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能力.docx
- 文档编号:26934541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3.44KB
教学设计能力.docx
《教学设计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能力.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第1篇:
教学创新能力设计
职业学校教学创新设计方法的探究
王育玲1林涛2
(1,2.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湖北随州技师学院)
摘要:
本文介绍了职业学校的教学创新内涵,以实际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成果、教学理念的创新,引导教师寻找教学创新的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教学创新;内涵及种类;能力;实例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试验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职业学校教师须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前瞻性战略。
然而,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也没有研究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实验实训设备,缺乏创新精神。
没有创新教学就不能适应目前教学模式发展。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和有关资料,谈谈教学创新的设计方法。
一、教学创新的内涵及种类
1、教学创新的内涵
国学者史密斯认为,善于吸收最好教育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独到见解,能够变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才称之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教学创新的能力首先是创新教学内容的能力,即在符合各科教学大纲要求前提下,增加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即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如高效、高速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等;再次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能力,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探索求知的兴趣,调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新教学的能力,才能为学生营造创新能力的有利环境。
中职教师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源动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善于利用创造性思维观察思考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见解,能进行跨学科的沟通建构更宽厚、更前沿的知识结构,主动对自己说教学科与相关学科进行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深化、丰富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富有创造精神的性格特征,对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2、教学创新的种类
教学创新的种类很多,在这里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指教学方法创新,如行为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块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二是指教学成果的创新,如一体化教学模式、先进教具制作、课件演示系统、宇龙仿真系统等。
2021年,湖北随州技师学院开发的“手动曲柄压力机”(此教学设备获湖北省人禅社厅教学设备成果创新三等奖)应用模具专业教学中,在模具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具试生产等模块教学中。
因原设备价格较高,数量少,且安全操作责任大,学生上机安装调试时间短,许多同学只能看一下,无法进行检验自己制作的模具性能,也看不到模具成型的产品。
通过此模拟设备,加深了学员对冲压设备、模具结构及安装调试的了解,方便教师指导,也便于学生上机实训;三是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要研究所在班级学生特点,引入最新而且适用的教学理念,通过网络学习、教学成果展示、技能大赛、工学结合、企业实践等形式掌握理解职教专家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并将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敢于创新,促进职业学校教师观念的变化。
如“双元制教学模式”、“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相应学科的技术发展,在课堂中提及新技术,新发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重视课堂导入艺术。
人际交往中存在“首因效应”,强调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教学中科学的运用这一理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职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目的。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恳、友好,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受到课程有趣、有意义,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以教学创新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论和经验有机地结合,同时可以采用外出进修、自我教学、优质课评比、制作教具、一专多能实训或比赛等形式,也可以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要在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创新。
教师应从科学的系统的角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重点研究教材和设计课程的能力,把握课堂调控能力和对课后评价能力。
3、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如信息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课件制作等)。
教师只有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能力,才能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其它数字化载体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资源库、教学网页展示教学资源,建立课程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和开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4、教师要有创新情感,强烈的情感可以变成追求人生价值的巨大动力。
教师应当对新课程、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等不断地学习,认真钻研新科技、
新方法,直至掌握和运用,这才是创新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才能爱岗敬业,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师要敢于提出种种“假设”与“冒险”,诱发创新。
牛顿第二定律就是先有假设才有实验,才有成功。
三、教学创新的具体应用
教学创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有形的教学成果外,还包括无形的教学方法。
下面结合职业学校几门有关课程浅谈教学创新方法。
1、在文史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同时,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并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2、《电工基础》:
电学知识学完后,布置学生自制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可用磁铁、线圈等制作发电机,也可用报废的发电机制作,这样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呈现大量的小制作作品,如水位报警器、光控继电电路、可调节的电动机线圈万能绕线器。
在讲述电阻串并联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用万用表检测每个电阻的电阻值,然后按照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方式连接各电阻,由学生测量电阻值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对比按照公式计算的结果,加深学生对电阻连接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3、《机械制图》:
在讲述图线时,可以画一幅线条粗细一样的人的头像,让学生评价,总结图线作用,养成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绘图习惯。
在讲述组合体、截交线时,让学生用橡皮泥、白萝卜、纸板制作模型;在讲述螺丝连接时,用纸片分别做成被连接件、垫圈、螺栓、螺母。
按照装配过程演示学生们看;在画三视图时,可设想将某些实线改为虚线,或将虚线改为实线,让学生讨论立体图的变化。
讲完轴测图,可同时加上《AutoCAD》绘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动手能力。
在讲述相贯线时,可用AUTOCAD、MASTERCAM等软件绘图,实施动态旋转,加载管道立体图,让学生对相贯线、截交线加深理解,使其学以所用。
4、《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对Fe3C的性能很抽象,在上课时以碎玻璃(碎玻
璃与Fe3C的化学成分虽然不相同,但其部分性能有相同点)的特点为例讲解其性
能,然后把Fe3C的性能讲解清楚。
在讲述强度和塑性概念时,教师安排几名学生
同时反复折弯直径相同铁丝、纲丝、铝丝、铜丝,个人记清重复的次数,看哪个先断裂,引入强度和塑性定义。
在讲到“退火、淬火”时,不是先讲概念,而是准备三把削笔小刀,让三位学生削铅笔,然后让三位学生将小刀在蜡烛上烧烤,直至小刀颜色发生改变,待冷却后再削铅笔,由学生评价其峰利情况。
最后,再将小刀烧至暗红色,迅速放在水杯中冷却,再由学生削铅笔。
实验完成后由学生评价削铅笔的感受,教师给出点评,归纳出退火、淬火的定义及用途,让学生掌握了教学重点,加深了学生对其要点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专业实训教学创新》:
在确定机械专业钳工实训课题时,增设一周学生创新设计或制作实训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设计意识。
学校通过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有些学生利用边角材料制作了“和平鸽”、带有可运动的履带的“坦克模型”。
总之,教学创新是为社会全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借鉴作用,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涛.模块一体化在《电工EDA》课程教学中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2).
[2]创新成果教学设计[EB/OL]..
[3]教学中怎么创新[EB/OL].
第2篇:
教学设计的能力
浅谈教学设计的能力
玄滩小学:
黄吉平
成功的教学设计能力不仅仅是教师熟悉教材,熟记讲稿,它还依赖于教师具有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认知与教学操作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所谓教学设计能力是以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来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简言之,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的能力。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只给出了要讲的内容和一般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能力是诸多技能的组合,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
教学设计本质上就是教师课前的备课。
备课一直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备课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备课决不仅仅是备教学内容和写教案,更重要的是强调分析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状况、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即教学设计必须将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技能。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最恰当的组合。
一般说来,教材的内容与组织是按照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学生发展的一般水平完成的,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将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具体包括:
调整教材的顺序和结构,补充素材,删减过难的内容等。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
对常见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理解和掌握是选择恰当教学模式的基础,目前适合于中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有个别化教学、小班化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分层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和依据,同时也有其运用的范围和限制,教师必须对这些教学模式有所了解,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三)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作到有的放矢。
应当注意的是教学设计不是在教学之前一次性的、静止不变的,它需要针对教学中的具体不断调整和补充,特别是具体的教学策略更是如此,这种调整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加工,实际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第3篇: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材料)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一)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三个过程,即设计前准备过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后评析过程。
(二)目前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标准1.达到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突出学生活动时间?
设计时侧重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活动环节最多;第二,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中,设计学生参与的时间最多;第三,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设计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最多。
(2)教学设计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容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设计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
———设计学生积极研讨的内容。
———设计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
(3)教学设计要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
①多设计点拨,少设计讲解②多设计“情境”,少设计“平静”③多设计“一举几得”的问题,少设计“几举一得”的问题2.达到教学容量饱满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达到教学容量最大?
一是设计时,素质元的广度适中、深度适中和素质发展水平的定位适中。
二是设计时,教师有效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有效突出智能因素发展,有效激发非智能因素,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达到学生负担较轻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使学生负担较轻?
一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没有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任何内容;二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给学生留作业的质量要高,总量要适中;三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节假日、双休日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流行的话题。
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
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
首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你对学生采取了平等态度,学生受到了尊重,他就会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贴心人,他就会对你说真话,才会按你讲的正确道理去做,使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当然,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和发展。
可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
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应是互尊、互爱的关系。
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其次,教师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探究的各种优化组合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启发研讨,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这样有效的沟通,能解决个人思考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倾听和沟通,互相尊重和信任,平等竞争和合作,共同享受成果的取得,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习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
再次,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位学生,让他们都有成就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接触的过程。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一定是不成功的课堂。
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不能偏爱优生,那些后进生也需要教师的加倍爱护。
最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
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他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事事。
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
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
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学业效果评价能力研究
虽然要改革学业评价是极其艰难的,但势在必行。
一直以来,传统的评价的关注点都是课堂表现。
很少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即使有了一点关注,也是一种点缀,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
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评价就比较单一化,仅仅看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是否很快掌握了,掌握的好的同学就是教师眼里的好学生,这样,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信。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评价必须有客观的标准,这对学生很重要。
学业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教育和反馈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检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学业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要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关注评价的方式,下面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学业成效评价能力可以概括为提问能力、日常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日常行为观察评价能力、活动性表现评价能力、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力、纸笔测验评价能力等。
1.提问能力: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应用所学知识,但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提倡其他一些目的:
1.激励学生参与;2.发动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或所读的有关材料;3.发动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和问题;4.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5.诊断学生的能力;6.估计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7.确定目标所达到的水平;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控制学生的行为;10.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贡献。
那么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我认为,教师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提问题的针对性其次,提问的深度
第三,多重提问的层次和梯度
第四,提问的探究性第五,提问的时机性第六,提问方式的多样性第七.提问反馈的及时性
为了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完善自己的提问能力:
(一)设计标志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把它们写进教案中,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尤其是较高水平的问题。
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
例如:
讲授《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时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过渡性问题,“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矛盾的特殊性,你能否用具体事例说说它在我们生活有什么表现吗?
”这样引入新课题,还起到回顾旧知识,联系新知识的作用。
为了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说清楚,我又设置了和前一个问题呼应的问题
“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对我们有影响吗?
有什么影响?
”这样,学生能按照整体的布局思路完成思维体系化的训练。
(二)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避免两可的、模糊的提问。
比如“我们昨天学了什么?
”等等。
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学生受到挫折或迷惑。
表述清楚的提问能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三)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在程度不齐的班级里,要用自然的、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学生的语言和概念水平。
(四)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
要考虑到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论题和教学任务。
按照预先计划的次序提问将有助于学生的
学习和思维训练。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较难的问题分解的问,比如前面的例子“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对我们有影响吗?
有什么影响?
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
(五)提各种水平的问题。
提出基本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并以此作为进行较高水平学习的基础。
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六)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
鼓励学生澄清最初的回答,提高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思维。
例如,“你能否再重述一遍你的观点?
”“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吗?
”鼓励学生澄清、扩展或支持对较高水平问题的最初回答。
(七)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
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
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
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八)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的问题。
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学生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启发;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
(九)鼓励学生提问。
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
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对探究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要给学生造成提问的机会,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
在支持性的情感气氛中,赞许或鼓励,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想做出反应等等,都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从而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
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2.日常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因此,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一、亮点评价,激励当先。
二、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三、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网上有介绍的“二次评价”的评价方法。
这种评价方式很好,它是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
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
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作业觉得不满意,就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
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作业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作业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
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
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四、过程评价,综合发展。
新课程作业评价将是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学习成长档案袋,使之成为学生体验点滴成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体现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3.日常行为观察评价能力、活动性表现评价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与生交谈搜集到大量真实的发展信息,评价本身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
这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观察意识及捕捉、分析生发展信息的能力,熟悉所运用的评价体系并事先做好观察记录准备,如准备好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应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所要观察的发展领域的具体指标及行为特征,以便及时、准确地记录)等。
各种教育活动,也是搜集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都可以成为观察的特定情景。
情景观察发展评价中十分重要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指有意识地安排某种活动,引发的行为,从而进行观察与记录。
可在教育活
动的组织中,随时对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观察,如在班会活动中观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与在测验情景中的行为相比更具真实性。
4.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