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提纲终极版.docx
- 文档编号:26904246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174
- 大小:17.83MB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提纲终极版.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提纲终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提纲终极版.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1.刺激(stimulus):
生理学上,将凡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统称为刺激。
按照性质不同,刺激可分为物理(如电、声、光、机械、温度等)化学(如酸、碱等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生物(如细菌、病菌、真菌)等类型。
社会、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作为刺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神经调节(neuralregulation):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4.组织(tissue):
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
人体组织分为: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类。
5.足弓:
足弓是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接,使足底形成凸向上的弓。
足弓增强了足的弹力,在行走和跳跃时发挥弹性和缓冲震荡的作用,同时还可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6.左肺被肺裂分为上叶和下叶两叶,右肺被分为上叶,中叶,下叶三叶。
7.肺通气(pulmonaryventilation):
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8.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tant)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释放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小肺泡的回缩力,因而具有以下重要的生理意义:
1.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
原因是小肺泡或当呼气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作用强,这样可以防止肺泡塌陷,而大肺泡或当吸气时,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小,肺泡表面张力较大,可防止大肺泡过度膨胀,这样就保持了肺泡的稳定性,2.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保持肺的扩张。
9.肺活量(VC):
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
10.Hb分子的结构:
每一个Hb分子,有一个珠蛋白和四个血红素(又称亚铁原卟啉)组成。
Hb与O2的结合特征
(1)反应快,可逆,不需要酶的催化,反映的方向取决于PO2的高低。
(2)Fe3+与O2,的结合是氧合,不是氧化。
因为结合前后均是二价铁,当Fe2+被氧化为Fe3+(亚铁血红素氧化成正铁血红素)时,Hb与O2可逆结合能力丧失。
(3)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
(4)Hb与O2的结合一线解离曲线呈S形,Hb有两种类型,去氧Hb为紧密型(T型),氧合Hb为疏松性(R型),二者相互转换。
11.牙(teeth):
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及乳牙和恒牙:
乳牙共20个,恒牙全部出齐共32个。
12.肝(liver)是人体最大,血管极为丰富的实质性器官。
入肝的血管有两套一套为肝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
另一套血管是肝固有动脉,为肝的营养血管,其血量约占甘总血量的四分之一,出肝的血管为一套,即肝静脉。
13.吸收: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14.呕吐(vomiting)是将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口腔强力,驱出体外的一种反射性动作。
15.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
使之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
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
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
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
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16.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其功能是使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最终成像在视网膜上。
17.双眼会聚(convergence):
视近物时会发生双眼球内收及双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也称为辐辏反射(convergencereflex)。
18.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前庭窗膜进入耳蜗,这条声音传到途径称为气传导(airconduction)。
19.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
1.信息传递作用;2.相对特异性;3.生物作用高效性;4.在靶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
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只有这种激素存在时,另一种激素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permissiveness)。
20.由于月经周期中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的波动,导致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据此可将其分为增生期(proliferativephase)、分泌期(secretoryphase)及月经期(menstrualperiod)三个时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结构和形态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是细胞;结构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外基质聚合在一起形成器官;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医药学的关系
三、生理学研究方法和三个水平
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客观观察和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
1)人体实验2)动物实验(急性实验<在体实验、离体实验、慢性实验>)
2.生物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2)器官和系统水平3)整体水平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机体的内环境:
1.
体液:
是人和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正常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的2/3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1/3分布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1/4的细胞外液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称为血浆;3/4的分布于组织间隙,称为组织液,此外还有少量的淋巴和脑脊液等。
细胞内液2/3
体液血浆1/4
细胞外液1/3组织液3/4
淋巴、脑脊液少量
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不直接与外环境接触,而是沐浴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直接生存的外部液体环境被称为内环境。
2>稳态:
内环境的各项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器官系统的共同调节。
二、刺激与反应
1)刺激:
能为人体感觉并引起组织的细胞或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2)反应:
只有机体受提那和体外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的变化的现象和过程。
反应包括兴奋和抑制。
3)兴奋性:
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点位)的能你或特性。
4)生理学中常将神经细胞、肌细胞和部分腺细胞这些能够产生兴奋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
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最重要方式):
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
基本方式:
反射。
结构基础:
反射弧
类型: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体液调节:
内分泌细胞—>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靶细胞——>调节功能
方式:
远隔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3)自身条件:
某些组织细胞或器官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做出一些适应性的反应。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负反馈(最常见):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量向原先活动相反方向变化。
意义:
维持机体稳态,使生理功能保持恒定。
正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进一步加强。
意义:
使体内某些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完成。
前馈:
在干扰信号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某项生理功能改变之前,就可能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其提前发出前馈信号影响受控部分的活动,以对抗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保持受控部分功能状态的稳定,
意义:
这就弥补了负反馈调节的滞后,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因干扰因素作用而导致的某一功能波动。
条件反射实际上就是前馈
四、解剖学术语:
如右图所示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组成
第一节.细胞
组成元素:
C、H、O、N、P、S、Cl、Fe、Mg等
细胞结构:
细胞膜核糖体粗面内质网
基质内质网
高尔基体滑面内质网
细胞器线粒体
溶酶体
细胞细胞质微体
中心体糖原
内含物
脂滴
核膜
细胞核核基质
核仁色素
染色质
一、细胞膜
包绕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细胞内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膜性结构总称为内膜系统,
质膜+内膜系统=生物膜
生物膜上有膜脂(磷脂、糖脂、胆固醇)、
膜蛋白(嵌入蛋白/整合蛋白、表面蛋白、锚定蛋白)、
膜糖(寡糖、多糖)(与细胞免疫、细胞识别、黏附与迁移、细胞癌变有关)
二、细胞质
细胞骨架:
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主要起维持细胞形态,促进细胞运动的功能。
三、细胞核(略)
第二节组织(细胞+细胞外基质)
1.上皮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
2.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骨、血液、淋巴)
(支持、保护、连接、填充、防御、修复、营养)
3.肌组织
(横纹肌(骨骼肌—>随意肌、心肌—>不随意肌(存在闰盘))、平滑肌—>不随意肌)
4.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支持,营养,保护,修复)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细胞膜或质膜(plasmamembrane)是一种半透膜。
脂质双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镶嵌蛋白是膜功能主要执行者、糖类物质是膜上分子标记或信息载体
2)细胞膜的基本功能包括:
1.屏障功能2.跨膜物质转运功能3.跨膜信号转导功能4.细胞生物电现象
3)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Ⅰ.被动转运Ⅱ.主动转运Ⅲ.出胞和入胞
单纯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
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一、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概念:
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
①不耗能(转运动力依赖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所贮存的势能)
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分类:
①单纯扩散
②易化扩散
(一)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由高浓度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易化扩散分类:
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viacarrier:
如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
特点:
1.顺浓度梯度转运2.饱和现象saturation3.具有结构特异性4.有竞争性抑制
经通道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viachannel:
如Na+、K+、Ca2+的转运
离子通道的特点
①运速度快106~108/s②离子选择性③门控特性
二、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几乎都是由ATP分解提供
特点:
①转运方向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②需要消耗能量;
③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transport)直接由ATP供能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transport)间接由ATP供能
(一)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transport):
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1)钠泵(钠-钾泵,Na+-K+-ATP酶,Na+/K+-ATPase,NKA)sodium-potassiumpump
①钠泵的化学本质
细胞膜上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将ATP分解,释放能量,并利用此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Na+和K+。
②钠泵的作用:
每分解1分子ATP,3个Na+泵出,2个K+泵入
③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产生和维持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的状态
1.是细胞跨膜电位产生的势能基础
2.细胞内高K+是许多反应必需的
3.Na+浓度差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②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相对稳定
③维持Na+-H+交换,保持pH稳定
④生电性:
3Na+与2K+交换
2)钙泵(Ca2+-ATP酶)
①钙泵的作用:
质膜上的钙泵:
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1个钙离子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
肌质网或内质网钙泵:
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2个钙离子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网中。
②意义:
保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低,增加细胞对钙离子浓度增加的敏感性
3)质子泵
①H+/K+-ATP酶:
分布于:
胃腺壁细胞膜和肾小管细胞膜上。
作用是:
分泌H+
②H+-ATP酶:
分布于:
各种细胞器膜上
作用是:
把H+转运至细胞器内,保持胞质的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建立细胞器内外的浓度梯度,为物质的跨细胞器膜转运提供动力。
(二)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transport):
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势能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分类:
同向转运:
离子与被转运分子向同一方向移动,肾小管中葡萄糖、氨基酸和Na+-Cl-的同向转运
反向转运:
离子与被转运分子向相反方向移动,如肾小管分泌H+、Ca2+与Na+的反向转运
三、膜泡运输vesiculartransport
入胞endocytosis:
又称胞吞。
细胞外大分子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吞噬phagocytosis:
颗粒状固体、吞饮pinocytosis:
液体或大分子)
出胞exocytosis:
又称胞吐。
大分子内容物排出细胞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如递质释放的出胞过程。
第二节细胞的信号转导
1)信号物质包括:
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
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涉及:
胞外信号的识别与结合、信号转导、胞内效应等三个环节。
2)四大类受体
1.离子通道受体:
如N2型乙酰胆碱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
数量最多
3.具有内在酶活性的受体(酶偶联受体):
如GH受体
4.核受体:
如甲状腺激素受体
一、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型受体(ionchannelreceptor):
受体本身就是离子通道,激活后可引起离子的跨膜流动。
1)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ionchannel)例如:
N2型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受体;A型g-氨基丁酸受体;甘氨酸受体;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特点:
路径简单,速度快,从递质与受体结合至产生细胞活动仅需0.5毫秒左右的时间。
2)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ionchannel)和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ionchannel)尽管在事实上是接受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的受体,但通常不称作受体。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四、其他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2.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受体)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一)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外正内负。
以膜内电位值代表膜电位。
(二)膜电位几种变化状态
极化(polarization):
细胞安静时,膜内负外正状态(极化状态)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膜内负值增大。
去极化(depolarization):
极化基础上,膜内电位负值减小
反极化(reversepolarization):
膜内由负转正,膜外由正转负
复极化(repolarization):
去极化后,向极化(静息电位)方向恢复
(三)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
1.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2.与AP相关的概念:
(1)兴奋和可兴奋细胞
兴奋:
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或AP的产生过程。
实际上是反应的形式,分为兴奋和抑制。
可兴奋细胞:
凡在受刺激后产生AP的细胞.(神经C、肌C和腺C。
)
(2)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
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受剌激后产生AP的能力。
(是活组织与死组织的根本区别)
刺激:
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
阈强度:
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是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兴奋性=1/阈强度)
阈刺激:
阈强度的刺激称∽。
3.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是不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②具有“全或无”的现象:
膜发生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水平,就可以产生AP;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
动作电位的意义:
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4.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
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钠通道失活)
相对不应期:
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期间。
(钠通道部分恢复)
超常期:
小于原先的刺激强度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低常期:
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5.局部电流:
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有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
传导速度更快,所需转运离子更少,消耗能量更低。
(四)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部分去极化的电位。
肌细胞的终板电位、神经元细胞的突触后电位。
特点:
①不具有“全或无”现象。
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电紧张方式扩布。
其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③具有总和效应:
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功能
(二)骨骼肌细胞的结构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时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后,使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Ca+内流入接头前膜引起Ach小泡以出胞的形式释放,Ach与接头后膜N-Ach-R结合,引起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出现较强的Na+内流河较弱的K+外流产生终板反应,EPP通过紧张扩布,最终使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导致肌膜的电压门控Na+通道打开,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完成了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特点:
一、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神经末梢传给肌纤维,而不能反方向进行;
二、有时间延搁:
从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到达至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大约需要0.5~1.0ms;
三、容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四、保持“一对一”关系,即运动神经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便使肌细胞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
同时胆碱酯酶可及时清除Ach,以维持这种关系。
1.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或称肌凝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
①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②具有ATP酶的作用,与结合位点结合后,分解ATP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行)和做功的能量。
细肌丝:
①肌动蛋白:
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②原肌球蛋白:
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③肌钙蛋白:
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2.肌管系统:
横管系统:
T管(肌膜内凹而成。
肌膜AP沿T管传导)。
纵管系统:
L管(也称肌浆网。
肌节两端的L管称终池,富含Ca2+)。
三联管:
T管+终池×2
3.
4.横桥周期:
横桥与细肌丝的结合、解离、复位,然后再与细肌丝上另外的位点结合,出现新的扭动的往复活动。
5.兴奋-收缩耦联——三个主要步骤:
①肌膜电兴奋的传导:
指肌膜产生AP后,AP由横管系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到达三联管和肌节附近。
②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尚不很清楚)
③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指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与特点
1.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由于遇到足够大的外力或负荷的抵抗作用,只有张力增加而肌肉长度不变的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可以达到最大。
2.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时,主要表现为长度的缩短,但在肌肉缩短过程中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不变。
3.伸长收缩:
由于外力的作用超过了肌纤维横桥所能产生的力,肌肉被迫伸长。
外力作用下的被动过程。
4.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与肌肉收缩时所遇到的负荷大小有关:
当负荷小于肌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
当负荷等于或大于肌张力时,出现等长收缩;
正常人体骨骼肌的收缩大多是混合式的,而且总是等长收缩在前,当肌张力增加到或超过后负荷时,才出现等张收缩。
5.强直收缩(复合收缩):
肌肉受到持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
不完全强直收缩:
低频刺激下,由于两次刺激之间肌肉部分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肌张力曲线呈振荡波形
完全强直收缩:
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
强直收缩是各次单收缩的机械叠加,并非动作电位的叠加,动作电位始终是分离的,所以强直收缩的收缩幅度和收缩力比单收缩大。
6.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1.前负荷(preload)
概念:
肌肉收缩前就作用在肌肉上的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就处于拉长状态(具有一定的初长度)
2.后负荷(afterload)
概念:
肌肉开始收缩时才受到的负荷,不增加肌肉初长度,但能阻碍肌肉缩短
3.肌肉的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
概念:
与负荷无关、决定肌缩效应的内在特性。
肌缩能力→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
肌缩能力→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
决定肌缩效应的内在特性主要是:
I.兴奋-收缩偶联期间胞浆内Ca2+的水平;
II.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
调节和影响肌缩效应内在特性的因素:
许多神经递质、体液物质、病理因素和药物。
第四章运动系统
组成:
骨、骨骼肌、骨连结
功能:
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运动
一、骨
㈠、骨的结构
骨中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在成人约占1/3,使骨具有弹性;无机质为无机盐类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在成人骨约2/3,使骨质坚硬。
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弹性较大而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相反,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故易发生骨折。
二、骨的形态和分布
成人有骨206块。
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
按骨的形态,可分为:
长骨,两端膨大的部分叫骺
短骨,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扁骨,保护腔内脏器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 生理学 复习 提纲 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