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提纲必修一.docx
- 文档编号:26957675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38KB
政治复习提纲必修一.docx
《政治复习提纲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复习提纲必修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复习提纲必修一
政治复习提纲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
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
B:
不同商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小高档耐用品----大)
C: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
调节生产规模B: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C: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2)居民收入(收入水平、收入差距、收入预期)
3)物价总水平
5.刺激消费或发展消费或提高消费水平或增强消费信心的措施(资料20)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调节收入分配,克服两极分化,缩小收入差距
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6.几种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7.做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购物
C重复使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课本29)
1)生产决定消费(A: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B:
生产决定消费的目的C: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A: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B: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9.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怎样发展生产力(课本30页)
1)原因:
是由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重要性:
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有利于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于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有利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措施: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③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④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10.公司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积极意义怎样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引导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可见,公有制企业可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探索不同的实现形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公有制经济,而不是改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2)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11.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理论依据: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现实依据:
①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要以公有制为主体②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状况这一国情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各种所有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2.公司能否经营成功的因素;为企业的经营出谋划策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的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3.企业兼并或破产的积极意义
兼并:
①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规模
②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
破产:
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②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4.就业的意义
国家角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角度: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个人角度: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够不断在生产。
同时,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
解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1):
a: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b: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c: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完善
2):
A:
根本:
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就业岗位。
B:
党和政府: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C:
a:
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b: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和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这也管,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D:
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
16.1)为什么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原因:
a: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
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B:
意义: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障。
2)怎样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国家:
a: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b: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
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并依法处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B:
企业:
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劳动的合法权益C:
劳动者:
a:
明确享有的权利并履行劳动者义务;b: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c:
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d:
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17.商业银行的三大义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③结算业务---中间业务
④其他业务—提供扎券买卖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
18.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对比(资料P49表格)
项目
储蓄存款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不
同
点
性质
储蓄
股票凭证
债权证书
风险保障
收
益
利息
①股息或红利收入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价。
利息
按保险合同,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偿还方式
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不能退股,只能出卖股票
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当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投资效益
利率较低风险小
收益高,风险大
利率高于储蓄存款,风险也比储蓄存款大
有回报,时间长
投资特点
便捷的投资
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稳健的投资
规避风险的投资
相同点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19.居民投资理财应该坚持的原则(资料P49)
1)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有注意投资的多元化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4)投资理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
20.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及原因
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体现了劳动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1.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根本措施:
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A: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B: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2.为什么要注重社会公平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体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的实现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市场。
2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资料P58)
1)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统一性: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而这又存在矛盾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4.财政的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5.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形式
财政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
政
收
入
与
支
出
财
政
收
入
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
财
政
支
出
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26.税收的特征及之间的关系
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关系:
无偿性要求强制性,强制性保障无偿性,无偿性、强制性决定固定性。
三者统一于税法。
27.公民依法纳税的原因
1)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8.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作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公平的竞争。
29.规范市场规则的必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30.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以市场规则来维护,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A: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B:
经济活动参加者a:
从法律角度讲:
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b:
从道德角度讲: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盲目性(“一窝蜂”的生产某种商品)、滞后性(时间差)
32.单纯市场调节的后果
后果:
A:
会导致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C: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4.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35.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的增长(基础)增加就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稳定物价(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保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重要目标)
36.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作用:
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37.总体小康的体现,特点
体现:
A:
微观: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B:
宏观: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特点: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3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1).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2).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A: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C: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D: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E: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F: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3).全面改善人民生活A: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B: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低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4).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9.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内涵
第一要义:
发展核心: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40.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地位: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求: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地位:
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求:
A: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B: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地位: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
要求: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地位: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要求: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原因:
我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我国的长治久安要求: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华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1.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B: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互相联系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意义:
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2)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43.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
含义:
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济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目的:
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意义:
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发展中国家应对措施
影响:
积极影响:
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使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消极影响:
1).两极分化严重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措施: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的迎接挑战。
45.WTO的原则
1.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46.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
1).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系,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
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我们要创新对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47.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课时作业单元测试四28题)
1)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
2)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
3)加强企业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强化规则意识,学会用WTO的规则解决贸易争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5)政府应在健全技术法规、标准以及认证认可体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48.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课时作业2216题)
1).深化企业改革,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新产品,创立自主品牌。
3).加强管理培养与国际化相适应的人才,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实施以质取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对外活动空间。
5).掌握和熟悉WTO的相关规则,学会利用WTO的规则解决贸易争端,维护自身及国家利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复习 提纲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