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 湘教版选修3.docx
- 文档编号:26824127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00.02KB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 湘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 湘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 湘教版选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湘教版选修3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单元质量评估
(一)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年的阳历四月,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文艺会演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据此回答1、2题。
1.傣族的泼水节属于 ( )
①旅游活动②旅游资源
③具体的资源④抽象的资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参加泼水节的旅游活动属于 ( )
A.游览观光B.度假休闲
C.科考探险D.宗教朝觐
【解析】1选B,2选A。
第1题,泼水节属于节庆活动,没有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因此它属于旅游资源,且是抽象的资源。
第2题,人们去参加泼水节,体验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和独特的傣族风情,是典型的远方崇拜,即对远方风土人情的崇拜,因此游客大多是为观光而来。
(2016·长春高二检测)下图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图(避暑旅游+休闲旅游+观赏旅游+品果旅游+野趣旅游)及果林区旅游时间表,据图表完成3、4题。
水果
时间
桃树
李树
杨梅
梨树
向日葵
——
观花旅游
3~4月
3~4月
——
3~4月
6~7月
——
水果旅游
5~7月
6~7月
6~7月
7~8月
9~10月
——
3.乡村生态旅游模式(避暑旅游+休闲旅游+观赏旅游+品果旅游+野趣旅游)不能体现出旅游资源的( )
A.物质景象组合性B.美学属性
C.历史文化属性D.非消耗性
4.乡村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 ( )
A.地质地貌景观B.山水组合景观
C.生物景观D.风土民情
【解析】3选C,4选C。
乡村生态旅游以体现农业的生产活动为主,因而旅游资源种类主要属于生物景观,生物景观属于自然景观,不具备历史文化属性。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 )
A.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C.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6.图中的景观中没有 ( )
A.地质地貌景观B.水文地理景观
C.生物景观D.气象气候景观
【解析】5选B,6选C。
第5题,竹楼的材料取自当地的竹子,竹楼的结构是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征相适应的。
第6题,图中石林属于地质地貌景观,湖泊属于水文地理景观,雪山属于气象气候景观,材料中未提及生物景观。
【素材链接】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家的标志民居。
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
由于傣族竹楼的代表性,又称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的房顶呈“人”字形,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形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
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
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西双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诗。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脚落地式”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据此回答7、8题。
7.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
A.青藏高原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D.横断山区
8.“千脚落地式”的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解析】7选D,8选A。
第7题,傈僳族人民生活在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
第8题,山区地势不平,为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桩。
【素材链接】千脚楼
“千脚楼”是傈僳族人的传统房屋,依山坡而建,是用几十根木柱支撑着的木板而成篾笆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禽。
傈僳族居住在高山、坡地或河谷地带,一般以数十家为一村寨。
靠江边地区住户较集中,山区分散,村寨之间距离都较远,所以人烟稀少。
怒江大峡谷号称世界第二大峡谷,山势陡峭。
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峡谷之间没有坝子,凡是较平坦的地方都开辟为耕地,所以居住的地方都很陡。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9、10题。
9.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
10.以上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③⑤
【解析】9选C,10选C。
第9题,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磁悬浮列车虽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水稻种植是农业生产活动。
第10题,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⑤属于遗址遗迹;⑥属于人文活动。
自然环境中保存下来的文化遗存,在环境景观区内占据主导地位,就形成了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 )
12.黄果树瀑布属于 ( )
A.地质地貌景观
B.山水组合景观
C.生物景观
D.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解析】11选B,12选B。
第11题,客家土楼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张家界、黄果树瀑布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泰山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第12题,黄果树瀑布属于山水组合景观。
13.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摔跤——内蒙古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牦牛——东北平原
【解析】选B。
赛龙舟在静水水域,宜在河流中下游;赛马、摔跤是内蒙古传统体育;赛骆驼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号称“骆驼之乡”的阿拉善盟一带;藏族居住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以牧业为主,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在喜庆、婚嫁及节日中,赛牦牛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中写道:
“历尽艰险,我顺着绳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开我的手电,那些藏在黑暗中几十万、几百万年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等美得令人惊叹的景观,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现出来,让我心中惊喜,这将极大地丰富我的探秘经历……”。
据此回答14~17题。
14.作者的旅游活动属于 ( )
A.游览观光B.度假休闲
C.科考探险D.宗教朝觐
15.作者此次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
A.作者本人B.钟乳石、石笋、石花等
C.帮助作者进洞的人D.帮助作者进洞的设备
16.钟乳石、石笋、石花属于 ( )
A.火山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D.岩溶地貌景观
17.作者此次游历的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 ( )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解析】14选C,15选B,16选D,17选A。
第14题,从题目所给材料来看,作者是到石灰岩溶洞中去探险,这种旅游活动区别于一般的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
第15题,溶洞及洞内的一切是此次旅游活动的客体。
第16题,钟乳石等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
第17题,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区。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
生态化和特色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协调融合。
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
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的制约。
据此完成18、19题。
18.北京属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为北京 ( )
A.有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宫殿建筑
B.钢铁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9.桂林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 )
A.桂林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桂林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桂林的田园、方舟、村社,与山水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胜境
D.桂林的农业发展较快,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18选A,19选C。
第18题,北京属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为北京有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宫殿建筑。
第19题,桂林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桂林的田园、方舟、村社,与山水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胜境。
【知识拓展】乡村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兴类型,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
它是在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农业生产、新兴农业技术应用与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并充分欣赏大自然浓厚情趣的一种旅游活动。
20.下列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 )
【解析】选B。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是以自然界本身美感吸引旅游者的资源,所以只有黄山云海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读我国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点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列举几处该景区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
(2)蓬莱素有“仙境”之誉,它依山傍海,景色秀丽,独具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奇观,其属于哪一类景观,试分析其成因。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如蓬莱阁、古战船、龙王宫、钟楼、蓬莱水城等。
第
(2)题,“海市蜃楼”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景观,所以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其成因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有关。
答案:
(1)蓬莱阁、古战船、龙王宫、钟楼等。
(2)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海市蜃楼”的成因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经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
22.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A南京中山陵、B布达拉宫、C庐山三叠泉瀑布、D广西漓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代码)。
(2)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更多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等旅游方面的意义。
(3)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性。
漓江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号称“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性,其中__________(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旅游者,这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性。
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性意味着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会破坏旅游资源本身,只要正确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会长久存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意义及特点。
第
(1)题,旅游资源按属性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及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第
(2)题,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更能表现出教育、娱乐和休憩等方面的意义。
第(3)题,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和吸引性、重复使用性等特点。
答案:
(1)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D
(2)教育、娱乐和休憩
(3)多样 地域 A、B 观赏性和吸引 重复使用
23.图甲为秦陵兵马俑图,图乙为武陵源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秦陵兵马俑”和“武陵源”所在的省区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作为旅游景观,“秦陵兵马俑”较“武陵源”________价值更高。
(2)构成两图所示旅游景点的基本要素,除了旅游景观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3)旅游景点的开发,对当地区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4)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其中,“秦陵兵马俑”的开发应特别注意避免对________的破坏,“武陵源”的开发应尽量避免对________的破坏。
【解析】第
(1)题,“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前者属于人文景观,后者属于自然景观,前者具有更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
(2)题,旅游三要素包括游客、旅游资源和服务业。
第(3)题,旅游活动能够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第(4)题,人文景观开发要避免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自然景观开发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
(1)陕西 湖南 历史文化
(2)旅游者 景区的服务业
(3)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4)文物古迹 景区生态环境(或生物多样性)
【知识拓展】瀑布的形成
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
其一就是河流底部的岩层由两层不同硬度的岩层组成,当河流侵蚀透顶部的岩石后,底下的岩石因为比较软,很容易被掏空,形成瀑布,如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
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河床中有横向的坚硬岩石形成的岩墙,河流流经此处时,受到岩墙阻挡形成瀑布。
第三种情况是:
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在两侧如果有河流,瀑布由此形成。
24.(2016·济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冰岛有“冰火之国”的美称,地热资源丰富,火山、冰原观光是传统的旅游项目。
近年来,该国发起了“全年冰岛”的旅游革命。
下图为冰岛地形图。
(1)分析多数游客选择在夏季到冰岛旅游的原因。
(2)推测冰岛冬季的特色旅游活动(不少于两项)。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夏季气候较凉爽,且白昼时间长,利于旅游活动的展开,同时能欣赏到午夜阳光。
第
(2)题,冬季冰岛气温低,可以泡温泉,同时多降雪,有利于开展滑雪运动;冬季冰岛黑夜漫长,利于欣赏极光现象。
答案:
(1)纬度高,夏季凉爽;白昼时间长,欣赏午夜阳光;便于安排行程(或冬季白昼短,不利于开展旅游活动)。
(2)滑雪(滑冰);欣赏极光;温泉浴(或参观温室农业)。
【补偿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
“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
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
又说:
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于贵州则是“介于二者之间。
”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____________;“流多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穿穴之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旅游景点。
【解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从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明确云贵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貌特征。
答案:
(1)湖泊 泥沙入河流,水变浑浊。
(2)地下河
(3)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瑶琳仙境等。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
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
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
材料二 黄河水系图(图1)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
(1)图中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B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的描述,黄河壶口瀑布什么季节出现此景观?
为什么?
(3)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成因。
第
(1)题,读图可知,图中A河流流经西安,在秦岭以北,应为渭河。
B地形区在黄河河套处,应为河套平原。
第
(2)题,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汛期在夏季。
第(3)题,流水侵蚀作用在不同的岩石上表现不同,对坚硬的岩石侵蚀较弱,对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壶口瀑布坚硬的砾岩在上层,侵蚀弱,下层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发育成了瀑布。
答案:
(1)渭河 河套平原
(2)夏季。
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
(3)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侵蚀差异,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 湘教版选修3 旅游 旅游资源 单元 质量 评估 湘教版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