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secret.docx
- 文档编号:26822729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123.16KB
场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secret.docx
《场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secret.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场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secret
XX县XX镇XX小学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项目名称)
施工招标
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日期:
年月日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三、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四、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五、文明施工措施
六、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七、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八、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九、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十、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十一、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
编制依据:
1、《XX市XX岗区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项目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图》。
2、《工程测量规范》(XX50026-2007)。
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XXJ201-83)。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XX50007—2002)。
5、《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XX50203-2002)。
6、《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XX50141-2008)。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XX18-2003)。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XX50204-2002)。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XX50330—2002)。
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XX50086—2001)。
1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XX12898-91);
13、《岩土工程监测规范》(XX5229-96);
14、其它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本工程为Ⅰ、Ⅱ、Ⅲ边坡段施工,采用分段分层开挖,先开挖后支护,边坡土石方开挖在边坡支护前实施,然后分段分层支护。
为避免边坡滑塌,不能采用大面积开挖后再整体支护的方案。
其施工顺序为:
边坡土石方开挖(第1段)→脚手架搭设施工→边坡支护施工(第1段)→边坡土石方开挖(第2段)→边坡支护施工(第2段)→(…..依次类推)→绿化→验收。
1、锚杆施工
Ⅱ、Ⅲ段边坡采用锚杆支护。
锚杆为非预应力锚杆,锚杆长度6m,纵横间距为3m,入射角15°,锚孔孔径φ100,锚杆钢筋为1φ25HRB335级螺纹钢筋;层面网筋φ6.5HPB235级圆钢,纵横间距200mm。
1.1.施工程序
根据边坡工程施工特点,为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在施工组织安排上,按照逆作法施工要求,自上而下,分块段,分工作层面施工,即分段开挖,自上而下一分层施工,开挖一段,支护一段,在上一个工作层面未治理完成,且支护结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前,不得进行下一个工作层面施工。
在各工作段和工作层面间,组织各施工段的平行作业与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和流水作业。
做到有节奏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锚杆挂网喷锚支护施工总程序见图1。
1.1.1.锚杆及排水孔钻孔施工以同段同排自上而下依次进行;
1.1.2.锚杆、排水管随钻孔结束即时注浆安放或埋没。
施工中上下排施工位置交叉作业,确保安全;
1.1.3.挂网喷砼或浇筑施工,分块段完成锚杆及排水管安放后,按自上而下依次施工;
1.1.4.施工中即时进行各工序质量的监控与检查验收,坚持上一工序验收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
1.2.测量放线
1.2.1.根据业主或设计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及按照工程设计平面布位置图,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及钢尺进行测量定位及复核,其测量成果及放线图需报业主,监理复核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
各排锚杆孔及排水孔轴线及各孔位位置,待其各段工作面开挖修坡后按施工图设计标高位置进行测放。
1.2.2.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分别在各个施工区以外净空面,易保护的位置建立2~3个施工定位基准点,便于边坡上各排锚杆及排水孔轴线位置及标高的控制测量。
1.2.3在测出的排水沟轴线拐点及各排锚杆、排水孔轴线两端用Ø16钢筋打入土层或在岩壁上作标识,以便测放和校核各钻孔中心位置。
对每次测量应进行闭合校核,使测量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1.3.边坡开挖清理
1.3.1.开挖顺序
边坡开挖清运应按照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
每段开挖工作面长度不超过15M,高度不超过3M;锚喷段先施工锚索(杆),然后挂网喷射砼。
锚杆挂网喷锚支护工程施工总程序图图1
1.3.2.开挖方法
土质边坡用挖掘机械开挖,人工清理,岩质边坡采用松动爆破清除,
用风镐对边坡进行清理。
1.3.3.边坡施工前,应在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警戒线,并应在边坡下方用,钢管脚手架和竹跳板架设安全防护栏,以防下放的岩块滚落后危及下部施工设备及行人。
加强爆破及清除危清除前的安全预警,设专人负责管理,统一爆破时间,统一爆破信号,确保施工安全。
1.3.4.在边坡上施工的人员,必须穿戴整齐,穿防滑鞋、系安全带,安全带应牢固挂在边坡上方设置的锚桩上或施工脚手架上。
1.3.5.各段边坡清理必须按设计要求开挖,控制超挖和严禁大药量爆破破坏边坡围岩体。
1.3.6.边坡上的悬石和松石必须及时清除干净,确保下部作业安全。
1.4.边坡施工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1.4.1.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1)搭设之前,必须检查现场的杆件及配件,禁止使用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杆配件。
(2)脚手架外排必须用安全网全部封闭,保证安全,安全网用专用系绳绑扎牢固。
(3)脚手架搭设时,每阶段搭设完后要高出施工层1500mm,其顶部应高出屋面板两步。
(4)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以下程序规定执行:
1)按照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标定立杆位置。
2)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
3)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一步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杆,随时校正立杆垂直度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4)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接杆件应随搭设的架子一起设置。
1.4.2.材料要求
(1)钢管
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XX/T288)的有关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钢脚手板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表4.1钢管、钢脚手板材料尺寸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Δ(mm)
检查工具
1
焊接钢管尺寸
外径
-0.5
游标卡尺
壁厚
-0.5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0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5
游标卡尺
4
钢管
弯曲
各种杆件钢管端部弯曲
l≤1.5m
≤5
立杆
钢管弯曲
3m<l≤4m
≤12
4m<l≤6.5m
≤20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l≤6.5m
≤30
钢板尺
5
冲压脚手板板挠曲
l≤4m
≤12
板面扭曲
(任一角翘起)
≤5
2)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上表4.1第3项的规定。
用于本工程的旧钢管应在进入工地时进行检查,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表4.1第4项的规定;
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2.7—2.8mm的高频焊接钢管。
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为了方便操作用于架子的单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2)扣件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保件,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XX15831)的规定;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XX15831)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板
竹笆片脚手板采用1.5m×1.0m规格,竹笆片与钢管连接应用镀锌铅丝箍绕2~3圈,凡竹条散落、折断较多、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均不得使用。
(4)安全网
采用密目安全网(绿色),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指定的监督检测部门批量验证和检验员检验合格证。
安全网在贮运中,必须通风、遮光、隔热,同时要避免化学物品的侵蚀,搬运时禁止使用钩子,已使用过的安全网必须经过检查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安全网严禁使用。
1.4.3.构造要求及加固措施
(1)地基处理
本工程沿建筑物外围搭设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基础土层表面均采用C15素混凝土垫层硬化,厚度100mm。
垫层上、脚手架立杆底部设置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布设平稳,不得悬空。
脚手架立杆外设置环通的排水沟,将水排入项目场地排水沟网中。
(2)立杆
落地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
立杆与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距离不大于60cm。
立杆与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位置距离主节点不超过1/3步距。
落地脚手架立杆底部设置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3)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长度大于三跨,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四周交圈。
脚手架立杆横距1m宽度范围内共设置4根纵向水平杆,两侧的纵向水平杆直接用扣件连接到立杆,中间的纵向水平杆均匀布置。
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接头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与立杆距离不大于50cm。
(4)小横杆
每根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连接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纵距相同,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需要,在两纵向水平杆之间等距离设置2根横杆。
小横杆伸出外排纵向水平杆边缘距离为15cm,伸出里排纵向水平杆25cm,距结构外边缘15cm。
上、下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立杆底座存在高差处,将高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6)剪刀撑
本脚手架斜撑采用纵向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每5步6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º~60º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沿架高连续布置,相交的两根剪刀撑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并在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以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结,搭结长度不小于1m,并用至少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杆端净距离不小于10cm。
局部脚手架与其他部位脚手架错层处在脚手架里外排立杆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横向斜撑,在同节内,由底层至顶层呈“Z”字型,斜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7)脚手板
采用竹笆片脚手板,长1.5m,宽1.0m,每个作业层上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竹笆片设置在4根横向水平杆上,四角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牢固,防止颠覆。
竹笆脚手板铺设时,应平铺、满铺、铺稳,按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接缝处对接平铺,靠墙一侧脚手板离墙距离不大于15c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竹笆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
(8)人行斜道
落地脚手架搭设之字形人行斜道。
共设1个,位置现场定,斜道宽度1m,坡度不超过1:
3,拐弯处设置平台,宽度不小于1m。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设置1.2m高栏杆及180mm高挡脚板。
采用钢管搭接,见图,人形斜道出入口处搭设防护篷,构造详见附图。
人行斜道构造图
1.4.4.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1.4.4.1.在搭设脚手架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有关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要求,逐级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4.4.2.对钢管、扣件、脚手架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
1.4.4.3.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1.4.4.4.立柱搭设注意事项:
①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②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③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壁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④当搭至有连壁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壁件;⑤立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立柱顶端高出边坡顶高度1.5m。
1.4.4.5.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①搭设纵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a、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b、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c、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②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柱固定。
③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靠壁一端至壁距离不应大于100mm。
1.4.4.6.搭设连壁件、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注意事项:
①连壁件应均匀布置,形式宜优先采用花排,也可以并排,连壁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连壁件必须从底步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壁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至连壁件搭设完后方可拆除;
②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a、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b、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支撑,中间宜每顿号6跨设置一道。
横向支撑的斜杆应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1.4.4.7.扣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①扣件规格(φ48或φ51)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②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③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④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⑤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
1.4.4.8.铺设脚手板注意事项:
①应铺满、铺稳,靠壁一侧离边坡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②脚手板的探头应采用直径3.2mm(10号)的镀锌铁丝固定在支承杆上;③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1.4.4.9.搭设栏杆、挡脚板注意事项①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
②上栏杆上皮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
③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
1.4.5.钢管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拆除施工工艺:
脚手架拆除应严格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纵向水平杆、立杆、悬挑梁等。
一般的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纵向水平杆→立杆等。
1.4.5.1.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①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壁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②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③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④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1.4.5.2.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②所有连壁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壁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应增设连壁件加固;
③当脚手架拆至下部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4.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除连壁件;
④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壁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1.4.5.3.卸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②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③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拦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5.锚杆施工设备安装
坡面修整→设备安装→锚孔定位及钻孔→锚杆成孔→清孔→锚杆制安→注浆→验收。
1.5.1.对于较重钻孔设备,安装时分拆成零部件后沿施工平台架设升降架用葫芦提升至施工平台上进行组装。
设备安装应安全牢固,做到稳固周正,确保钻进施工中不移动变位。
4.1.5.2.安装钻机立轴中心线必须与钻孔中心线一致,锚杆孔距误差要小于15cm,钻孔偏斜度偏差小于设计倾角±1°。
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
1.6.锚杆钻孔施工
1.6.1.钻孔施工前,先进行坡面修整,清除坡面浮石和危石,可先在坡面上喷一层10mm厚的混凝土,便于支护施工坡面整洁及防止雨水对坡面的侵蚀。
1.6.2.钻进方法以采用风动钻进工艺为主。
钻进直径锚孔直径φ90,入射角15°,水平间距,垂直间距等必须经校核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成孔应比设计深度加深0.5m,成孔后应将孔内土、石屑清除干净。
钻孔入射角误差±1度。
土层钻进时,为预防孔壁垮塌及土层边坡因施工用水的渗透而造成滑塌,钻孔施工不宜采用冲洗液循环冲孔,可采用无泵钻进方法或螺旋钻头干钻施工。
1.6.3.钻孔施工中注意安全,认真作好施工记录,需随时清除孔内钻屑,预防钻具卡埋事故的发生。
钻孔终孔时应测量孔径及孔深,锚杆钻孔孔深误差小于5cm,钻孔要平直。
1.6.4.进钻孔结束时应进行清孔,清孔采用钻具扫孔或用压风机吹孔,彻底清除孔内残渣、残土、岩粉、积水等,以保证下部锚感杆和排水管的顺利安放及注浆。
1.7.锚杆及泄水孔排水管制安
1.7.1.锚杆制作及注浆安插
1.7.1.1.锚杆按设计要求的规格预先在现场加工场加工制作备用,将锚杆的内端头切成20°~40°的斜面,便于锚杆插入钻孔,减少阻力;
1.7.1.2.锚杆长度锚杆的处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锚杆杆体每隔2.0m设置一个定位支架。
注浆管应和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
对喷混凝土的喷锚区,外露长度应不大于该部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
1.7.1.3.锚杆注浆前应再次通孔检查,清除孔内石渣、岩粉、残土等,确保入孔顺利。
1.7.1.4.锚杆孔注浆采用砂浆泵灌注,注浆站设在各施工区的坡脚,场内输送管采用白铁水管,连接处可采用高压胶管绑扎对接。
砂浆集中搅拌,泵送分散灌注;
1.7.1.5.锚杆砂浆标号须经过试配确定;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XX175-85)中有关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并现场进行抽样检查。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砂子宜采用中细砂,粒径不应大于5.5mm,使用前要严格过筛。
砂浆要按设计要求标号拌合均匀,严防石块杂物混入,并随拌随用,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1.7.1.6.注浆前,先用高压风将孔内岩粉和积水吹净;
1.7.1.7.压浆应从孔底至孔口一次性完成,并随时注意从孔口补浆,以确保孔内浆液饱满。
1.7.1.8.为提高注浆的密实性,可将注浆管的出料口切成约45°的斜面。
注浆管插入距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而均匀地拔出,严防拔管速度边快,造成砂浆脱节或砂浆不够饱满;
1.7.1.9.灌浆开始工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稀释或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
1.7.1.10.注浆内压应逐步增加,以防风压猛冲注浆罐内砂浆引起堵管,注浆作业应连续进行,注浆罐内应保证罐体1/3左右的砂浆,以防罐内砂浆用完,砂浆喷出伤人。
注浆作业结束或中途停止作业,应将注浆设备清洗干净;
1.7.1.11.安装锚杆前,检查孔内是否清洁,锚杆原材料型号、规格、品种、锚杆各部件质量及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杆体使用前应平直、除锈、除油。
在锚杆安装的全部过程中,配备对锚杆的安装和注浆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
1.7.1.12.锚杆安插正常情况下采用人工插入孔内,如出现人工插入较困难时,应进行清孔或扫孔。
1.7.1.13.安插锚杆尽量使杆体插入孔径中心,其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
1.7.1.14.若杆体插入后下滑堕落,可在孔口处用木楔固定,严禁将杆体取出后再行插入;
1.7.1.15.锚杆的处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对喷混凝土的喷锚区,外露长度应不大于该部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
锚杆安装好后,不得随意敲打、碰撞,三天内不准用其悬挂重物或绑扎钢筋网;
1.7.1.16.杆体插入后发现注浆不满或浆液浓度小于规定值时,必须返工。
1.8.泄水排水管制安
1.8.1.采用PVC花管设置,花管渗水段包裹土工透水布。
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预先加工制作备用。
1.8.2.在泄水孔施工结束时应立即将PVC花管插入孔内,在孔口处用砂浆或泥土堵塞固定。
1.9.挂网钢筋制安
西南侧边坡采用挂网喷砼施工方案。
1.9.1.挂钢筋网前,先在坡面上喷射一层10mm水泥浆。
4.1.9.2.坡面按设计规格挂钢筋网片,喷射砼及厚度。
钢筋必须按设计图纸的标注进行下料,钢筋绑扎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XX50010-2002)及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
1.9.2.1.采用质量达标,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并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及现场见证取样抽检合格报告,表面不锈蚀,无油污。
1.9.2.2.使用盘圆钢筋应进行冷拉调直处理,调直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1.9.2.3.钢筋的下料长度及加工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面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
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度或135度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1.9.2.4.钢筋绑扎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钢筋上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采用点焊,加强筋与锚杆焊接牢固。
其间距及形状误差为:
网的长、宽±10mm,网眼尺寸±20mm,骨架的宽度和高度±5mm,箍筋间距±20mm,受力钢筋间距±10mm,受力钢筋排距±5mm。
钢筋焊接长度为10d,绑扎钢筋搭接长度>35d。
弯钩长度为4.25d。
锚杆与钢筋网焊为一体。
1.9.2.5.钢筋绑扎完结,经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喷射施工。
1.10.坡面喷浆
1.10.1.设备要求
采用干法喷射机喷面。
喷射机生产能力(混合料)为3~5m3/h,允许输送的骨料最大粒径25mm;输送距离(混合料)为,水平不小于100m,垂直不小于30m;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供水设备应能保证喷头处的水压为0.15~0.20Mpa。
1.10.2.配料要求
1.10.2.1.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应经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后,经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
1.1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场地 滑坡 泥石流 地质灾害 治理 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 文件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