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 文档编号:26957664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94.70KB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2018,黄冈)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铁的融化 B.白磷燃烧
C.“干冰”升华D.轮胎爆炸
2.(2018,哈尔滨)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D)
3.(2018,菏泽)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
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涮碗D.洁厕精除垢
4.(2018,莲湖区七校联考)下列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5.(2018,高新一中三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A.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
C.氧气供给呼吸
D.钢铁在潮湿环境生锈
6.(2018,东营)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7.(2018,河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B)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8.(2018,雅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B)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铝用于制造导线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C)
10.(2018,济宁)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B)
A.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
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8,呼和浩特)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
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①②④(用序号回答)。
12.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编号填空。
①氧气 ②稀硫酸 ③氯化钠 ④碳酸氢铵
(1)能支持燃烧的是__①__;
(2)用于腌制食品的是__③__;
(3)用于除铁锈的是__②__;
(4)在农业上做氮肥的是__④__。
13.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甲烷 ②食盐 ③浓硫酸 ④氨水 ⑤氮气
(1)可用做干燥剂的是__③__;
(2)可用做灯泡填充气的是__⑤__;
(3)可用做调味品的是__②__;
(4)可用做化学肥料的是__④__;
(5)可用做清洁燃料的是__①__。
14.(2018,南京)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酒精 C.熟石灰 D.聚乙烯塑料 E.钛合金 F.石墨 G.小苏打 H.一氧化碳
(1)__D__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
(2)__F__可用于制铅笔芯
(3)__E__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4)__C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__A__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6)__H__是有毒气体
(7)__G__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8)__B__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15.(2018,吉林)“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肥中氯化钾和碳酸钾的作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__钾(或K)__元素;
(2)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有差异,其原因是__分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或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均可)__;
(3)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常用于__灭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__;
(4)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主要应用了活性炭的__吸附__性。
16.含碳元素的物质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请填写下列空格:
(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认识的①一氧化碳、②碳酸、③蛋白质、④淀粉,都是碳家族的成员。
其中(请选择上述物质的编号填空):
可乐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②__;用于冶炼金属的氧化物__①__;与碘水作用呈蓝色的是__④__;能在人体内分解成氨基酸的物质是__③__。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于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含碳物质的燃烧是生成二氧化碳的途径之一,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O2
CO2__。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植物的光合作用__。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
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C.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D.剩余固体肯定含银和铜
2.将10%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c点时溶液的pH
B.b点时,溶液中有2种盐
C.x值为106.0
D.oa段是产生沉淀的反应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除去这三个条件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所以CO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爆炸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碳酸氢铵、碳铵、NH4HCO3
B.氧化钙、熟石灰、CaO
C.氢氧化钠、烧碱、NaOH
D.碳酸钠、纯碱、Na2CO3
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6.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
20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
和
的微粒个数比是4:
3
7.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某溶液中存在CO32-
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
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
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分离铜粉和铁粉
用磁铁吸或加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硝酸铵和硝酸钾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H2O2=H2↑+O2↑B.S+SO2
SO2
C.3Fe+2O2
Fe3O4D.4P+5O2
2P2O5
9.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4%B.76%C.38%D.7.6%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制取氢气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12.阻燃剂氢氧化镁[Mg(OH)2]属于()
A.氧化物B.盐C.碱D.酸
13.分类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是()
选项
类别
物质
A
纯净物
纯净的空气、蒸馏水、高锰酸钾
B
氧化物
氧化镁、二氧化硅、臭氧
C
盐
硫酸铜、纯碱、硝酸银
D
糖类
淀粉、酒糟、葡萄糖
A.AB.BC.CD.D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C.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15.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不直接把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物质:
a.CO2b.小苏打(NaHCO3)c.SO2d.金刚石,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②会导致酸雨的是_____;
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
④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
(2)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瘦肉和鸡蛋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②洗涤剂能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3)金属材料使用广泛,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_____;
②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
17.如图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这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有密切的关系。
18.根据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图B是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甲中的液体是_____。
(3)图C实验,b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
(4)图D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
三、简答题
1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并回答有关问题。
(1)城市居民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放电条件下,氮气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氢气化合反应生成氨气(C),进而生产出尿素(D)等其它的氮肥,请根据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序号);
(2)氨气(C)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物质D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根据题意,写出A→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装置。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②___。
(2)利用上述___装置(填字母)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___;检验该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
(3)若用E装置干燥生成的上述气体,E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___,气体应从___端导入。
(4)F装置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会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若不加油层会使测定结果___(填“偏大”或“偏小”)。
五、流程题
22.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
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X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
(2)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得到的滤液Ⅱ中的溶质所含阴离子有__________。
(4)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操作Y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用3g少量CO2的CO的混合气体做CO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定每个反应都完全进行:
试计算该实验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分数______。
实验记录表
实验装置代号
A
B
D
实验前总质量(g)
100
100
100
实验后总质量(g)
100.5
100.5
102.2
24.2016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计算: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
(2)称取氯化钠:
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
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
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
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
C氯化钠粉末不纯
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七、探究题
25.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
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1)[大胆猜想]猜想一:
水猜想二:
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3)[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结论与解释]①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是正确的;
②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
(5)[反思与评价]
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
(6)[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C
B
A
B
D
A
B
B
B
C
C
C
D
二、填空题
16.bcad蛋白质乳化合金刷漆
17.失去最外层电子数
18.引流浓硫酸分子不断运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三、简答题
19.CH4+2O2
2H2O+CO2Fe+CuSO4=FeSO4+CuA1(OH)3+3HCl=A1Cl3+3H2OSO2+2NaOH=Na2SO3+H2O
20.A、B﹣3N2O546.7%2NO+O2═2NO2A、B两种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四、实验题
21.长颈漏斗集气瓶ACCaCO3+2HCl=CaCl2+H2O+CO2↑气密性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小木条是否熄灭浓硫酸a偏小
五、流程题
22.漏斗Mg2+2NaOH+MgCl2==Mg(OH)2↓+2NaCl除去滤液中的CaCl2(或Ca2+)Cl-、OH-、CO32-HCl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六、计算题
23.70%
24.47镊子A用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手腕用药匙取下少量药品50mL胶头滴管托盘天平BCDE
七、探究题
25.水是纯净物,不能用质量分数表示二2H2O2
2H2O+O2↑标签向着手心-1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表达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B.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生石灰
C.
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D.
足量的镁、铁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AB.BC.CD.D
3.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植物叶片发黄,可施用该肥
B.“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
C.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
D.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
4:
3
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
1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X的值为44
5.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C.
制取量少量CO2气体,且可控制反应速率。
D.
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6.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
7.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成水分子
9.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洗洁精用于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C.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1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1.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保护金属资源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②对金属矿产应认真规划,合理开采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C.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D.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①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赤潮”
②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
③塑料制品的大量随意丢弃造成了“白色污染”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看颜色、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A.AB.BC.CD.D
12.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名组物质的两个实验没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序号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硫酸铵和硝酸铵
氢氧化铜和
胆矾粉未
白酒和白醋
第一方案
触摸织品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分别取样,闻气味
第二方案
分别丝取样,点燃闻气味
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观察固体颜色
分别取样,分别加到水里,观察现象
分别取样,点燃,观察现象
A.AB.BC.CD.D
13.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3:
8
D.1个乙醇分子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3个氢分子构成
14.某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利用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1、2、3中都要用到玻璃棒
B.操作2和3可以合并成一步
C.该流程中氢气可以循环利用
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5.铌酸锂(LiNbO3)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在铌酸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则铌酸锂中铌(Nb)元素化合价为()
A.+2B.+3C.+4D.+5
二、填空题
16.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蚕丝B.钛合金C.棉花D.玻璃钢
17.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下列生活中的用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A铝合金门窗B塑料面盆C纯棉纱布D陶瓷餐具
(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_____功能;
(3)奶制品、豆类等含有丰富的钙,是常见的补钙食物.青少年缺钙会导致______;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公众会因少数人吸烟而被动吸烟.从分子的性质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______;
(5)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______;
(6)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 考点 跟踪 突破 11 物质 变化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