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6779858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67KB
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ocx
《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杜波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在规划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予以解决,不但会影响小城镇建设的质量,而且极有可能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本文论述了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并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宿迁市概况对策
1引言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抢抓机遇、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决定抓好一些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明显、贸易比较发达、经济实力较强、具有一定旅游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力求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全面提高全省乡镇和乡村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江苏省城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协调统一发展[1]。
随着江苏省经济建设重点的向北转移,城乡经济快速得到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宿迁市的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建好小城镇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小城镇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发展;有利于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和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和引导城镇居民和农民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2]。
文章通过对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宿迁市小城镇发展概况
2.1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
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3]。
宿迁市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地级市,全市面积8555平方公里。
宿迁市是江苏省经济总量最小的一个市,城镇化进度缓慢,小城镇发展水平也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区(见图1)。
自1996年建市以后,社会经济已取得长足进步。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5亿元,年均增长14.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3200美元。
小城镇建设工作同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除纳入城区规划的8个小城镇外,全市96个乡镇新增建设项目227个、建筑面积484.6万平方米,年度总投资近37亿元。
资料来源:
谷歌地图
图1宿迁市主要城镇分布图
宿迁市是1996年成立的新兴地级市,它建立在原有的苏北四县——宿迁、泗洪、沭阳和泗阳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以及户籍制度导致劳动力不断外流,全市小城镇建设自由放任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各类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小城镇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宿迁市的城市化水平低,尚处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最低的地区。
2010年末全市居民总户数148.5万户,户籍人口546.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6.75万人,占总人口43%,乡村人口309.53万人,占总人口56.7%(见表1)。
现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宿豫区、宿城区和宿迁市经济开发区、湖滨新城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4],计111个乡镇(见表1)和4个街道办事处,1149个村(居)民委员会。
表1 2010年末宿迁市各县区行政区划
县(区)
面积(km2)
人口(万)
辖区数目
行政区划演变历程
宿城区
866
79.23
6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1996年9月设立,2000年5、2004年2月两次调整区划范围。
宿豫区
1256
70.00
14个镇、3个乡,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开发区
1996年7月由宿迁县更名为宿豫县,2004年3月,撤县设区。
泗阳县
1418
100.40
11个镇、5个乡、1个农场,一个棉花原种场
原属于淮阴市,1996年划归宿迁市。
2004年割让洋河等五个乡镇归宿城区管辖
沭阳县
2297
179.26
29个镇、5个乡,1个农场
原属于淮阴市,1996年8月之后划归宿迁市(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县)。
泗洪县
2730
101.43
14个镇、9个乡,1个农场
原属于淮阴市,1996年划归宿迁市。
2004年,陈集镇划归宿城区管辖。
资料来源:
江苏省统计局
2.2宿迁市小城镇发展优势分析
(1)生物资源
宿迁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日照2315小时,无霜期较长,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
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
2010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055.9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8亩。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水产、畜禽种类繁多。
宿迁市是优质农副产品产区,盛产粮食、棉花、油料、蚕茧、木材、花卉等,所辖3县均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宿迁市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所辖4县均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13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
沭阳县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各种花卉苗木品种繁多,争奇斗妍。
宿迁市是闻名中外的“水产之乡”,水域面积达350余万亩,境内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四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沭河),其中洪泽湖和骆马湖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盛产银鱼、青虾、螃蟹等50多种水产品。
泗洪县还被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
(2)矿产资源
宿迁市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藏储量较大,目前已经发现、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
石英砂、蓝晶石、硅石、水晶、陶土、磷矿石以及黄砂等。
其中石英砂、陶土储量超5亿吨,蓝晶石、黄砂储量居全国省辖市之首。
有待探时和开发利用的矿种有云母、金刚石、铜、铁、石油、钾矿石等。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宿迁市各个地区各个城镇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极好的基础。
(3)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
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是宿迁市又一宝藏。
洪泽湖、骆马湖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珍禽比翼,渔舟泛影;始建于1681年的乾隆行宫保存完好,气势非凡;楚霸王项羽的纪念馆——项王故里雄伟壮观;泗水古国、鲁肃故里、虞姬庙等名胜古迹遍布;嶂山森林公园景色秀丽,自然秀丽。
(4)其他资源
宿迁市还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
各个城镇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
作为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造就了宿迁市交通区位上的战略优势。
京沪、宁宿徐、徐宿淮盐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新长铁路把宿迁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机连接;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宿迁至观音机场仅40分钟,距连云港港口90分钟。
各具特色的运输方式,构成了宿迁市通畅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图1)。
资料来源:
中国地图网
图1宿迁市交通区位图
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宿迁市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完善。
全市上下围绕“工业突破”战略,牢固确立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支柱产业优势明显,骨干企业队伍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猛[5]。
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91.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793.2亿元,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见图2)。
资料来源:
江苏省统计局
图22000年-2009年宿迁市工业总产值(亿元)
近年来,江苏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大力促进苏北振兴。
通过产业转移、加大投资等措施推动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力推进“五方挂钩”帮扶,南北优势互补,促成互利合作新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宿迁市的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宿迁市作为江苏最晚设立的地级市,近年来,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努力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省、市重点中心镇的发展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核心、重点中心镇为支撑、一般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空间发展体系,为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越的资源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和优惠的政策则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保证。
宿迁市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要立足各地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内外优势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相互借鉴,制定符合当地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规划纲要。
3宿迁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小城镇发展政策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使得小城镇的生长受到约束,由于对农村工业化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对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引导,使得小城镇发展慢、品位低、规模小。
虽然改革户籍制度已经试行,乡镇农民进镇安家不受指标限制,但在宿迁市对各类进镇人员仍然存在乱收费、审批手续繁杂、政策不统一等现象[2]。
小城镇建设多头管理,造成效率低下,一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部门行动不协调,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有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规划起点不高,城镇的领导人往往根据个人好恶来作出城镇发展规划决策[6]。
即便有了规划,大多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约束作用,更有甚者,“书记调动,规划重弄”,城镇发展政策因此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3.2小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特色不鲜明
为了全面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宿迁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小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需要结合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制定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划。
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现状等客观原因,宿迁市目前的小城镇划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7]。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随意性较大
一些小城镇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管理,建设审批程序存在漏洞。
虽然要求各个城镇的规划方案必须经过相关论证,经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但一些乡镇的方案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先斩后奏,在建设启动后才上报方案。
等到专家论证时房屋已拆迁、道路已动工。
一些乡镇大搞“马路经济”,马路修到哪里,房子建到哪里,街道与市场就形成在哪里,使得基层政府无从管理,不但使小城镇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而且阻碍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2)缺乏科学性
不少小城镇在规划的时候不能根据其人口分布和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在对一些城镇的考察过程中无法分清居民区、工业区和商贸区。
与小城镇规划相关的法规和人才匮乏,因而大多数乡镇的规划,没有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历史沿革、人口分布和产业特点,不能超前考虑今后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定位和发展需要。
为日后的城镇进一步发展规划留下隐患。
(3)缺乏独创性
小城镇的建设往往不考虑自身的区位、特色与规模,众镇一面,相互效仿,盲目建设,多数是“几条马路,数排新房”。
在提升小城镇形象上还存在很大误区,例如重物象、轻人文,重拆迁、轻保护,认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亮丽的形象工程是才是体现小城镇形象的亮点。
盲目搞一些政绩工程,不仅不能表现小城镇的特色,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3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
随着宿迁市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重视,建设投入也有所增加,管理有所加强。
但是许多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城镇投资环境缺乏对人财物、信息流的集聚和牵引功能被大大削弱,影响了广大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8]。
小城镇也需大投入,而宿迁市建市时间不过十多年,作为农业大市,工业发展还处于初期,财力拮据,城镇建设所需要的巨大的资金一定程度上难以解决。
市乡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
同时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
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3.4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差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宿迁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
经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7.9:
47.2:
34.9,工业占比38.1%,工业化水平较低,二三产业也不发达。
有近30%的非农业人口只从事个体的餐饮、服务、小商品买卖等。
产业结构仍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见图2-4)。
图3宿迁市2010年产业结构图
资料来源:
江苏省统计局
产业结构与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增长趋势的强弱都直接与产业的现状有关,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同样受制于产业结构的比例。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小城镇经济效益,同时对小城镇的社会发展、环境保护造成阻碍。
4宿迁市小城镇发展策略
4.1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小城镇建设管理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宿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贯彻落实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政策。
一是进一步落实进镇人员的户籍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完善落实乡镇户籍管理办法,在小城镇设立居民委员会,按城市户籍管理有关规定管理小城镇人口,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
二是简化土地征用手续,降低收费标准。
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
四是各级民政府要组织由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组成小城镇规划建设协调机构,并通过同级政府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抓好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工作。
另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规划管理干部队伍,统一执法主体统一执法主体,建立以镇人民代表大会为主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
4.2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注重挖掘小城镇特色
建市以来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宿迁市的居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宿迁市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匮乏,工业技术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农村。
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进行小城镇的规划,从本地区、本城镇的实际情况及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客观地位出发,做好总体规划。
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
充分调研各重点小城镇的人口、经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工业技术等,结合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以科学的发展观,确立各小城镇的远景目标,修订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
从主要功能上分析,宿迁市小城镇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旅游开发型:
宿迁市名胜古迹多,历史文化遗产珍贵,很多城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小城镇加强了旅游、购物、娱乐、交通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宿豫区皂河镇等。
皂河镇位于宿迁市西北部,距市区18公里、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京杭大运河、250省道穿境而过,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遗存及传说,如乾隆行宫、陈家大院、合善堂、奶奶庙等明清建筑,记录了皂河镇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中乾隆行宫于1983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皂河镇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首批2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2000年顺利通过宿迁市新型小城镇验收,2001年纳入市区统一规划,并被市政府规划为市三个卫星城镇之一予以重点建设。
(2)商业贸易型:
一些小城镇由传统的商品集散地发展起来,利用本地商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拓宽市场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逐步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或专业批发市场。
如宿城区的洋河镇等。
洋河镇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南部,宿迁市、泗洪县交界处。
镇区面积4.8平方公里。
洋河是宿城区的重镇,东南距泗阳县城30公里,北距宿迁市区18公里,南距泗洪县城青阳镇41公里。
它依傍古黄河,地处徐淮、徐宁公路交汇处,宁徐宿、徐宿淮盐两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洋河镇是闻名全国的酒都。
特产洋河大曲,以其“甜、绵、软、净、香”之独特风格饮誉中外。
2009年,洋河集团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这也是宿迁市境内第一家上市公司。
依托洋河酒厂的发展,洋河镇加快城镇扩张步伐,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全力帮办重点拆迁,满足大项目建设需求。
在做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关注社会民生,力求全面发展。
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5亿元,增长61.6%;实现财政总收入1.6亿元,增长57.2%,其他经济指标均呈现出增长态势。
2011年4月28日,宿迁市府在洋河实小正式宣布了洋河新城区领导班子组成,宿迁市洋河新城区正式挂牌启动,洋河新城的历史也将由此拉开序幕,洋河镇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3)交通枢纽型:
一些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凭借运输方便,成本低,流动人口多,信息快,可以聚集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吸引大批客商在此经营服务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逐步建立了一批新型小城镇。
如沭阳县的悦来镇,泗洪县的金锁镇等。
(4)特色产品型:
还有一些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小城镇。
宿迁市沭阳县的花木闻名天下,县内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颜集镇2001年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
泗阳县的桃源镇以桃雕著称,宿城区中扬镇以青虾闻名,洋河镇、双沟镇、分别以酿酒业发展而驰名中外。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广辟投资融资渠道
基础设施是反映小城镇整体形象的明镜,是小城镇的血脉和骨架,是招商引资的磁场,也是城镇经济和发展的根本支撑。
针对宿迁市城镇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差,环境卫生和交通条件有待提高的现状,要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科学施工的要求,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要全力加强,城镇交通网建设,抓好相关路段的综合整治改造,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
好住房保障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
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
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
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各乡镇要组建综合开发公司,由住宅开发向二、三产业延伸。
鼓励市直部门、企业、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
二是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市、乡两级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各项税费,如从小城镇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要重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是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新格局。
大兴镇位于宿豫区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这里素有“苗猪之乡、禽蛋之乡、蚕桑之乡、蔬菜之乡”的美称,是一个充满魅力、实力、活力的新型城镇。
大兴镇政府把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作为实施项目大推进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狠抓落实。
全镇迅速掀起镇村道路建设、小城镇配套建设的高潮。
首先是抓住机遇,举全社会之力,迅速实施镇村组道路建设工程。
镇里选调有技术、懂业务、善管理的人员成立了指挥部。
现已超额完成上报区交通局的道路铺设计划。
同时,全镇上下广泛发动老板、大户捐资、集资、垫资铺路。
其次是加大城镇建设建管力度,推进城镇化进程。
如今小城镇建设功能日臻完善,拥有风格各异楼房600多幢,4个专业市场,镇区形成三纵三横格局,供排水系统按现代标准设计,公园、宾馆、舞厅等休闲场馆一应俱全,镇区常住人口达2万多人,民营企业300多家,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多项殊荣。
4.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视乡镇企业发展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使小城镇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提高小城镇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能够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实现小城镇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立足于宿迁市的实际的基础上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是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围绕“工业突破”战略,牢固确立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减少能耗排放。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三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健全投入机制,切实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用地上、融资上积极支持、大力协助,努力营造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依据市场需求、资源储备、技术基础、社会环境等条件,紧密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推动地方经济向产业结构合理化方向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要注重本地对本地企业的发展重视,如促进宿迁市的传统支柱产业酿酒业、加工业的发展;注意对新型产业,如花卉,养殖业的扶持,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创造条件,加强招商引资。
小城镇可以依靠配套良好的水、电,方便快捷的通讯、交通,热情高效的行政机关,周密细致的服务,吸引企业落户,对那些科技含量高效益显著的或者规模大就业面广的,小镇可以为他们建好厂房,减少他们的前期投入,缩短他们获取利润的时间,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用现实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
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时注重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物建筑的保护。
开发失误,很容易对小城镇的生态平衡和整体性造成影响,好事变坏,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生态宿迁”的发展主题,走建设生态小城镇的道路,达到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小城镇建设中重经济轻生态环境的错误态度,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运用生态学和城市科学原理,结合小城镇特点,指导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宿迁市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5结论
小城镇被称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
小城镇建设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宿迁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如何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基础上促进小城镇发展是新时期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从理论体系上和认识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整合小城镇区域内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9],实现小城镇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宿迁市 小城镇 发展 策略 研究