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北京卷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6854874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80.80KB
届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北京卷解析版.docx
《届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北京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北京卷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二北京卷解析版
2022届备战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
(二)(北京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笼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节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芜丛杂:
指意识形态多种多样,思想观念繁杂混乱。
B.豁然开朗:
指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让人心胸开阔。
C.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没有深入钻研。
D.卓有成效:
指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2.在材料一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句,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如果像您所说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植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
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
……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a)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
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节选自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对科学有依赖性,社会对技术的需要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科学更加依赖于技术。
B.政治、法等的发展虽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又彼此互相作用,在历史发展中也是积极的因素。
C.在现实关系中,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对经济关系影响很大,这动摇了经济的基础性地位。
D.人创造历史具有偶然性,经济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4.材料二中反复出现“归根到底”一词,意在强调___________这一观点。
材料三: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
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
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
毛主席指出: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
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又指出: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强调实戏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将合实际的东西,就应当改变,不应再坚持。
(节选自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对真理所作的探索。
请任选一则并结合其相关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6.B
7.不仅如此
理由:
由位置来看,这是两个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句;由语境来看,横线要填的内容和横线后面的“马克思还发现了……”不的“还”相呼应的关联词,即“不仅”;从内容来看,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因此答案可以确定。
8.C
9.经济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必然性)基础。
10.真理探索:
材料一中,马克思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规律:
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是剩余价值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在马克思发现它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决定了人们的经济发展程度,马克思的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例如,社会对某一事物产生强大的需求的时候,资本自己会不请而至,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这一发现,是经过了实践检验了的真理。
现代社会中经济现象一再印证了它的正确性。
启示:
真理并不是浮于面的东西,它往往需要拨开重重的迷雾才能找到它,甚至需要披荆斩棘才能抓住它。
但它一经发现,往往给世界带来光明和前时的动力。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让人心胸开阔”错,由词语后面的句子“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可知和“豁然开朗”相对的是“在黑暗中摸索”,因此,“豁然开朗”是指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使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清晰起来。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横线上要填的内容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第一段谈的是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横线后面的“马克思还发现了……”说明第二段说的是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
因此,横线是要填的内容是两个段落之间的过渡句,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不仅如此”,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填写“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表述啰嗦,而且和后面句子有共同主语,后面句子主语没有省略。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这动摇了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错,由材料地二第三自然段“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可知,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管多大,都不能动摇经济的基础地位。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归根结底”一词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归纳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指向文本的中心观点:
经济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必然性)基础。
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三则材料的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共同点即题干中所说的对真理的探索,不同点在于对于不同观点的认识和论述。
三则材料中所表述的真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启示应该主要体现在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正确性上,因此,选择一则材料回答问题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佐证。
特别注意的是在谈自己得到的启示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其他两则加以论述。
如,如果选择第一则材料中探索出的真理时,那么就必然要谈到这个真理怎么在现实生活生活中得到验证体现的,还必须用其它两则材料来进一步说明。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0题。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
“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今乃不然。
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
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
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
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
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而吏方曰: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噫!
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
何相反之甚邪!
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
“鄙”鄙:
低贱
B.上下相移用以济济:
帮助、救济
C.国家罢兵兵:
士兵
D.籍之以为厢兵籍:
登记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农者,天下之本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
B.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或不免乎狗彘之食
C.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
D.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农隙则教之以战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审理断案罢了。
B.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
C.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这样就不容易骄傲懒惰。
D.而吏方曰: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
而官吏们说:
“不收留(高大壮健之人)当兵,恐怕(他们)就会做强盗。
”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用古之为国者与今之为吏者作对比,突出了农业对国家的意义。
B.第二段,作者用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地揭露出当时国家农业方面存在的弊病。
C.第三段,作者对日益骄惰的士兵不能够承受辛苦徒有虚名而感到深深的忧虑。
D.第四段,作者认同官吏的观点,认为招兵就是导致人们趋于游惰的主要原因。
10.作者将题目命名为《原弊》,即推究农业的时弊。
当时的农业有哪些弊端?
造成这些弊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6.C
7.B
8.C
9.D
10.
(1)弊端表现:
①农业疲惫,财力困窘,民食严重不足。
(或:
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支撑不过几个月。
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更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
)
②弃田从军,农民减少。
(或:
高大健壮的人离开了田地做僧人或士兵,种田的农民一天天减少了。
)
(2)根本原因:
当今统治者不重视农事,不知节用,不爱护农民。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兵”,军事,战争。
句意:
国家停止战事。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者”是助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第二个“者”是代词,指“……的人(东西、事情)”。
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翻译成“的”。
C.第一个“而”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第一个“以”是连词,同“而”;第二个“以”是介词,翻译成“把”。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不容易骄傲懒惰”错误,“不得不骄惰”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应理解为“容易骄惰”。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认同官吏的观点”错误,文中官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认为“不收为兵,则恐为盗”,作者认为“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作者并没有认同官吏的观点。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表现:
根据“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可知,农业疲惫,财力困窘,民食严重不足。
根据“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可知,弃田从军,农民减少。
根本原因:
根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可知,当今统治者不重视农事,不知节用,不爱护农民。
参考译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审理断案罢了。
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
“(这是)低贱的事情。
”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治理国家的主次啊。
懂得致力于农业却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帮助、救济。
处于下位的百姓做事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
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
现在却不是这样。
种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使用的人,(官府)不再计算他的支出和收入。
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支撑不过几个月。
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
如果遭受不幸一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
这样的情况很是可叹啊!
国家停止战事已经33年了,那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中,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懂得战阵。
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这样就容易骄傲懒惰。
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的衾被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
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
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且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
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员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
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
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
而官吏们说:
“(如果)不收留(高大健壮的人)当兵,恐怕(他们)就会做强盗。
”唉!
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烂度而窃取食物啊。
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
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
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
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仁,是《论语》中反复强调的方面。
请结合《论语》中的具体语句,选择一个角度,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例句:
①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
②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③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
【答案】从“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可知,所谓“仁”,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按照规则行事。
一旦大家都做到了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按规矩行事,那么天下就达到了“仁”的状态。
所以,要达到“仁”的境界,最主要的是靠自己的自我约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作为儒家理论的核心概念,对于“仁”这一概念,孔子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多次阐述。
题干要求“选择一个角度,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可以抓住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以题中所给的三段话为例,对于①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是从处世的角度进行的阐述,所以根据这句话来理解“仁”这一概念时,就要抓住“巧言令色”这种行为的虚伪性,指明虚伪是“仁”的对立面,从而推导出诚实是“仁”的表现之一。
如果以②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作为阐述“仁”的根据,就要从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已有的规则方面进行论述。
如果以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作为阐述“仁”的切入点,则要从“仁”的担当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仁”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是有其独立的价值的,不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考生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阐释,如仁的处世,仁的积累,仁的担当等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14题。
(12分)
望蓟门【1】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2】,论功还欲请长缨【3】。
注释:
【1】蓟门:
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2】投笔吏:
西汉时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
“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3】请长缨:
西汉时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常被用来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燕地。
“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客”指远道而来的诗人自己。
B.“箫鼓”一句与《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讽刺将士在营帐中寻欢作乐。
C.“海畔”一句突出了蓟门关独有的地理优势,一个“拥”字形象地写出了蓟门关被大海、高山环绕的情状,极富感染力。
D.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着力勾画边关的山川景象;紧扣一个“惊”字,抒望中所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3.本诗尾联借用典故抒发情感,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是()
A.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将进酒》)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14.明代桂天祥在《批点唐诗正声》中评价此诗有“壮健之气”,是说此诗气势雄壮,充满豪情。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
【答案】12.B
13.B
14.
(1)本诗形象地描写了边关雄浑壮美的场景,气势昂扬。
如:
“万里寒光”、“沙场烽火”、“海畔云山”等词句不仅展现出边关要塞的雄浑壮美,也表现出将士们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声声箫鼓、猎猎旌旗则展现出赫赫军威,令人心灵震撼。
(2)本诗尾联用典,作者借投笔从戎、终军请缨抒发了诗人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箫鼓’……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讽刺将士在营帐中寻欢作乐”错误,本诗中“萧鼓”一句,写汉家大将营中,将士们吹笳击鼓,喧声重叠,主要表现了边防军队意气昂扬,军威赫然的情状。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由注释二和三可知,诗歌尾联使用“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这两个典故。
A.“陈王”指曹植,此处使用曹植在平乐观设宴的典故,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B.前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后一句以形写声,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
没有使用典故。
C.前一句使用“庄生梦蝶”的典故,后一句使用“望帝啼血”的典故。
D.“出师”是指诸葛亮《出师表》一文,此处使用诸葛亮的典故。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可以围绕诗中所写之景以及所抒之情来体现“壮健”。
从景的角度来看,先看自然景观:
“万里寒光生积雪”“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三句描写了边关之景,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高考 语文 百日 冲刺 模拟 北京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