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讲义 完全版.docx
- 文档编号:26919808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6.50KB
森林防火讲义 完全版.docx
《森林防火讲义 完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讲义 完全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防火讲义完全版
防火讲义
一、概述————————————————————————2
二、森林起火原因————————————————————3
三、林火危险性—————————————————————4
四、林火发生的条件———————————————————6
五、扑火安全——————————————————————8
六、林火分类——————————————————————9
七、扑火机具——————————————————————10
八、如何扑火——————————————————————13
九、计划烧除——————————————————————17
十、防火林带——————————————————————17
十一、几类常见林分起火特点———————————————19
十二、风力灭火机的使用—————————————————20
十三、风力灭火机的保养—————————————————21
十四、如何起动风力灭火机————————————————22
十五、火灾肇事责任追究—————————————————23
十六、几个常识性事项——————————————————24
森林防火,现在也叫“森林消防”,是火灾消防的组成部分,“消”就是消灭、“防”就是预防,“消防”一词是外来词,和“干部”一词一样都来源于日本。
森林防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是界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林火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因子,分受控的林火和失控的林火。
受控的林火如:
计划烧除、火烧防火隔离带等;失控的林火就是森林火灾。
一、概述
森林起火必须有三大自然要素符合,否则人为去点火也点不着,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森林火灾属于世界公认的8大自然灾害之一(和地震、海啸、冰雹、龙卷风等一样),今年各级政府下发的《**(市)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森林火灾名列其中,说明现在各级都认为森林火灾属于自然灾害。
目前重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在全世界都是难题,甚至根本无法扑救,连美国也不例外,如:
美国黄石森林公园的大火,法国的森林火灾、印尼的森林火灾。
2016年8月24日发生的希腊森林火灾(希腊是欧洲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三面临地中海,大气相对湿度一般偏高)全欧洲都出动了森林消防队员,但最后过火森林面积600多万公顷,烧掉希腊国土面积的一半多,烧死60多人。
2016年10月21日起火的美国加州森林火灾损失超过16亿美元,51万人被紧急疏散,烧死数十人。
所以中国人提出了森林防火的目标是:
“打早、打小、打了”,因为只有打早,火灾才小,才好打了,否则就非常困难。
森林防火在我国最早提出的是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他指出:
“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但是森林防火工作在我国大踏步跨越式发展是在87.5.6兴安岭大火之后,不过整个世界目前的森林防火形势也不是很乐观,2000年美国森林火灾烧毁森林294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4‰,其中95﹪的受害面积是占火灾总起数5﹪的大火造成的,仅1994年就烧死森林消防队员17名,说明在美国林火烧死人也不罕见,但烧死人数最多的可能还是中国87.5.6大火,烧掉整整一座县城(漠河县城)。
森林是地球之肺,承担着地球氧气循环的重任,没有以森林为主的绿色植物的参与,地球上的氧气早就消耗完了,在全世界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今,我们更应该爱护森林。
是森林替我们吸纳了二氧化碳,制造了氧气,而氧气和热源又制造了森林火灾。
从这一点讲森林是为了人类牺牲了自己。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至今当我们走入森林时,仍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神清气爽的感觉。
二、森林起火原因
森林为什么会燃烧呢?
大家知道,森林植物是以C、H、O为主组成的有机物,当森林植物干枯或被火烘干,就成了可燃物,森林植物燃烧仍然是可燃气体的燃烧,不是我们看到的森林植物固体的燃烧,是森林植物在火的烘烤下升温,发生复杂的热分解反应(这当中有化学反应,也有物理变化)生成了可燃气体,有焦油、甲醇、丙酮、甲烷、乙炔、CO、醋酸等,可燃气体向空中弥漫与助燃气体氧气混合,在热源的烘烤下发生燃烧,所以火焰很高。
通常我们看到的有较高火焰的燃烧都是可燃气体在燃烧,森林植物中的可燃气体分解完了的时候就剩下了碳,碳的燃烧与可燃气体比要慢的多,碳的燃点也要高得多,所以第一步烧完后,剩下的是碳,这时如隔绝氧气,等碳冷却后,就成了市场上卖的木炭。
在有氧的环境下,碳也是能燃烧的,但碳在高温下气化成微小的碳粒子数量很少,所以碳的燃烧是无焰燃烧,只有很小的火焰,这一点火焰就是气化了的碳粒子在空气中与氧发生的燃烧,生成产物是CO2,弥漫到空气中去了,最后剩下的白色灰烬是再也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质,如钾、钙、钠、铁、镁、硅的盐类,呈碱性。
这是完全燃烧的过程,通常森林火灾都是不完全燃烧,也就是可燃气体燃烧的热量并没有将木材中的水分完全烘干,木材的燃烧很快就停止了。
所以我们到灾后林区看到树木都死了,但没有烧完的木材仍然立在那里。
松木片的燃点是238℃,松材燃点一般是364℃。
木材加热到220℃后,停止加热,由于在220℃环境下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就发生放热的热分解反应,使木材温度继续升高,当达到275℃时木材中的纤维素也发生放热的热分解反应,使木材温度持续升高,直至达到燃点燃烧起来,这就是在明火被扑灭后,一些树桩又复燃的原因。
因为草中半纤维素含量比木材高,所以草更容易死灰复燃。
三、林火危险性
从扑火安全的角度来讲,碳的燃烧对人构不成威胁。
除非你掉到碳池子里面去了,对人产生威胁的是森林植物在大火的烘烤下,热分解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这种可燃性气体燃烧迅速、猛烈,但森林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基本是平铺在地球表面的,所以它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也是一边产生一边就被燃烧掉了,不至于形成大片高浓度、高温可燃性气体,也就不至于产生瞬间轰烧,所以这种一边产生一边烧掉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也不至于对人产生威胁,也就是说森林燃烧是边烘边烧、边烧边烘。
但,是不是森林火灾就不对人产生生命威胁呢?
不是,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前苏联、中国都多次发生林火烧死人的事件,甚至一场林火烧死几百人。
那么,林火是怎么烧死人的呢?
分两点:
1、在什么地形环境下林火会烧死人?
2、人是怎么被烧死的?
特殊的地形、风向会造成可燃性气体的堆积,在谷地、鞍部、峡谷、三山夹一洼的地方、陡壁的前方,都会发生可燃性气体堆积,产生轰燃。
人在此环境下,死亡率接近100%,极个别侥幸不死者,事后回忆说:
“只听到轰的一声,火光一闪,就是电闪雷鸣,人就已经在火海中了,一、两秒钟内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这时人的喉部为了保护肺不受高温浓烟气体的袭击,迅速产生保护性的条件反射,发生喉部闭锁,人就再也不呼吸了,如能在一、两分钟内消除了这样的高温、浓烟环境,人就能活过来,但林内荆棘丛生、坑坑洼洼,人是无法在一、两分钟内逃出轰燃范围的。
美国人解剖了林火遇难者的遗体,发现咽喉以下部位非常干净,没有受烟灰污染,证明死者死前喉部是闭锁的。
产生轰燃的预兆:
(也就是林火由常态向极端转变的预兆)
除地形,风向、植被等因素外,还有一些预兆:
如有飞火从头顶飞过,此时应赶快撤离,因为即使不产生轰燃,也会被火两面夹击或被包围;二是看到周围绿色植物叶片被烘烤得发黄、变色、卷曲时,应赶快撤离,这也是轰燃的前兆。
四、林火发生的条件
1、氧气要大于16%。
当氧气小于16%时林火会慢慢熄灭,空气含氧量是21%,但因烟、雾、高海拔、低气压(如雨前空气湿度大,气压低,含O2量也低)等原因含氧量也会降低,使燃烧不畅。
用灭火弹就是使空气含氧量降低,但灭火弹只能降低火势,这时风力灭火机跟上去,趁势扑打,才有效果,单独使用灭火弹有时效果非常差,整箱整箱地扔也不行,它只能在5秒钟之内降低空气含氧量,过后很快恢复,而且稍有坡度,灭火弹会满地乱滚,并不在火中爆炸,现在生产出了改进型,即取消拉燃环,改为用爆竹芯引燃,使用时将灭火弹扔进火中,由林火引燃爆竹芯,再引燃灭火弹。
但在实战中,一个灭火弹从火中滚出来了,谁知它的芯子是否被林火引燃了呢?
谁敢去捡起来再往火里扔呢?
必定现在提倡“以人为本”,森林是可再生资源,而人的眼睛或手炸烂了,又如何再生呢?
所以灭火弹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另外,这东西中哑弹也不少,滁洲和江苏江浦交界的一个林场,山形不高,就是一个个大土包子,上面长有马尾松、黑松等树种,2005年5月11日一起不大的林火发生后,第二天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在清理火场时,在火烧迹地中清理出未炸的灭火弹200多枚。
这大概也就是火场清理组成立的必要性,其任务:
(1)灭余火。
(2)灾后捡失清理哑弹。
2、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55%时,林火会比较容易扑救;空气相对湿度>30%时,火灾蔓延扩展;空气相对湿度<10%时,火灾暴发、轰燃。
所以在夜晚空气湿度逐渐加大时,扑灭林火相对容易,以拂晓扑火最容易,但夜晚要防摔伤。
3、气温。
日较差大,即白天暖和,夜晚冷的天气,火灾危险性大,白天暖和夜晚冷的天气就是晴天,而且是天晴得很好,云层很高、很稀,白天太阳的辐射,无云层阻挡,使地面升温快、暖和、干燥,可燃物脱水;夜晚又因云层高,地面散热无云层阻挡,散热快、寒冷,几个这样的天气交替以后,林火就非常容易发生。
在冬天,如白天寒冷,林火危险性小;白天温暖林火危险性大,一直到三月份如果天气温暖干旱,仍然是林火危险性大的天气,到三月份下旬至四月份如果还是很暖和的话,林内植物返青快,植物体内含水率升高,此时即使发生火灾,林内树木尤其是长势良好的大树,大多能够存活,火灾的危害程度降低。
4、地形。
林火与地形关系较为复杂,森林火灾都发生在晴天,晴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原因,地面升温快、上空凉,空气向上吹,在山场就是空气由山谷向山顶吹,叫做谷风,谷风是暖风;晚上相反,地面散热快、很快冷却,空气由山顶向山谷吹,叫做山风,山风是凉风。
这一规律产生的结果是夜晚扑救上山火容易,而林火中又以上山火难救,上山火也叫冲火,远比下山火难救。
另外地形中的鞍部、峡谷、沟底、沟顶、三面环山和破碎地形处也是火灾的特殊位置。
5、可燃物。
可燃物分难燃、可燃和易燃,但这是相对的,相比较来讲的,绝对的讲:
森林植物都是可燃物,只要条件适合都能烧得着。
五、扑火安全
在火场跟着林火后面追着打,火烧到哪里就打到哪是最安全的,绝对不会有生命威胁,但林火的扑救要求有时是不能允许这么做。
进入火场必备的安全用品:
1、一条湿毛巾。
2、一只水壶(现在是矿泉水)。
当在火场被火包围时,应当拿出水把毛巾弄湿,把头发和脸弄湿,多余的水倒在鞋上和裤子的小腿和裤脚上,不要把多余的水放在壶里带到场外,因为场外不需要水,如水多就把衣服到处都弄湿,然后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因高温、浓烟而产生喉部闭锁。
捂住后,选火小的方向冲出火场,你就得救了,因为场外绝对安全。
在火场中,如刚才提到的:
1、在峡谷、谷底、鞍部、沟顶、三山夹一洼和陡壁的前方、
2、破碎地形(这个地方不易逃生,人容易摔伤、扭伤)、
3、遇火围攻时,顺风向山上逃生、
4、在火头前方较远的地方临时急开防火带(通常情况下此方法毫无作用)、
5、进入火场时,在火头前方进入火场,
这些都是很危险的。
正确的进入火场方法是:
一、小火时,从火的后方进入火场,先将逆风火打掉,以防风向一变,逆风火变成顺风火。
(在扑火时风向改变是很常见的,扑火指战员都必须密切注意火场风向的变化。
)火尾打掉以后,再去打火头,因为火场小,转移战场也方便;二、在遇较大火场时,应侧着火头接近燃烧的火线,在林火中,火是成一条蜿蜒曲线向前蔓延的,侧着火线进入火场,侧着火线打火是扑火的基本方法,也是安全的方法。
另外,火场中间有时有些孤岛,孤岛中的火,可以暂时不要打,因为它已无法大面积蔓延了。
我们的队员不至于遇明火不躲,任其烧死,但从不正确的方向接近火场,在看不见明火时却是危险的,所以扑火队长要有经验,新队员不要乱跑。
在火场看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撤离,否则队员有撤不出来的危险:
1)看见附近植物叶片被预热、脱水,而卷曲、边黄或变形;
2)出现飞火时;
3)出现火旋风时;
4)出现强烈高温气流时;
5)被火包围时。
这些都是林火由常态向极端变化的征兆。
六、林火分类
当今世界的林火99%是人为引起的,但本是林火100%由人为引起。
林火分为:
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冲冠火。
地下火:
发生在东北林区,那里气温低,林内枯枝落叶腐败分解得慢,林下枯枝落叶常年堆积形成腐殖质层,深的能达1米厚,腐殖质层也可以燃烧,只冒烟不见火。
地表火:
二十年前,我们这一带经常发生,现在不多见。
树冠火:
发生在树冠浓密,一个接一个,火在树冠上被风推动着向前燃烧。
冲冠火:
发生在树冠不浓密、不紧密相连,地表杂草能见到阳光,造成地表杂草散生的林分,是我市最常见的林火。
冲冠火先烧杂草,后上树冠,但因树冠不密,很快又下到地面烧草,遇到矮树,又冲上树冠,如此往复。
冲上树冠时,火焰猛烈,噼啪作响,样子吓人,在没有风水灭火机,只有风力灭火机时,应暂时避让,等火下到树下再打,当然如风力灭火机和水枪配合也可以打树冠火。
以我市现有的扑火机具条件,遇较大树冠火,是无能为力的,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冲冠火是完全可以扑救的林火。
七、扑火机具
我市扑火机具三大件:
二号工具、水枪、风力灭火机。
1、二号工具的使用。
二号工具:
是相对于一号工具来讲的。
一号工具就是打火的最原始工具——树枝,树枝打火时间一长,树枝自己也被烧掉了,在此基础上改进,用细钢丝代替,叫二号工具,现三号工具也问世了。
如何使用呢?
就是抬起来打火头,注意抬起来不超过45°角,角度过大,带起的火星会掉到自己身上,还会伤着身后的队员。
2、水枪的使用。
在低山和有水源的地方很好用,水枪型号非常多。
水枪的另一个用途是清除余火,在火灾扑灭后,都是需要清除火场余火的,因为火场中有些树根、枯木、牛粪仍在燃烧,必须一鼓作气再把他们清除掉。
这时背着水枪去清除余火就很容易,而风力灭火机这时就远不如水枪好用。
87年5月6日兴安岭火灾、06年11月份岳西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火灾等等都是死灰复燃才最终成为大火的,所以说及时清理余火是很重要的。
3、风力灭火机的使用。
风力灭火机还是老式(手提式)的好,优点是:
(1)机在前人在后,便于配合手臂伸进火头,而日本小松牌背负式的缺点是人在前机在后,火头温度一高,人只能后退,否则脸部烤得架不住。
(2)林内环境树枝横伸,容易挡住或挂着背负式灭火机,使得移动困难,尤其是遇险紧急后撤时,容易忙中生乱,树枝灌木挂住背负式灭火机,使得人机撤出困难,而手提式灭火机关键时可以提着把手拖着跑。
(3)背负式灭火机风道多次拐弯,使得同马力的机器,出风量背负式不及手提式,手提式机从26型到28型、又到30型,现在已经做出了32型的了,并通过了国家防火办的验收,而背负式至今连30都达不到。
(4)一台抵两台的价格。
当然,日本小松牌吹风机也有它的优点,如:
容易启动、不容易坏、耗油量低、一次加油使用时间长等。
目前镇江正东机械厂和南京森林公安专科学校联合生产的“众力”牌风力灭火机有所改进。
(1)油箱后置。
解决老式灭火机油箱在前,火炙烤油箱的危险。
(2)全机螺丝只一种型号,可以通用;机具上有一个卡簧,卡着一个起子,可以在火场进行简单修理。
由于风力灭火机震动,螺丝会松掉,关键部位的螺丝掉了,可以用不关键部位的螺丝顶上去,也可以在队员口袋中装两个螺丝。
(3)有起动阀,起动时要轻松点。
(4)整机重量轻了一些。
(5)有32型的机器。
在火灾后,我们听到有些乡镇的领导讲:
“风力灭火机根本无法打火,太容易坏了,要打火还是靠老办法,就是发动群众上山用树枝条打火,根本也不能分组,就是男女老少齐出动,一起上。
打火哪有什么道理和学问。
”
对此,我想说服一下:
真正在一线扑火的同志都知道,风力灭火机是打火的拳头工具,太不容易坏了。
远的不讲,就近的讲,为什么国有林场干部职工工资发不全,人家的灭火机就是不坏,就是有战斗力。
我所知道的,有些林业站到冬至时,才把风力灭火机从仓库亲亲假假地拿出来,一副生怕碰到身上灰的样子,然后到处找人维修,或者修不好也混到里面,滥竽充数,起火时一起拿上山,反正领导不在一线火场,乡里本来有20台灭火机,而真正能响起来、能打火的,只有五、六台。
后来领导一问,就说灭火机老了,该淘汰了。
我感觉有些地方的灭火机淘汰起来寒心。
而一个乡镇最少要有10台叮当响的风力灭火机,才能组织成灭火队,才能形成战斗力,否则就只有男女老少齐上阵、齐掰树枝、齐打火。
其实这样有危险,烧死人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对于火场指挥的干部也危险,现在的安全生产和以前不一样了,一年一个样子,烧死烧伤一个人就是安全生产事故,现在讲究以人为本,《刑法》上有责任事故罪,不能翻老皇历,我们认为打火还是要讲一些章法的。
风力灭火机之所以容易坏,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长期不保养,油管皴了、漏气;机油沉淀,堵塞油路。
二是使用时加进纯汽油。
风力灭火机四大作用:
1、吹离可燃物,2、带走热量,3、吹散对流烟柱,4、带走可燃气体。
这也是它的灭火原理。
4、灭火弹的使用。
它是扑火三大件以外的工具,之所以不常用它,原因有三:
、它不安全,它扔到火里面去以后有一部分是哑弹,当火灾过后,这些哑弹需要人工去清除,工作量大,浙江一个林场就因为哑弹没有清除,让两个上山玩的小孩捡到了,用打火机点,炸瞎了眼睛,林场赔了四十七万元,林场从此倒了,火灾没有把林场烧倒,灭火弹把林场炸倒了,尤其是过了两年储存期后,哑弹更多,如果这两年你火灾预防搞得好,没有失火,灭火弹就报废了;
、它代价高,这个东西贵的很,扔出去一个就是三、四十元;
③、它灭火效果差。
八、如何扑火
扑火的基本要求:
1、讲科学,懂规律。
2、讲战法,保安全。
3、讲协调,促有序。
4、以人为本,科学地组织指挥与扑救。
进入火场前,应把队伍编组,五至六名队员为一组,每组配上两至三台风力灭火机、一把2号工具、一只水枪,背上一个布包,包里放一把起子、一只手电筒、一些干粮,拎一个按20∶1配好汽油的汽油桶(用15—20升的铁桶),桶上拴一个带虑网的漏斗,穿上防火服,带上水壶和湿毛巾,就可以进入火场了。
当然配上对讲机就更好了。
进火场时,如是夜晚,肯定是满天火光,火场透亮,不存在照明问题,但火打灭后,那么整个山野将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甚至黑得吓人,这时如没有手电筒,就无法下山,因为山中荆棘丛生,脚下怪石嶙峋,假如没有手电筒,应停下来,用对讲机报告指挥组,等待人员接应。
进入火场时,最好是两组一起进入火场,向两个不同方向打火,确保火不会从背后烧过来,由于扑火很劳累,人容易反应迟钝,有时火逼到后背了,甚至于没有发觉,这就需要队员们相互关照,进入火场不要乱跑,以免失去联系。
在救火时,火场分指挥组、扑打组、技术组、后勤组、清理组,武警同志肯定是属于扑打组,每个扑打组后面跟两名地方同志清除后面的余火,但也有可能你们到场时,地方同志已在火场打了四、五个小时,甚至几天了,他们已筋疲力尽无法跟你们后面清理余火,这时你们必须要留一台机子跟后面清除余火,刚打过的地方余火是很多的,又处在烧过和未烧交界处,非常容易再燃。
一旦复燃,就对我们造成了两面夹攻或包围的态势,在火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发现被火两面夹攻或包围时,都要立即撤出,否则危及生命。
你们到火场,县区防火办肯定派技术人员跟随,假如你们与技术人员走散,在自主打火时,应注意有些大火,在燃烧最猛烈的地段,应避一下,等待时机再打,打火主要讲三个字:
“打、隔、守“。
这涉及到:
如何打、何时打、何情况下打、何处打;
如何隔、何时隔、何情况下隔、何处隔;
如何守、何时守、何情况下守、何处守。
林火在常态下,对人不会产生多大的威胁,扑火队员可以由火尾或火侧翼进入,沿着火线打就行了。
逆风火好打,侧风火好打,下山火好打。
不太猛烈的上山火、顺风火也能打,在有防火林带作依托处的火可以打,在有郁闭的国外松林、毛竹林作依托处的火也可以打,郁闭林分就是地表、林下杂草很少或几乎没有杂草的林分。
打火时,队员总是在烧过与没烧的界线处,假如发现情况不对,你可以逃到烧过的地方,就是火烧迹地里,就万事大吉了。
一般情况下,上山时人跑不过火,下山时火跑不过人。
在有道路或小河做依托时,可以打火;但如道路、小河太窄,两旁的植物、杂草又长得很密,这时不能在小路上等火,火烧过来时会是火大烟浓,此时你要么还是老办法沿火线打火,要么事先以道路、小河做依托点逆风火。
但点逆风火要有组织地干,在指挥组同意后,最少由两个组队员联合实施。
对待较猛烈的上山火、顺风火,应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避一下;对待冲冠火,在它冲上树冠时,应该避一下;在它下到地面时,就上去打。
打火时要看着四周的环境,不要被火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方就行了。
万一到无路可退的地步时,可选火弱一点的地方,用风力灭火机冲过去,冲到火烧迹地中;也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迎风冲到火烧迹地中去。
队员们应该知道,当遇到太猛的火,根本无法打时,不要硬上,应避其锋芒、守着,等它一弱,上去歼灭它。
任何事都要讲以人为本。
关于“打”的方法在风力灭火机的使用中还会进一步讲。
扑打林火的第二个字是“隔”,这时的隔是指临时急开防火隔离带,这要求很高,本地一般做不到。
因为在火前方临时开垦隔离带危险,火烧隔离带如没有防火道、防火林带、道路、沟河作依托,也控制不住火,而且急开隔离带很难闭合,不闭合的隔离带在大火时也没有用。
这时能做的是:
先打灭火尾、火侧翼,并清理巩固,以防风向一变,火尾变火头。
二是对火头之大火,应边打边守,在火烧到易打处,即时组织兵力,将其合围掉。
怕的是火烧到易打处,兵力已疲惫不堪,让火突破易扑处,又蔓延到不易扑打处,如此反复,等火一直烧到山脚、山边为止。
这主要原因不在队员,而在于组织不力,在发现一鼓作气无法将山场的林火打灭时,扑火半小时后就要成立后勤组,向火场运送解渴的水和风力灭火机的油,两小时后就要考虑给扑火队员运送干粮。
对于恶劣天气下的大火,一哄而上后,要即时分成扑打组、后勤组、清理组、指挥组、技术组,如持续维持着一哄而上的局面,最多两小时后所有扑火队员因口渴、烟熏、高温灼烤、过度疲劳等原因,将集体趴倒,躲在林中休息,任林火自生自灭。
一般这时上级领导也会赶到了,火场指挥员就会向上级领导汇报,对于这场大火,我们即时组织了多少人、多少机具上山,上级领导看了一会后,就会发现山场没有灭火机响声,这时火场指挥员就会拿起手机命令一线队员打火,而一线队员只把灭火机拉响后,放在一边,让风力灭火机响上几分钟了事。
上级领导和火场指挥一看实在不行,就亲自走到一线,发现队员个个满脸烟灰、人困马乏,实在无力再战,这时只有两种可能:
1、等待别的乡镇,别的县区人员来帮你把火打灭;2、等火烧完为止。
其实遇大火时,如发现火在当天无法打灭,指挥组和后勤组还要就近安排队员休息场所和交通工具,以便在凌晨、拂晓或者火场出现转机时,即时出动队伍,最有效力地灭火。
夜里打火是较好时机,但必须防止摔伤、竹签扎伤、摔下悬崖。
九、计划烧除
“计划烧除”一词来源于美国,是在绿色防火工程没有开展起来以前必须采取的临时性办法。
国际上称为“黑色防火工程”(因为火烧过的防火隔离带是黑色的),就是在秋冬来临之季,在三级风以下,三级火险等级以下天气实施,对林缘、普通防火道、坟区等处实施计划烧除。
其实低强度的林火对林木生长是有利的,计划烧除的火都属于低强度的林火,计划烧除只能安排的冬至前,冬至后我区基本进入腊月,山区农民都知道腊月里砍下的松枝不要晒,就可以直接塞到锅洞里烧,可见腊月林木含水率是非常低的,此时计划烧除的危险性大了,尽管《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未进入防火戒严期,可以实施计划烧除。
第十六条规定从正月初一到清明才是安徽省的防火戒严期,也就是说法规并禁止冬至至除夕这一段时间实施计划烧除,但这是行政规定,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以前的天气比较冷,低温环境下林火的发生几率要低得多,到春节以后天气渐渐暖和,林火几率升高,所以规定戒严期是从春节至清明这四、五十天。
现在一直没有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防火讲义 完全版 森林 防火 讲义 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