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docx
- 文档编号:26874033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70KB
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docx
《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摘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两个文件中提出的“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启动和开展实践教学。
本文结合艺术院校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与艺术院校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阐释,力求探索出适用于艺术院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实践教学现状价值理论探讨课外实践
一、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特殊性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马工程”的日益成熟,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但是,艺术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显得发展落后,效果相对不明显的特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明显的问题,制约和限制着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发展。
首先,学校层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艺术院校由于学校的特殊情况,在课程安排上表现为以专业课程为主,时间上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致使实践课程实施的模式形式单一,流于形式,效果不好。
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命题。
艺术院校教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多出身艺术专业,缺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了解与认知,对学校艺术实践、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的概念和形式混淆不清,致使冲淡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经费与配置投入不足。
其次,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受限
艺术院校近年来的大规模扩展,学生人数猛增,但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跟不上教学形式发展的需求,多数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每周需要承担多达20课时的课堂理论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难以保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同时,过重的课堂教学任务,使得教师进修和提高的机会丧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践教学囿于人力和精力等要素的制约,只能流于形式,更多时只能沿袭灌输式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再次,学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文化素养相对较低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准与史实常识为基础和前提,而在我国现在,艺术院校的学生重专业、轻文化,普遍存在基础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的特性。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知之甚少,造成教师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补充高中阶段就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与史实常识,挤占了本已不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与效果。
二、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价值
1.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升《纲要》课程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需要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组织和指导能力。
教育部文件指出“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同时还须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才能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应对这样的挑战,任课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活动,给教师提出了进步的要求和压力,也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和检验的阵地。
2.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缺陷,发挥学生思想活跃、活动能力较强和感性意识较强的特点。
艺术院校学生通过对现实丰富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教育资源的感性直观的认知,教师再将之注入理论教学环节中,可以使艺术院校学生对史实有深入的理性认知,达到使学生知古鉴今、了解历史、深入社会、关心国家与民族,进而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感,调动艺术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其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索、钻研的精神,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3.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多为“90后”,对历史缺乏直观感受和了解,可以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实践教学中再现中华民族近现代一部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使学生在“两个了解”的基础,深刻体会“四个选择”。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危机感与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价值实现的路径
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开展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需要吸收和借鉴其他院校成熟的模式与经验,但更需要承认和尊重艺术院校现有的教育现状与特点,摸索适应于艺术院校实践教学的路径,才能取得现实的积极的成效。
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途径:
1.课堂理论探讨
由于艺术院校大部分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水平较低,首先需要弥补和提高其基础理论水准与史实常识。
这是实践教学开展的源本。
通过课堂实践,督促学生针对选题,利用课内外时间查阅大量史实资料,增加和普及学生欠缺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选择资料。
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这是实践教育必须的理论储备环节。
理论探讨主要采用教师提供参考题目,学生分组,依据小组成员的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选题,教师在学生实践环节中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指导意见。
理论探讨实践教育方式的结果验收主要采用史料收集,撰写学术论文的方式,还可结合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特色与特长采用舞台剧,话剧,以及拍摄视频资料等多种方式。
依据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的选题,应坚持两个基本要领:
选题首先要能够让学生认识国情国史,了解社会,从对社会现实的了解自觉接受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理论常识,善于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现实,服务与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可以丰富和充实理论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服务,做到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次,选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社会实践教育,更要结合本院校学生特点,切实把握大学生理论学习和思想认识中出现的问题,使社会实践教育充分发挥较强的针对性。
如我校纲要实践教学中曾设计历史名人研究专题。
艺术院校学生具有典型的名人崇拜情结,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名人特别是艺术生熟悉的名人进行专题研究,如梅兰芳、冼星海、王光祈等,用革命艺术家的爱国情怀与艺术奉献精神感染与鼓舞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榜样导向,将其艺术创造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结合起来。
在2011年的纲要实践课程中曾布置过关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选题,选择该题目的小组通过资料查阅,详细地了解了冼星海苦难的出身,及其艰难的艺术创作之路,通过对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理解抗战时期延安军民的贫瘠物质生活和饱满的革命斗志,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
同时可以穿插讲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使学生更加明确艺术的创造源泉在于社会实践,为其专业的学习之路提供指引。
2.课外社会实践
对于理论水准较高的学生,纲要课程教师、院系可以依据办学条件开展以下三种形式的课外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史论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可以组织参观考察历史博物馆和革命纪念场所以及红色革命圣地,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我省的社会实践教育资源,保证纲要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
如设置辛亥革命选题时,与四川的保路运动结合起来,还可设置关于四川辛亥革命人物研究的相关课题,如《张澜与辛亥革命》《四川首任都督尹昌衡》《护国战中的朱德》等等专题。
关于红军长征期间的选题,可以引导学生特别是长期生活在红色革命圣地的学生选择如《刘伯承与小叶丹》,使学生了解和懂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获得各民族支持的历史。
通过毛泽东的《长征组诗》选题,使学生了解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领略共产党人“与天斗、与地斗”的豪迈情怀与昂扬的革命斗志,激发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利用四川雅安上里古镇可以设置《长征中的毛泽东与张国焘》选题,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引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逐步走向胜利的过程,使之坚信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正确指导。
抗日战争选题可以设置《川军抗战》相关课题,使学生了解面对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坚持全民族抗战,誓死保卫家国的英勇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开展社会调查。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学术论文。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学生可以现身接触,便于操作的社会调查课题。
如《参观小平故里――感受祖国发展》,使学生看到如今小平故里现在的建设,结合到在建国之前贫穷落后的中国,在鲜明强烈的对比中,深刻懂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开展革命老区社会实践,老革命老红军访谈录,使学生更加真切地、零距离地接触和感知、接受并信服历史。
由于课程时间限制与教学资源限制,不可能由学校和教师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所以要求设置调查课题时,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组织能够自行利用现实资源的学生选择社会调查课题,鼓励学生采用除实地调研之外的多种调查方法,如网络、电话调查等等,还可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鼓励与引导学生发挥并利用家庭、社会资源助其积极主动的完成调研过程。
四、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常态化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教师在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下,每学年定期组织部分学生代表轮流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代表在参观的同时,对于自己印象深刻的、触动自己的资料做好详细记录,拍摄下大量的图片资料,回校后做成观后感,制作课件资料。
教师对学生的观后感进行悉心指导和正确的引导,突出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刻体会“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观后感制作完成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同学听后可以提问讨论。
用历史感染学生,对学生发挥自我教育,再用学生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认知感和认同度。
我校多年来坚持在建川博物馆、汶川地震灾区、东郊音乐公园等多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持续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本文希望对当前的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教学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引起各相关工作者的重视,使艺术院校领导者能够大力支持、使教育工作者能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使艺术院校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学以致用。
通过实践课辅助理论教学,做到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使艺术院校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充分激发艺术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之能在真懂之后,怀着真爱投身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P2.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847-879.
[3]胡志方.加强历史人物教学重现鲜活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
117-118.
[4]艾丹.增强“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P96-99.
[5]王爱萍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
101-105.
[6]李庆杨.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
85-87.
[7]唐若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引入地方史资源的实践探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1):
79-82.
[8]李秋烟.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2):
112-113.
[9]余守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困境、原因及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5):
62-65.
[10]刘文丽.关于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
(1).
[11]尹君.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2011(4):
173-17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艺术院校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课程 实践 教学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