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 文档编号:26813116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4.71KB
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
课时1 湿地及其重要价值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一、湿地概述
1.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3.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我国湿地的分布:
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思考
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吗?
答案 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是湿地。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但海洋就不是湿地。
1.如何分析某一湿地的成因?
答案
(1)自然因素:
①地形:
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②气候:
降水量大或蒸发微弱;③土质、土层:
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形成积水;④水文、水系:
河水流至下游失去明显河床;⑤某些河流的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成湿地。
(2)人为因素:
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
如:
稻田、水库、池塘。
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漫长;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图表导读
教材P41 图2-7 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地区分布不均匀。
鄱阳湖湿地:
典型的湖泊湿地,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
图中成群的飞鸟便说明了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沼泽地广布,图中的白天鹅正在降落,该地是许多候鸟、珍禽的栖息之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
分布在沿海地区,红树林低矮茂密,是生长在热带浅海中的耐海水腐蚀的特有树种,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长江下游人工湿地:
图中呈方格状的水域是稻田,是人类长期进行生产活动形成的人工湿地,稻田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产出粮食的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耕地类型之一。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
C.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
D.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
2.关于我国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B.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没有湿地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而没有湿地
D.华北平原因蒸发旺盛而没有湿地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它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第2题,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分布。
方法技巧
“三看法”判断一地是否为湿地
一看水位,湿地水位应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如海洋不属于湿地,但滩涂等属于湿地。
二看水体,湿地水体应为液态水,属水陆之间的过渡带,如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不属于湿地。
三看成因,湿地可以人工形成,如三峡水库、长江中下游的稻田。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价值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思考
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有哪些作用?
答案 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1.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答案 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
由于该地生物物种繁多,因而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2.有人说:
“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的空气湿度,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减小气温日较差,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归纳总结
湿地的作用和效益
(1)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美称
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为各种鸟类生长、栖息、繁衍提供条件
“鸟类的乐园”
(2)湿地的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⑤涵养水源;⑥调节径流
经济效益
①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②航运
社会效益
①旅游观光;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陕西千阳县境内的千湖湿地,是目前我国西北最大的内陆湿地,今年欲投资3200多万元,新栽水生植物苗木83万株,栽植芦苇190亩,花叶芦苇50亩,香蒲、菖蒲70亩,使千湖河滩形成千亩芦苇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控制污染
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具有( )
A.提供水资源的作用
B.调节气候的作用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D.净化水体、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湿地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污染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也不能控制污染和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第2题,要从“地球之肾”这一称号的特有功能去考虑,明确其净化水体、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拓展提升
湿地的功能
教材P43 活动探究
提示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促使鸟类迁徙,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
2.见二、地球之肾,合作探究1。
3.见二、地球之肾,合作探究2。
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湿地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类型多样
②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③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高山到平原均有分布
④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无湿地分布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下列有关湿地的功能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多荒地,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鄱阳湖、洞庭湖面积广,为长江径流的调节系统
C.崇明东滩地处土地紧缺的上海,为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D.湛江红树林,可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且分布广泛,山西、甘肃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也有湿地分布,因此①③说法正确,④错误。
我国的湿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位居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之后,因此②说法也不正确。
第2题,湿地的主要功能或用途应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把湿地当成扩大耕地和扩建城区的对象,会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因此A、C两项错误;D项所提到的红树林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其还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要注意保护,不应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因此D项错误。
鄱阳湖、洞庭湖对长江径流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B项正确。
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解析 第
(1)题,结合等高线和山地、盆地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地势高低,结合水系特征判断河流干流流向。
第
(2)题,从水分的盈亏分析湿地形成的原因。
该地四周高、中间低,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河流众多。
补给类型有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水源丰富。
该地地势高,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低于0℃,地下有冻土分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气温较低,蒸发微弱,易形成湿地。
40分钟课时作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1~2题。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等你随船从海深处回来,当潮汐卷走我的心事和无奈,我把信封好邮进大海。
1.诗句描述的是湿地景观的是( )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诗句描述的地理事物具有调蓄洪水功能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诗句①②描写的是河流,③描写的是湖泊,④描写的是深海,海洋中只有浅海区是湿地。
第2题,湖泊具有调蓄洪水的功能,河流是洪水通道,大海是洪水的归宿。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
读图,完成3~5题。
3.这四处景观中,不属于湿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作为湿地,图中三种湿地共同具有的价值有(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调节气候 ③涵养水源 ④观光旅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图中湿地,最能体现“地球之肾”功能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3.A 4.D 5.C
解析 第3题,海底黑烟囱不是“浅海区”,不是湿地。
第4题,根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是图中三种湿地共同具有的价值。
第5题,“地球之肾”体现的是湿地净化水中污染物的功能,三种湿地中,净化水中污染物最强的是滩涂。
6.下列各图反映了湿地的哪方面生态功能( )
A.天然蓄水库B.调蓄洪水
C.补充地下水D.保护海岸
答案 C
解析 湿地作为一种长期存在、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与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有直接水文联系。
当湿地水位低于周围陆地潜水面时,就会有地下水流入,如果湿地的水位高于周围潜水面,地下水就会流出湿地。
a、b地下水补给湿地,又将剩余水排出,c、d湿地补给地下水。
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面积广大。
读表,回答7~8题。
占全国沼泽面积比(%)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13
20.97
17.67
西藏
24.17
25.55
26.75
7.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8.下列关于两地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 7.B 8.D
解析 第7题,黑龙江省纬度较高,西藏自治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两地沼泽湿地共同的成因是气温低,蒸发弱。
第8题,黑龙江省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湿地减少,加剧了洪涝灾害;西藏地区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量增大,湿地面积扩大。
芬兰的湿地面积非常大,多年来开发出一整套技术和机械,将湿地转变为农耕地和林地。
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芬兰将湿地转变为农耕地和林地的方式应该在中国推广
B.湿地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C.湿地蕴藏着除矿产以外的丰富资源
D.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北大荒”建立了湿地保护区
10.湖泊也是重要的湿地,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
答案 9.B 10.A
解析 第9题,湿地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芬兰将湿地转变为农耕地和林地的方式是不合适的,这会破坏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不宜在中国推广;湿地资源中也蕴藏着矿产资源;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并没有在“北大荒”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第10题,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水流方向相反。
A图中湖泊是一个河流的汇水地,而没有河流流出,说明该湖泊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依靠蒸发,这是内流湖的典型特征,因而可能是咸水湖;B湖泊为河流的发源地,C、D湖泊对河流的水量有调节作用,因此B、C、D三个湖泊都有水流出,盐分难以集聚。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1~12题。
1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大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1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B.dC.eD.g
答案 11.D 12.C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区,ab为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
第12题,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
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
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黄浦江沿岸的后滩湿地,总面积18.2万平方米,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以及原生湿地保护区四部分构成。
芦荻植物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
内河湿地平均海拔2米,水生生物多样,黄浦江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
目前黄浦江水为V类水,属中度污染。
江水进入内河湿地流淌1.7千米后,水质达到Ⅲ类,成为上海世博园景观用水。
(1)指出黄浦江内河湿地的形成条件。
(2)分别说明滨江芦荻带和内河湿地各有什么功能。
答案
(1)地势低,黄浦江潮水涨落(和自然渗漏)。
(2)滨江芦荻带主要有过滤净化、防潮、护坡等功能;内河湿地主要有生物栖息地、水生系统净化、生态的审美和科普教育等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与功能。
内河湿地主要是在地势低的地方受河水涨落形成。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如对水体的过滤和净化、防止海潮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中心城市的一大特色。
在2011年6月24日召开的东营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东营真正建成一座特色鲜明的生态之城。
加强生态建设,构建大绿地和大湿地,使之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
东营市着力建设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让湿地主题渗透城市居民生活、休憩和交通的每一个细节。
(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着力发展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
(1)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形成了大片湿地。
(2)能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3)因为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等方面的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成因及湿地的主要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第二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湿地 资源 开发 保护 洞庭湖 同步 备课 教学 案湘教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681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