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26884256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86.77KB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docx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日语正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
在高中阶段开设日语课程,是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促进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需要。
日语课程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也得到发展。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课程,属于“语言与文学”领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实施。
日语是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
日语课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渐提高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日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为学生打开一个直接认识、了解日本和世界的窗口,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高中日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外语素养,着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升学、就业、终身学习及应用日语的共同基础,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二)提供多样选择,注重人生规划
高中日语课程关注社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的综合课程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有助于个性和潜能发展的学习内容。
同时,是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和提供规划人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
(三)精选课程内容,鼓励实际应用
高中日语课程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精选基础性强、反映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
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供学生用日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内外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积极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四)优化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
高中日语课程提供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营造活泼愉悦的情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日语学习活动中来,鼓励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建构知识体系。
提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身、心、智的发展,重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倡导和鼓励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索等学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逐步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和风格。
(五)改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日语课程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主,既评价学生掌握的日语知识和技能,也评价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有利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增强学习日语的信心,不断进取。
(六)利用现代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高中日语课程重视现代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注重课程资源的拓展性和开放性,逐步改变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运用和开发多媒体课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日语信息、开展网上日语交流等活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参照国际、国内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阶段的日语课程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日语课程目标的整体框架和分级设计的方式与义务教育阶段相同。
分级设计如图1所示。
高中日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11个学习模块,各学习模块的学分
和学时相等,均为2学分,36学时。
如下图所示。
(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必须完成的课程,由日语1—5五个模块组成,从高一年级开始设置,共10学分,180学时。
模块间呈递进关系,一般要求按顺序学习。
日语1—3对应《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四级水平,日语4—5对应《标准》规定的五级水平。
五级为高中日语课程的毕业水平。
有下列情况者,可申请免修部分或全部必修课程。
1.四级考试合格,但未修或未修完日语1—3的学生,可以申请全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
2.五级考试合格,但未修或未修完日语4—5的学生,可以申请全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
必修课程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角度提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外语教学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者内在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鞥进一步提高用日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国际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必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继续升学、扩展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兴趣设置的,由系列1和系列2组成。
系列1由日语6—7两个模块构成,模块间呈递进关系,对应《标准》规定的六级,共4学分,72学时。
对日语有兴趣、愿意继续深造者,建议在五级合格的基础上按顺序修选此系列。
系列2由“影视欣赏入门”、“小品演剧入门”、“作品欣赏入门”、“应用写作入门”四个模块组成,模块间呈并列关系,不直接与级别对应,学生可以在高中的任意学段选修。
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某个方面的技能,共8学分,144学时。
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优先开设系列2的部分课程,并努力创造条件,尽量开齐系列2的全部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此外,各地区或学校可以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和实际教学需要,设置日语“任意选修”课程。
要求体现日语学科的特殊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求。
例如“商务日语”、“网络日语”、“日语文秘”、“日本文化”、“日汉翻译入门”、“第二外语”等。
这些课程与《标准》要求的级别无关。
修选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
日语课程作为第二外语开设时,可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相关级别的水平要求,侧重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意识。
(三)“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的说明
《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大体从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两个方面描述,每个目标包含三个水平层次。
运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和达到的学习水平。
下表为“课程目标”及“内容目标”中使用的主要行为动词。
目标
类别
水平
层次
行为动词
结
果
性
目
标
了解
理解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识别、复述、回忆、做出(反应)、理解、读懂、听懂、推测、预测、判断、阅读、把握、辨别、明确
模仿
实践
模仿、认读、复述、转述、朗读、表达、做(笔记)、开展(交际活动)、访谈
应用
询问(信息)、请求(帮助)、传达、陈述、掌握、选择、归纳、整理、书写、改写、填写、改编、提出、谈论、获取、提取、描述、分析、解决
体
验
性
目
标
经历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谈论、会话、交流、表达、合作、接触、体验、体会、利用、运用、使用、制定、评价、监督、组织、实施、欣赏、选择、磨练
反应
了解、理解、愿意、喜欢、感兴趣、关心、尊重、克服、帮助、配合、调整、修正、开阔、解决、维持、总结
领悟
形成、养成、热爱、树立、坚持、保持、确立、具有、建立、明确、协调、分享、促进、提高、创造、营造、拓宽、调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高中阶段日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围绕话题完成交际任务等教学活动,逐步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素养是实现得体交际的前提;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
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日语课程总目标的框架。
如图2所示:
高中日语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共设四、五、六三个级别的目标。
每个级别均对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五个方面的行为加以综合描述。
以下是四级至六级的阶段目标。
四级:
·日语学习动机比较明确,乐于大胆地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从所学范围的视听或书面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并简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
用比较规范的格式书写便条和简短信函,比较准确地简单介绍身边的人和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交际中语言文化的背景,体会其内涵。
·比较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日语学习效率。
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参加多种言语实践活动。
五级:
·具有持续的日语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日语能力的各种活动。
·从简短的课外视听、书面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
根据文字或图表做简单的描述。
经过准备,就熟悉的话题较有条理地做口头陈述。
·简单谈论中日两国有关自然、传统节日、文化设施等方面的话题。
进一步理解中日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
·积极创造运用日语的机会,共同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有效利用多种资源,促进日语学习。
六级:
·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理解。
·阅读日语报刊中比较简短的新闻报道,获取主要信息。
就熟悉的话题或事件,做简单的访谈或谈论,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办法。
·简单谈论本地区或本国文化。
在交际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情感,表达基本得体,进一步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
·在教师的帮助下,参与策划、组织并实施多种日语实践活动。
自觉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监督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按照高中日语课程目标的分级要求,《标准》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内容标准。
其中,对“语言技能”提出四至六级的内容标准。
“语言知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呈渐进和并置状态,是高中毕业和继续升学的基本教学内容,不宜分级,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一、语言知识
语音:
·用正常的语速和基本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比较准确地传达文章所表现的情感。
·根据语调推测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
·在交际活动中,基本达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词汇:
·掌握所学词语的习惯搭配,基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初步掌握一些日语中常见的成语、惯用语。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再学习1500个常用词,并熟练掌握其中1000个词的基本词义和用法。
语法:
·适当运用语法知识理解文章中较长或较难的句子,把握文章的意义。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不同语态、有人称限制的表达方式、省略句等。
·有效运用已学的语法知识组织句子,基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语言技能
四级
听:
·听懂课堂上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听懂略低于正常语速的记叙文等听力材料,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情节。
·从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视听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
说:
·流利地用所学交际用语与同学、老师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根据话题和情景开展简单的会话。
·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根据交际任务的需求,简短表达自己的意图、观点。
读:
·利用上下文理解词义和文章中各句之间的关系。
·借助工具书读懂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并从中获取主要信息。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获取信息。
写:
·写便条和简单信函。
·简单地描述任务和事件的情节。
·根据所提供的图示、情境,写出比较完整的对话或短文。
五级
听:
·听懂课堂活动中对方提出的要求和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听懂所熟悉话题的内容,大体辨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根据所听语言材料,基本了解事情发展的经过和对人物的描写。
·边听语言材料边根据要求或需求做笔记。
说: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在课堂讨论中简单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
·经过准备,较有条理地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的口头陈述。
读:
·根据上下文预测事情、情节的发展。
·借助工具书读懂稍难于课文的文章,在获取主要的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
写:
·用文字或图表提供信息并简单描述。
·经过归纳整理、改写难度相当的文章。
·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如申请表、求职表。
·以小组为单位,把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小品或短剧。
六级
听:
·从所听语言材料或谈话中,判断对方的观点,比较准确地推测说话人的意图或态度。
·听懂课堂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并做适当笔记。
·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做简单的推断。
·听懂常用的委婉建议、劝告等,做出相应的反应。
说: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听、所读的语言材料内容,语音语调比较自然。
·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比较得体的表达方式,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建议。
·就自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的访谈。
读: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阅读日语报刊中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获取主要信息。
·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日语文学作品。
写:
·用文字或图表提供信息并写出短文或简短报告。
·用学过的语言材料初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转述他人的观点。
·就熟悉的话题或事件,基本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三、文化素养
文化背景知识:
·初步了解日本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
·初步了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进一步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感慨。
言语行为特征:
·初步了解日语中施受恩惠的表达特点。
·初步了解日语中敬语的表达特点。
·进一步了解用日语表达感谢、道歉、赞同、拒绝等的语用特点。
·进一步了解日语交际中常用的委婉、含蓄、省略的表达特点。
非言语行为特征:
·初步了解日本人交谈时的视线、手势、身势等特征。
·初步了解日本人脚谈时双方的间距。
·初步了解日本人在不同交际场合的着装习惯。
四、情感态度
兴趣动机:
·有持续的学习日语的愿望和兴趣,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日语能力的各种活动。
·有正确的日语学习动机,明确日语学习的目的。
自信意志:
·积极主动地用日语交流与表达。
·在日语交际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自觉克服日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磨练意志。
合作精神
·在日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中积极与同学协调、配合,有较强的合作精神。
·在日语学习中乐于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相互促进。
祖国意识:
·通过日语学习深化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理解,热爱祖国。
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日语开阔视野,尊重异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
·在日语交际中理解对方的情感,相互尊重,表达基本得体。
五、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帮助情景和上下文推测语义和段落大意。
·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理解或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利用推理、归纳等手段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借助联想思维建立相关知识之间、技能之间以及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
·通过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参与自测题的编写等活动,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调控策略:
·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寻求有效的帮助。
·积极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日语的体会和经验。
·在不同的环境下,精力比较集中地学习。
·通过活动记录卡、做自测题或考试等及时自我反馈,自觉、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维持和修正学习行为,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资源策略:
·主动营造有利于集中精力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融洽的学习氛围。
·主动拓宽日语学习的途径,善于把握和创造学习、运用日语的机会。
·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室)、广播、电视、网络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日语信息。
交际策略:
·在交际过程中,善于利用多种会话技巧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善于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在交际中注意选择对方容易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教学注意事项
1.更新教学观念,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在实施高中日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本知识为目的的单一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
为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开放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和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
2.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日语课程的必修课为每个学生奠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共同基础,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日语知识、用日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强调在实际交往中达得体地使用日语。
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语言基础、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学习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3.提供多样选择,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和实施
开设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
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为此,学校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自主选课,使他们理解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学习的需要,又是在学习规划人生。
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不应仅凭教师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实施教学。
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促进学生日语素养的形成,既要有拓展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既要注意内容互补,又要避免简单重复和难度失衡。
选修中的系列1应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继续提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系列2和“注意选修”课程的开设,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逐步开设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4.开展活动教学,营造接近实际的语言环境
《标准》提倡开展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突出话题的引导作用,营造接近实际的语言环境,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努力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用日语调查、访谈、讨论、交流,以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提供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日语课程提倡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日语知识体系,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客观把握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日语语言现象、发现日语语言规律,为学生留出观察、体验、讨论、实践以及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空间和时间。
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标准的教学指导建议
1.语言知识
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实现交际的必要条件。
语言知识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
(1)语音教学
①语音教学提倡在理解意义上的基础上对语音、语调、语气的模仿。
②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
③适当引导学生了解日语汉字的读音规律。
(2)词汇教学
①避免孤立地讲解词语,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搭配、功能、语用条件,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培养学生在句子、语段、语境中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②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等学习策略增加词汇量。
③适时归纳总结所学词汇,尽量提高复现率。
④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日语与汉语词义的异同。
(3)语法教学
①避免枯燥地讲解语法概念和机械对译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语法功能及语用条件。
②尽量在接近实际的语言情境中讲解语法知识,使学生经过操练逐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③注意基本功的训练,适时归纳总结语法规则。
2.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等教学活动中提高日语运用能力。
(1)听
①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日常尽量多听日语的习惯。
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③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根据语气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或态度,把握所听内容的大意,培养学生推测、判断的能力。
④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识别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⑤引导学生分析日语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
(2)说
①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说”的积极性。
②结合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交际情境,通过问答、复述、会话、口头报告等形式,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说日语的机会。
③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日语知识,适当运用复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允许学生在说日语时出现表达错误,但可以根据练习或活动的不同目的,适当予以纠正。
⑤引导学生注意和模仿“引出话题”、“转换话题”、“结束谈话”等会话技巧。
(3)读
①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增加阅读量,学会浏览、搜集信息。
②阅读练习前,应尽量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便于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培养假设、推测和判断能力。
③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次句,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逻辑关系、表达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理解能力。
⑤注意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以提高阅读速度。
(4)写
①在“写”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将“写”与“听”、“说”结合起来。
②练习“写”时,指导学生尽量使用已学的日语知识,并通过查阅词典、资料等完成写作。
③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他们基本把握写作格式、常用表达方式、词语选择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④引导学生将语文课中掌握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日语写作中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主要涉及文化背景知识、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三个方面。
文化素养的培养贯穿日语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始终。
(1)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书刊、影视作品及相关的日语网站等多种渠道,不断积累日本文化知识,加深对中日文化异同的认识。
(2)适当引导学生关注中日交流和日本社会中发生的重要时间,增进对日本的了解。
(3)通过图片、影视作品、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日语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的感性认识。
(4)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日语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