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6826183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73.44KB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
专题二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考点要求]
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一、(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
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
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
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
饥者饱,坏者筑。
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
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
侯语教授沈瀛曰:
“学如是!
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
力不赡耳!
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
客于是又有叹也:
“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
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
人而已耳!
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
《诗》曰:
‘无竞维人。
’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
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
注
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
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第一步:
粗读——感知标题,浏览全文,看看注释,读读文意概括和赏析题。
第二步:
细读。
1.圈点勾画:
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段:
介绍当涂学校破败情况。
第二段:
叙述当涂新任太守王秬在救民救灾后修葺州学一事。
第三、四段:
借“客”之口赞扬王秬的贤明并从中揭示出一个深刻道理——自古以来,天下治乱强弱、事业成败皆系于人。
2.明事辨理:
概括王秬的主要事迹和作者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本记述了当涂太守王秬在救民救灾后修葺州学的事迹。
作者赞美了勤政崇学的王秬,阐明自古以来治乱成败皆系于人的道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坎而置之屋壁 坎:
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
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
初到任
D.力不赡耳赡:
足,够
答案 B
解析 “冲”本指大道交叉路口,要道,这里指军事或交通上的要地。
题型归类:
实词解释题
对应考点:
考点1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A项助词,表判断/助词,表感叹语气。
B项副词,表承接,可不译/副词,表转折。
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题型归类:
虚词辨析题
对应考点:
考点2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答案 B
解析 从原文第三段“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
力不赡耳”可知,并不是只有王秬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当涂历任长官都认识到了,但没有能力修葺州学。
故B项错误。
题型归类:
文意概括和赏析题
对应考点:
考点6、8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答题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思。
然后找出几个可以做主语的词——“郡”“材”“侯”;“先是”是一种常见说法,其后通常要断开;另外,“凡”往往在句首。
综合起来判断即可。
形成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题型归类:
文言断句题
对应考点:
考点4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审出得分点:
略,孰,状语后置句
我的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解析 “略”,大致;“孰”,有“哪一个更……”的意思;“先于此者”,状语后置句。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审出得分点:
始,以……为,已,兵
我的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解析 “始”,当初;“以……为”,把……作为;“已”,随后;“兵”,战争。
题型归类:
语句翻译题
对应考点:
考点3、4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荐享之地 荐:
祭祀
B.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领:
兼任
C.万世无敝者也敝:
衰败
D.时治时乱治:
治理
答案 D
解析 治:
形容词,治理得好。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建筑材料已经准备好,王秬下令把它们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
(得分点:
“具”,“以为”,“辟其门而重之”,大意对)
参考译文
学校,是古代以来就有的。
在学校立牌位来祭祀孔子,是后世兴起的制度;在学校建阁来收藏天子的书籍,是古今共同的合乎正义的事,是做臣子的应该奉行的事。
当涂在江淮地区是有名的郡治,有学习的人,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有牌位,没有祭祀的地方;有天子的书籍,挖坑放在墙壁之中。
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秬来担任太守,正赶上发生水灾,把堤防都冲坏了,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
到了冬天,边境地区又发生战事,当涂是军事要地,上下震动。
王秬初到任,救灾的措施,防备敌人的方略,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饥饿的人能吃饱,倒塌的堤防进行了修筑。
紧急情报日夜送到,王秬都平静地对待。
第二年春天,和议达成,改年号为乾道,打算在学校中举行祭奠先圣先师的典礼。
王秬对教授沈瀛说:
“学校竟然到了这样(衰败的程度)!
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命令他的属官蒋晖、吕滨中拆除后重新修建它。
在此之前,郡里打算建楼,建筑材料已经准备好,王秬下令把它们拿来造藏书阁,开了两扇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没有一样不具备的。
有一位经过的客人感叹说:
“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
现在的当涂,还是过去的当涂,来担任太守的,哪一个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却唯独忘记修葺,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
是力量达不到罢了!
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王侯解除百姓的担忧,把他们引入安乐的地方,用他的余力重新修葺这个学校,没有役使老百姓,用下巴示意一下就办成了。
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
”
客于是又有感叹说:
“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天下,流传到现在,天地的位置,日月的光明,江河的流动,流传万世没有衰败。
有时太平,有时动乱,有时强盛,有时弱小,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吗?
只是人的原因而已!
财物用具不充足,武器装备不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不可改变吗?
《诗经》说:
‘有了贤人国强盛。
’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真实,请观察新建的学校。
”
夏季四月十六日,历阳人张孝祥记。
二、(2016·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注]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
“君读书几何?
”茂先曰:
“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
问老人曰:
“何书?
”曰:
“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
又问:
“何书?
”老人曰:
“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
“何地?
”曰:
“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
“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
“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忽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
张茂先:
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第一步:
粗读——感知标题,浏览全文,看看注释,读读文意概括和赏析题。
第二步:
细读。
1.圈点勾画:
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段:
叙述晋代文学家张华偶遇一神秘老人,参观“琅嬛福地”的藏书之事。
第二段:
用韵文的形式揭示故事主旨。
2.明事辨理:
概括作者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假托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阐明了学海无涯、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门肃茂先入 肃:
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信宿:
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裹粮:
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乘:
车
答案 A
解析 “肃”解释为“恭敬的样子”,不能与之后的“(张)茂先”搭配,应为动词“恭敬地引进、引导”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连词,如果/副词,好像。
A项均为介词,和,跟。
C项均为“所”字结构。
D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
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
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
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答案 C
解析 错在对“嬴氏焚书史”的分析上。
结合前后文,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表现琅嬛福地藏书之全,由此强化此地的神异色彩。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审出得分点:
爽然,饷,非……所有
我的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解析 “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饷”,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给……饭吃”;“非……所有”,译为“不是……所能拥有的”,表否定的判断。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审出得分点:
见,小,春秋问蛄蟪
我的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解析 “见”,动词用作名词,见识;“小”,结合语境,译为“浅陋”;注意“春秋问蛄蟪“的翻译。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答题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初步了解语段大意,根据语言标志和结构特点,断开容易判别的语句;再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来突破难点。
本题可借助的语言标志有“曰”“矣”“也”“夫”“因”,句式结构有“皆……也”“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理解“方今之势”句意后不难断句。
形成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参考译文
进言的人都说:
天下已经安定已经治理得很好了。
唯独我认为还没有。
那些说天下安定并治理得很好了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本质的人。
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先异之 异:
对……感到奇怪
B.把茂先臂走石壁下把:
扶着
C.并不遗只字遗:
遗漏
D.此中或开示示:
给……看
答案 B
解析 把:
拉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前看伏羲那时代的事,已是其后的事情了。
(得分点:
“繇”通“由”;“叔季”,代指后期、末期)
参考译文
晋太康年间,张茂先做建安从事时,在洞山游玩。
顺着溪水向里走,见到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头上,张茂先坐下来和他交谈。
看他枕着的书,都是蝌蚪文,张茂先不认识,对此感到很惊讶。
老人问张茂先说:
“您读过多少书?
”张茂先说:
“我没读过的都是二十年以来的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那我已经全读完了。
”老人微微一笑,拉着张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面,忽见有一道门,进去里面的路很宽,来到一个精致的小屋内,(里面有)藏书上万卷。
张茂先问老人说:
“(这是些)什么书?
”老人答:
“是各朝代的史书。
”又来到另一间小屋,(发现)藏书更多。
张茂先又问:
“(这是些)什么书?
”老人回答说:
“是记载各国的书。
”后来又来到一个密室,门上的锁很是牢固,有两只黑狗守在那里,(密室)上面有篆书写的名字,叫“琅嬛福地”。
张茂先问老人说:
“这是什么地方?
”老人回答说:
“这是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老人指着那两只狗说:
“这是痴龙,守在这里(已经)两千年了。
”(老人)打开门恭敬地引茂先进入,(茂先)看见里面的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很多都不曾听说过,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等书,也都在这里。
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张茂先为此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
“他日携带粮食再来拜访,(将尽情地)博览这些书。
”老人只笑笑却没有回答,送张茂先出来。
(张茂先)刚出来,石门就突然自动关上了。
张茂先回头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石头生长,石头上的苔藓也是密合的,没有一点缝隙。
张茂先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对着石头拜了两拜后离开。
秦王嬴政焚烧了史书,咸阳的火烧得正旺。
(可是)这里(却)有完整的史书,并没有遗漏一个字。
向上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结绳记下的事也有记载。
从前看伏羲那时代的事,已是其后的事情了。
海外有那么多有名的国家,中国不过像其中的一个黑痣。
(我)读书三十车,也只是(读了)千万之一二。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如同石彭与鸭子上的细毛,我的见识就跟小孩一样。
(我)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迷失了道路不能达到。
回头看绝壁,疯长的只有薜荔。
懊悔自己一出石门,就可望而不可即了。
在此等上十多年,这里或许会开门(再)给我看。
三、(201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上池州李使君①书
杜 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
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
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
以其书具而事多也。
今之言者必曰:
“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
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
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夫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楚王问萍实④,对曰:
“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
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
诸葛孔明曰:
“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
①使君:
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
②缪:
通“谬”。
③郑玄:
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
④萍实:
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第一步:
粗读——感知标题,浏览全文,看看注释,读读文意概括和赏析题。
第二步:
细读。
1.圈点勾画:
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段:
说明自己不敢希望要求李使君。
第二段:
赞扬李使君其才其时,值得珍惜,并且鼓励他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段:
讲明生在百代之后是件幸事的原因——书具,可以为学;事多,足以应当时之务。
暗含鼓励李使君趁今日好时代好好努力。
第四段:
讲治学之道要“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暗含指出李使君的努力之道。
第五段:
贬自己扬对方,趁机提出自己写信的目的——求李使君给自己一个为官的机会。
2.明事辨理:
概括信的内容及作者写信的目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信的主要内容是热情洋溢地赞美李使君的才学与时运,鼓励他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伟业,为官治学要“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借此委婉地提出让李使君任用自己的意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
期待
B.真可惜也可惜:
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微:
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参:
检验
答案 B
解析 “可惜”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可”是“值得”的意思,“惜”是“爱惜”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C项代词,那些/连词,表选择。
D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六 文言文 阅读 侧重 疏通 专题 掌握 关键 研究 能力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682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