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docx
- 文档编号:26949635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25KB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docx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
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道家、法家、儒家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佛教、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与外来文化而谓。
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与精神的文化实体与文化意识。
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主要种类
传统文化之昆曲
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
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与。
首先,从时间角度上讲,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
其次,从空间角度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
其三,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姜义华先生分之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
这种分法比较新颖,所以着重介绍一下。
所谓的规范性文化,姜先生认为是以儒家经典为经,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在长期流迁演化中广泛吸收了道,法,阴阳,纵横,玄,外来文化等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文化,是中国小农社会的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文化。
与此相应的,则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种种关系,风俗,习惯,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潜在意识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规范性文化。
除去这两种文化之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规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对经史文化呈半游离状态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娱乐活动,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等俗文化代表作。
当然了,我觉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才有效)。
其四,从社会功用上,
传统文化
分为名号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其五,从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上,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
经营管理职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与公共关系职能。
2、现代经营管理
(一)战略职能
战略职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
因为,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
影响这个环境的因素很多,变化很快,而且竞争激烈。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企业欲求长期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经营管理的战略职能包括五项内容:
经营环境分析、制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重点、制定战略方针与对策、制定战略实施规划。
(二)决策职能
经营职能的中心内容是决策。
企业经营的优劣与成败,完全取决于决策职能。
决策正确,企业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扬长避短,在风险经营环境中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取得压倒的优势,决策失误,将使企业长期陷于困境之中。
(三)开发职能
开发不仅仅限于人、财、物,经营管理的开发职能的重点在于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发、技术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开发。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企业就必须拥有第一流的人才,第一流的技术,制造第一流的产品,创造出第一流的[[市场竞争力]]。
只有企业在技术、人才、产品、服务、市场适应性方面都出类拔萃,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四)财务职能
财务过程,是指资金的筹措、运用与增值的过程。
财务职能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增殖价值分配职能以及经营分析职能。
企业经营的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都必须以财务职能为基础,并通过财务职能做出最终的评价。
(五)公共关系职能
企业同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诸环节保持协调,这种同外部环境保持协调的职能,被称为社会关系职能或公共关系职能。
公共关系的内容包括:
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往来厂商的关系、与竞争者的关系、与顾客的关系、与职工的关系、与地区社会居民的关系、与公共团体的关系、与政府机关的关系。
其六,从经济形态方面, 又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
还有人在其中搞着色,黄色文化,蓝色文化什么的。
经营是剑管理是柄
管理始终贯穿与整个经营的过程,没有管理,就谈不上经营。
管理的结果最终在经营上表达出来,经营结果代表管理水平。
管理思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但企业的经营方法却要随着市场供应与需求因时因地而变化,但它又是靠管理思想来束缚。
反过来,管理思想又要跟着经营、环境、时代、市场而调整。
经营是人与事的互动,管理则是企业内人与人的互动。
“经营大于管理”
“管理本质上是服务,是对经营的服务,因此,管理相对于经营来说是不太重要的,不要把管理看得太过重要。
如果把管理看得太重要了,反而是对经营的一个伤害。
”
“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
所以经营是指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而管理是指涉及制度、人才、激励的问题。
简单地说,经营关乎企业生存与盈亏,管理关乎效率与成本。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我坚持经营大于管理,因为经营决定生死。
如果做的事情本身是错的,那么不管管理做得如何好,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很多企业其实管理做得并不差,差的是在经营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与创新,反而在管理上不断地寻求变化。
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很多企业管理水平远大于经营水平,而当管理水平高于经营水平的时候,只会出现企业亏损的结局,这是我最怕见到的情况。
”
实际上,中国企业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还是很差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经营管理-制度建设
经营与管理两者的辩证关系
(1)经营与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
(2)经营与管理,必须共生共存,在相互矛盾中寻求相互统一。
经营管理制度
(1)建立经营管理制度的意义
中国企业应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重视资产,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资产是企业21世纪生存发经营管理发展的必备资、源,而资产的制度建设又是使资产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
经营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的基础,没有健全的资产制度,资产管理就无章可循。
(2)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一个企业的资产制度一般涉及到技术开发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含会计核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情报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若干领域。
一般应包括:
资产开发方面的管理制度,资产权益(权益的取得、维护、保护)方面的管理制度,资产对外许可、转让、合作管理制度,资产档案管理制度,资产投入产出考核制度、资产融资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管理制度、资产审计管理制度,资产投资管理制度等等,其制定原则是既要考虑到资产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企业的资产存量,又要考虑到资产之间的联系与管理的特殊要求。
经营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资产的形成、积累、评估、管理、使用与创新整个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的制度。
烽/火猎头专家认为企业应根据中国的有关资产的法规与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的准则,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资产的培育与开发,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传统、技术水平、管理经验、核心业务与科技实力以及本地资源、市场、生产条件等优势培育与开发独具特色的资产。
把资产的管理列入企业的财务管理范畴,由财务部门协同各专门机构对资产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管理与评价,对企业内价值高的资产进行集中、分类、管理,通过市场或非市场途径传播,使之得到消费者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并关注其价值的变化。
在使用资产的同时,要建立资产的创新制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
企业要重视新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根据新的知识及发明创造,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等研制而成的新产品,必须重视以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主要职能的部门的建设。
此外,要建立对从事资产的培育、开发、管理的人员的激励制度,如对研究出新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等等。
运营管理
(1)经营的实质
经营的实质是经营某项资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与有形资产不同,没有处置权、占有权)。
从这个角度看资产实质上是一种权利,是知识转化来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对象不是有形的、占有空间的,而主要是无形的、观念的。
因此,资产本质是一种无形的权利。
所谓运营资产就是运营这种无形权力。
(2)运营的特点
这种权利有巨大的功效,所以要运作它,但它又有无形的特点,运作又很不同于别的权利,资产的运作与经营比有形资产经营具有更大的运作空间,企业资产的升值比有形资产的扩张来说,可以具有更高的速度与更大的空间,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资产大于甚至几倍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就是例证。
资产经营是企业资产运营的高级阶段。
高明的资产经营者主要是利用资产经营,减少有形资产的投入,即以资产输出为手段,在更大的空间与范围内实施控股或参股,通过资产运营代替有形资产投入,实现少投资甚至不投资也能收购企业、合并企业或战略联盟。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各种资产--品牌、知识产权、软件、媒体内容与技能的价值迅速升值。
一方面,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愈来愈大,资产日益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刺激世界各地对国际名牌的消费需求扩大,更加速了资产在全球的扩张。
微软公司这种以资产为主的公司成为近十年来世界成长最快的公司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3)运营的主要方式
资产的运作与经营是企业资产经营的核心。
其主要运作与经营的方式是企业并购,现实经营过程中,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收购战略失误、管理粗放、整合失败等问题,因此,在资产经营中要通过资产经营,减少有形资产经营的投入,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战略协同、文化融合、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制度创新等确保并购成功。
(4)资产的有效运营
企业要有效运营资产,首先管理运营要形成完整的运营体系,包括策划、开发、运营、评估、保护等环节。
在这个链条中策划与评估、保护具有特殊作用。
资产的两个基本特点即无形性与资产性使之成为追求的稀有资源,同时又可以不排他取得,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由于作为一种观念可以任意漫延,只有经过周密的策划,才可以使之较准确地有效开发、运营,而评估才可确保利益的最大实现,以减少风险。
3、传统文化对现代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改革。
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代表流派有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等。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魏晋的新儒学——程朱理学,在深化传统儒学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与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主要管理思想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与谐、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兵家注重战略,这些管理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三、儒家流派传统管理思想
儒家也称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与谐,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表达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它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提升企业管理人品质修养的文化内核。
代表人物如被誉为一代儒商的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便是以儒家思想管理企业取得了令世人嘱目的成功。
(一)以人为本
孔子主张以人为本、王道仁政,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仁治、礼治、德治与人治。
其一,仁治。
所谓仁治,以“仁”为核,讲究“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仁”,即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正视人性优点与弱点。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都对又都不对。
人性,辩证的看,本善亦本恶,既有善端,又有恶端。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是“仁”的根本要求。
儒家以为,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有爱人之心,不仅爱自己,还要爱他人,而要做到“仁者爱人”,就必须“克己复礼”,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制规范。
仁治给管理的启示是管理应以人为本,关心客户与员工,注重换位思考。
在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客观看待人性至关重要。
看到人性中的善端,就能信任、授权与奖励,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看到人性中的恶端,就能约束、监督与处罚,让人们自我约束、克服怠惰、避免堕落。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企业有社会责任感,不仅关心自身,也关心客户、关心员工,强调管理的换位意识,充分从客户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二,礼治。
所谓礼治,就是建立道德行为规范,以之为纲,约束与规范人们的行为。
儒家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主张“为国以礼,礼让为国”,强调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皆有区分,“使人各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礼治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做好全面规范化管理,强调文化体系建设,用“礼”规范员工行为。
在管理中,“礼治”就是进行全面规范化建设。
“礼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包括企业组织架构明晰、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工作流程简便高效、员工岗位职责权利清楚、员工行为礼仪规范等。
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规范化的五个层面,包括组织规范化、流程规范化、制度规范化、文化规范化、信息规范化五个方面。
其三,德治。
儒家继承周公“敬德、明德、修德”的思想,主张依靠礼义道德来教化人们,唤醒内心之反省,使之日趋于善。
同时,还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主张六德(仁、义、礼、智、信、忠)、六行(孝、友、娣、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提倡教化,反对“不教而诛”。
德治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注重员工培训、制度宣导与文化统一,用培训与文化辅助管理推进,以德服人,从而达到最大管理效能。
在管理中,讲究德治,就是注重价值观教育,强调企业制度与行为规范的培训与宣导,寻求员工的意识认同与自我约束,以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推进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这是一种比强力推进、简单奖罚更为有效的方式。
其四,人治。
儒家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认为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管理者的好坏,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有治人、无治法”。
人治给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确保人岗匹配、贤者当位。
在管理中,诚如儒家所说,人治不可避免,因为凡事皆须由人完成。
正因为如此,人的重要性才不言而喻。
“人治”,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认识与发掘人的作用。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建设,注重职岗体系的规划与完善,注重激励措施的综合运用,做到人岗匹配,以使人当其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所以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这些正与西方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理念相契合。
人是现代企业最为核心与宝贵的资源,企业发展不能只注重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
因而,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应该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与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专家型与复合型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事业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 现代 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