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通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6944067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64.13KB
涵洞通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涵洞通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通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地理位置
扎兰屯市河西新区“三横一纵”将使扎兰屯市河西新区形成新的路网结构,影响全市的交通格局,决定新区的道路形象。
“三横一纵”道路分别为:
黎明山路,起于新桥西街,经绿林街(K3+570.924),止于望亭街,全长4857.308米;
新桥西街起于秀水西路,经黎明山路(K1+440.461)、太平岭路,止于物流园区规划道路,全长3816.942米;
绿林街起于秀水路,经绿林街大桥(K1+325:
3×25+(48.5+90+48.5)+3×25悬索桥)、黎明山路(K2+614.168),止于太平岭路,全长3370.588米(含绿林街大桥);
望亭街起于振兴路,经黎明山路(K0+330),止于太平岭路,全长696.229米。
本工程共有4个交叉路口,其中2个十字交叉路口,2个丁字型交叉路口。
2、工程所在地域水文及气象情况
扎兰屯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大体上构成“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
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480.3毫米,无霜期年均123天。
据1气象数据中国中国天气网提供1971年-2000年基本气侯情况见下表:
二、主要工程规模
本合同段共有盖板暗涵4道、盖板明涵1道、圆管涵5道,总计10道。
序号
线路
桩号
结构类型
交角(。
)
孔径*孔数(孔-m)
涵长(m)
1
黎明山路
K0+915
圆管涵
0
2-1
50
2
黎明山路
K2+010.6
盖板暗涵
14
2-4
55.14
3
黎明山路
K3+860
盖板暗涵
0
2-4
52.5
4
黎明山路
K4+023
圆管涵
38
2-1
68.52
5
绿林街
K2+029.5
圆管涵
0
2-1
52.5
6
绿林街
K2+462.3
盖板暗涵
0
2-4
61
7
绿林街
K3+273
盖板明涵
0
1-2
50
8
新桥西街
K1+410.8
圆管涵
19
2-1
67.97
9
新桥西街
K2+141
盖板暗涵
8
1-4
69.55
10
望亭街
K0+300
圆管涵
0
2×1.5
59
三、执行标准及施工技术规程、规范
1、执行标准:
扎兰屯“三横一纵”市政道路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和业主下达的相关性文件
2、施工技术规程、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D30—2004)
第二章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文字详述
为保证按期、优质完成合同任务,公司特抽调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组建扎兰屯河西市政道路涵洞施工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书记1人,项目总工1人,项目副经理3人,项目副总工1人,经理部下设工程部、经营部、材料部、财务部和综合办等职能部门,其结构形式见附图。
项目经理是施工队伍的核心,项目经理代表公司负责本项合同在施工进程和修复缺陷方面的一切事务,对外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一切有关工程指令,对内则是协调和指挥各施工队顺利完成各项工程。
其主要职责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规划。
控制施工管理目标,调配并管理本项工程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等生产要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按照投标书承诺,我部项目经理余信箭在工程建设期间常驻工地,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管理。
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负责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技术,协助项目经理处理项目经理部的内外事务,如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对外关系等工作,项目经理不在时代其主持日常工作。
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组成项目经理部的领导核心,领导项目部履行本项目合同中的各项条款。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如下:
1、工程部:
制定和下达施工计划,检查、督促各施工队按时完成任务,每月对施工队完成的任务计量计价,编制中期支付文件,并报送监理和招标单位,解决各施工队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2、材料部:
负责本合同段主要材料的购置和保管,制定各级材料供应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材料管理要做到有计划、高质量、低价格,并监控施工队自购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材料的成本,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
3、财务部:
负责本项工程的资金筹措、调配和拨付及成本、费用核算等项工作,根据预算制订财务收、支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对照分析,反馈给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经理统筹安排项目资金的依据,使资金充分有效地得到使用,避免损失和浪费。
4、综合办公室:
负责项目部内日常生活、生产后勤以及生产、生活、安全事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令行禁止的环境,保证集体生活统一、规范。
在对外协调方面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厂矿、单位和驻地群众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5、试验室:
负责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和日常施工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
施工项目的配合比试验和验证。
6、经营部:
负责本项目的合同签订及合同管理工作。
7、安全部:
负责保障本合同范围内施工、人身安全。
二、施工队伍及机械配备
计划进场涵洞队伍5个,配置吊车2台、挖机1台、装载机2台,以及各类小型机具。
模板采用木胶合模板,每家队伍进场各类技术工人按20人控制。
二、原材料及标准试验
1、水泥
(1)、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及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的水泥,对于钢筋混凝土则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水泥在进场前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说明厂商名称、水泥种类及数量,以及厂商的试验检测合格证明,证实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在各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然后报监理工程师。
(3)、进场的每批水泥均按相应水泥标准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取样检查。
取样检测合格后,将其结果报送监理工程批准。
(4)、水泥运到工地后应尽快使用,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检测认定变质或不能使用时,必须立即清理出场。
2、集料
(1)、一般要求
(A)、集料必须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尘土、壤土、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必要时,集料应予以清洗和过筛,以除去有害物质。
(B)、不同来源的集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种集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
(2)、粗集料
(A)、本合同段所用粗集料为碎石;碎石的技术要求及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B)、碎石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物最小规格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
(C)、碎石在使用前应予以冲洗。
(3)、细集料
所用细集料(砂)必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细集料在使用前,应对其细度模数、级配范围、坚固性、杂质的最大含量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将其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不符合要求的细集料(机制砂)不能使用。
细集料的细度模数、级配范围要求根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3、水
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要求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行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a、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不得超过2700mgL。
b、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c、PH值不得小于4。
4、片石
石料要求坚硬、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禁止使用风化岩石、水锈石和凸凹石块,卵石和薄片石不得使用。
片石的厚度应为mm。
5、混凝土配合比
本段内所用配合比为中心试验室批复的配合比。
所用混凝土配合比均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均符合设计图规定及技术规范要求。
5、混凝土的拌合及运输
混凝土的各种组合材料要严格按照中心试验室批复的配合比配料,同时根据
现场材料的情况确定其施工配合比。
并且各种配料必须按照配合比换算出每盘重量进行称重。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必须达到1.5min。
混凝土只能按施工所需的数量拌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混凝土浇筑入模的坍落度,基础、涵身控制在8~12cm,盖板应控制在0~10cm。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
第3章施工方案
一、工期安排
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9月5日完成施工。
2、施工方案
1、盖板涵施工方案
①、盖板涵工艺流程:
②、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前,经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确定涵洞开挖线。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基坑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地质情况适度放坡(坡率符合规范要求),基坑周边平面尺寸比基础设计宽出50cm。
对于有地下渗水的基坑,基坑周边开挖排水沟,设置集水坑,用水泵抽出基坑外排入水沟再进行开挖。
当基底挖至设计高程后,现场技术员立即会同质检人员对基坑平面位置、尺寸、标高进行检测。
检查合格后,对有砂砾垫层的涵洞基底进行砂砾填筑,垫层以中砂为主,不含植物残体等杂质,其中黏粒含量不应大于5%,粉粒含量不应大于25%,砾料粒径不应大于5厘米,其颗粒不均匀系数不应大于5。
砂砾垫层严格分层夯实,对暗板涵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然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进行基础施工。
③、基础及涵身施工
(1)支撑梁钢筋安装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绑扎支撑梁钢筋。
安装完毕后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基础及涵底铺砌施工
本合同段涵洞基础主要为分离式片石混凝土基础,只有绿林街K3+273盖板明涵为分离式素混凝土基础,基础按4~6m分段支立模板。
基坑开挖或基底处理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则对基础进行测量放样,准确定出基础边线,完成基础模板支立。
施工缝设在沉降缝处,沿洞身长度方向每4~6m设置一道,缝宽1~2cm,在地质变化处也应设置沉降缝,两边竖直、平整,上下贯通。
盖板涵沉降缝的处理均采用沥青麻絮处理,必须塞满填实。
模板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拼装成型,在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带,防止漏浆;模板竖向背楞采用10*10cm方木,方木长度根据模板高度截取,间距为60cm;横向采用10*10cm方木,纵向采用10*10cm方木及两根钢管并排,通过蝴蝶扣及穿墙螺丝形成对拉加固。
混凝土在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辅以人工入模。
片石混凝土施工时,片石应清洗干净并完全饱水,应在浇筑时的混凝土中预埋一半左右。
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边缘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离应不小于150mm。
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插入间距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不得漏振或重振。
振捣时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
浇筑完成后,洒水进行养护。
浇筑时,按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基础设置沉降缝。
盖板涵涵底均铺砌40cm浆砌片石,片石强度不低于MU30,砂浆强度不低于M5.0。
涵身及支撑梁施工
基础施工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定出台墙角点,再将各角点相连构成台墙边线。
涵身混凝土施工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拼装成型,外露面为清水混凝土标准,原则上不允许修饰;模板安装不超过规范允许误差:
标高不超过±10mm,内部尺寸不超过±20mm,轴线偏位10mm,相邻模板表面高差2mm,模板表面平整5mm,否则对模板重新处理达到要求后才能允许使用。
布设支撑梁的涵洞在支设涵身模板的同时,也要支设支撑梁模板,支撑梁截面尺寸为30cm×30cm,梁内按设计要求布筋,与涵身一同浇筑。
在浇筑基础混凝土时,在涵身下方顺涵身方向布置竖向预埋钢筋。
在进行涵身混凝土浇筑时,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应凿毛,冲洗干净后方可续浇涵身混凝土,以保证涵身与基础施工缝上下段牢固结合。
涵身施工采用现浇C25混凝土,涵洞基础的沉降缝作为涵身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分缝。
涵身外模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拼装成型(每块模板面积不小于1m2;模板要进行设计、制图、工厂加工、试拼和检验,其结构尺寸、刚度、光洁度、平整度必须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并用钢管支架固定。
混凝土浇筑前仓面必须湿润。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辅以人工入仓。
浇筑时按水平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插入间距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不得漏振或重振。
振捣时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
在涵身施工时注意布设沉降缝,具体施工内容如下:
暗板涵沉降缝施工
当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的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基础挖填交界处,均按要求设置沉降缝,每4~6m设置一道。
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缝宽2~4cm。
沉降缝施工时,缝与缝之间填塞塑料泡沫,外嵌宽4cm,厚2~4cm的木条。
待涵洞施工完毕后,取出木条;在沉降缝内按图纸要求填塞厚度为2cm的沥青麻絮。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的养护采用覆盖洒水养护。
养生期间,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模板拆除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后混凝土外露面的外形线形应正确、顺畅、光洁、颜色一致。
外观质量符合图纸、规范要求。
④、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
按设计要求,盖板中间高于两边,由中板和不同角度的端板组成,构成与路线斜交角度,盖板在集中场地内预制。
(1)、立模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按设计尺寸组合、加固。
(2)、钢筋制作及安装
钢筋严格按照设计图及规范要求进行制作及安装。
钢筋在工地工场内进行加工。
加工完成后运至预制现场安装。
钢筋安装时准确无误,并制作砂浆垫块支垫钢筋,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完毕后,施工负责人会同质检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3)、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用振捣器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24h内不得受到外力振动。
(4)、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洒水养生方式,不间断进行湿养护7天以上。
(5)、盖板安装
盖板必须在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吊装,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吊装。
就位后,采用M10水泥砂浆紧密填塞盖板与台身接头处之间的缝隙。
⑤、台背回填
回填必须在盖板及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
回填材料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砾类土、砂类土。
回填必须严格在两端台后对称分层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要求均匀、密实、压实度不低于96%,夯填范围为台后两侧每侧向外2米,自基础顶面标高开始,以45。
仰角向上夯填至通道顶标高。
在回填施工中,确保结构物的完好。
填筑时保持涵洞台身两侧均匀对称进行。
通道顶填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行。
⑥、一字墙及基础
⑴、一字墙墙身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浇筑,。
⑵、基础放样经检验合格,基底平面平整后即可进行砌筑,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润湿,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具体对C15片石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如下:
浇筑混凝土前,应全面地进行复查,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接缝、支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片石混凝土以现浇为宜,为考虑施工方便可分为二次进行,先浇一字墙基础,然后再浇一字墙墙身。
一字墙基础待混凝土强度达2.5Mp以上时,方可进行凿毛冲洗及安装立壁模板等工序。
2、为防止离析,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0m;
(2)当高度在8.0m以内时,可使用多节导管或串筒,高度在8.0m以上时则导管内应附加减速翼板;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的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0米。
3、浇筑片石混凝土一般应采用振动器捣实,振捣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并离模板边缘10cm;
(2)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以使振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10cm为度;附着式振捣器的布置间距,可根据构造形状、断面大小、振动器性能通过实验确定;
(3)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能过短,一般的标志是混凝土达到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顶面平坦一致,并开始浮现水泥浆为止。
当发现表面浮现水层,应立即设法排除,并须检查发生的原因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圆管涵施工方案
1、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2、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
①、基坑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和圆管涵的中心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
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用。
②、、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
基坑开挖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30厘米时,改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③、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回填20cm砂砾,夯实压实度系数达到0.95。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3、基础施工
①、基础放样
基坑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经纬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
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②、混凝土管座: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严格按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拌和均匀。
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
管基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4、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
①、管节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预制厂制作。
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
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②、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5、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
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
安装管节完成后,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
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
②、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③、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
④、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⑤、接缝宽度不大于20mm,并用防水材料抹带,形成密封层。
6、沉降缝施工
根据设计在洞口与端墙及新涵与旧涵连接处设置沉降缝。
。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基础部分
基础沉降缝宽3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
②、涵身部分
涵身沉降缝宽1~1.5厘米,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用直径2厘米麻绳绕沉降缝一周,外包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用粗铅丝绑扎结实。
③、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7、涵洞进出水口
圆管涵进出水口工程主要是浆砌石块,包括沟底铺砌和其他进出水口处理工程。
涵洞出入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排水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损害路堤。
施工中应注意:
①、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标号不小于设计值,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拌和均匀。
②、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③、外圈定位和转角处,选择形状方正、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向与里层片石咬接。
④、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不得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
⑤、砌缝不大于2cm,且无干缝、死缝。
8、台背回填及涵洞填土:
经检验证实圆管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其砌体砂浆强度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时时,及时进行回填。
台背填土按设计、规范施工。
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砂砾,锥坡填土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
三、施工质量控制
盖板涵基坑开挖质量控制指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平面周线位置(mm)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
2
基底标高(mm)
土质
±50
用水准仪测量5~8点
石质
+50,-200
3
基坑尺寸(mm)
不小于图纸尺寸
用尺量
4
基底承载力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轻型动力触探
盖板涵涵台质量控制指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附录D或F检查
2
涵台断面尺寸
(mm)
片石砌体
±20
尺量:
检查3~5处
混凝土
±15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台高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处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盖板涵八字墙质量控制指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附录D或F检查
2
平面位置(mm)
50
经纬仪:
检查墙两端
3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
检查墙两端
4
底面高程(mm)
±50
5
竖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
每墙检查2处
6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各墙两端断面
盖板涵盖板制作及安装质量控制指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按设计要求在合格标准内
按JTGF附录D检查
2
高度(mm)
明涵
+10,-0
尺量:
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3个断面
暗涵
不小于设计值
3
宽度(mm)
现浇
±20
预制
±10
4
长度(mm)
+20,-10
尺量:
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2侧
5
支承面中心偏位(mm)
10
尺量:
每孔抽查4~6个
6
相邻板最大高程(mm)
10
尺量:
抽查20%
盖板涵总体质量控制指标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轴线偏位(mm)
明涵20,暗涵50
经纬仪:
检查2处
2
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尺量:
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
检查3~5处
4
长度(mm)
+100,-50
尺量:
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涵洞 通道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