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6899707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220.14KB
高考历史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命题规律
从考查角度看,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从试题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尤其是百家思想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方面;从考查方式,多以文言文材料切入,结合教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
复习建议
1.认真品读教材,精读教材,注意前后左右的联系,阅读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将教材读深读透。
2.对古代中国的思想要梳理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搞清每个时期儒家文化的新发展及其背景;对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重点要牢记基础知识。
同时对思想文化的发展要了解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
3.对全国卷真题和模拟题要反复精研,深入拓展,举一反三,悟深悟透。
试题大观
选择题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
文献中商汤“网开三面”的典故,说明他的仁德甚至实施于禽兽,对比夏桀的暴政,因此得到诸侯和人民的拥戴,成功“革夏命”建立商朝,因此A项正确,全面阐述了题干材料的意思。
文献记载的个别人一次狩猎现象不能说明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就是捕猎,依据所学知识,夏商王朝已经进入农耕文明,农业才是是主要的经济活动,B项的论断以偏概全,因此错误。
C项也是只看到表象,D项更是武断地不符合实际的推断,都不选。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及对材料信息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
《史记》的这一记述宣扬了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
本题也体现了传承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导向。
部分涉及关注生态保护时事热点。
答案:
A。
2.(2016年全国文综课标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
“五经”中《春秋》为孔子编撰,但《易经》、《尚书》远早于孔子出现,故应排除A项。
汉代董仲舒等对儒学有改造,有继承,有发展,并非背离,故可排除B项。
汉兴儒学,可知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学生,阐述自己的思想,“述而不作”“厚古薄今”本也是儒学的传统,(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源于上古主要周代的文献资料)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3.(2015年全国文综课标Ⅱ卷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
题干提供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常见的现象:
儒家学者在批评现实政治时,以三代“圣世”作为对现实的评判标准,以尧舜作为专制君主的榜样。
孔子崇尚周代礼制是先秦及秦汉法家人物对儒家的批评,经常指其“复古”、“厚古薄今”,但儒家的精神实质并非返古,而是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政治与社会的追求,这影响了后来儒者的价值观念。
儒者批评现实政治,自然要求变革,因而B、C项不正确。
同时,所学中有关董仲舒、宋代理学的知识,都可以说明儒学在适应现实过程中不断发展,因而A项也不正确。
正确答案只能是C。
答案:
C。
4.(2007年全国卷Ⅱ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解析:
题干材料符合儒家主张以尊祖敬宗的宗法、孝道观念教化人民的思想。
答案:
A。
5、(2017年海南历史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
题干的材料出自《礼记•大学》,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即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开始,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试题要求找出四个选项中说法最接近题干意思,A项出自《论语》,强调了统治者身正的重要性,与题干意思合,故为正确选项。
B项出自王阳明之口(《大学问》),意在实践“仁”的意思,达到“天下一家”的境界,与题干之意不合。
C项出自《三国志》刘备临终对刘禅的嘱托,意为要多做好事,亦与题干不合。
D项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亦不合题意。
答案:
A。
6.(2016年海南历史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
孟子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儒家的“内圣”主张,强调个人要不断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故正确选项为A。
从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强调仁和礼,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行为规范,故不强调个人的独特性格,排除B、C。
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孟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张,不涉及其对于政治的看法,故排除D。
答案:
A。
7.(2015年海南历史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解析:
A项是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变法时的主张,C、D项为儒家学术特色。
而法家强调法令的作用,儒家强调礼制的作用,虽具体方法不同,都意在强调制度与秩序的重要性。
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8.(2014年海南历史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解析:
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
即强调无论是在哪种情形下,“民”对“君”均有绝对的义务。
要使民众这样绝对地服从君主的指挥,实现君主集权,就得通过严刑峻法逼迫民众服从。
因此D项正确,属于法家思想。
A项属于道家,B项和C项属于儒家,都与题干材料的信息无关。
答案:
D。
9.(2012年海南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君主如何提升自身修养,从而让百姓对自己恭敬、信服。
A项与题干的意思不符。
结合所学儒家仁政主张可以判断出B项。
题干中没有提及以法治国,故C项错误。
D项也不能涵盖题干材料全部的意思,而且没有体现“为先”意思。
答案:
B。
10.(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四个选项全符合荀子的主张,但只有人性本恶是与法家思想相通的。
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荀子阐述后天教化、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法家则阐述以法治国、严刑峻法的必要。
礼是儒家强调的内容,法家则主张完全按“法”行事,故C项错误。
答案:
B。
11.(2008年海南历史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解析:
题干是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法治国”的主张。
答案:
D。
考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2.(2014年全国文综课标Ⅰ卷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皇帝祭天是因为自称是天的儿子,对上孝顺“天父”,而对臣民自称君父,以民为子,由此论证统治人民的合理性。
因此统治者借助“三纲”等人伦秩序维护统治,B项正确。
这与汉代以后儒学独尊形成、儒家提倡的伦理观念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的时代背景一致。
A项“缘于”不准确,君主专制只是借助了宗教权威;C项不符合史实,祖先崇拜早在皇权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制度就已经崩溃了,所以D项错误。
答案:
B。
13.(2014年全国文综课标Ⅱ卷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说明秦朝法律把养子看作家族以外的与父亲平等地位的自由人;而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表明西晋时期养子和亲子一样履行“子”的名分服从父亲的处理和管辖,没有独立的财权,遵从儒家“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的礼法。
所以D项正确,符合中国古代思想演变的主流(秦朝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行严密的法律制度,不注重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汉代儒学独尊后,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越来越强调)。
题干说的是父亲的权利,A项与题干意思不符合。
依据汉代以后儒家影响深入、血缘亲情得到强调这一基本事实,可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宗族利益,因而C项可以排除。
答案:
D。
14.(2014年海南历史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礼法并用相辅相成的治国理念,而“礼治”是儒家的传统观念、“法治”是法家的治国主张,因此体现了儒法结合治国之道。
所以B项正确。
其他选项既不符合材料的意思,也不符合汉代统治思想发展的史实。
答案:
B。
15.(2009年海南历史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
解析:
依据教材所学知识,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等,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
答案:
A。
16.(2009年海南历史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解析:
材料中德教(道德教化)与周政联系,礼乐制度是德教的手段。
因此选择D项。
分封制、井田制和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在汉代不能作为有效的统治手段,因此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17.(2007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董仲舒的新儒学是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因此C项正确。
答案:
C。
考点三:
宋明理学
18.(2014年全国文综课标一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
题干材料就反映了儒家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但是儒家仍然一直是统治者扶植的官方思想之一,不像道教和佛教出现那么大的动荡起伏。
所以C正确。
A项论断夸大了皇帝好恶的作用,皇帝好恶至能够影响宗教的发展,但宗教兴或亡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不是由皇帝个人决定的,A项观点属于英雄史观,违背了唯物史观的科学规律。
材料只能表明道教受到唐朝皇帝代表的上层重视,没有史实依托证明它的社会影响最大。
所以B项错误。
尽管后来唐武宗大规模灭佛,但佛教在民间的影响仍然不断,甚至持续至今,所以说佛教社会基础薄弱题干也没有证据,而且不符合事实。
题干材料都是表明唐朝武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对儒家、佛教、道教的态度,对佛教道教的态度尤其谁政治目的和权力的变化而变化。
都没有涉及社会民众的态度和影响,所以B项和D项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都无从谈起。
答案:
C。
19.(2014年全国文综课标一卷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的本性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因此,理学家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消灭蒙蔽人们善良本性的不良私欲或贪欲,而私欲是人们在后天环境中受外界诱惑发生的,是不良环境催生不良习惯所致,所以D项正确。
“性善习远”在宋朝出现的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已经明确提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孟子的“性善”说的有机结合、认识发展和深化。
A、B、C项在宋以前都有提倡,谈不上新认识(如战国时期孟子“性善”说、荀子和法家的“性恶”说,佛教尤其禅宗主张人性非善非恶的观点等),而且无法以此圆满解释“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所以不选。
答案:
D。
20.(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一卷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
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即“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的重要标志,是包括《孟子》在类的四部经典即“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是孟子在儒学传统中地位上升的原因,也反映出程朱理学的思想旨趣。
A项所述史实,是先秦的历史事实,与理学无关;B项设计的是孟子的思想,并非理学的思想;D项的心学仅是理学的一支,教材与之其相关内容不能支持题干内容;故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C。
21.(2012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市民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每个行业各有职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资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求尽其本心,其根本要旨在于有益于社会人生,仅此而已。
士农工商虽然本业职分不同,但有益于社会人生的根本是一样的。
即无论是何人,选择了何职业都要各自恪守本分,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各尽其心、各守其责。
从材料阐发的意思可见四民有序不能涵盖材料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整合社会阶层的意思,故B项不正确;关注百姓生计也不符合材料表述的内容,故C项错误。
由此可见,只有D项符合材料本意,且也是宋明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的思想特征。
答案:
D。
22.(2010年全国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
“形者,有生之本”,体现了唯物思想,B、C、D选项均属于唯物思想,只有A项是唯心思想。
答案:
A。
23.(2015年海南历史5)北宋僧人契嵩说:
儒教“大有为”而“治世”,儒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已经互相吸收乃至渗透,不能说宋代才开始出现合流,故而B项错误。
古代中国,虽然佛道二教在特定时期有着很大影响,但从没有撼动儒学的统治和主流地位,因此C、D项不正确。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一直面临着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问题,宋人强调佛教治心,与儒学殊途同归,正是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鲜明例子,因此A项正确。
答案:
A。
24.(2012年海南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即董仲舒整合的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佛教违背这些伦理规范,说明当时佛教与儒家伦理有抵触,所以D项正确。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地位受到了佛教道教冲击的时代背景。
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
答案:
D。
25.(2012年海南历史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解析:
A项概括反映了题干材料的意思。
周敦颐的“仁”与原始儒学中的仁政思想不等同,故B项不选;材料表述了阴阳在万物生成中所起的作用,但意不在表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故可以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因为材料虽有阴阳思想但与顺应自然无关。
答案:
A。
26.(2007年海南历史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理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即在儒学思想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一些尤其哲学方面思想形成的,使儒家思想上升到探求“天道性命”本原的哲学层次。
A项和B项都不全面,C项本身错误,理学阶段的儒家伦理观念与此前比没有本质变化,仍然维护三纲五常的传统伦理道德。
,只是把伦理纲常上升到源自天理的哲学高度。
答案:
D。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7.(2014年全国文综大纲卷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解析:
明清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宋明时期儒学用天理强化人伦关系,为家族维系血缘关系、强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材料中并没有信息表明是由于人口流动的冲击影响家族稳定而导致家族编修族谱的。
而且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然占主体,人口流动并不普遍,因此A项不选。
宗族内部也有贵贱之分,宗族之间并没有社会等级差别,因此B项不符合事实情况。
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但未在明清时期复原重建。
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28.(2011年全国文综课标卷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解析:
题干材料的主旨是反对君主专制,由学校“公其是非”,具有民主色彩。
而C项天下为公即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大家的天下,其反映的“民主”思想与题干相近。
A项强调民众个体对国家的责任,而题干强调大家在知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人人都有国家大事的发言权利,因此A项不符。
B项和D项是“民本”思想,强调民众对国家的重要性,统治者应该受尊重民意,但不同于民主思想,即人民当家作主决定国家大事。
所以也应该排除。
答案:
C。
29.(2008年宁夏文综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解析:
从题干信息中的“非圣无法”和“排挤孔子”可以选定李贽,因为依据所学知识,李贽是明确反对盲从孔子的。
答案:
A。
30.(2007年全国卷Ⅱ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揭发理学空谈误国,因此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
依据所学知识,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作风,)可知D项正确。
答案:
D。
31.(2018年海南历史5)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
这一议论反映了()
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并联系当时背景可知明朝中后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些士大夫也逐渐认识到经营商业对民生的重要性,认为商业也没有害处,主张学者的子弟和亲戚也可以经商,说明了当时抑商、贱商的观念有所削弱,因此D项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国家关于农商的政策,而且联系所学可知,当时政府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因此A、B不选。
题干现象作为个例不能说明在当时重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已经废弛。
答案:
D。
32.(2016年海南历史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台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解析:
本题从民间广泛存在的关羽崇拜现象出发,设置关羽不断被神化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问题情境,考查我国宋代以来民间信仰与国家、民众之间的关系。
关羽被神化的过程,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国家政策而不是民众。
关羽被民众所崇拜,的确有其个人品德的原因,如他对国家的“忠”,对朋友的“义”,这也是关羽被民众崇拜的基础,但这不是关羽信仰形成的关键,故A项错误。
历代帝王的喜好能够决定某个历史人物的生死,但却不能决定信仰的形成及走向,B项夸大了皇帝好恶的个人作用,违背唯物史观。
民众的信仰是关羽崇拜存在的基础,但却不是关羽“神格”提高的原因,故D项错误。
关羽信仰能够长期流传,是因为它符合儒家思想所宣传的忠、信等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解析版 高考 历史 专题 古代 中国 思想 文化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