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带特征讲稿.docx
- 文档编号:26825732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95.83KB
江苏海岸带特征讲稿.docx
《江苏海岸带特征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海岸带特征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海岸带特征讲稿
江苏海岸带特征--讲稿
LT
全省大部分海岸为淤泥质海岸,岸线长884公里,其中淤涨和相对稳定海岸占74%,滩涂宽阔。
岸外有巨大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岛26座。
根据地貌的成因特点,本区主要为堆积地貌,其中北部为古黄河、古淮河泛滥堆积,南部为长江冲积物堆积;少量为构造剥蚀地貌,位于连云港市境内丘陵的山前地带和海洲湾水下浅滩。
另外,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南北长达200km,东西宽90km,海区水深可达25m,海域水深在0-40米,以弶港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分布。
江苏海岸平原为基岩港湾点缀的冲积-海积海岸平原,地貌框架为“一山两洲夹两原”。
“一山”指北部海州湾沂蒙山地余脉云台山;“两洲”指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原”指北部海州湾海积平原和中部盐城海积平原,由此构成江苏海岸带的地貌框架。
北部绣针河与灌河之间为海州湾海积平原,灌河与射阳河之间为废黄河三角洲,射阳河与北凌河之间为盐城海积平原,北凌河与长江为长江三角洲。
江苏海积平原宽阔,西起盐城市的龙岗至阜宁白沙一线,东抵现代海岸,东西宽约50km。
近海海底划分为海州湾、黄河水下三角洲、辐射状沙洲和长江水下三角洲四个地貌区。
海州湾海底地貌区位于海州湾东南部和连云港以东的部分海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有水下浅滩、海底残留沙平原和古河道二种。
黄河水下三角洲位于新洋港口以北至北纬的海域,主要的地貌形态有废黄河口沉溺二角港、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和古黄河三角洲等。
辐射状沙洲分布在新洋港至遥望港海岸以东,发育在古黄河和古长江三角洲上,是江苏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遥望港日以南岸外为长江水下三角洲地貌区,主要地貌类型有长江北支汊道、现代水下三角洲和古长江二角洲。
局地海流受到海底地貌的控制。
3)水文动力
a.潮汐
射阳河口附近海域最大可能潮差最小,约300-350cm,往南逐渐增大,江苏南部沿岸最大可能潮差约500-700cm,外海为400-5O0cm;最大可能潮差最大值在弶港海域一带,如小洋口附近最大可能潮差达700cm。
射阳河口往北,最大可能潮差也逐渐增大,在海州湾最大可能潮差为600一650cm。
江苏沿海潮流,南受东海前进潮波控制,北受黄海旋转潮波控制,两者在中部弶港一带岸外辐合。
沿海潮汐类型,北部沿海多属不正规半日潮,小部分区域是正规半日潮,如废黄河口以北为规则半日潮,连云港、小丁港附近海域;靠近无潮点附近沿海为不规则半日潮,主要分布在滨海港、射阳河口海区。
无潮点局部海域为不规则日潮,南部海区受东海传来的前进波影响,为规则半日潮。
全省沿海高潮间隙为7~12小时,闸下平均高潮位1.27~4.61米,平均低潮位-1.67~1.22米。
平均潮差2~3米。
弶港至小洋口一带为潮差最大区,平均潮差达3.9米以上。
小洋口外实测最大潮差达9.28米。
b.波浪
1、全年盛行偏北向浪,风浪为主的混合浪。
2、最大波高分布特征:
3米等值线基本沿海岸及沙洲区外轮廓线分布,离岸约20公里,由海向岸波高迅速减小。
3、平均波高和平均周期年变化不显著。
c.泥沙
1、江苏沿海岸外浅海泥沙含量较高,夏季平均含沙量大于0.1克/升,冬季平均高达0.3克/升。
2、大致以辐射沙脊群为顶点向南北递减。
其中灌河口一带多在0.1—0.38克/升之间,废黄河口附近含沙量大增,一般均在0.5克/升以上,在辐射沙洲的内缘区,含沙量剧增,新洋港至王港附近多在1.0-2.5克/升之间,辐射沙洲区南翼近岸水域含沙量比北翼小。
小洋口外大多在0.4-1.3克/升,至北坎降至0.3-0.8克/升,吕四附近又降至0.2-0.7克/升,长江口北支也是泥沙含量较大的区域.。
3、海水中较多的泥沙含量,利于潮滩沉积发育,但也易引起沿海闸下港槽的淤积,影响工程效益。
d.风暴潮
1、在江苏沿海,大风增水和天文大潮汛耦合形成风暴潮的概率较大。
2、江苏沿海出现异常高潮位,除极个别极优天文条件下的大潮汛外,主要因台风过境引起,其次是强寒潮南下造成的。
台风风向大多自海向陆,增水现象明显。
4)动力作用结果-冲淤状况:
1砂质海岸
砂质海岸分布于海州湾北部的绣针河口至兴庄河口,岸线呈弧形。
准平原剥蚀面上的风化壳发育,风化碎屑成为海岸带砂质沉积物的丰富来源。
该海岸多短小湍急的山地河流,河口及海岸多砂质堆积体。
砂质海岸可分为绣针河口-柘枉和柘汪-兴庄河口两个岸段。
绣针河口-柘枉为淤积岸段。
近绣针河口沙咀,滩面宽2~3千米,混有粉砂淤泥的中砂质浅滩,坡度0.24%。
近岸300米内,表层3厘米为黄色淤泥质粉砂,质地均匀;下层为灰黑色粉砂淤泥。
近岸330~800米间为灰黑色粗粉砂细砂夹淤泥。
从沿岸平原及浅滩的地层结构、河流沉积物分布及现代动力过程看,该处海岸处于侵蚀型环境.只是由于入海泥沙较多.因而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堆积淤涨。
不过近50年海岸受台风和人为采沙影响,明显受冲,1970年代匡围的对虾养殖池多被冲毁,今沿岸海堤大多进行了块石干砌护坡,岸线处于微侵蚀或基本稳定状态。
柘枉-兴庄河口为侵蚀岸段。
该段岸线平直,走向南北.沿岸有沙坝、浅滩及岸外沙坝等。
岸线在逐步后退.海滩、沙坝及岸外浅滩受冲刷。
主要原因是入海河流上游修建水库以及人工采挖海滩使人海泥沙减少。
1980年代以后人工采沙得到了禁止,侵蚀有所减缓,侵蚀速度已控制在10米/年以下。
2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分布于连云港的西墅至烧香河口,海岸岬湾曲折,岸线长40千米。
基岩海岸的港湾有砂质堆积,如海头湾浴场及墟沟大海湾等,其余均为海蚀悬崖。
很少形成和存在滩涂。
3粉砂淤泥质海岸
粉砂淤泥质海岸是江苏省最主要的海岸类型,岸线长度884千米。
占全省岸线的90%以上,又可分为基本稳定、侵蚀与堆积三种类型。
1、基本稳定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分为南北两段。
北段为兴庄河口-西墅,长约32千米。
沿岸为海积平原,入海河流大多经人工开挖改造,流经黄土区,带来细粒沉积。
南段为蒿枝港-启东嘴,长约55千米。
1966年以前岸线后退较快,后渐缓和。
该岸段本质上属侵蚀后退型,因有长江人海泥沙补充,近期岸线基本稳定。
2、侵蚀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有两段,:
北段为烧香河口至射阳河口,长197千米。
该岸段属废黄河三角洲及其北翼海湾平原海岸,岸线平直,潮间带海滩较窄。
1128年黄河夺淮由江苏北部入海,黄河带来大量的细颗粒泥沙,岸段迅速淤长,形成了面积达7160km2的褶扇形三角洲。
1855年黄河北归后,三角洲岸段因巨量泥沙供应断绝出现侵蚀岸段。
南段为海门东灶港-蒿枝港(吕四海岸),岸线长29千米,为严重侵蚀岸段,其历史演变与长江口的变迁有关。
该岸段冲刷后退明显。
目前海堤内外最大高差在3米左右。
滩面没有明显的侵蚀陡坎,潮滩上部的盐蒿滩缺失,潍面主要为粉砂淤泥质物质,滩面上潮水沟发育。
目前该岸段的后退已困海堤防护工程的建造而被控制,但堤外海岸的下蚀现象不断加剧。
3、堆积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分布于射阳河口-东灶港,长571千米。
沿岸潮间带浅滩宽10-13千米,岸外有一片南北长200千米,东西宽90千米的辐射沙洲区。
据固定断面实测,其平均高潮位线外移速度以辐射沙洲基部蹲门口一带最快,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少。
这和泥沙含量分布的规律相吻合,也主要是因为东海前进潮波和黄海旋转潮波在中部弶港辐聚而成的移动性驻潮波。
二、社会经济状况
1、社会经济概况
江苏省的海洋产业相对并不发达,2013年海洋产业总产值492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25.6亿元(5%),第二产业2263.5亿元(46%),第三产业2432.2亿元(49%),海洋生产总值占到江苏沿海地区GDP的8.3%,占整个沿海十一省市海洋产业总产值的9.06%。
第一产业:
海洋农业(渔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等(潮间带比较宽阔,有潮滩)
江苏沿海的海水养殖面积193807公顷,占全国沿海地区(2315569公顷)8.37%,有三个主要渔场,长江口渔场、吕四渔场、海州湾渔场(原因:
)
海水养殖:
浅海、滩涂、港湾、围塘,
第二产业:
海洋工业,包括海洋采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制造业等
江苏省的风能发电能力较高,占到了全国沿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的16.9%。
潮滩广阔,地形平坦,沿海风能资源丰富
第三产业:
海洋服务业,包括海洋旅游业、海洋港运输业、沿海港口业、海洋信息业、海洋保险业
2013年,江苏沿海地区渔港数量128个,占全国沿海地区总量的8.59%,货物吞吐量23908万吨,仅仅高于广西和海南(有上海港,服务区域小),占全国沿海地区的3.16%
江苏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3.16%,港口吞吐量小,港口没有起到主导产业的作用,主要源于江苏海岸主要为淤积海岸,大多数地区不利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业比重低。
.江苏海洋经济应采取如下战略:
①深水大港—港口群带动战略,港口建设滞后导致临港产业发展滞后是造成江苏海陆产业联系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
因此江苏应发挥经济大省优势,加快洋口、大丰、连云等临海深水大港建设。
②工业区—城市拉动战略。
采取港口工业区拉动,中心城市发展为依托的双极核发展战略,使海洋开发—港口工业区拉动—海滨城市发展成为一体的海洋开发战略。
。
2、江苏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所形成的沿海、沿江、沿边全范围开放格局,使得江苏等沿海地区作为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阵地的独特地位在逐步消失,在与中亚、西亚贸易以及对缅的经贸交流中反而有可能处于后方腹地的区位,原有的开放优势被逐渐冲淡。
但同时危机中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江苏兼具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及长江经济带的“两带一路”的独特地理位置,连云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东方桥头堡地位。
江苏作为黄金水道入海口又是长江经济带重要一段,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确定则进一步凸显江苏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区位优势。
通过海上交通通道,近可便捷联系东亚、东南亚,远可与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各国实现经贸往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
拥有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可实现与中亚、东欧国家的经贸交往。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可与中西部地区进而与东南亚国家打通联系大通道,有助于拓宽对外联系的路径。
近年来,江苏沿海港口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省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2014年沿海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9亿吨,是2009年的2.4倍。
建成了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一期、滨海、大丰和洋口港10万吨级、赣榆5万吨级航道等为代表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我省沿海已初步形成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盐城港和南通港协调发展,3个中心城市港,12个港区的总体发展布局。
三、江苏海岸带特色
江苏海岸带具有以下5个基本特点:
1、93%的岸线为粉砂淤泥质海岸,组成物质颗粒细;
2、沿岸陆地低平;
3、海岸线平直,曲折率0.47(海岸两端直线距离/海岸总长度);
4、岸外有巨大的辐射沙脊群
5、潮间带宽缓,滩涂资源广阔。
(江苏沿海滩涂面积约65.3万hm2的滩涂,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左右,居全国沿海省市第一位。
)
海岸线平直,曲折率0.47(海岸两端直线距离/海岸总长度)
福建省大陆岸线直线长度535千米,曲线长度3051千米,曲折率达5.6,曲折率却居全国首位。
折线的曲折度为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与直线的距离比值。
因海岸线漫长且形态复杂,单纯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折线距离与直线的距离比值来计算,不能真实反映岸线中间部分的差异性。
为了更好地反映海岸线内部曲折度的差异性,以提取的不同时期的海岸线为基准参考,设置一定的重采样距离,岸段间得到一条大陆海岸线的简化线,将其作为此岸段的大陆海岸线轮廓基线。
故海岸线的曲折度的模型演变为:
,式中:
L为岸段间的岸线长度;LS为岸段之间的海岸线轮廓基线的长度;i为研究区内的岸段数量。
辐射沙脊群
范围:
北起射阳河口、南至长江口外围,南北长200km,东西宽90km,水深0-30m。
大致以弶港为顶点呈150°扇面向北、东北、东和东南方向辐射状分布。
近岸沙脊低潮出露成为沙洲,面积22470km2,其中0m线以上面积为3782km2。
包括南通盐城的6个县。
动力:
潮流动力为主的同时,也存在波浪作用的影响,潮流特征与地形密切相关,以弶港为中心的各条潮汐通道内的辐聚一辐射的往复流是主要动力机制。
目前处于动态平衡的调整阶段。
突发事件如风暴潮、台风等是辐射沙脊群大规模变迁的主要动力条件,即潮流塑造-风暴破坏-潮流恢复的模型。
演变:
辐射沙脊群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是长江和黄河提供的泥沙,海底侵蚀、地方小河流如淮河、射阳河等也可能是辐射沙脊群物源之一。
外缘规模小的沙脊被侵蚀而逐渐萎缩,侵蚀所产生的沙主要向辐射沙脊根部输运,使得辐射沙脊群逐渐淤高,且不断并陆。
整个辐射沙脊群有向东、南两个方向迁移的趋势。
潮间带宽缓,滩涂资源广阔
江苏现有滩涂总面积50.01万公顷,占全国总量的1/4,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为3.07万公顷、潮间带滩涂面积26.77万公顷、辐射沙脊群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20.17万公顷。
在《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2010-2020年这十年间围垦滩涂面积达270万亩,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
滩涂围垦共包括21个垦区,其中连云港市4个垦区,围垦面积达14.5万亩;盐城市9个垦区,围垦面积达131万亩;南通市8个垦区,围垦面积达124.5万亩。
1、与山东与河北海岸比较,江苏为什么能够形成如此广阔的粉砂质平原海岸,岸外还发育了辐射沙脊群?
山东半岛砂质海岸占全省海岸线的80%,还有部分基岩海岸,从胶莱河口的虎头崖向东绕胶东半岛至绣针河口段,除部分河流入海口形成小面积冲积泥滩外,全长2473km,绝大部分属于基岩海岸和山前平原冲击形成的砂质海岸,为海岸线总长80%。
山地海岸:
山东的山地海岸起自绣针河口,止于山东北部的虎头崖。
这种海岸是在胶辽隆起带这个
构造基础和山东丘陵、鲁南山地这种地形条件下发育的。
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近岸水深较
大。
现代海岸动力以波浪为主,海岸沉积物多系粗粒物质,海水清澈,岸滩变化较小。
平原海岸:
平原海岸的波浪作用不甚明显,海岸的冲淤多赖以河流与潮流的作用。
包含莱州湾粉砂淤泥质海岸、迅速淤进的黄河三角洲海岸
河北:
以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为主
全省岸线自北向南:
基岩海岸:
位于戴河口以北至冀辽界线;沙质海岸:
展布于秦皇岛市戴河口以南至唐山市大清河口一带;淤泥质海岸:
以天津市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分布于唐山市的大清河口以西,至冀津北交界处,南段为沧州市沿海岸线(韩晓庆,2011)。
沉积物颗粒由北向南逐渐变细
2、就海岸地貌而言,沿海平原、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是相互联系的,不宜截然割裂来谈,包括图件。
3、江苏平原海岸西部为什么会有一个低洼地(即里下河洼地区)?
就海岸地貌的观点,目前划出的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海岸是在怎样的时间尺度上进行的?
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唐时期,苏北沿海海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作横向运动,逐渐堆积成岸外沙堤。
据学者考察和研究,在里下河东侧滨海平原上,发育有五道沙堤。
与此同时,长江每年携带4亿吨左右的巨量泥沙,在镇江、扬州之间入海。
在江流、海浪的激荡下,长江口岸南北两侧各自形成一条沙嘴,其中北岸沙嘴从扬州向东,经泰州、海安、如皋、如东一线,与里下河东侧的岸外沙堤会合,将广大的里下河腹地封闭成宽阔的泻湖。
沉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在沼泽相沉积的下面,便是滨海相粉砂层。
中国边缘海大陆架在晚更新世时期曾是海岸平原,在古长江、古黄河泥沙填充下形成了陆架堆积体,并在全新世发育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4、江苏海岸的特点是潮控平原型海岸为主,沿岸有大量的潮间带湿地,水下亦发育大面积的浅滩,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战略重在潜在的土地资源,请考虑江苏海岸新生土地的生长点主要应在哪?
同样,这是否亦是江苏海洋经济中交通运输业比重小的原因?
不过,江苏的修造船业、养殖业是否仍有一定的比重?
结合江苏海岸的自然环境特点,未来的路在何方?
答:
江苏潮滩广阔,就海岸带侵蚀淤积的情况来看,目前江苏海岸主要淤积的岸段为射阳河口-东灶港,也就是辐射沙脊群海域,其他岸段主要为侵蚀或者基本稳定状态,互花米草的促淤作用使得辐射沙脊群海域淤长速率较快,有形成广阔土地的物质基础。
江苏海洋经济历史悠久,但真正起步是从1990年代初,江苏提出开发苏东的战略开始的,1995—1999年,江苏海洋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几乎没有进展,比重甚至出现负增长。
2000年后,江苏开始第三次海洋开发浪潮,这次是以开发滩涂和建设沿海工业园为主。
江苏沿海以盐城的大丰为界,以南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以北较高。
制约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江苏沿海地区处于经济低谷,导致海洋第二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各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较低,海陆互动性弱。
港口运输业在江苏海岸带产业区域评价中效益较低,没有起到主导产业的作用.另外,江苏海岸带目前虽已形成以化工、轻工等主导产业,但是主导产业的主导地位和辐射作用尚欠突出,海洋产业比较薄弱。
江苏海洋经济应采取如下战略:
①深水大港—港口群带动战略,港口建设滞后导致临港产业发展滞后是造成江苏海陆产业联系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
因此江苏应发挥经济大省优势,加快洋口、大丰、连云等临海深水大港建设。
②工业区—城市拉动战略。
采取港口工业区拉动,中心城市发展为依托的双极核发展战略,使海洋开发—港口工业区拉动—海滨城市发展成为一体的海洋开发战略。
3.江苏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将重点推动海水淡化和海洋装备产业。
5江苏海岸发展中,还需要考虑国家“黄金水道”发展对江苏的重要意义。
特再补充。
江苏要依托黄金水道加速转型:
长江是江苏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江苏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先行先导地区。
南京港未来将开辟近洋国际航线和台湾航线,发展国际特色物流。
未来的南京港将形成以专业物流为特色,分别兼顾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城市物流的航运物流枢纽,江海转运主枢纽港,支撑长江航运物流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海岸 特征 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