵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请注意: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夜幕下的泰州凤城河,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色彩bān斓。
泛舟河上,沿岸xuàn丽的灯光倒映在荡漾的水波里,令人陶醉。
霓虹灯、连线灯gōulè出来的亭台楼阁,水光交映,流光溢彩,像童话世界里的仙境。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田野,他画高粱,画麦浪;在海边,他画浪花,画海鸥。
B.民俗中,灶神(俗称“灶家老爷”)是遍察人间善恶之神。
C.黄炎培曾写信勉励儿子: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D.“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表露了李克强总理要为民尽忠尽职尽责的决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泰州市有个“先锋俱乐部”,有超过一千名左右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B.进入高中以后,面对挫折如何调节,充分反映了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C.通过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最安全的乐园,为学生的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D.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政府开展了“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善学者尽其理, 。
②笔落惊风雨, 。
③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⑤人贵在立志。
《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本志的句是:
,。
《行路难》中,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名句是:
,
。
5.名著阅读。
(7分)
(1)对《朝花夕拾》常识的表述及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3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多于两项得0分)()
A.《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反动军阀的真实面目。
B.《范爱农》中写辛亥革命使范爱农变得兴奋和勤快,说明他是个具有强烈反清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
最后这位倔强的知识分子被逼上绝路,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C.《五猖会》中的衍太太是位专爱拨弄是非,教唆小孩子作恶,然后散步流言蜚语的两面派人物。
D.《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最为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子路负米”两件事,作品充分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
E.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
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
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7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我校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你也来参与!
【魅力汉字】
真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
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1分)
【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3分)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
①,下朕:
;
(2)上联:
,下联:
。
【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
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张元幹①的《卜算子》,完成第7题。
(6分)
风露湿行云,沙水②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②沙水:
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
7.
(1)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家不幸诗家幸”,历史上每逢国家危难之际,许多作家,目睹凄惨苍凉的景象,为拯救国家,收复中原,献策献计,也写下了不少慷慨之作,此诗便是其中之一,而这些作家也因自己的作品扬名。
B.“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两句,诗人枕着小舟,抬眼望去,深远的天空中,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意境悠然闲适,但却显出博大的气势。
C.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作者思古抚今,大有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
D.这首词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但上下片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景为情设,情由景生。
(2)“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中、两字突出环境的阴冷朦胧,表现诗人凄凉的心境。
(2分)
⑶“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
禾日:
“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
”首抗疏⑥劾贯。
复劾经臣:
“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衣裾落,上曰:
“碎朕衣矣。
”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日:
“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
“留以旌直臣。
”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
增加防守兵力。
②格:
搁置。
③表里为奸:
内外呼应做坏事。
④搢绅:
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
⑤迁给舍:
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
⑥抗疏:
上书直言。
⑦宦寺:
宦官。
⑧曹:
辈,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9、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孔子云:
何陋之有(《陋室铭》)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
(1)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
你更赞同哪一种?
请阐述理由。
(6分)
(三)阅读《睡莲,为何会“睡觉”?
》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
①睡莲,有着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貌。
又因为它的花朵会在晚上闭合,第二天早上又重新开放,被称为花中的睡美人。
②那么,难道它真的跟我们一样也会困倦,也要睡觉?
③睡莲是植物,植物没有神经,也没有感觉,当然不会感到疲劳、困倦。
我们知道,动物有自己的生物钟,都有自己的昼夜作息规律。
其实植物也是一样,也有昼夜节律。
在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光照、温度、湿度、天敌等环境因素也随之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植物自然也会做出对应的变化。
④清晨,太阳升起,植物的叶片也随之舒展,接收阳光;气孔开放,吸收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
午后,日光强烈,气孔部分闭合,减少水分散失。
傍晚日落,叶片下垂,气孔闭合,避免夜间不必要的水分散失。
⑤如果把这一过程拍下来快放,可以看到树叶一扑一张的运动。
尤其是豆科植物傍晚叶片的闭合现象最为明显,比如含羞草,甚至受到扰动的时候也会闭合。
于是有人认为,叶片闭合也可以减小目标,减少天敌侵害。
⑥至于花朵的开闭规律则要更复杂一些。
一方面在热带的植物,为了避免被炎热的日光灼伤,花朵常常避开白天或中午开放;而在寒冷地区,则要避免夜间开放致使热量散失,以及被霜冻伤。
另一方面,植物开花是为了吸引昆虫、鸟类传粉,繁殖后代的,而这些传粉者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比如蜜蜂、蝴蝶、鸟类白天出动,而蛾子、食蜜的蝙蝠则是夜行动物,于是植物便跟着调整开花时间,吸引特定的传粉者。
⑦睡莲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植物,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
于是不同的环境也就造就了睡莲花朵不同的作息时间。
在武汉植物园里,有朝开晚闭、朝开午闭、午开晚闭的和晚开早闭的睡莲。
⑧除了上面讲的原因,有些睡莲还通过闭合的时候将昆虫关在花里,沾满花粉,第二天再打开花瓣,放出可怜的“犯人”,为自己传粉。
(选自“中国科学院网”)
1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2分)
13.联系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5分)
⑴第⑤节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⑵阅读⑥段,推断睡莲“睡觉”可能有哪些原因。
(2分)
①;②避免冻伤;③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植物有自己的生物钟,有自己的昼夜作息规律。
B.豆科植物傍晚叶片的闭合现象最为明显。
C.因为传粉者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所以有些植物会调整开花时间。
D.睡莲都会在闭合的时候将昆虫关在花里,沾满花粉,放出后为自己传粉。
(四)阅读短文,完成15-17题。
(10分)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
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
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
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
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
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
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
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一一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
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
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
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
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
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
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
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
15.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答:
16.请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分)
17.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五)阅读张抗抗的《瞬间与永恒的舞蹈》一文,完成18—21题。
(20分)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
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
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
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
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
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
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
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
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
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
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
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
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
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
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
“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
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
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
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
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
“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
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⑧“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
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
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⑨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
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⑩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
“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
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
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
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18.从全文看,文中第①段的叙述有何作用?
(4分)
19.某班组织“作家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活动,假如你是张抗抗,你将如何回答学生的以下问题?
(3分)
学生:
本文第④段起,对昙花的指代由“它”变成了“她”,请问您是怎么考虑的?
张抗抗:
20.按要求答题。
(7分)
⑴第④段划线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4分)
⑵第⑧段中“真谛”指的是什么道理?
(3分)
21.本文的题目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请联系文本,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探究你对“瞬息与永恒”的内涵的领悟。
(6分)
三、作文(60分)
22.请以“角落里的光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4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略2.C3.D4.略5.
(1)BE
(2)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6
(1)答案:
(1)马;
(2) ⑤;④;②;(3)示例:
小明,你是好样的,学了《弟子规》后能够自觉遵守,我们为你点赞,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示例:
小明,你真是孝顺的好孩子,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7.
(1)D
(2)湿、迷
(3)①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
②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8.12、B
解析:
A.松弛/放下;B.有的人;C.佩服/动词,穿戴;D.根本/本来。
9、B
解析:
A.代词:
指“这种景况”;B.助词:
的;C.宾语前置的标志;D.音节助词,不译。
10、
(1)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15、
(1)陈禾品质:
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2分
(2)进谏方式:
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
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
2分
(3)开放题:
赞成邹忌。
原因:
采用委婉地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
赞成陈禾。
原因:
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2分
12.①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睡莲为何会“睡觉”?
②运用设问,激发读者思考,引发阅读兴趣。
13.
(1)举例子(1分),直观地说明了叶片闭合也可以减小目标,减少天敌侵害(2分)。
(2)①避免灼伤③为自己传粉(2分)
14.D(3分)
15.示例一:
人要学会适应。
示例二:
人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意思对即可)
16.示例:
①首先提出分论点:
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②然后列举在巴黎人们适应安静的环境的事例。
加以论证,③最后得出适应安静的环境,境界也会得到提升的结论。
(意思对即可,各1分)
17.举例论证,1分用叶嘉莹适应环境成为蜚声中外学者的事例1分具体论证了“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自已的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这一分论点(2分)。
18.
(1)文中第①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先前昙花无声无息的六年蛰伏与后文的华丽盛开形成了对比,文脉有了起伏变化:
(2分)
(2)同时也引出下文作者对昙花的描绘和礼赞,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
(为下文写昙花的绝美绽放作铺垫,同时更突出了厚积才能薄发的主旨。
)(2分)
19.张抗抗:
从“它”到“她”代词的变换,体现了我对昙花情感的变化,说明昙花以它长久吸储的精华、优雅绝美的舞蹈使我受到深深的震撼,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3分
20.按要求答题。
(7分)
⑴该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昙花比喻为“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和“开始舞蹈”,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热情赞美。
4分
⑵①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是长期坚守、厚积薄发的结果②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3分
21.(6分)
示例:
瞬息,指昙花绽放的时间很短;永恒,指昙花厚积薄发的精神和尽情、完美绽放生命状态给人们的启迪都是永恒的。
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有限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
(4分)雷锋只活了短短二十三年。
但他却用短暂生命阐释了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质量。
让生命活出质量,瞬息即永恒。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泰州市 017 九年级 语文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苏教版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