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6809693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59KB
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
《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6《灰椋鸟》教学设计
26《灰椋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是篇记事写景的散文。
背景是开阔的林场,晚霞映红的天空。
课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
重点在生动具体地描述“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自己爱鸟的心情,赞颂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教学重点:
1.在读、画、思、议中感受灰椋鸟归林场面壮观。
2.学会正确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课文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情景的语句中,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完成一定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领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爱鸟、护鸟以及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搜集灰椋鸟的相关常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板书)课题《灰椋鸟》,“椋”字不常见到它,能读好吗?
齐读课题。
2.大家见过灰椋鸟吗?
(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师:
瞧,今天老师把它请来了,灰椋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谁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徐秀娟的文字,细细感受一下这特别的小生灵。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师过渡: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生字词都会读了吗?
一起来看。
(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学写生字
师过渡:
本课还有4个生字。
出示:
杉栖棱涧
师:
这四个字,都是(生: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把中间写紧凑。
仔细观察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写法?
师范写,学生练习。
3.课文里有一些生字和长句子比较难读,一起来看看。
出示:
★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
师评:
“翘”是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
比如我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不能翘尾巴。
翘首遥望的意思你知道吗?
让学生做一做“翘首遥望”的姿势,用直观动作解释这个词。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师评:
“应和”的“和”诗歌多音字,它还有好几种读音,你都知道吗?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的鸣叫,好像相互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师评:
你能告诉我读这种长句子需要注意什么吗?
(生:
停顿)真不错,你真会读书,知道读书有方法。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过渡: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板书:
归林壮观)
2.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灰椋鸟归林的场面?
(第2-5自然段)
3.试着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给课文分分段。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归林前的情形:
1.在决心去看灰椋鸟之前,作者对灰椋鸟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她对灰椋鸟的外形的描写呢?
请大家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1)课件(出示句子):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这看似是一个问句,其实意思是什么?
可为什么又去看了呢?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林场看一看。
于是决定移步,前往林场,这是怎样的林场呢?
3.轻声默读课文2-3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描写林场环境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这和写灰椋鸟有什么关联?
出示句子:
a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b周围静得出奇。
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感觉这林场怎样?
美?
什么美?
颜色华贵
(2)这样的环境你想去走一走吗?
进去会是什么感觉?
还有谁喜爱这样的环境?
现在,你明白这和写灰椋鸟有什么关联?
(林深叶茂适宜鸟儿居住、繁衍生息、安家落户、安居乐业、生儿育女。
林场是鸟儿们生活的环境的家、乐园、舞台,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天然的俱乐部,没有这郁郁葱葱的竹林和刺槐林,就不会有大规模的鸟儿在这里生活、居住、繁衍,没有这林场,我们就看不到后来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
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表现了此时林场的氛围——静得出奇。
谁来读?
读出那份祥和、安宁?
读出灰椋鸟家园的寂静、美好?
(3)就在我们沉醉于林场的寂静与安详时,同伴忽然喊道:
“灰椋鸟!
”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3)此刻的“静”在几分钟之后,将变成怎样?
破折号前这“许多黑点”指的是什么?
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二)归林时的场面:
过渡:
灰椋鸟就要归林了。
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下面的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
圈出关键词。
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受?
(板书:
归林壮观)
交流:
2.哪些词能让你感受到鸟儿归林的画面很壮观?
(排空而至、浩浩荡荡…)
3.谁能把这“壮观”的气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指名读)
4.接着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灰椋鸟归林气势的壮观?
(引导学生从“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感受灰椋鸟归林的恢宏气势。
)
5.此时作者不仅看到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情景,耳畔还响起了他们活泼欢快的叫声。
他听到了什么?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
6.鸟儿会说话吗?
这里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鸟当作人来写了,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使语言更生动,更活泼)学生展开想象:
如果自己是只归林的鸟会说些什么?
7.什么是“倾诉”?
你一般会跟谁倾诉心里话?
8.“呼唤”和“应和”
(情境对话,师扮演灰椋鸟的父或者母,呼唤儿女,或者师扮演先回来的灰椋鸟,呼唤同伴,生扮演儿女或者朋友“应和”,借此理解“呼唤”和“应和”的意思,体会“呼唤”和“应和”中的情趣。
)
9.引导注意句子中分号的用法。
设疑:
分号处能不能用句号?
10.作者这样写鸟,给你什么感觉?
作者竟然能知道鸟儿在说话,是不是有特殊的本领呢?
小结:
只有人们心中有爱的存在,眼里的这些生命才有了灵性。
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让人感受到一种美,一种和谐美。
11.师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灰椋鸟归林的情景,你一言,我一语,看上去比较散乱。
但是你觉得作者在描写这段文字时乱不乱?
为什么?
(有顺序)这一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课文里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有哪些?
快速浏览,找一找。
师:
如果让你们来背诵这一自然段,你有方法了吗?
(按顺序背诵)
师:
那我们来开展一个读书活动,感受一下这段文字的层次:
老师来读“一开始”的句子,全班读“没几分钟”的句子,“女灰椋鸟”读“先回来”,“男灰椋鸟”读“后到的”,如果你能背诵就更好了!
练习背诵。
5、作业布置
1.背诵第五自然段。
2.完成《新课堂》相关题目
第二课时
一、读写结合,学会有序表达。
过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片林子,走近灰椋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灰椋鸟归巢的壮观场面。
在描写场面时,我们不难发现正是作者紧扣中心,有序表达,才使得文章条理清晰。
现在老师请你仿照第四自然段的表达顺序,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段变化的场景。
比如:
1.《清晨的校园》
2.《一早的菜市场》
……
例如:
7点钟,我们的校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一开始还只是三三两两的同学,背着书包,陆陆续续走进校园,没几分钟,校门口开始拥挤了……先来的同学……后到的同学……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二、归林后的欢乐
过渡:
归林后的灰椋鸟有怎样的欢乐呢?
(一)学习鸟儿闹林的内容,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
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自己喜爱的词句,说说理由。
2.出示要求:
读:
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画:
画出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
品:
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也可以在空白处写写批注。
3.读课文,不想早安眠的灰椋鸟都在干什么?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
4.还记得文章一开始灰椋鸟的样子吗?
引读:
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可此时的灰椋鸟怎么变成了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好好读读这一句。
(把灰椋鸟比作少女,“女子”为“好”,少女又是女子最美妙的年龄,“少女”合之即为“妙”。
这少女穿着节日的盛装,翩翩起舞,是言鸟之“好看”。
)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
5.自由读,谈谈感受。
6.这句话是怎么写灰椋鸟的叫声的?
(打比方;句式整齐,又错落有致。
出示诗歌排列的句子,一齐读。
)
7.什么是“俱乐部”?
作者用这个词,说明她感受到了鸟儿怎样的心情?
小结:
灰椋鸟如此快乐而活泼,这小小的鸟的身上竟有如此蓬勃的活力,作者在它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美,一种活力的美。
因为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也映红了灰椋鸟。
灰椋鸟成了金红色的了;因为灰椋鸟这边的刚刚落在枝头上,那边的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很像跳舞;所以此时作者已经深深爱上了灰椋鸟,晚霞的美丽是大自然赋予了它的外观美,而作者的喜爱却赋予了灰椋鸟美丽的生命力。
(二)注重勾连,创生“美”。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
1.你被文章的画面感染了吗?
说说你的感受,段落空白处写出你的感受;
2.作者也被这幅画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她说什么了?
而这壮观的场面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句子是赞美谁的?
3.出示句子: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小组相互讨论。
4.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5.朗读句子,说说人、鸟、林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
人造林,林养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家园,这就是一种大美,和谐之美。
作者为什么能写出灰椋鸟这样的文章来?
简介作者徐秀娟:
徐秀娟(1964—1987),出身于养鹤世家。
17岁开始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跟随父母驯养丹顶鹤。
1986年,徐秀娟在东北林业大学进修结束后应聘来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
她爱鹤如命,整天为鹤避暑、降温、驱蚊而忙碌,并成功地进行了越冬丹顶鹤孵化、饲养、驯养试验。
1987年9月16日,饲养场里的一只丹顶鹤飞散,徐秀娟为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滩涂上寻找失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
6.学完了这么美的一篇文章,认识了善良勇敢的作者,你想对鸟儿们说点什么?
对作者说什么?
对林场工人说什么?
写下你的话,小组交流。
三、总结提升,升华主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的壮观场面,让我们感受到灰椋鸟在这儿生活得非常愉快,非常快乐。
正因为有像徐秀娟这样护鸟护大自然的人,我们的大自然才会更和谐。
今天我们也应该加入到爱鸟,保护鸟的队伍当中。
过渡:
作为地球的主人的我们该怎样保护环境保护鸟类呢?
请同学们写一写。
四、作业布置
1.写一写文中你喜爱的词句,用精彩的词语造句。
2.写一个爱鸟、护鸟的宣传标语。
3.推荐阅读《鸟的天堂》。
板书设计:
归林壮观
所见
21灰椋鸟闹林热闹
所感(爱鸟)护鸟敬仰工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灰椋鸟 26 椋鸟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