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6846693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3.71KB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案
【篇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
篇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及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体会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的民本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
四、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的出现
1、出现原因:
(1)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3)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崛起;
(4)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派别及代表: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
墨家:
墨子
3、宗旨: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
4、特点:
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5、百家争鸣的影响:
(1)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与儒家学派
1、孔子的思想
(1)孔子
a、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尊称为至圣
b、孔子的思想
①政治思想:
“仁”(核心)与“礼”
仁:
a:
的含义:
爱人b:
实现仁的途径:
待人宽容;以德为政
礼:
a:
主张:
以德为政;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
本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②教育思
想:
主要贡献在于: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
此外:
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
③文学贡献:
编订整理出《诗经》、《春秋》等六经;其言论载于《论语》
c、孔子思想的影响
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强调“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2)孟子的思想
a、生平:
战国邹国人,被誉为亚圣
b、思想: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②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主张“性本善”
(3)荀子的思想
①提出“君舟民水”论断;
②主张性恶论;
(三)道家、法家及墨家
1、道家
(1)老子的思想
①“道”为世界的本原。
②认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的思想
①继承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②主张放弃差别观念,放弃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
2、法家学派
(1)代表人物及主张:
商鞅、韩非子
韩非子的思想:
依法治国
(2)评价: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过分迷信法的作用。
3、墨家学派
(1)代表人物:
墨翟
(2)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反对浪费?
?
代表平民百姓愿望。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2)措施: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解释:
萧规曹随
(3)影响:
积极作用:
经济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安定
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作用:
社会潜伏着危机:
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
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基础、条件)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诸侯势力膨胀
土地问题阶级矛盾尖锐
边境问题匈奴为患
(2)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形势巩固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
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
董仲舒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2)董仲舒的生平: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
著作:
《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贡献:
(也可以说是其思想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解释: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
起源和变化。
2、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中央集权需要
(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加强君权需要
(3)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
3、影响:
(扭转局势付诸实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思考一归纳: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特点: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内容:
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
c.“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影响:
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考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的自我调节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
思考三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
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三、儒学成为正统
篇二: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
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自孔子创立儒家至今,儒家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思想与孔孟时代的儒家已是差别很大了。
要想了解原始儒家(孔孟荀)的思想的原貌,我们要尽量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所以讲课中涉及很多这方面的史料。
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孔孟荀思想的异同,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早期儒家思想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它的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后世儒家有较大区别),通过学习民本思想,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
教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提问:
默读单元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
学生:
儒家思想。
教师:
对!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学生:
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学生:
“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
对!
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
学生先回答后,教师通过投影解释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篇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一课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引言:
问题一:
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
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
(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说:
“我前来观看《孔子文化展》,既是庆祝这件中法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表示法国对中国文化年的高度重视。
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这次展览可以使法国公众有机会了解孔子本人,以及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
”)
二、“‘百家争鸣’的局面”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问题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阅读【历史纵横】(学者与教师的地位提高)
结论:
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第一、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第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孔子及儒学的勃兴
(1)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
各阶段的总结
。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孔
庙
孔林
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466间。
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孔子的思想
第一、思想上,提出“仁”的思想,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什么仁?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其实际上就是民本思想。
如何实行仁?
①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②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作用: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第二、在教育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
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子曰:
“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怎样才算是好学?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人不能不讲信用
【原文】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四、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孟子的思想
生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
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
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孟子的思想:
第一、政治思想:
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第二、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第三、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评价: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文章介绍:
《与民同乐》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
”
孟子对曰: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史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幽鹿攸伏。
幽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於轫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
‘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
‘时日害丧?
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
“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
孟子回答说:
“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
《诗经》说:
‘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
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
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
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
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
【篇三: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人教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一次“我读《论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必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