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河东历史名人集.docx
- 文档编号:26906110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1.25MB
运城河东历史名人集.docx
《运城河东历史名人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城河东历史名人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城河东历史名人集
河东历史名人集
知我河东 爱我运城
——南风广场“河东历史文化长廊浮雕”图解
文字:
吴民方
序
运城市旅游局局长 安三法
巍巍河东,雄踞晋陕豫金三角。
孕中条之秀气,毓大河之神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数千年来,名流辈涌,灿若星河。
或建都兴邦,或文治武功;或著书立说,或驰战疆场;或泽被苍生,或流芳千古……,揽时代风云者,不可胜数。
后人择其杰出者,共得44位,于南风广场之北,历史长廊之上,镂诸金石,雕其塑像,以扬其美名,人所共抑。
今日运城,生机勃勃,日新月异。
旅游业适逢盛世,得以快速发展,规模壮大、市场拓宽、景点层出、客源攀升,位居全省前茅,为人所瞩目。
挖掘深刻内涵,展示河东文化,扬先贤美名,引四海客商,实为发展旅游之大事。
吴民方先生,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历史系,退休后笔耕下辍,悉心整理44位先贤功绩成册。
市旅游局将其付梓,于海内外广泛传颂,以知我河东,爱我运城,发展旅游,振兴经济。
知我河东 爱我运城
——南风广场“河东历史文化长廊浮雕”图解
南风广场的北端,建有“河东历史文化长廊”。
长廊壁上,尽布浮雕。
漫步长廊,放眼浮雕。
文人学士、帝王将相,栩栩如生,跃然身前;农贾精英、书画名家,熠熠生辉,尽收眼底。
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了河东古代名人风采与运城灿烂文化。
给运城增添了魅力。
让世界了解运城,让运城走向世界。
为了协助市民群众和青少年朋友,进一步“知我河东,爱我运城”,现将浮雕上的四十四位河东古代历史名人,逐一附图注解中下,以飨游人观注。
【中华曙猿】
1994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在垣曲县发拙出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牙齿、美两国科学家验证而命名为“世纪曙猿”。
“世纪曙猿”生成于四千万年前,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人类祖先。
这一发现把人类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一千万年。
因为,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女娲氏】
即女娲。
有类始祖。
母系氏族社会的领袖。
女娲的重大功绩有二:
一是造人。
天地初开,世间无人。
女娲便用黄土造人。
另有传说,女娲与其兄伏羲氏相婚而产生人类。
此后,她又禁止兄妹通婚,成为建立婚姻制度的女神;二是补天。
当时,天陷地塌,大火熊熊,洪水滔滔,猛兽遍野,恶鸟横行,人们难以生存。
女娲便炼五色石补天,积炉灰止住洪水,砍鳖足撑天,杀黑龙清猛兽,免去灾难,使人们得以安生。
女娲涤动在河东大地,传说甚多。
万荣县黄河边上的后土祠,就上专为后土(即女娲)而建造的。
历代帝王多来此祭典,汉、唐、宋、三朝八位皇帝先后亲临二十多次。
仅汉武帝刘彻就来过八次,并作《秋风辞》。
【嫘祖】
嫘祖约生于四千六百年前。
皇帝正妃。
夏县西阴村人。
传说累祖为了人们有衣穿,先用草皮、树皮捻线,后来教人们养蚕缫丝,织布做衣,结束了人们兽皮树叶为衣的原始生活,并重视农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蚩尤】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
九黎族部落首领。
传说蚩尤,长相奇异,生性好战。
为了与皇帝争夺水草丰美的中原之地,遂死在古河大地(今运城市盐区东郭乡一带),进行了一场决战。
最终皇帝打败并擒杀了蚩尤。
砍了头颅,肢解了身体。
身体化解为盐池,血液变成了卤水。
肢解的地方称为“解州”,盐池称为“解池”,遗留的蚩尤城改为“蚩尤村”(今从善村)
【风后】
风后,皇帝宰相。
生于海隅,今昔对比运城盐池一代。
才智过人,尤善用兵。
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黄帝和蚩尤经常争战不休,而皇帝虽然人马众多,却常常难以取胜。
为此,问计于风后。
风说,两军混战一起,敌我难分,故难取胜。
为了辨认,让士兵帽插槐叶,后来改换为皂角树叶。
这样,两军分明,擒杀了蚩尤,取得了大胜。
风后逝世后,皇帝将其埋葬于“风陵渡”,让这位智人守护西大门,以防西逃的蚩尤残部卷土重来。
风陵渡也由此而名。
【后稷】
后稷,姬姓,名弃。
中国农业的始祖。
尧、舜农官。
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故曰有邰氏。
主要活动在稷王一带。
后稷自小喜种五谷蔴菽。
长大后,精于农耕。
教民种植庄稼,时播五谷,开荒种田,使人们有粮可吃,解决了生活困难。
【唐尧】
尧,史称唐尧、陶唐氏。
名放勋。
父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领袖。
生于绛县尧寓村。
自幼天资聪明。
古传为圣王,“其仁如天,其知(智)如神,孰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做了首领后,初都蒲坂(今永济市蒲州),后迁平阳(今临汾)。
在位其间,选贤任能,为政清明。
设官掌管时令,制订历法,重视农耕,天下安宁,世风祥和。
咨询四岳后,让位于舜。
又让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
使天下成为人们理想的太平盛世。
【虞舜】
舜,史称虞舜。
姚姓,名重华。
父亲氏族社会的部落领袖。
冀州诸冯(永济市龙行村)人。
舜以孝、贤文明。
幼年丧母,父双目失明续妻,生子名象,父母喜象厌舜,但舜却很孝悌,二十岁以孝名天下,三十岁尧访贤遇舜婵让其位。
定都蒲坂(今永济蒲州)。
舜耕历山(垣曲)、捕渔雷泽(永济)、制陶沙滨(永济黄河边),勤奋有为,业绩显著。
可父母不时加害,企图纵火烧死、落井下石砸死用酒灌醉砍死,但终如愿。
尽管这样,舜仍一如既往,孝敬父母,爱护弟弟,被称为贤人。
【大禹】
史称大禹。
姒姓,名文命。
传说中夏氏部落联盟领袖。
古代治水功臣。
传说禹时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尧命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
禹接受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截为疏导。
踏遍“九州”,历尽千辛万苦,在外奔波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了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终于通山川、疏江河,平息了水患,使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禹凿龙门(今河津市),流传至今。
由于治水有功,得到人们信任,舜让其位。
禹继位后,建都安邑(今夏县城西北)。
由于长期劳累过度,病死于苗山(又称会稽山)。
其子启抢占了王位。
从此,结束了原始公社制,进入奴隶制社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国家——夏王朝。
【傅说】
殷商贤臣。
约生于公元前1350年。
平陆县人。
傅说出身奴隶,自幼天资聪明,生性慧敏,懂得许多人间哲理,掌握不少生产技术。
由于善思考,又有一定技术和组织能力,遂成为奴隶群中的佼佼者。
他创造的“版筑法”,就是以两块木板相夹,中间填满泥土,以修筑被洪水冲毁的道路。
这一方法,今天仍被广泛用于筑墙,垒坝,修护地堰。
这在当时,是生产技术上的一个了不起的重大突破。
殷王武丁下访求贤,被邀入朝。
从而辅佐武丁实施了“治乱罚恶,畏天保民,选贤取士,辅治开化”等政治主张。
使政治清明,矛盾缓和,朝野内外,充满生机,出现了国泰民安,百废俱兴的升平景象。
谓之“武丁为君,傅说为臣,相得而益彰。
”
【晋文公】
晋文公(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
春秋时晋国国君。
晋文公为晋献公次子,由于献公废嫡立庶,引起朝政混乱,宫廷不安。
重耳外逃十九年,周游犹、卫、齐、曹、宋、郑等国,备受艰辛,屡遭坎坷,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同时也坚定了复国兴邦之志。
遂在秦穆公帮助下,返国继位,史称晋文公。
继位后,重用功臣,励精图治,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接着又平定了周王室内乱,争取了更多同盟国,改变了政治、外交上的被动地位,遂为“盟主”。
【魏文候】
魏文候(?
——前396)斯。
著名政治家、战国时魏国国君。
前445——前396年在位,大胆起用法家人物,在魏国实行变法。
重用李悝为相,把“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作为一项普遍原则付诸实施,这是社会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又用吴起为将,西门豹治邺(河北临漳),操练军队,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奖励耕战。
使魏国政令统一,军力强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成为强国。
【猗顿】
猗顿(前480—?
),春秋时大商人。
原籍山东,后迁临猗。
原是春秋时鲁国一个贫寒书生,为了改变耕而不得温饱,织而衣难难蔽体的现状,便跋涉到齐国,向致富闻名的范蠡请教,又千里迢迢,定居于适宜畜牧的猗氏王寮(今临猗县王寮村),发展畜牧,经营盐业,“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富埒(jie)王公,驰名天下”,成为大富商。
致富后,急公好义,赈灾济贫,备受赞誉。
死后,人们感其恩情,修建陵园,现在寮村有猗顿墓。
【荀子】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
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新绛县人。
幼小好读,十五岁远游齐国求学,在与各学派的长期接触中,融会贯通有选择地接受了儒学和法家的先进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成为有名望的学者。
荀了反对“法先王”的复古倒退理论,主张“法后王”,实行法治,强调“一天下”、“一制度”,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
主张“人定胜天”,反对儒家的“天命论”及鬼神之说。
又以“性恶论”反对孟轲的“性善论”,否定了天赋道德,强调后天环境的决定影响。
荀子著有《荀子》一书。
著名弟子有战国后期思想家李斯和韩非。
【李冰】
李冰(约前302前235),战国时水利家。
运城解州效斜村人。
在公元前256年至前254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
任职期间,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兴建成布局合理,施工技术高超,受益面积广阔,功在当代,惠泽后世的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创了化水害为水利的新纪元。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永葆青春,一直造福川西人民,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人类文化遗产的一座丰碑。
【关羽】
关羽(160—219)字云长。
三国时蜀国名将。
运城解州常平村人。
少时以打铁为生,有匡国济民、除暴安良的意愿和志气。
二十岁时,别父母,过黄河,游郡里,习武艺。
188年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
此后,征战周旋,除杨奉,战吕布,不避风险,屡立战功。
忠于刘备,为人称道,尤其在刘备艰难困苦,无所作为的情况下,能全心全意,矢志不移,更是难能可贵,表现了为人忠与友信,义炳乾坤。
除恶济世,勇迈绝伦。
破关斩将,威震九州。
行为品德,超群武艺。
令人仰幕,备受崇敬。
卒年五十九岁,追谥为壮缪候。
【卫夫人】
卫夫人(372—349),名铄。
汝阴太守李矩之妻。
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
夏县苏庄村人。
书法继承家传,最善隶书和正书,誉为“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移若清风。
”方笔凝重,体态端正,用笔合法,精湛纯熟,恣态妩媚,源远流长,曾未得有。
同时,在书法理论上有所创见,所写《笔阵图》仅五百余字,对纸、墨、笔、砚的选择、执笔的部位及传统书法的法则,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理论之精辟,见识之卓越,堪称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
世称“书圣”的王羲之,就是其弟子。
【裴秀】
裴秀(224—271)西晋杰出的地理学家。
闻喜县裴柏村人。
出身名门世族,博学洽闻,重视图籍。
官至尚书、司空。
在朝任职期间,总结了前人的制图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各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
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这些制图的基本科学理论,在中国地图学史上有重大贡献,并对后世制图学有巨大影响,成为当之无愧的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薛仁贵】
薛仁贵(614—683),名孔。
唐代名将。
河津市大黄龙人。
出身贫苦,自幼务农、卖炭佣工。
十九岁与柳金花成婚,寒窑度日。
三十一岁应募东征,投效张士贵帐下,开始了戎马生涯。
善骑射,会用兵,东征西伐屡建战功。
曾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故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歌。
当太宗皇帝“御驾东征”被围困,薛去解救时,所向无敌,闻名军中,功显天下。
【郭璞】
郭璞(276—324),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
闻喜县上郭村人。
知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文学,好古文奇字,尤精阴阳算历,五行卜筮之术。
晋照帝时,王敦反叛,要其卜测吉凶,不从被杀,时年49岁。
其文化成就和学术贡献是:
一、重要作家,著述近百卷数十万言;二、神话学研究的鼻祖;三、训诂学的集大成者,风水术的始祖。
【王通】
王通(584—617),字仲淹。
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万荣县通化人。
出身书香门弟官宦之家。
自幼勤奋好学,知识渊博。
年十岁,仿孔子《春秋》而作《元经》。
十九岁上奏《太平十二策》,展为国抱负。
后读《诗》、《礼》、《乐》、修《元经》,赞《易》道。
又讲艺于龙门,受业者千余人。
著名学生有唐初名相功臣房玄龄、李靖、魏征等。
其为正宗的儒家思想家。
其孙王勃,为唐代著名文学家。
【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
万荣县通化镇人。
出身于有文化修养的家庭。
六岁善诗会文,九岁注释《汉书》,十多岁精通六经,十四岁作《上刘右相书》,陈论朝政得失,赞为神童。
二十一岁作《滕王阁序》,闻名天下。
二十一岁,省父路经洪州(今南昌)时,应洪州都督闫伯屿之邀,参加了重修滕王阁落成庆典。
以超人的才华和锐敏的思维,当场欣然挥笔,写出了千古不朽的佳作—《滕王阁序》。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
【薛稷】
薛稷(649—713)唐代著名书画家。
万荣县人。
好古博雅,很有才学。
锐意临摹,工于隶体,擅书名世,被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在我国历代书法界,有很高地位。
长于画鹤、龙,时称一绝。
李白赞其笔力潇洒,风姿逸秀。
【裴行俭】
裴行检(618—682)唐代著名军事家。
闻喜县裴柏村人。
自小喜研兵法,军事方面有一定造诣。
善于用兵,战功卓著。
能安抚各少数民族,西域各国多慕义归附。
胸襟开阔,待人宽厚。
善工草、隶书。
也是一位书法家。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唐代著名诗人。
原藉太原,后迁新绛县。
自幼聪颖好学,不到二十岁,能精研文章。
未及壮,已穷经典之奥。
而立之年,弃官在家赋闲十五载。
五十五岁病故。
后世对其身世知之甚少,但作为一位著名诗人,却几乎尽人皆知。
脍炙人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称之为“绝句之最”。
《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为千古名句。
【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祖藉陕西华阳,后迁永济蒲州独头村。
幼年父母双亡,寄养于叔父家。
十五岁被选为唐太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妃。
由于其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乐。
聪明机智,知算过人。
被玄宗相中,封为贵妃,仪体同皇后。
其姊三人,皆有才貌,都封为夫人。
堂兄杨国忠任相专权,势倾朝野。
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玄宗携玉环行至马嵬坡(陕西兴平县西),杀杨国忠,缢杨玉环(时年三十八岁)。
【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原籍祁县,后居永济。
又说临猗。
幼时即通音律,善文章。
仕途坎坷。
为唐代“田园派”大诗人,“文人派”大画家。
其诗独具特色,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清雅,音律婉转,情景交融。
其画,首创破墨山水,以萧疏清淡为特色,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一定地位。
【卢纶】
卢纶(748——约800),唐代诗人。
永济市人。
中唐诗人,为十大才子之一。
其诗多为奉和赠答与歌功颂德之作,但生当乱世,不少诗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疾苦。
尤其是一些边塞诗,气势磅礴,笔韵浑细,具有特色。
还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有独到之处。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永济市虞乡人。
幼小喜读好学,四岁能熟读十多篇深奥辞赋,十岁后能写出好文章。
二十六岁为王朝编纂、校订图书。
又组织“永贞革新”运动。
两次被贬,积郁成疾,四十七岁病死柳州。
柳宗元的文章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观点。
还写了许多人物传记体散文。
其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尖锐有力,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的正直品质。
【聂夷中】
聂夷中(837——884),唐代诗人。
永济市人。
其诗多为五言,形象生动,语言朴实,音调和谐自然,是一位反应社会现实,显示其创作特色的诗人。
由于其出身贫寒,常期生活在农村,知稼穑艰难。
所以,其诗作大部分反映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的痛苦生活。
【裴度】
裴度(765——839),唐代杰出政治家。
闻喜县裴柏村人。
幼读经史,博览群书,能诗善文。
任仕六朝,四次为相。
力主平宦削藩。
督师破蔡州,平定淮西,辅助唐宪宗实现了“中兴”。
赞为“内不虑身计,外不恤人言,古之所难也。
”诚社稷之良臣,股肱之贤相。
晚年,隐居洛阳,吟诗作赋,保持着高尚情趣。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唐代著名诗人。
永济市虞乡镇王官村人。
早年为官辅政,后辞官返乡,过隐居生活。
平易近人,毫无傲色,常以厚金分济乡民,备受敬重。
酷好吟诗,著有《诗品二十四则》,对后世影响极大。
【吕洞宾】
吕洞宾(778年——?
)名喦(yan),字洞宾,号纯阳子,又称吕真人、吕祖,传为八仙之一。
芮城县永乐镇人。
生于仕宦之家,青壮年时醉心功名科举,但次失败,直至六十四岁始取进士。
两调县令,时值黄巢起义,遂修道终南山,自称“回道人”。
在华山遇隐士钟离汉,得其指导,摒弃人间富贵,而修仙学道。
其游踪遍及江河南北,出没隐显,不知所终。
游历中曾为人治病解危,故而小说、戏曲中,传有不少佳话,诸如:
江淮斩蛇,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涂以神密色彩,成为神仙中人。
【张彥远】
张彥远,生卒不详,唐代著名书画家。
临猗县人。
出身名门豪族,潜心文艺,知识渊博,能书善画,所著《历代名画记》,是我国艺术史上第一个美术通史名著。
概述绘画之发展流变,鉴别与收藏之沿革,有上古至唐末三百多位画家的传略和评价,至今仍有借鉴参观价值。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史学家。
夏县小晁村人。
出身封建世家,从小好学不倦,聪敏多智。
七岁能讲《左氏春秋》。
幼时砸缸救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司马光读书刻苦认真,经常手不释卷,不知饥渴寒暑。
仁宗时在朝为官,哲宗时入朝为相。
一生作了两件大事:
一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二是编写了由神宗赐书名的《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
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用三百多万字,二百九十四卷写了出来,历时十九年。
是一位独特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史学家。
【段克已】(1196——1245)、【段成已】(1199——1279),金代诗人,稷山县人。
克已、成已两兄弟,少年聪颖,苦习诗文,以能诗善文而闻名。
大半生过着隐居生活,以诗文唱酬,叙志述怀,写下不少文章诗词。
其诗词充满了对故国无限眷恋和怀念的感情,咏物思情,气势悲壮,骨力坚劲,凄惋苍凉,颇能动人心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
【关汉卿】
关汉卿(1220——1300),元代著名戏曲家。
运城解州人。
擅长诗文、词典,又能歌善舞,吹啦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为,是多才多艺的文人学士。
一生写了六十多个剧本,保存下来的有十八种、如《窦娥冤》、《望江亭》、《拜月记》、《单刀会》等。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相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统一、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贯穿着一条红线。
即对受压迫、受剥削群众的深表同情,衷心歌颂他们善良品质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无情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专横骄纵、荒淫无耻,以及依附在其羽翼下的地痞流氓的罪恶勾当。
是我国戏剧史上产量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开山祖。
【马远】
马远,生卒不详。
宋代著名画家。
永济市人。
出身于绘画世家,学有渊源,具有文学艺术修养和多方面绘画技能。
擅画山水,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思别具一格。
有“马一角”之称,与夏硅、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姚天福】
姚天福(1230——1320),元代政治家。
稷山县人。
一生为官,变换多处。
主要负责监督处理朝廷内外官员违法乱纪、解决疑案和冤案的工作。
一丝不苟,执法如山,清廉刚正,不畏权贵,树正除邪,为民解忧,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痛苦和负担,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薛瑄】
薛瑄(1389——1464),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
在朝任职,先给经历七个皇帝,仕途风顺,屡有建树。
为官清廉,查禁贪污,惩治劣绅,肃正风气,为民解忧。
同时,还深研性理之学,写有哲学著作。
育学重教,亲身从教近二十年,学生们尊称是爱才如命的薛夫子。
【杨博】
杨博(1509——1574)明代治军安邦重臣。
永济市襄毅庄人。
从知县到入朝为兵部右侍朗、尚书等都十分重视边防军备。
大兴屯田,募民开荒,修筑防御工事。
置兵守卫,经略军务,屡建战功。
同时,常常调和大臣间的矛盾,被尊称为长者。
【韩爌】
韩爌(1564——1644),明代大臣。
永济市盘底村人。
官至尚书、内阁首相。
朝内大事多与参闻。
诸如,晚明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
即鸿胪寺丞李可灼给光宗皇帝病时所进红丸药,连服二丸后即死。
当时,有人企图借机泄愤,但由于韩据实上奏详陈进药始末,从而未造成大冤案,具见其处事持正,不党忠贤,甚受好评。
【杨深秀】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派。
闻喜县仪张村人。
自幼聪颖好学,十二岁能吟诗作画,童试名列榜首。
任官清廉,刚正不阿。
愤于“甲午”之耻,决心以振兴邦国为已任,曾上书光绪皇帝变法维新。
在推行变法与顽固派斗争中,始终站在前列,是坚定的改革者;在守旧势力向变法者反扑时,又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勇士。
光绪二十三年(1897)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下“明定国事”诏书,开始维新变法。
八月二十三日变法失败,同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康广仁在北京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九岁,合称为“戊戌六群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城 河东 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