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议论文素材赏析.docx
- 文档编号:26923676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2.17KB
重点高中议论文素材赏析.docx
《重点高中议论文素材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议论文素材赏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高中议论文素材赏析
重点高中议论文素材赏析
————————————————————————————————作者:
————————————————————————————————日期:
不达目的不罢休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
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
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侯宝林正是凭着“个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
语言大师候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话题:
“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成就天才”无腿飞行将军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回到自己的阵地。
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战。
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可缺少的。
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
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分析:
对于一个双腿截肢后又重回驾驶室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奇迹。
奇迹的发生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话题:
“真正的残废”“毅力”
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
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
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
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
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
“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相信自己是第一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
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母亲报告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妈!
”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
”他母亲回答道。
“但是,妈!
”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是很好的事情吗?
”“理查!
”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一直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有被打破。
分析:
能正确地激励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就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话题:
“激励的价值”“成功与自信”“家教教育”
海尔的启发
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
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最强的。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用81.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亿元。
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张瑞敏的说法,他们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
赢家通吃。
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
毋庸讳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才较为有益,而较少有害。
分析: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忧患意识,不努力进取,就等于自取灭亡。
话题:
“忧患意识”“知己知彼”为失败做准备
在美伊战争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扬言,他已摆好城市游击巷战的阵势恭迎美国大兵。
在摩加迪吃过巷战苦头的美军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在苦练怎么打胜仗的同时,也在苦练打败仗后如何当俘虏。
战俘训练课程的名称是“超压力灌输”,包含四大科目——野外生存、躲藏逃脱、积极抵抗、保命要紧。
训练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进行,但却是必要的。
它可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一旦身临绝境,就可以从容应付。
分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数事实说明,谁能为失败做准备,谁就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话题:
“忧患意识”“成功的因素”爱迪生的灾难
1914年12月,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万美金,他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大火最凶的当儿,爱迪牛24岁的儿子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他的父亲。
他最终找到了:
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他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
爱迪生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
他看着一片废墟说道:
“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了个一干二净。
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了。
”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着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分析:
①灾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能给人带来创新的动力,关键在于你应该怎样对待它。
②不幸,是天才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③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④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话题:
“挫折与成功”“坚守与放弃”游向高原的鱼
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上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分析:
一方面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最后得到的只有死亡。
另一方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昭显的是一种奋力追求的信念,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话题:
“成功与方向”“信念”
二.个性秉赋
弱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官员伯尼·费德曼,在一次战地值勤中不幸被德国军虏获,鉴于费德曼的特殊身份为了从他嘴里掏出所需要的情报,德国审讯员施出了种种手段:
严刑拷打,心理压力,耍弄诡计,给以厚遇。
然均未奏效,以至于德国审讯员无奈地道:
费德曼大概愿意我们折腾他,这样给他机会成为英雄。
但这位铁打硬汉,最终却被出卖了——出卖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弱点,
原来德国人后来把他送入德国一所培养领导间谍的干部学校去,并让他每人陪同一个教官上课。
这位教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每次讲给学员的东西大都是错误的。
起初,费德曼极力忍耐,冷笑置之。
有一天他实人忍无可忍,便情不自禁地批驳了德国人一通,并谈了美英机关一些工作的内幕,还向德同人提了一些应该怎样搞清通讯网的建议。
自然,这些正是德国人希望知道的。
费德曼的悲剧,在于他不容亵渎的职业神圣感和其强烈的敬业精神。
德国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欲取之,乃先诱之,刺激得他“一时技痒”,在维护他的职业尊严中落入对方的圈套。
分析:
费德曼的职业神圣感和其强烈的敬业精神,本是优点,但优点有时却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弱点,德国人正是抓住这一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话题:
“优点与弱点”“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巴金背书
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文观止》。
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
“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
”
分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不要奇怪为什么看书多的人文章就是高人一等,巴金老人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话题:
“读书与作文”“积累的重要”
三.道德修养
海啸故事
泰国普吉岛流传着一个女孩的故事。
当海啸来临之际,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首先发现了海天交汇之处的白色巨浪,她一下联想到地理课本上关于巨浪的知识——就在圣诞节前,她还在思考老师布置的关于巨浪的讨论题目。
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的她,立即说服了父母,并和他们一起动员海滩上的游客撤离。
当百余名游客刚刚抵达高地时,海啸便无情地吞没了这片海滩。
分析:
蒂利的故事宛如一朵奇葩,为这场不幸的灾难增添了一丝亮色。
感谢蒂利,她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行动,并产生力量;感谢蒂利的父母,只有在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才能有耐心,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予以压制;感谢蒂利一家,当灾难来临之际,他们并不是只想着自己的安危,而是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脱离危险,蒂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及其巨大威力,当我们整天为未成
年人教育忧心忡忡时,蒂利的故事似乎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感悟。
话题:
“观察与思考”“素质教育”把最坏的日子捱过去
凡·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
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里,他陷在巨大的恐惧之中。
颤巍巍的铁索嘎嘎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
事后,凡·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
“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了?
”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
“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
分析:
有些生活,你永远也不会习惯,但只要你活着,这样的日子你还得一天一天过下去,所以你就得学会克制,学会忍耐面对日子,把最坏的都捱过去,剩下的也就是好的了。
话题:
“学会克制”“习惯”
牛玉琴的“绿色奇迹”
陕北农民牛玉琴的丈夫张加旺于1983年承包了一片沙荒地,决心将其变为绿洲。
不久他因癌症死去,牛玉琴便带着三个儿子继续苦干。
他们付出难以想象的艰难,终于使1.7万亩沙荒地披上了绿装。
成功后,她又遵照丈夫遗愿,拿出第一笔收入7000元,盖起一座小学。
她从丈夫与自己名字中各取一字,分别命名为“加玉林场”与“旺琴小学”。
她的行为感动了一位港商,这位港商悄悄留下5.5万元赞助这所小学改建校舍,却没有留下名字。
人们称颂牛玉琴创造的是“绿色奇迹”。
分析:
牛玉琴的事迹向人们证明了人类改变生存现状的决心和成果。
奇迹的产生,没有艰苦卓绝的付出是不可能的。
话题:
“奇迹”“成功与坚持”拉纤县令何易于
唐人孙樵写过一篇《书何易于》的文章。
说的是:
四川有一太守,喜游山玩水。
一日,他泛舟宜昌县时,因船大水小,屡屡搁浅,便令县里派农夫拉纤。
无意间,这太守发现纤夫中有一白面书生,就问是何人,那人答道:
“下官是宜昌县令何易于,因春耕时节,农夫忙甚,抽人不易,故下官也来充一名纤夫。
”太守听了,羞愧难当。
何易于平日勤政爱民,穷苦百姓无钱办丧事,他拿奉银赠与;见到老弱病残等来官仓完粮,每每邀之进餐;自己的随从,不过两三人。
因此,三年内把宜昌治理得“狱无系民,民不知役”。
孙樵在《书何易于》中说,何虽“不得志与生时,必将传名于死后。
”果然,《新唐书》把他作为廉吏为之立了传。
分析:
做官仅仅代表必须为老百姓办更多的事,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县令”像何易于一样为民“拉纤”。
话题:
“为官与为民”“关于权力的看法”
“一天变三天”与“一生才三天”
俄国著名地理学家奥勃鲁契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三天”。
第一天是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他认为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安排重要的工作。
第二天是一下午两点至晚上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他认为做较轻松的工作为宜。
如写书评或各种笔记等。
第三天是从晚上六点到夜里十二点,用来参加会议、看书。
他说,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是先背诵一段祈祷词:
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分析:
以上两则材料的核心都是要珍惜时间把一天的时间合理分配,对时间要有紧迫感,从某种意义上讲,珍惜时间就意味着延长我们的生命。
话题:
“对生命的态度”“珍惜时间”
四.科技之道
把闪电关在瓶子里
在18世纪,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_当时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却受到了嘲笑。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变来临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根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
“威廉,我被电击了!
”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瓶中。
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分析:
面对人们的指责,我们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科学中没有懒惰,只有勤奋和严谨。
话题:
“真知来源于实践”“事实胜于雄辩”科学家的价值
美国一位将军在他的《现在可以说了》一书中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同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
“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抵得上德国10个师的军队。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祖国,他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称:
“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
分析:
掌握了科学技术,就掌握了引领世界潮流的力量。
因为科学是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话题:
“人才”“科技的力量”十英镑的遗憾
蒸气机之于世界的作用是划时代的。
有了它,大规模的机器便获得了强大的动力。
正是由于蒸气机的出现,才导致了大工业时代的开始。
“1789年”,瓦特专利说明书上的这个时间是人们公认的蒸汽时代的元年。
然而,这个时间本应该被提前。
如果当时能有一位稍许宽容的绅士出现,人类就有可能在1689年便拥有初步实用化的蒸汽机技术。
因为在这一年,法国人巴本发明了可以进行演示的蒸汽机。
这位谨慎而又贫困的先生虔诚地向英国皇家学会申请区区10英镑的研究经费,用于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发明。
然而,刻薄的皇家学会认为为一个天真的想法提供资金,简直是对经费的随意挥霍,于是提出了一个探索者无法接受的条件:
实验必须保证成功!
正是由于宽容精神的缺失,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失去了,失误甚至错误中蕴含着的潜在价值遭到漠视,成功的机会便被无情地剥夺了。
分析:
我们的确应该在宽容这个问题上多一些反思。
宽容的美德有利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价值的体现。
话题:
“宽容”“交流与沟通”“培植与扼杀”
“用生命做一次试验”
巴斯德,19世纪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
他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把科学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一次,一艘停靠在波尔多的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巴斯德闻讯后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有人问他:
“你难道不怕危险?
”巴斯德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有什么要紧?
生命处在危险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篇二:
高中作文写作训练素材及立意分析
思维素材一
学无止境
有一个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
“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
”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了。
”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
”
徒弟照办了。
“满了吗?
”师傅问。
“满了。
”徒弟十分自信。
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没溢出来。
“满了吗?
”师傅又问。
“这回满了。
”徒弟面有愧色。
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撒下,还是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师傅又问。
“满了。
”徒弟似有所悟。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一滴水也没有溢出。
“满了吗?
”师傅笑问。
徒弟:
?
?
素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可能很多同学都曾经在某份报刊上读过。
故事中的师傅利用向碗中盛物的方式含蓄巧妙地告诉急于出师的徒弟一个道理:
“学无止境,切忌自满。
”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也可以说饱含哲理,也许你的老师曾经用它来告诉你学无止境的道理,也许你已将它用到了写作中,作为论述学习切忌自满的事例。
读了一个故事,理解了其中的含义,然后运用到现实中,看来顺理成章,完美无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停步于此的话,不就“学有止境”了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故事。
思维素材二
哲学教授的实验课
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最后一课。
课快结束时他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一袋核桃,一袋莲子。
他说:
“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希望你们每个人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的结果。
”
在座的同学当时都很奇怪,哲学课还能做出实验吗?
老教授把核桃倒进玻璃杯中,直到一个也塞不进去为止。
这时候他问:
“现在杯子满了吗?
”学过哲学的同学已经有了几分辩证法的思维。
“如果说装核桃的话,它已经装满了。
”教授又拿出莲子,用莲子填充核桃还留下的空间。
老教授笑着问:
“你们能从这个实验中概括出什么哲理吗?
”
同学们一个个发言,有人说这说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满,只有相对的满。
有人说这说明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总可以挤出来的。
还有人说这说明了空间可以无限细分。
最后,老教授说: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还没有说出我想让大家领会的道理来。
你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先装的是莲子而不是核桃,那么莲子装满后还能再装下核挑吗?
你们想想看,人生有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被许多无关紧要的小事困扰,看着人生就沉埋于这些琐细的事物之中。
到了最后,却往往忽略了去做那些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
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实验,如果莲子先塞满了,就装不下核桃了。
”
一片静默之中,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
(选自《中国青年》2004年第3期)
素材分析:
虽然没有放那么多东西,但教授做的实验与第一个故事中师傅的举动很相似,对不对?
文题已经点明,这是一堂哲学课,相似的事例对于一群钻研哲学的学生有哪些启发呢?
我们
看到,有学生悟到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满,只有相对的满。
”这可以说与学无止境的道理本质相通。
有的学生悟出“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还有人悟出“空间可以无限细分”,这些你在读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想到了吗?
再从大的方面来看,“学无止境,切忌自满”,“没有绝对的满,只有相对的满”,“时间像海绵里的水”,“空间可以无限细分”,这些道理其实都是遵循着同一条思路得出的;教授的思路则截然相反:
先大后小才留下了空间,如果人生被小事困扰,那就有可能忽略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个道理你之前想到了吗?
想到或者没有想到都不要紧,所有悟出的道理都是思考的产物,所以,关键在于你是否积极主动地从多个角度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比如说,读了这两个故事之后,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徒弟先盛一碗水呢?
如果水中加点盐或者糖,你能悟到些什么?
再看下面的两个故事,看看有没有新的启发。
思维素材三
才华的方向
1887年,美国南部一个小镇。
一天,60岁左右、仪表不凡的绅士伊曼纽尔·尼戈先生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买香烟,他递给女店员一张20美元的钞票并等待找零钱。
女店员接过钞票,低头找零钱。
突然,她无意中发现弄湿了的手上沾有钞票上的颜料。
她大脑一片空白,惊讶地停了下来。
经过几秒钟的短暂思考,她认为,作为她的老朋友、老邻居、老顾客——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一定不会给她一张假钞。
于是她如数找出零钱,尼戈接过钱离开了杂货店。
过了几天,那个店员还是有些怀疑那张钞票的真伪,便把钞票送到了警察局。
毕竟,在一百多年前的1887年,20美元还不是一个小数目。
警察局里的一名警察坚持认为钞票是真的,而另一名警察则对被沾掉的颜料痕迹大为怀疑。
他们怀着好奇心与责任心,来到了尼戈先生的家里。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他们竟然在尼戈家里找到一架伪造钞票的机器,还有一张正在制作的20美元假钞!
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尼戈已经绘制结束的三幅肖像画。
调查结果是这样:
尼戈先生是一名杰出的画家,他熟练地运用画家的手笔,一笔一笔描绘了那些20美元假钞。
他的手法如此高超,几乎骗过了所有的人,包括银行里的职员,但最后却不幸暴露在女店员的湿手上。
尼戈很快被捕了。
他入狱后,他画的三张肖像画被拍卖了1.6万美元,每幅画均超过5000美元。
也许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让无数人为之叹惋的是,尼戈几乎花费相同的时间来画一张20美元的假钞和一幅价值超过5000美元的肖像画。
的确,有才华的人会比普通人更容易抵达成功的彼岸——如果方向正确的话,但很多时候,才华并不意味着成功。
毕加索说过:
“准确地选择,你的才华会得到更好地发挥。
”才华非凡的人误入歧途,他的非凡才华只会成为其难以承受之重,加快他陨落的速度。
(选自《郑州晚报》2008年4月22日)素材分析:
手工绘制一张以假乱真的美钞,简直是匪夷所思。
而这种非凡的才华导致个人锒铛入狱,又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一再说到的思考,其实并不仅限于感悟道理,也包括对事件本身的探究。
以本文为例,作者的感悟其实隐含了一个判断:
尼戈绘制美元是为了钱。
这固然很有道理,但你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其他的可能?
比如,尼戈是否可能为了自己手绘的美元成功地骗过别人的眼睛而骄傲,所以一直继续这样的行为。
或者,尼戈起初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尝试了一次,而后便再难克制自己,最终落入法网。
再或者,你还可以设想一下尼戈以后的人生路程。
推断一种可能,再试着把这种推断放到尼戈身上,也许你也能创作
一个同样吸引人的故事。
这就是对于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也可以说是再创作。
请同学们再看看下面这个故事能否对你有所启发。
思维素材四
最好的老师
看到电视纪实节目中,警方一举捣毁印制假钞窝点,顺口问一旁印刷院校毕业的学生:
这个假钞,你们做得出来吗?
他笑说:
当然做不出,至少现在做不出。
那个要求多高啊。
想起以前和一个考古专业的大学生谈天,他说起盗墓贼的技艺高超,比如使用起来事半功倍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就是盗墓贼发明的。
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真的。
他们读书时,还真请盗墓者来讲过课。
他说那堂课,极其生动,极其管用,记忆极其深刻。
我就对那印刷学院的学生说:
你们学校,为啥不请制假钞者来讲课呢?
那么,经济院校该找偷漏税者来上课?
那么,政治院校该找非法传销者来上课?
那么,美术院校该找疯子来上课?
那么,戏剧院校该找街头行骗团伙来上课?
那么,医学院校该找百病缠身者来上课?
那么,军事院校该找本·拉登来上课?
?
?
你一句我一句,说到大家笑倒。
笑归笑,说法其实成立,最好的老师就是社会,对不对?
(选自《羊城晚报》2007年7月30日)
素材分析:
高超的印刷技术制假钞,先进的挖掘技术来盗墓?
?
前文尼戈先生的事件经过作者的思考,得出的是“善用才华”的感慨;同样的制造假钞事件,经过本文作者的思考,产生的结论是:
“最好的老师就是社会。
”
这两个角度都有道理:
技术就是技术,知识就是知识,它们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熟练的开锁技术在锁匠用来可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但是如果用于盗窃那就是犯罪;核聚变与核裂变技术如果用于生活可以为我们带来方便,如果用于战争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
这是从“立德”的角度来考虑。
社会是复杂的,随着你的成长,你会越来越多地发现这一点,你会见识到许多负面的人与事,你当如何看待?
从中发现其正面的因素,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这是从学习的角度来考虑。
你呢,你对这两个故事有着怎样的思考?
编者补语:
一篇好文章,一部好书,绝对不会只有单一的解读方式,它必然有着广阔的思考空间,多样化的思考角度。
浅尝辄止,你的收获就微乎其微;含英咀华,你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本版文章可以说是对这一道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高中 议论文 素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