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的构筑.docx
- 文档编号:26791658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2.37KB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的构筑.docx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的构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的构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之内蒙古生态屏障的构筑
从森林生态角度构建内蒙古生态屏障
学院:
林学院
专业:
风景园林
姓名:
甘勇
学号:
2015212030065
指导教师:
高润宏
提交日期:
二Ο一五年十二月
摘要
2013年3月6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君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按照中央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找准发展定位,统筹考虑内蒙古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加快“五个基地”的建设和推进,加强“两个屏障”的巩固和发展。
内蒙占自治区自然环境口益恶化,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干旱化、上地沙漠化、水上流失及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内蒙占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内蒙占生态环境构建一道生态屏障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内蒙古生态屏障“8337”战略生态
Abstract
March6,2013,attended12sessionnationalNPConceConferenceofautonomousregionsSecretaryofthe,andStandingCommitteeDirectorWanginconsideredgovernmentworkreportShipointedoutthat,accordingtoCentralofrequirements,looksatlong-termdevelopment,findassociatedevelopmentpositioning,andManpowerconsiderinInnerMongoliaofresourcesendowment,anddevelopmentbased,anddevelopmentconditions,anddevelopmentadvantage,speedup"fiveabase"ofconstructionandadvance,strengthening"twoabarrier"ofconsolidationanddevelopment.YideterioratedthenaturalenvironmentoftheautonomousregionofInnerMongolia,therearemultipleenvironmentalproblems,suchasclimate,landdesertification,watererosionandgrasslanddegradation,seriouslyaffectingtheeconomicdevelopmentof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butalsoaffectsthe"threeNorth"ecologicalenvironmentoftheregion.Accordingly,theinnerMongolian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ecologicalbarrierisparticularlyimportant.
Keywords:
InnerMongoliaecologicalbarriers"8337"strategicecology
目录
1.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
全区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中国第1位。
森林覆盖率达17.57%,高于中国13.4%的水平。
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中国第四位。
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原始森林就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0%,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75%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
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区以构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以统筹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综合治理为手段;强化生态恢复性建设,促进保护性利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构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与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提高自治区生态综合治理效益;努力做到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2.“8337”战略构建内蒙古生态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我区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
“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
。
“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
2.1”8337”战略的解读
8337是指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指出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进行系统阐述时提出的发展思路。
概括起来就是:
“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个重点工作”。
“8337”中的“8”一、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二、要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三、要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
四、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五、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六、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七、要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八、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放带。
从资源条件看,我区煤炭储量超过8000亿吨,天然气储量1.67万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10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6亿吨以上,其中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超过3.8亿千瓦,占全国一半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光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
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内蒙古东西狭长、地跨“三北”,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拥有13.2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639万亩水地湿地,草原、森林面积都居全国之首,水面、湿地和沙漠、沙地面积也居全国前列,不仅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在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我区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我区生态环境仍属于脆弱型平衡,正处在建设与破坏相持、良性与恶性相互可逆、好转与退化的关键时期,确保自治区生态环境继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工作实践上,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8337”中的“3”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明确了“3”个“着力”:
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二、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三、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另一方面明确了“3”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
二、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8337”中的“7”,指的是七项重点工作:
一、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做好“三农三牧”工作。
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
六、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
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了入民群众的新期待。
“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
2.2“8337”建设规划
我区拥有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000多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不仅是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
从资源条件看,我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
自1998年国家陆续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我区每年承担着全国人工造林1/10的任务。
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实施后,我区承担的全国人工造林任务居全国之首。
“十一五”期间,我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投入138.85亿元,涉及退耕户153万户、597万人;近50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3.8亿棵。
截至目前,全区林木蓄积12.9亿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4.9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7.6%。
从生态建设基础看,沙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十一五”时期,内蒙古5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
据全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至2009年,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671平方公里,年均减少934平方公里。
同时,在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等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沙漠扩展现象遏制,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沙化土地净减少443平方公里。
目前内蒙古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实现“双减少”。
进一步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区以构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以统筹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综合治理为手段;强化生态恢复性建设,促进保护性利用,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构建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与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提高自治区生态综合治理效益;努力做到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从生态角度构筑内蒙古生态屏障
从国家生态安全看,内蒙古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以及阴山北麓大面积严重风蚀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市、区)。
我区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并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同风沙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确立了“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把防沙治沙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全民负责、全社会参与。
到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1.5%,活立木蓄积量要达到14.1亿立方米,林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并向良性循环发展,草原植被盖度将达到45%以上。
从生态建设市场需求看,目前内蒙古林业产业化正经历着从自我发展向优势产业集聚的转变,从以初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转变,从利益联接相对松散向更加紧密转变。
因此,要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利益联接机制这3个环节,推动“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向纵深推进。
积极发展和扶持能够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型产业化项目,降低农牧民经营林业产业的风险,提高农牧民收益,使他们直接得到生态建设带来的实惠,提高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林业持续发展的活力,实现了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3.1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
全区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中国第1位。
森林覆盖率达17.57%,高于中国13.4%的水平。
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中国第四位。
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原始森林就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0%,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75%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
全区有兽类24科114种,占中国兽类450种的25.3%。
兽类中有产业狩猎价值的5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10余种。
鸟类51科365种,占中国鸟类1186种的31%。
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兽类和鸟类共49种。
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1.67%。
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占中国地下水资源的2.9%。
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
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1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3.2地理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睡,东部的大兴安岭、中部的阴山山脉和西部的走廊北山、贺兰山呈弧带状构成了内蒙古的外缘山地,山地的北部为古老的内蒙古高原区,南部为河套平原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相连接,山地的东部是松辽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气候从东到西跨越了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千旱区、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等5个气候区,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历史上以森林广裹、草原丰美著称于世,成为北方民族成长的摇篮。
近年来,受气候干旱化、高温化的影响,加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不够,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过度放牧和滥垦乱伐等认为破坏,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内蒙古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天然林减少、上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不仅给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对北京、天津,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不利影响和巨大威胁。
3.3生态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全国荒漠化土地2.62亿公顷,内蒙古就占1/3左右;全国荒漠化涉及471个县,内蒙古就有76个旗县;全国荒漠化扩展速度在4%以上的地区有7处,内蒙古就有3处;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40亿元,间接损失1700亿元,内蒙古各占1/3。
分地区来看,以阿拉善盟为主的沙漠、戈壁地区,年降雨量仅为几十甚至十几毫米,全盟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85%,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以晋陕蒙交界地区为主的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2亿吨,成
为国际重点水土流失区。
表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
因此,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如果我区的生态环境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将会较大改善我区乃至我国北方的环境。
其一,可以减低风沙对三北地区以至华中地区的危害;其二,可以增强涵养水源地功能,减少东北、华北一些江河下游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其三,可以增加降水,缓解北方的干旱;其四,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因此,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建设保护三北地区的生态屏障。
3.4应对措施
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政府行为的研究,大多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为出发点,认为此类领域应由政府介入并担当起主要物品供给者的角色,侧重于研究政府如何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供给以及提高财政投资的使用效率方面。
其实,这正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绩效不佳的症结所在。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由于涉及到公共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关系复杂、头绪繁多、任务重大,需要政府行为在多个层面上创新,因此,优化政府行为也可视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公共物品的属性来看,其具有非排他胜和非竞争性,从这个层面上讲,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可视为公共物品,也可以说,良好的公共服务就是政府所提供的最好的公共产品。
所以,政府应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驾护航。
4.结语
加强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不仅对于实现全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而且对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生态理念,更应树立全民参与的意识。
要举全社会之力,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手段,推进技术创新,走循环经济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致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高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
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包歌根塔娜.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2]伟军.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地蝗虫种类组成区系及生态分布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魏俊青.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4]刘海涛.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郭树珍.金融支持草原生态建设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6]李国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民生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7]原佩佩.阿拉善右旗生态环境评价及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8]白永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内蒙古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9]任志远.内蒙古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空间占用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0]李晶晶.内蒙古通辽地区近40年来湖泊沉积孢粉特征及生态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之内 蒙古 生态 屏障 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