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注释翻译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 文档编号:26809680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7.49KB
《鸿门宴》注释翻译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鸿门宴》注释翻译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注释翻译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鸿门宴》注释翻译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鸿门宴》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题型: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节选自《》(中华书局201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
项羽(前232—前202),名,字,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起义军领袖。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最终失败自杀。
②【沛公】(前256—前195),字,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起义军领袖,称沛公。
后建立西汉王朝,即。
③【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④【左司马】。
⑤【王(wàng)】。
⑥【关中】。
⑦【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⑧【飨(xiǎng)】。
⑨【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主要谋士。
⑩【说(shuì)】。
⑪【山东】。
⑫【美姬(jī)】。
⑬【幸】。
⑭【望其气】。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
⑮【失】。
⑯【楚左尹项伯】。
左尹,。
⑰【季父】。
⑱【素善留侯张良】。
善,。
张良(?
—前190),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⑲【之沛公军】。
之,。
⑳【臣为韩王送沛公】。
刘邦从洛阳南行,让韩王留守,自己同张良西入武关。
送,。
㉑【此计】。
㉒【鲰(zōu)生】。
鲰,。
㉓【距】。
㉔【毋内诸侯】。
内,。
诸侯,。
㉕【当(dāng)】。
㉖【有故】。
㉗【活之】。
活,。
㉘【幸】。
㉙【孰与君少长(zhǎng)】。
㉚【兄事之】。
㉛【要(yāo)】。
㉜【奉卮(zhī)酒为寿】。
卮,。
㉝【婚姻】。
㉞【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
㉟【籍吏民】。
㊱【将军】。
㊲【备】。
㊳【非常】。
㊴【倍德】。
倍,。
㊵【蚤】。
㊶【谢】。
㊷【因】。
㊸【从百余骑】。
从,。
㊹【戮(lù)力】。
戮,。
㊺【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
㊻【意】。
㊼【郤】。
㊽【亚父】。
亚,。
㊾【侍】。
㊿【数(shuò)】。
①【目】。
②【玉玦(jué)】。
“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
③【三】。
④【项庄】。
⑤【若属】。
⑥【翼蔽】。
翼,。
⑦【樊哙(kuài)】。
⑧【与之同命】。
意思是要守卫在刘邦身旁,竭力保护他。
之,。
⑨【交戟之卫士】。
⑩【披帷】。
披,。
⑪【目眦(zì)】。
⑫【按剑而跽(jì)】。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⑬【参乘(shèng)】。
⑭【斗卮】。
⑮【彘肩】。
⑯【加彘肩上】。
⑰【啖(dàn)】。
⑱【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胜,。
⑲【怀王】。
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
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项羽又令人把他杀了。
⑳【细说】。
㉑【亡秦之续】。
㉒【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
㉓【如厕】。
如,。
㉔【陈平(?
—前178)】原为项羽的部下,后来为刘邦的谋士,官至丞相。
㉕【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㉖【刀俎(zǔ)】。
㉗【何辞为(wéi)】?
为,。
㉘【操】。
㉙【璧】。
㉚【玉斗】。
㉛【谨诺】。
谨,。
㉜【置】。
㉝【夏侯婴、靳强、纪信】都是刘邦的部下。
㉞【郦山】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㉟【道】。
㊱【芷(zhǐ)阳】秦代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㊲【间(jiàn)行】。
间,。
㊳【度(duó)】。
㊴【不胜杯杓(sháo)】。
胜,。
杯杓,。
㊵【再拜】。
㊶【大将军】。
㊷【督过】。
㊸【撞】。
㊹【竖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4、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此计者?
”
5、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
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7、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
8、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9、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1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三、课内简答题:
1、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告密当即“大怒”,原因有哪些?
2、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在整个鸿门宴故事中各起什么作用?
3、张良为何不建议刘邦备战或逃走,而是在项伯身上做文章?
4、请用三个短语概括出第2段围绕三个人物所写的三个事件,分析事件所反映的人物形象特点,指出事件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5、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说明了什么?
6、鸿门宴上,对比项羽对范增、项伯言行的态度,可以看出项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7、“樊哙闯帐”这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
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8、樊哙的话与前文刘邦的话是否重复?
9、刘邦在“鸿门宴”上能化险为夷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10、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11、张良、范增分别是怎样的人物?
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12、“鸿门宴”上的情节发展有何特点?
13、结合上下文,根据你所掌握的关于项羽、樊哙的知识,说一说,樊哙闯帐,项羽为什么没有责罚他,反而赐酒、赞赏。
14、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201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起义军领袖。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最终失败自杀。
②【沛公】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起义军领袖,称沛公。
后建立西汉王朝,即汉高祖。
③【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④【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军政。
⑤【王(wàng)】称王。
⑥【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⑦【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⑧【飨(xiǎng)】用酒食款待宾客。
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⑨【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主要谋士。
⑩【说(shuì)】劝说。
⑪【山东】指崤(xiáo)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⑫【美姬(jī)】美女。
⑬【幸】这里指君主宠爱女子。
⑭【望其气】观察他的云气(以预测吉凶穷达)。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
⑮【失】指失去时机。
⑯【楚左尹项伯】项伯,名缠,字伯。
左尹,官名。
⑰【季父】叔父。
⑱【素善留侯张良】一向与张良友善。
善,友善、交好。
张良(?
—前190),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⑲【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
之,往。
⑳【臣为韩王送沛公】张良曾任韩王(战国末期韩国贵族,名成,项羽叔父项梁立其为王)司徒。
刘邦从洛阳南行,让韩王留守,自己同张良西入武关。
送,这里是跟从的意思。
㉑【此计】指下文“距关,毋内(nà)诸侯”的计策。
㉒【鲰(zōu)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鲰,浅陋、卑微。
㉓【距】同“拒”,把守。
㉔【毋内诸侯】不要让诸侯进来。
内,同“纳”,接纳。
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㉕【当(dāng)】对等,比得上。
㉖【有故】有旧,有交情。
㉗【活之】救了他。
活,使……活命。
㉘【幸】幸亏,幸而。
㉙【孰与君少长(zhǎng)】即“与君孰少孰长”。
㉚【兄事之】用侍奉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㉛【要(yāo)】同“邀”,邀请。
㉜【奉卮(zhī)酒为寿】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
卮,酒器。
㉝【婚姻】两家结为婚姻关系。
㉞【秋毫不敢有所近】意思是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近,接触。
㉟【籍吏民】造册登记官吏、百姓。
㊱【将军】指项羽。
㊲【备】防备。
㊳【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㊴【倍德】忘恩。
倍,同“背”。
㊵【蚤】同“早”。
㊶【谢】道歉。
㊷【因】趁着(机会)。
㊸【从百余骑】以一百多人马跟从他。
从,使……跟从。
㊹【戮(lù)力】合力。
戮,同“勠”。
㊺【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命项羽渡黄河救赵,又命刘邦沿黄河南进攻秦。
河,黄河。
㊻【意】料想。
㊼【郤】同“隙”,隔阂、嫌怨。
㊽【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亚,次。
㊾【侍】这里是陪坐的意思。
㊿【数(shuò)】屡次,多次。
①【目】递眼色。
②【玉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
③【三】多次。
④【项庄】项羽的堂弟。
⑤【若属】你们这些人。
⑥【翼蔽】遮护。
翼,像翅膀一样。
⑦【樊哙(kuài)】刘邦的部下。
⑧【与之同命】跟他同生共死。
意思是要守卫在刘邦身旁,竭力保护他。
之,指刘邦。
⑨【交戟之卫士】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兵士。
⑩【披帷】掀开帷幕。
披,分开。
⑪【目眦(zì)】眼眶。
⑫【按剑而跽(jì)】握着剑,跪直身子。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⑬【参乘(shèng)】亦作“骖乘”,古时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⑭【斗卮】大酒杯。
⑮【彘肩】猪的前腿根部。
⑯【加彘肩上】把猪腿放(在盾)上。
⑰【啖(dàn)】吃。
⑱【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酷刑。
举、胜,都有“尽”的意思。
⑲【怀王】名心,是战国时楚怀王之孙。
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
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项羽又令人把他杀了。
⑳【细说】小人的谗言。
㉑【亡秦之续】已亡的秦朝的后继者。
意思是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㉒【窃为大王不取也】私意认为大王不会采用(这种做法)。
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㉓【如厕】上厕所。
如,往。
㉔【陈平(?
—前178)】原为项羽的部下,后来为刘邦的谋士,官至丞相。
㉕【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辞让。
㉖【刀俎(zǔ)】切肉用的刀和砧板。
㉗【何辞为(wéi)】何必告辞呢?
为,句末语气助词,表反问。
㉘【操】拿。
㉙【璧】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㉚【玉斗】一种玉制饮酒器皿。
㉛【谨诺】遵命的意思。
谨,表示恭敬郑重。
㉜【置】放弃,丢下。
㉝【夏侯婴、靳强、纪信】都是刘邦的部下。
㉞【郦山】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㉟【道】取道。
㊱【芷(zhǐ)阳】秦代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㊲【间(jiàn)行】从小路走。
间,秘密地。
㊳【度(duó)】估计。
㊴【不胜杯杓(sháo)】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醉了。
胜,承受。
杯杓,酒器,借指饮酒。
㊵【再拜】拜两次,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
㊶【大将军】指范增。
㊷【督过】责备。
㊸【撞】敲击。
㊹【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翻译:
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翻译:
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翻译:
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
4、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此计者?
”
翻译:
刘邦大吃一惊,说:
“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张良说:
“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5、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
翻译:
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
‘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
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翻译:
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7、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
翻译:
刘邦沉默(一会儿)说:
“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
8、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翻译:
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9、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翻译:
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
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翻译:
希望你(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翻译:
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1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翻译:
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翻译:
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1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翻译: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翻译:
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
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
1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翻译:
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
三、课内简答题:
1、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告密当即“大怒”,原因有哪些?
答:
①就矛盾焦点而言,天下虽大,但“王”只有一个。
②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况且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刘邦不过是“市井小人”。
③就个性而言,项羽本就是火暴性子。
2、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在整个鸿门宴故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
①曹无伤告密。
点燃了刘、项矛盾的“导火线”,是鸿门宴故事的直接起因。
②范增进言。
范增借曹无伤告密事件,分析刘邦的前后表现情况,点破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并以当时颇能鼓动人心的“望气”说“火上浇油”,劝项羽“急击勿失”,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③插叙双方兵力及驻地。
双方兵力对比,表明项羽占据绝对优势,刘邦岌岌可危;交代两军驻地,为下文写人物活动做铺垫。
3、张良为何不建议刘邦备战或逃走,而是在项伯身上做文章?
答:
①双方兵力悬殊,“备战”无胜算,非良谋。
②“逃走”则证明曹无伤密报为实,过早使刘、项矛盾激化并公开,对刘邦不利;且两军相距不远,可以说是逃无可逃。
亦非上策。
③深知项羽轻信寡谋,知道刘邦善于纳谏;在项伯身上做文章,使项伯成为己方在项羽处的说客,可以化解矛盾。
暂时化解矛盾,待刘邦羽翼丰满之后再使矛盾公开化,与项羽争夺天下,此为良策。
4、请用三个短语概括出第2段围绕三个人物所写的三个事件,分析事件所反映的人物形象特点,指出事件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答:
(1)①项伯夜访张良。
项伯告之项王决策,意在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可见他是一个珍惜友情、知恩图报,但却因私情而废大义、将个人恩怨凌驾于集团整体利益之上的人。
②张良献策沛公。
一者,表明他对沛公忠心耿耿,不因私情而废大义;二者,他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能够利用项伯的“重义”性格,及时为沛公出谋划策,表现出一个优秀谋臣知己知彼、胸有城府、足智多谋的一面。
③沛公约婚。
以一方诸侯枉驾屈尊,对楚左尹“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足见其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
(2)作用:
项伯夜访承接上文并强化了紧张气氛;张良献策使矛盾出现转机,气氛产生缓和的可能;沛公约婚则使情节、气氛由紧张逐渐趋于缓和。
5、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说明了什么?
答:
项羽及其叔父项伯坐最上位,次之是范增,再次是刘邦,张良是侍坐。
从座位的安排上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
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6、鸿门宴上,对比项羽对范增、项伯言行的态度,可以看出项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范增为项羽重要谋臣,项羽虽尊其为亚父,却听不进其劝谏,“急击勿失”的忠告不敌告密者项伯一番愚蠢之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范增不得已而召项庄舞剑。
项伯为左尹,仅相当于丞相助手,但因其为“季父”,项羽却对其言听计从;宴会上,项伯“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无所反应,任其所为。
这些足以表明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毫无主见、不辨忠奸、缺乏政治远见。
7、“樊哙闯帐”这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
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语言描写: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语句短促急迫,急迫的心态、
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动作描写:
“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立而饮之”“拔剑切而
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神态描写: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着墨不多,却
极为传神。
性格特点:
粗犷而又机智,一番慷慨陈词,似乎义正词严,实际上隐瞒真相,巧言善辩。
8、樊哙的话与前文刘邦的话是否重复?
答:
不重复。
二人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地责之以“义”,将项羽推向“不义”的处境。
从策略上看,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斥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9、刘邦在“鸿门宴”上能化险为夷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答:
①刘邦善于审势察情;项羽则不识时务,自矜功伐。
②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则任人唯亲,不听善言。
③刘邦方面有统一的口径,内部团结;项羽不采纳下属的意见,意见不统一。
10、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
①刘邦有奸必肃。
一个“立”字显其果断,与项羽的“妇人之仁”形成鲜明对比。
②与开头呼应,首尾圆合。
11、张良、范增分别是怎样的人物?
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
①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为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他认为刘邦“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不对,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他认为不可以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张良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
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
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其为“亚父”,其地位不同寻常。
他的才智谋略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案行事。
他擅自安排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
他与张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
两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关键人物。
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即刘邦和项羽。
12、“鸿门宴”上的情节发展有何特点?
答:
整个“鸿门宴”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
一起:
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辞“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
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于是气氛陡然紧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
二起:
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极为严峻。
三起:
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
三落:
一落:
范增“数目项王”,项王却“默然不应”,使刘邦暂时化险为夷。
二落: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羽对此不予理会,让刘邦又逃过一劫。
三落:
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
赐酒,赐彘肩,赐座。
刘邦以“如厕”为名,脱身回军营,项羽也没有追究。
13、结合上下文,根据你所掌握的关于项羽、樊哙的知识,说一说,樊哙闯帐,项羽为什么没有责罚他,反而赐酒、赞赏。
答:
①由于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
项羽击败秦军主力,分封诸侯,成为“霸王”,志得意满,自矜功伐,目中无人。
刘邦登门谢罪,使他动了“不忍”之心。
由于这种“不忍”之心,他对樊哙格外宽容:
樊哙私闯军帐,本可以叱出并严加责罚,但他理解樊哙心系主公的心情,不仅不罚,反而赐酒。
樊哙陈词,虽有指责,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
②由于项羽对樊哙产生惺惺相惜之感。
项羽力能扛鼎,神勇过人,性情暴烈。
樊哙忠勇威武,攻城野战,所向披靡,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之一。
他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勇武形象,以及后文把一大杯酒“立而饮”、“拔剑切而啖”“生彘肩”、“臣死且不避”等豪气逼人的言行,与项羽颇为相近,使项羽产生惺惺相惜的心理,于是优待有加,赐座且称之为“壮士”。
14、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
本文写的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的首次矛盾斗争,是他们以后长达数年斗争的开端。
文章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自矜功伐而又有妇人之仁的悲剧性格,表现了刘邦善于利用他人性格弱点,善于团结人、利用人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两人斗争的结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鸿门宴 注释 翻译 答题 部编版 必修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