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的确立和发展》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6888062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33.56KB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的确立和发展》教学设计.docx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的确立和发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的确立和发展》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的确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专题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
赵曙航
1、课程标准
1、概述迪亚土、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单元综述
古代文明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新航路开辟,各个地区和民族联系日益紧密。
17世纪荷兰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海上马车夫”,15世纪到18世纪英国日益强盛,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
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了野蛮的掠夺、屠戮和不平等贸易。
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开始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9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美国倡导和设计新殖民主义。
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导致整体世界形成。
三、2013~2015年高考考点及解析
年份
考查内容
题型及题号
分值
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生产方式的变化
选择题
4分
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结果
四、重难点及解析
(一)重点及解析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英国工业革命成就。
2.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
3.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解析:
介绍资本主义市场的“世界性”和成熟标志两个问题。
1.世界市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使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生产的互补性增强,为世界市场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商品成为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2.成熟:
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电气时代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2.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二)难点及解析
难点:
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张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
难点:
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五、名词解释:
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是16—18世纪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又称工场手工业。
其特点是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主雇佣下进行生产。
早在14—16世纪中叶,西方的工场手工业已在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以及尼德兰、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各地萌芽和成长,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和毛纺织业的发展,手工工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发展于启蒙时代,亚当·斯密被视为第一个阐述此思想的学者。
他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降至最低,但他也不反对由国家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共财产。
一些发展于18世纪的理论,认为人们只要保留他们拥有的经济设备,而不是交由国家控制,那么将会创造出一个和谐、平等且日益繁荣的社会。
这加强了18世纪末期,走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潮流,后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并发展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在资本主义生产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集中的发展程度不同,资本主义大型企业之间互相勾结或联合的程度和具体目的也不一样,因而垄断组织便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主要的四种组织形式。
19世纪60—70年代初是萌芽时期,7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广泛发展还不稳定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最后形成时期。
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西方大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掀起了瓜分世界高潮,引发了列强为重新分配世界的激烈斗争。
帝国主义
即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所进行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的政治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延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
帝国主义不仅通过战争来争霸,同时也用战争来延缓资本主义的崩溃。
在列宁看来,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危险就不会消除。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后,“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世界被区分为两大对立阶级即拥有巨额财富和雄厚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和人数众多、处于附属地位、没有平等权利的被压迫民族。
六、查缺补漏常失分点
易混点一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商业危机是指旧航路受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
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易混点二 工业革命中的三大误区
(1)揭开工业革命序幕的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
(2)瓦特不是世界上发明蒸汽机之第一人,万能蒸汽机是瓦特“改进”或者说“改良”的。
(3)从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来看,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不可把工厂与工场混为一谈。
工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场所。
易混点三 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生产关系与殖民扩张的阶段特征
手工工场时期
工厂制度时期
垄断组织时期
生产关系
以雇佣方式进行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机器化生产
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殖民扩张
以掠夺金银财富为主要手段,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目的
以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要目的
对外资本输出、瓜分殖民地,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
易混点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1.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2.内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第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
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形成)。
即亚、非、拉美被侵占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六、非选择题命题点
命题点一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
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
英、俄、法、美等国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
扩张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
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认识
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加剧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③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地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④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些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
命题点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基本特点
1.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
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进行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基本特点
(1)整体性:
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
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
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
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5)以西欧为中心:
无论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还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中心都是在西欧。
7、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根据上述史料总结,导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
史论形成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1)原因:
①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
③奥斯曼土耳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
④教会鼓励传播天主教。
⑤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2)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探究点二
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一 (摘自2014年浙江高考T38·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史料二 (摘自2014年浙江高考T38·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根据史料指出明朝后期出现的经济新现象。
答案:
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
(2)以葡萄牙为切入点,利用史料信息简述明中后期中国外交出现的新问题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答案:
新问题:
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
政策:
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3)全面分析葡萄牙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答案:
破坏了中国主权,给沿海居民带来沉重灾难。
严重威胁中国封建统治,成为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因素之一。
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一些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带来新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和了人地矛盾。
总结升华
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打开了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自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商业革命使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打开了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打开了殖民掠夺之路: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为代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4)打开了人类思想震撼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4·天津高考)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
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
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D.英国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500年,欧洲航海家隐含信息是新航路开辟时期。
②抓关键: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巴西。
答案:
B
2.(2014·大纲卷)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②抓关键:
解答关键是分析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时期的西、葡两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的。
答案:
A
3.(2013·江苏高考)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②联知识:
新航路开辟后,商路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但是资金并未在西班牙转化为资本,而是流入工业相对发达的英国等国。
答案:
D
4.(2013·上海高考)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由达·伽马可知是新航路开辟时期。
②联知识:
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越过非洲最南端,沿着非洲东海岸北行,越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
答案:
C
5.(2012·上海高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
A.美洲B.非洲
C.亚洲D.大洋洲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由哥伦布可知是新航路开辟时期。
②联知识: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
答案:
C
6.(2014·广东高考,节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
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结合材料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
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解析:
第一小问注意划分材料层次,特别注意分号之间的信息,“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可见孔多塞在阐述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的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思想文化教育(知识)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其角度是思想文化(知识)进步的角度。
第二小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剔除思想文化角度的影响,可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世界市场、殖民掠夺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答案:
角度:
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
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界争鸣类(十)
史学界对哥伦布航行美洲的不同看法
史学界对哥伦布冠以多种称誉:
“哥伦布是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人”,“开创了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殖民主义历史”,“缩短了美洲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是个集光荣与罪恶于一身的人物”。
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
观点二
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观点三
更多的人倾向于用“进步和正义”这两条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的历史进步性
[考向新视角] (2010·山东高考改编)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思考: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
“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解析] 一定要注意“发现”和“相遇”的不同含义。
“发现”包含着“主动”与“被动”的含义,“发现美洲”体现的是欧洲的主导作用,“相遇”则是“平等”的,体现的是世界各地的平等交流。
从这一角度出发去思考“不同提法”的“不同立场”。
[答案] 立场:
以欧洲为中心。
(或“欧洲人的立场”)
合理性: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探究点一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据上述史料,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史论形成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1)对世界市场: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探究点二
奴隶贸易……[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 (摘自2014年山东高考T39)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答案:
国际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奴隶贸易对英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答案:
为后来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总结升华
全面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
(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的全球贸易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对殖民地
(1)破坏性:
是灾难,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经济破坏和贫穷落后,是其现代落伍的历史根源之一。
(2)建设性:
殖民主义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对世界
(1)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
(2)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和世界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3·北京高考)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早期殖民扩张。
②关键信息:
“荷兰东印度公司”“青花瓷”“最早”。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
答案:
C
2.(2013·福建高考)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 )
图1 图2 图3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②关键信息:
漫画内容是运到纽约的商品都要以英国为中转站,且要用英国船只运输。
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世界航运业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中转站且用英国船只运输,损害了荷兰利益。
答案:
B
3.(2013·安徽高考)“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也的确立和发展 专题 近代 西方 民主制度 确立 发展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