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潜阅读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891464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07KB
道潜阅读答案.docx
《道潜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潜阅读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潜阅读答案
道潜阅读答案
【篇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套含答案】
class=txt>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
(3分)
14.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它有什么作用?
(3分)
15.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4分)
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⒏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⒐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
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里的啼哭。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
海子,他把最疼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⒑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来怀念这样一个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残酷。
浩瀚无际的天空,它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
我认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
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11)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再没有一个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16.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7.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
‘海生,去剪了吧!
’”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
解。
(3分)
18.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
”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3分)
19.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4分)
华经典,美丽我的酒城”万名青少年经典诵读活动暨优秀图书联展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新闻出版局、团市委共同举办。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雁,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游瑞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鞠丽,市政协副主席汪建国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按动水晶球,共同启动泸州市“诵读中华经典,美丽我的酒城”活动。
2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用一句俗语或者名言来
概括漫画中所反映的内容(3分)。
(2)这幅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一个方面,谈谈你
的感悟。
(3分)
好好活着就是爱李晓
⒈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⒉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⒊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异乡的儿子默默祝福。
⒋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
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⒌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⒍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
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的唇间不停地呼唤的乳名。
⒎海生15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
“海生,去剪了吧!
”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穷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
七、作文(40分)
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
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我们心存感恩。
亲爱的同学,在生活中,你是否曾为一个微笑、一句劝勉、一声祝福而感动?
你是否曾因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而感喟?
?
?
请细细回味你在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种种感动,撷取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以“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
日常生活或学习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的心情舒展,充满了欢乐。
请以“微笑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若选题一,请将标题补充完整。
(2)合理采用表达方式(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用续卷纸,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六、语言运用(10分)
20.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4分)泸州网4月18日报道:
4月17日上午,泸州市一万多名青少年齐聚在百子图文化广场,传诵中华经典,阅读优秀经典书籍,拉开了泸州市“诵读中华经典、美丽我的酒城”系列活动的序幕。
据悉,“诵读中
【篇二:
秋江阅读答案】
篇二:
秋江阅读答案
篇三:
秋江阅读答案
核心提示:
秋江宋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酒旗:
古人酒店外挂的小旗,青白布制成,以招徕生意。
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秋江宋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注释】酒旗:
古人酒店外挂的小旗,青白布制成,以招徕生意。
【练习】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1)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
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
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
【导读】道潜(1043—1106),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
本名昙潜,苏轼更名为道潜。
俗姓何,杭州於潜(今浙江临安)浮溪村人,自幼出家,经藏、文史无所不读,能文工诗。
此诗写秋江晚景,由近及远,由明丽而昏沉,尽显夜的渐至。
第三句暮色苍茫之中,不知何处传来轻橹数声,以显境界的静谧悠远。
[意境欣赏]
诗人摇舟澄江,几片零星的红叶迎面跳入眼帘。
接着,一大片红灿灿的枫树劈头盖脸地扑来,绚烂得令人目眩。
白天人声鼎沸、杯光盏影的酒店,现在时值黄昏,寂寥无人,酒家收起了门前悬挂的店旗。
[诗评]
色彩浓重热烈,以红为主调,以白映衬,宛如色彩斑斓的西方油画。
一道残阳,泼洒出她一天中最后的血红,辉映枫叶、沙洲,燃烧着生命的霞光。
通过描写橹声的清悠从侧面突出江水柔润清亮,“苍茫外”写出夜色浓重。
篇四:
秋江阅读答案
张炎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
渔歌忽断荻花风。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翻译
《秋江写望》
【宋】林逋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
《秋江写望》:
福清教育网整理
8.“浸”为“倒映”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2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1分)。
(2分。
9.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
诗中描写了安详打吨的鹭鹭、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l分),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1分),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1分)。
(4分。
意思对即可。
【篇三:
2016届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p>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食传承与健康
《舌尖上的中国2》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如徽州臭豆腐、陕西挂面、苏式小方糕等,也展示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法榨油。
但是,后者也随即遭到了批评,因为徽州的古法榨油方法落后,保质期短,还可能会产生癌症诱变剂苯并芘。
能入选?
舌尖中国?
的美食有四个标准:
一要健康,二要真实,三要相对日常,四要解馋。
所谓美味的真实时,又有两个标准,一是好吃,二是有传承。
对照这些标准,徽州的古法榨油就有些不符合。
因为,如果经常食用古法榨取的油,难免会对健康有害。
食用油并非是一种食品,而是烹制食品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更需要注意这种食材是否健康。
好在经过多年的健康传播,一些人已经知道这种古法榨出的油对健康不利,而且现在公众消费的食用油也是经过精炼处理,减少了烹调时的油溶烟雾(其中包含多种致癌物,如苯并芘和多环芳烃),从而把致癌的危险降低了许多。
这集的导演陈磊表示,之所以要表现古法榨油是为了表现祖先智慧的传承。
如同任何领域的传承一样,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统和智慧。
但是,传统也未必就是合理和健康的,经过现代实验科学的验证,无论是国人的饮食还是国外的饮食,都有很多传统食品与健康并不相符,好吃和传承就会出现矛盾。
一般来说,美味或好吃是一种食物能获得人们青睐并传承下来的第一个关口,这在人的进化中已经得到验证。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体内都有一种苦味基因tas2r16,但是,在中国人的身上这一基因表达得更充分,因而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吻合。
苦味基因的形成和充分表达在中国人身上大约是在5000-6000年前,所以,只要是苦味的食物,人们就会排除掉,以避免中毒,而美味的食物才会被人们选择,包括种植、培育、捕获和烹调。
所以,食物的美味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素。
但是,好吃未必就有利于健康。
虽然美味的食物大多有利于健康,但却还有一些美味的食物并非如此。
中国人的?
冒死吃河豚?
就是对美味与健康互相矛盾的一种经验解释。
推而广之,就美味食物的传承来看,中国人的饮食也有很多被现代实验科学证明是不健康的。
比如,鼻咽癌又被称为?
广东癌?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尽管鼻咽癌的诱因有遗传、病毒和环境等因素,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
的。
主要的是,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
咸鱼粥是广东家庭在婴儿出生以后最常吃的食物,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并终生保持对美味的口感。
但是,长期吃咸鱼、咸菜等腌制咸食却容易诱发鼻咽癌,因为咸鱼的制作方法导致了致癌物的产生。
由于没有剧透,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2》还有多少类似徽州古法榨油的美味饮食。
如果在剧中除了表现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能在科学上把关,顺带手进行健康饮食的科学传播,意义会更大,也会更好看。
1.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徽州的古法榨油遭到了批评,因为方法落后,保质期短,还可能会产生致癌诱变剂
苯并芘。
b.徽州的古法榨油不太符合“舌尖中国”的美食标准,它不属于美食,常食用对健康
有害。
c.徽州的古法榨油入选“舌尖中国”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榨油技术,而是为了表现祖先
智慧的传承。
d.徽州的古法榨出的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处理,其中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食用对
健康不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食用油并非是一种食物,只是烹制食品不可或缺的一种原料,因此徽州的古法榨出
的油就有些不符合入选“舌尖中国”的标准。
b.人们会主动排除掉苦味,选择美味的食物,食物的美味第的确是传承中第一位的要
素。
c.鼻咽癌的发病与饮食制作和习惯有更大的关系,咸鱼等腌制品含有大量亚硝胺,能
直接诱发癌症。
d.是广东家庭在婴儿出生以后最常吃的咸鱼粥,意在唤起和培养婴儿的食欲,并终生
保持对美味的口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食中的传承代表了某种传承和智慧。
但是,传承也未必就是合理和健康的,好吃
和传承需要兼顾才可取。
b.美味或好吃是人们选择食物的首要标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选择自然美
食到人工制作美食的过程。
c.徽州的古法榨油和广大咸鱼属于传承美食,但加工方式落后,因而类似的美食加工
方法需要及时改进。
d.此类节目除了要表现中国饮食和博大精深和深远的传承外,还要能科学传播健康饮
食,这样一来,节目才有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
外祖教其读书,多所历览。
外祖死,常清孤贫,年过三十,未有名。
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材能,每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服鲜明。
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
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见其貌寝,不纳。
明日复至,仙芝谢曰:
傔已足,何烦复来?
?
常清怒曰:
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之深乎?
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
?
仙芝犹未纳。
乃日候门下,仙芝不得已,补为傔。
会达奚部落背叛,自黑山北向,西趣碎叶。
仙芝以二千骑追蹑,达奚行远,人马疲,擒贼略尽。
常清于幕下潜作捷书,具记井泉次舍,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
仙芝取读之,皆意所欲出,乃大骇。
即用之,遂知名。
以功授叠州戍主。
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
常清有才学,果决。
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
常清尝自外还,诸将前谒,德诠见常清始贵,易之,走马突常清驺士去。
常清命左右引德诠至廷中,门辄闭,因离席曰:
?
吾起细微,中丞公过听,以主留事,郎将安得无礼?
?
因叱曰:
须暂假郎将死,以肃吾军。
?
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
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遂以状白仙芝。
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谢。
会大将有罪,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
常清性勤俭,耐苦劳,出军乘骡,私厩栽二马,赏罚分明。
天宝末入朝,而安禄山反,帝引见,问何策以讨贼。
常清见帝忧,因大言曰:
?
天下太平久,人不知战。
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
天子壮之。
明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副使,乘驿赴东京,常清募兵得六万人,然皆佣保市井之流。
乃斫断河阳桥,以东京为固守之备。
十二月,禄山渡河,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柘羯数十百人。
贼大军至,常清不能御,进入上东门,战不利,贼鼓而进,劫官吏,再战于都亭驿,又不胜。
引兵守宣仁门,复败。
乃语高仙芝曰:
?
贼锐甚,难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
?
仙芝从之。
败书闻,帝削常清官,使白衣隶仙芝军效力。
仙芝使衣黑衣监左右部军,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
?
吾所以不死者,恐污国家节,受戮贼手,令死乃甘心。
始,常清败,径入关,欲见上陈讨贼事,至渭南,有诏赴潼关,常清忧惧,为表以谢,且言:
?
自东京陷,三遣使表论成败,不得对。
?
又言:
?
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
?
至是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节选于《新唐书〃封常清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
/悬于阙下
b.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
悬于阙下
c.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
悬于阙下
d.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
/悬于阙下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贼之人,谓之一夫。
”一夫,指殷纣王,后又指“一人,一农夫”,如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而文中,“一夫奔突则京师危”的“一夫”则指一个士兵。
b.“牒”指用竹片制成的短简,将短简编连在一起也称为牒。
“投牒”,在文中指呈[来源学科网zxxk]
递文书。
c.“子羽”是孔子弟子,因为相貌和体型都不好看,被孔子认为没有前途,但其刻苦
学习。
终成大器,文中借此典故希望高仙芝不要以貌取人。
d.“左右”是多义词,有方位“左边右边”之意,有动词“支配”之意,也有副词“反
正”之意,文中指跟随的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常清出生贫苦,相貌丑陋,开始并不受赏识,但他锲而不舍,抓住时机写出一篇
让高仙芝非常赏识的战报,从而崭露头脚。
b.封常清执法严明,因郑德全故意纵马冲击他的侍从,就依法处死了他,后又斩杀两
名犯罪的大将,于是军中人都很怕他。
c.封常青大声向皇帝进言,提出大的战略方针,皇帝很赏识,派他前往迎敌,他到达
东京后,招募军队,截断河阳桥据守。
d.封常清认为,据守潼关,能够守护京师长安,自己虽可能被以临阵逃脱的罪名杀死,
但也胜过死于敌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之深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江上秋夜
(宋)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道潜(1043-1102),字参寥,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
俗姓何,本名昙潜,赐号妙总大师。
自幼出家。
与苏轼、秦观友善。
②断:
停。
8.“井梧翻叶动秋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都
写了梧桐,这两句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9.宋诗长于借景寓理,请分别简要概括四句诗的写景内容,并用一句话阐述本诗蕴含的道
理。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强调,在处理朝政时在赏罚褒贬方面必须统一。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通过写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壮举来表现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景仰。
(3)刘禹锡《陋室铭》中通过使用自然意象来描绘陋室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只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
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
我的心情沉重了。
明天就是春节呀!
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
?
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