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鉴别命名.docx
- 文档编号:26794091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20.70KB
医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鉴别命名.docx
《医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鉴别命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鉴别命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有机化学复习重点总结各种知识点鉴别命名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
-COOH>-SO3H>-COOR>-COX>-CN>-CHO>>C=O>-OH(醇)>-OH(酚)>-SH>-NH2>-OR>C=C>-C≡C->(-R>-X>-NO2),并能够判断出Z/E构型和R/S构型。
2.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伞形式:
2)锯架式:
3)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
5)构象(conformation)
(1)乙烷构象:
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正丁烷构象:
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环己烷构象:
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
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的椅式构象。
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
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为E构型。
2、顺/反标记法:
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3、R/S标记法:
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及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
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注:
将伞状透视式及菲舍尔投影式互换的方法是:
先按要求书写其透视式或投影式,然后分别标出其R/S构型,如果两者构型相同,则为同一化合物,否则为其对映体。
二.有机化学反应及特点
1.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包括催化加氢):
烯烃、炔烃、环烷烃、芳烃、卤代烃
氧化反应:
烯烃的氧化(高锰酸钾氧化,臭氧氧化,环氧化);炔烃高锰酸钾氧化,臭氧氧化;醇的氧化;芳烃侧链氧化,芳环氧化)
2.有关规律
1)马氏规律:
亲电加成反应的规律,亲电试剂总是加到连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2)过氧化效应:
自由基加成反应的规律,卤素加到连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3)空间效应:
体积较大的基团总是取代到空间位阻较小的位置。
4)定位规律:
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规律,有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
5)查依切夫规律:
卤代烃和醇消除反应的规律,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6)休克尔规则:
判断芳香性的规则。
存在一个环状的大π键,成环原子必须共平面或接近共平面,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
7)霍夫曼规则:
季铵盐消除反应的规律,只有烃基时,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少的烯烃(动力学控制产物)。
当β-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或不饱和键时,则消除的是酸性较强的氢,生成较稳定的产物(热力学控制产物)。
8)基团的“顺序规则”
3.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烷烃:
烷烃的自由基取代:
外消旋化
烯烃:
烯烃的亲电加成:
溴,氯,HOBr(HOCl),羟汞化-脱汞还原反应-----反式加成
其它亲电试剂:
顺式+反式加成
烯烃的环氧化,及单线态卡宾的反应:
保持构型
烯烃的冷稀KMnO4/H2O氧化:
顺式邻二醇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
顺式加成
烯烃的加氢:
顺式加氢
环己烯的加成(1-取代,3-取代,4-取代)
炔烃:
选择性加氢:
Lindlar催化剂-----顺式烯烃
Na/NH3(L)-----反式加氢
亲核取代:
SN1:
外消旋化的同时构型翻转
SN2:
构型翻转(Walden翻转)
消除反应:
E2,E1cb:
反式共平面消除。
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
反式产物
四.概念、物理性质、结构稳定性、反应活性
(一).概念
1.同分异构体
2.试剂
亲电试剂:
简单地说,对电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就叫亲电试剂(electrophilicreagent)。
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轨道或d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 如:
H+、Cl+、Br+、RCH2+、CH3CO+、NO2+、+SO3H、SO3、BF3、AlCl3等,都是亲电试剂。
亲核试剂:
对电子没有亲合力,但对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叫亲核试剂(nucleophilicreagent)。
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试剂或是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
OH-、HS-、CN-、NH2-、RCH2-、RO-、RS-、PhO-、RCOO-、
X-、H2O、ROH、ROR、NH3、RNH2等,都是亲核试剂。
自由基试剂:
Cl2、Br2是自由基引发剂,此外,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硫酸铵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
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就可引发反应,使反应进行下去。
3.酸碱的概念
布朗斯特酸碱:
质子的给体为酸,质子的受体为碱。
Lewis酸碱:
电子的接受体为酸,电子的给及体为碱。
4.共价键的属性
键长、键角、键能、键矩、偶极矩。
5.杂化轨道理论
sp3、sp2、sp杂化。
6.旋光性
平面偏振光:
手性:
手性碳:
旋光性:
旋光性物质(光学活性物质),左旋体,右旋体:
内消旋体、外消旋体,两者的区别:
对映异构体,产生条件:
非对映异构体:
苏式,赤式:
差向异构体:
Walden翻转:
7.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
2)共轭效应(π-π共轭,p-π共轭,σ-p超2共轭,σ-π超共轭。
3)空间效应
8.其它
内型(endo),外型(exo):
顺反异构体,产生条件:
烯醇式:
(二).物理性质
1.沸点高低的判断?
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沸点的比较;
同种类型化合物之间沸点的比较。
2.熔点,溶解度的大小判断?
3.形成有效氢键的条件,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条件:
(三).稳定性判断
1.烯烃稳定性判
R2C=CR2>R2C=CHR>RCH=CHR(E-构型)>RCH=CHR(Z-构型)>RHC=CH2>CH2=CH2
2.环烷烃稳定性判断
3.开链烃构象稳定性
4.环己烷构象稳定性
5.反应中间体稳定大小判断(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
碳正离子的稳性顺序:
自由基稳定性顺序:
碳负离子稳定性顺序:
6.共振极限结构式的稳定性判断(在共振杂化体中贡献程度):
(四)酸碱性的判断
1.不同类型化合物算碱性判断
2.液相中醇的酸性大小
3.酸性大小的影像因素(吸电子基及推电子基对酸性的影响):
(五)反应活性大小判断
1.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X2的活性:
F2>Cl2>Br2>I2
选择性:
F2 2.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活性 R2C=CR2>R2C=CHR>RCH=CHR>RCH=CH2>CH2=CH2>CH2=CHX 3.烯烃环氧化反应活性 R2C=CR2>R2C=CHR>RCH=CHR>RCH=CH2>CH2=CH2 4.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活性: CH2=CH2>RCH=CH2>RCH=CHR'>R2C=CHR>R2C=CR2 5.Diles-Alder反应 双烯体上连有推电子基团(349页),亲双烯体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有利于反应进行。 例如: 下列化合物 A.;B.;C.;D. 及异戊二烯进行Diels-Alder反应的活性强弱顺序为: >>>。 6.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SN1反应: SN2反应: 成环的SN2反应速率是: v五元环>v六元环>v中环,大环>v三元环>v四元环 7.消除反应 卤代烃碱性条件下的消除反应-----E2消除 RI>RBr>RCl 醇脱水-----主要E1 8.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芳环上连有活化苯环的邻对位定位基(给电子基)-------反应活性提高 芳环上连有钝化苯环的间位定位基(吸电子基)或邻对位定位基-------反应活性下降。 例如: 下列芳香族化合物: A.B.C.D. 硝化反应的相对活性次序为>>>。 例如: 萘环的 A.α—位;B.β—位;C.氯苯;D.苯 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相对活性次序为为>>>。 例如: 下列各化合物中,最容易及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的是()。 A.;B.;C.;D. (六)其它 1.亲核性的大小判断: 2.试剂的碱性大小: 3.芳香性的判断: 4.定位基定位效应强弱顺序: 邻、对位定位基: -O->-N(CH3)2>-NH2>-OH>-OCH3>-NHCOCH3>-R>-OCOCH3>-C6H5>-F>-Cl>-Br>-I 间位定位基: -+NH3>-NO2>-CN>-COOH>-SO3H>-CHO>-COCH3>-COOCH3>-CONH2 五、活性中间体及反应类型、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 1.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 中间体: 自由基 反应类型: 烷烃的卤代,烯烃、芳烃的α-H卤代。 2.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 中间体: 自由基: 反应类型: 烯烃、炔烃的过氧化效应。 3.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中间体: 环鎓离子(溴鎓离子,氯鎓离子) 反应类型: 烯烃及溴,氯,次卤酸的加成 中间体: 碳正离子,易发生重排。 反应类型: 烯烃的其它亲电加成(HX,H2O,H2SO4,B2H6,羟汞化-去汞还原反应)、炔烃的亲电加成,小环烷烃的开环加成,共轭二烯烃的亲电加成。 或环鎓离子): 4.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中间体: σ-络合物(氯代和溴代先生成π络合物) 反应类型: 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氯甲基化)。 5.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中间体: 碳负离子 反应类型: 炔烃的亲核加成 6.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SN1反应 中间体: 碳正离子,易发生重排。 反应类型: 卤代烃和醇的亲核取代(主要是3°),醚键断裂反应(3°烃基生成的醚)。 SN2反应 中间体: 无(经过过渡态直接生成产物) 反应类型: 卤代烃和醇的亲核取代(主要是1°),分子内的亲核取代,醚键断裂反应(1°烃基生成的醚,酚醚),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 7.消除反应反应机理 E1机理: 中间体: 碳正离子,易发生重排。 反应类型: 醇脱水,3°RX在无碱性试剂条件下在污水乙醇中的消除反应。 E2机理: 中间体: 无(直接经过过渡态生成烯烃) 反应类型: RX的消除反应 E1cb机理: 中间体: 碳负离子 反应类型: 邻二卤代烷脱卤素。 重排反应机理: (rearrangement) 重排反应规律: 由不稳定的活性中间体重排后生成较稳定的中间体;或由不稳定的反应物重排成较稳定的产物。 1、碳正离子重排 (1)负氢1,2-迁移: (2)烷基1,2-迁移: (3)苯基1,2-迁移: 频哪醇重排: 在频哪醇重排中,基团迁移优先顺序为: Ar>R>H (4)变环重排: (5)烯丙位重排: 碱性水解 2、其它重排 (1)质子1,3-迁移(互变异构现象) 六、鉴别及分离方法 七、推导结构 1.化学性质: 烯烃的高锰酸钾氧化;烯烃的臭氧化反应;芳烃的氧化;邻二醇的高碘酸氧化 2.光波谱性质: 红外光谱: 3650~2500cm-1O—H,N—H伸缩振动 3300~3000cm-1—C≡C—H(3300),C=C—H(3100),Ar—H(3030)伸缩振动 3000~2700cm-1—CH3,—CH2,次甲基,—CHO(2720,2820)伸缩振动 1870~1650cm-1C=O(酸、醛、酮、酰胺、酯、酸酐)伸缩振动 1690~1450cm-1C=C,苯环骨架伸缩振动 1475~1300cm-1—CH3,—CH2,次甲基面内弯曲振动 1000~670cm-1C=C—H,Ar—H,—CH2的面外弯曲振动 核磁共振谱: 偶合裂分的规律: n+1规律 一组化学等价的质子有n个相邻的全同氢核存在时,其共振吸收峰将被裂分为n+1个,这就是n+1规律。 按照n+1规律裂分的谱图叫做一级谱图。 在一级谱图中 具体的推到方法: 1).不饱和度的计算 W(不饱和度)=1/2(2+2n4+n3-n1) n41、n3、n1分别表示分子中四价、三价和一价元素的原子个数。 如果W=1,表明该化合物含一个不饱和键或是环烷烃; W=2,表明该化合物含两个C=C双键,或含一个C≡C三键等; W≥4,表明该化合物有可能含有苯环。 2).红外光谱观察官能团区域 (1).先观察是否存在C=O(1820~1660cm-1,s) (2).如果有C=O,确定下列状况. 羧酸: 是否存在O-H(3400~2400cm-1,宽峰,往往及C-H重叠) 酰胺: 是否存在N-H(3400cm-1附近有中等强度吸收;有时是同 等强度的两个吸收峰 酯: 是否存在C-O(1300~1000cm-1有强吸收) 酸酐: 1810和1760cm-1附近有两个强的C=O吸收 醛: 是否存在O=C-H(2850和2750附近有两个弱的吸收) 酮: 没有前面所提的吸收峰 (3).如果没有C=O,确定下列状况. 醇、酚: 是否存在O-H(3400~3300cm-1,宽峰;1300~1000cm-1附近的C-O吸收) 胺: 是否存在N-H(3400cm-1附近有中等强度吸收;有时是同 等强度的两个吸收 醚: 是否存在C-O(1300~1000cm-1有强吸收,并确认 3400~3300cm-1附近是否有O-H吸收峰) (4).观察是否有C=C或芳环 C=C: 1650cm-1附近有弱的吸收 芳环: 1600~1450cm-1范围内有几个中等或强吸收 结合3100~3000cm-1的C-H伸缩振动,确定C=C或芳环。 3)分析核磁共振谱图 (1)根据化学位移(δ)、偶合常数(J)及结构的关系,识别一些强单峰和特征峰。 如: 下列孤立的甲基和亚甲基质子信号,极低磁场(δ10~16)出现的羧基,醛基和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羟基信号。 (2).采用重水交换的方法识别-OH、-NH2、-COOH上的活泼氢。 如果加重水后相应的信号消失,则可以确定此类活泼氢的存在。 (3)如果δ在6.5~8.5ppm范围内有强的单峰或多重峰信号,往往是苯环的质子信号,再根据这一区域的质子数目和峰型,可以确定苯环上取代基数目和取代基的相对位置。 (4).解析比较简单的多重峰(一级谱),根据每个组峰的化学位移及其相应的质子数目对该基团进行推断,并根据n+1规律估计其相邻的基团。 (5).根据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的分析,推出若干个可能的结构单元,最后组合可能的结构式。 综合各种分析,推断分子的结构并对结论进行核对。 转]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终极版》找了很久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及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 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及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及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 醚在光助催化下及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 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 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及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及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 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及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及脂肪醛或酮及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 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 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 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 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单糖都能及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及果糖: 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及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及蔗糖: 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分析: 上面三种化合物中,丁烷为饱和烃,1-丁炔和2-丁炔为不饱和烃,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1-丁炔具有炔氢而2-丁炔没有,可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鉴别。 因此,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2.用化学方法鉴别氯苄、1-氯丙烷和2-氯丙烷。 分析: 上面三种化合物都是卤代烃,是同一类化合物,都能及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但由于三种化合物的结构不同,分别为苄基、二级、一级卤代烃,它们在反应中的活性不同,因此,可根据其反应速度进行鉴别。 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3.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 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及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及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及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及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 鉴别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醇及酚。 (2)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无银镜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将2种醛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醛,无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将2种酮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将3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酚,无兰紫色的是醇。 (6)将2种醇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异丙醇,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1.化学分析 (1)烃类 ①烷烃、环烷烃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酸、石油醚,因很稳定且不和常用试剂反应,故常留待最后鉴别。 不及KMnO4反应,而及烯烃区别。 ③烯烃使Br2/CCl4(红棕色)褪色;使KMnO4/OH-(紫色)变成MnO2棕色沉淀;在酸中变成无色Mn2+。 ④共轭双烯及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结晶固体。 ⑤炔烃(-C≡C-)使Br2/CCl4(红棕色)褪色;使KMnO4/OH-(紫色)产生MnO2↓棕色沉淀,及烯烃相似。 ⑥芳烃及CHCl3+无水AlCl3作用起付氏反应,烷基苯呈橙色至红色,萘呈蓝色,菲呈紫色,蒽呈绿色,及烷烃环烷烃区别;用冷的发烟硫酸磺化,溶于发烟硫酸中,及烷烃相区别;不能迅速溶于冷的浓硫酸中,及醇和别的含氧化合物区别;不能使Br2/CCl4褪色,及烯烃相区别。 (2)卤代烃R—X(—Cl、—Br、—I) 在铜丝火焰中呈绿色,叫Beilstein试验,及AgNO3醇溶液生成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 叔卤代烷、碘代烷、丙烯型卤代烃和苄基卤立即起反应,仲卤代烃、伯卤代烃放置或加热起反应,乙烯型卤代烃不起反应。 (3)含氧化合物 ①醇(R—OH)加Na产生H2↑(气泡),含活性H化合物也起反应。 用RCOCl/H2SO4或酸酐可酯化产生香味,但限于低级羧酸和低级醇。 使K2Cr2O7+H2SO4水溶液由透明橙色变为蓝绿色Cr3+(不透明),可用来检定伯醇和仲醇。 用Lucas试剂(浓HCl+ZnCl2)生成氯代烷出现浑浊,并区别伯、仲、叔醇。 叔醇立即和Lucas试剂反应,仲醇5分钟内反应,伯醇在室温下不反应。 加硝酸铵溶液呈黄至红色,而酚呈 NaOH)生成CHI3↓(黄色)。 ②酚(Ar—OH)加入1%FeCl3溶液呈蓝紫色[Fe(ArO)6]3-或其它颜色,酚、烯醇类化合物起此反应;用NaOH水溶液及NaHCO3水溶液,酚溶于NaOH水溶液,不溶于NaHCO3,及RCOOH区别;用Br2水生成(白色,注意及苯胺区别)。 ③醚(R—O—R)加入浓H2SO4生成盐、混溶,用水稀释可分层,及烷烃、卤代烃相区别(含氧有机物不能用此法区别)。 ④酮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黄色沉淀;用碘仿反应(I2+NaOH)生成CHI3↓(黄色),鉴定甲基酮;用羟氨、氨基脲生成肟、缩氨基脲,测熔点。 ⑤醛用Tollens试剂Ag(NH3)2OH产生银镜Ag↓;用Fehling试剂2Cu2++4OH-或Benedict试剂生成Cu2O↓(红棕色);用Schiff试验品红醛试剂呈紫红色。 ⑥羧酸在NaHCO3水溶液中溶解放出CO2气体;也可利用活性H的反应鉴别。 酸上的醛基被氧化。 ⑦羧酸衍生物水解后检验产物。 (4)含氮化合物 利用其碱性,溶于稀盐酸而不溶于水,或其水溶性化合物能使石蕊变蓝。 ①脂肪胺采用Hinsberg试验 ②芳香胺 芳香伯胺还可用异腈试验: ③苯胺在Br2+H2O中生成(白色)。 苯酚有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有机化学 复习 重点 总结 各种 知识点 鉴别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